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川菜,傳統的三蒸九扣菜品
傳統的三蒸九扣菜品注釋
川菜發源于我國古代的巴國和蜀國。它的形成和發展經歷了從春秋至西晉的雛形期,隋唐到五代有教大的發展,特別是秦漢兩代,物產豐富的“天府之國”得到更大發展,兩宋時出川傳至各地,至清末民國初年形成菜系四個階段,之后,從辛亥革命到抗戰,中國烹飪各派交融,給川菜以深刻的影響,使之更加豐富。“三蒸九扣”從最具巴蜀鄉土氣息的農家筵席,風靡到四川各地經典特色的風味餐館,主要的原因菜品是就地取材,葷素搭配,湯菜并重,加工精細,它重肥美,講實惠。從各地筵席的菜式看,大都以清蒸、燒燴為主,席間雖有泡菜魚或鲊肉這樣的帶辣味菜肴點綴其中,但絕大多數都是以咸鮮本味為主的。
如粉蒸肉、紅燒肉、蒸肘子、燒酥肉、燒白、東坡肉、扣鴨、扣雞、扣肉等。
一、鄉碗注釋:
香碗起源于四川農村,相傳很久以前在四川有一農戶,因兒子高中狀元回訪,愛子的母親為了做出特別的菜肴。遂自行主張,運用家里現有的豬肉,炸酥肉,雞蛋等材料,反復增加工序,終于做出了一到清淡爽口的菜肴。狀元郎吃的甚為開心,隨后流傳到各鄉村。因取材方便,而在各地的農村壩壩宴上廣為流傳。香碗營養豐富,取材簡單豐富,做工講究。在黃花,木耳,帶絲等繁多的配菜融入后,使的整個香碗清新爽口倍增,深受老人和小孩喜好。
菜名:鄉碗
味型:咸鮮味
主料:精豬排400克 豬肉末200克
輔料:香菇50克 豌豆苗100克 雞蛋10個糯米粉25克 玉米淀粉20克 生粉10克
調料:鹽20克 味精15克 胡椒粉5克雞精5克 吉士粉10克
制法:①將排骨斬段,沖水2小時;②香菇切成米粒,放入肉末中,加調料調好味;③將排骨放入7成熱油溫中炸至金黃色撈出;④用5個雞蛋調成蛋液,制成蛋皮;⑤在蛋皮中,放入肉末餡,入籠蒸10分鐘,取出改刀定于碗中墊底,上面放炸好的排骨,再入籠蒸20分鐘取出;⑥將蒸好的香碗扣入盤中,周圍圍上汆水后的豌豆苗,掛玻璃汁即可。
特點:百年菜品,農村風味,營養豐富。
提示:排骨需炸至外酥內嫩。
二、咸燒白注釋:
相傳,因三國時,劉封關愛百姓,珍惜糧食,在軍中流傳出了后世的著名甜菜甜燒白。后世名廚根據川中百姓的喜咸的口味,增添芽菜,花椒,醬油,鹽等調味,改做出了“咸燒白”。“咸燒白”在四川也有不少稱謂,“倒抗子”,“抗碗兒”,“扣肉”等,因肉下面所墊之菜有別而有不同的“咸燒白”,而川內基本用的都是芽菜。咸燒白”放辣,鮮香;不放辣,依然香軟可口。肉皮是醬紅色,吃在口中是軟、爛、鮮,肥而不膩。因為油都進了芽菜里,芽菜也特別香。
菜名:咸燒白
味型:咸鮮味
主料:五花肉250克
輔料:芽菜75克
調料:醬油10克 豆豉5粒 泡辣椒1根
制法:①將豬肉(五花肉)刮洗干凈,放入清水中煮熟,撈出,去皮上的油水。馬上抹上深色醬油使其上色。②將豬肉放入燒至七成熟的油鍋中(皮朝下),爆成棕紅色起鍋,切成長9厘米、寬3厘米的薄片。芽菜洗凈,擦干切成細末。泡辣椒去籽切1厘米長的短節。③將肉片一片片依次裝入蒸碗內,然后放入泡辣椒節、豆豉、鹽、醬油,最后放上芽菜按緊,隔水蒸熟。吃時翻扣入碟即可。
