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過庭《書譜》: “真以點畫為形質,使轉為情性;草以點畫為情性,使轉為形質.草乖使轉,不能成字;真虧點畫,猶可記文”.
這句話在語感上給人的直覺,是孫過庭要強調草書與真書(楷書)是而且“不同”的,甚至有“對立”的成分。
草書的要領有一條叫 “解散楷法”,也就是要盡量擺脫楷書的提按頓挫使它“流而暢”,草書與楷書在“形質”上究競有什么根本的不同呢7孫過庭說了:楷書的特征是“點畫”,而草書的特征是“使轉”。這兩種書體的藝術形式特征,是楷書用筆如登山,草書揮毫走平地,它們各以自己獨特的“形質”表現不同的“情性”。真書中,“點畫”是一些平鋪直“刷”的線條;“使轉”是一些具有垂直運動所造就的線條;在草書中,“點畫”是一些“提神”的東西,猶如“畫龍點睛”之筆。在以“使轉”為主要表現手法的草書中,憤然一筆,“點如高山墜石……”。
“草以使轉為形質” “使轉不存,草書焉立”!
掌握了“使轉”,就掌握了草書的特質和真諦,可惜很多人對這藏在四六句中看似平平的重要提醒視而不見失之交臂。他們一輩子沉溺于點畫的“頓挫起落”,用楷書的筆法來寫草書,提一下按一下如挖坑播種,深一腳淺一腳如夜行泥沼。
《書譜》里孫過庭關于真書、草書的短論,確實是獨到、精辟的“點睛之筆”。他提出草書與楷書的不同之處,正在于“草以使轉為形質”這個主要肯綮。它既抓住了草書的本質特征,對那些寫草書仍象楷書那樣注重“點畫”提按的人,也是一種糾正和提醒。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