看到熟人想不起名字、不記得東西放哪了、忘記最近發生的事情……想必這些現象大家都不會陌生。老人隨著年齡增長,出現記憶力減退問題。那么,是否有方法能讓大腦保持年輕狀態呢?
先做個自測
衰老會帶來記憶力減退、情緒控制力下降等變化,這屬于不可抗拒的自然規律。很多人擔心衰老引發的記憶力減退可能是老年癡呆,大家不妨通過下邊這套題測試一下,自己是否有患老年癡呆癥的潛在風險。
1.判斷力是否出現問題?比如原本很果斷的一個人,現在做決定存在困難:例如,作出錯誤的財務決定,思考出現障礙等;
2.興趣、愛好活動是否減退;3.是否總是重復問一件事;
4.使用家用電器有困難?比如不會用微波爐、洗衣機、遙控器等;
5.記不清當前的月份、年份;
6.不能應付個人經濟問題?比如不會對賬、不會付水電費;
7.忘記和別人的約定;
8.日常記憶力和思考力出現問題。
此測試適用于60歲以上的老人,如果八項中有兩項出現問題,建議到綜合醫院的記憶門診或精神病院的老年科進行系統檢查。
而年輕人偶爾出現忘事,則可能與睡眠不足、工作勞累、精神緊張等因素有關。
老年性健忘≠老年癡呆癥,到底怎么區分老年性健忘通過提醒,忘了的事情還能想起來。比如問你昨天中午吃的什么,通過回憶、別人提醒能想起來,這就屬于老年性健忘;真正的老年癡呆癥,即使別人提醒,也想不起來。
不過,無論是老年性健忘,還是老年癡呆癥,都意味著大腦在逐漸老化。其實40歲以后,身體的各個器官機能就開始走下坡路了。不過,大家不用太擔心,可以通過一系列鍛煉,延緩大腦衰老的速度。
“六藝”讓大腦保持活力
中國傳統文化“六藝”——禮、樂、射、御、數、術,就是保持大腦活力的秘訣。
禮:走出家門,多社交。老年人退休后交際圈變小,但和新老朋友參加一些社會活動,體驗到自己的價值所在,讓身心得到真正的釋放,會讓老人有一些全新的體驗。
如果老人性格比較孤僻、不愿意走出家門咋辦?子女不妨給老人養個小寵物,比如養只小狗,每天出門遛狗,鍛煉身體,和鄰居聊聊天;養個鸚鵡,無聊時教鸚鵡說話;此外,做兒女的也要多給爸媽打電話,常回家看看。
樂:聽音樂,唱唱歌。研究發現,音樂對治療和緩解焦慮、抑郁、失眠及老年性癡呆癥的精神行為異常有很大幫助。依據個人喜好選擇音樂類型,聽歌、唱歌要以“不累”為原則。如果屬于性格狂躁的老人,建議聽舒緩的音樂,比如《藍色多瑙河》;如果是性格淡漠、抑郁的老人,建議聽熱情、奔放的音樂,對情緒有很強的感染力。
射:多動手、勤用腦。多選擇手腦并用、精神專注的運動,比如畫畫、陶藝、手工制作、園藝等創造性活動。
御:動起來。老人應量力適當運動,太極拳、健步走、瑜伽、登山等都是不錯的選擇;如果沒有“三高”、心腦血管病等基礎疾病的老人,運動時可稍微“快”一些,達到微微出汗為宜,如果有“三高”、心腦血管病等基礎疾病,一定要避免劇烈運動。
數:多做與數字有關的思維或推理。比如,下象棋、玩牌等。
術:活到老,學到老,勤用腦。可以練習書法、畫畫、攝影等傳統文化活動,一些老年大學、社區老年活動中心都有這樣的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