提示:肉皮汆水之后,應趁熱抹去水分,反復上色為宜。
特點:咸鮮香濃,肥而不膩。
三、壇子肉注釋:
據傳,“壇子肉”起源于四川農村鄉間。因農家活路多,糧多豬多,豬多肉多。栽插收割季節,農忙人少,既想吃肉“打牙祭”,又怕烹肉誤農活。于是在忙碌中,以壇代鍋,匆匆將大塊豬肉投入壇內,加鹽加水加些蔥姜調料,密封壇口,用“子母火”(柴灰火)煨起,待收工回家時,啟開壇口,香味四溢。“壇子肉”因壇子是密封的,因此里面的肉既干又松,所有的調料的味道一點兒都沒有損失,全部被肉所吸收,使得形態豐腴,色澤棕紅,味道濃厚,鮮香可口。
菜名:壇子肉
味型:咸鮮味
主料:五花肉250克
輔料:肉丸100克 雞蛋2只
調料:鹽10克 味精15克 胡椒粉5克雞精5克 醪糟汁15克 嫩糖色汁25克
制法:①將五花肉洗凈,切大塊,入沸水鍋汆水取出。②將肉丸、熟雞蛋入鍋炸淺黃色后,加入壇底,上部放入五花肉大塊。③將調料等兌汁后,加入煨壇內,用牛皮紙密封壇口,蓋上蓋。④再將壇子入小火之中,慢火煨熟爛,食用時連罐一起上桌即可。
提示:如果想讓肉皮色澤棕紅,可在肉汆水出鍋時,抹干凈水分,入油鍋中炸至淺黃色,撈出即可。
特點:咸鮮香濃,肥而不膩。
四、甜燒白注釋:
相傳三國時,劉備的義子劉封,隨手揀起廚役上菜時不慎遺落在地的肉塊,轉身丟入口中。并且說道:身為將吏,應時時垂憐百姓,粒米片肉來之不易,棄之可惜。此事經傳至軍廚,莫不為之感動。為了報答小主人愛民之德,軍廚們特烹制一種夾糖的炸肉,送給劉封,以記此事。“.甜燒白”又名“夾沙肉”。是四川鄉土風味“三蒸九扣”著名甜菜之一。此菜甜香味型,成品豐腴大方,油潤光亮,肉片甜香酥軟,肥而不膩:糯米滋潤柔軟,洗沙甜香酥散適口。最宜冬季選用。
甜燒白
味型:香甜味
主料:上五花肉400克 黑芝麻餡200克
輔料:糯米80克 紅糖60克 白糖25克
制法:①上五花肉制皮,洗凈,煮熟,撈起上色切成火蓮夾,俗稱夾刀片,包入黑芝麻餡心,定碗;②裝上調和紅糖的糯米飯蒸熟軟,出籠裝盤,撒上白糖即可。
特點:熟軟糯甜,滋潤爽口。
提示:選擇上五花肉肉質部分,治皮多以紅糖水上色為佳。
五、八寶飯注釋:
“八寶飯”的由來有很多,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123年,周武王率諸候東征,敗商紂王于河南省洪縣南的牧野,紂王自焚而死,周武王乃定天下。在周武王伐紂建立天下的大業中,伯達、伯適、仲突、仲忽、叔夜、叔夏、季隨、季蝸等八士,功勛赫赫,深為武王和人民稱譽,在武王伐紂慶功宴上,天下歡騰,將士雀躍,廚師應景而做"八寶飯"以示慶賀。八寶飯不僅圖其名吉利,還因其的確色澤鮮艷,綿軟可口。兼具潤肺、補腎功能,所以老少咸宜。
菜名:八寶飯
味型:香甜味
主料:糯米80克
輔料:蜜制果脯八種50克
調料:白糖25克
制法:①將糯米用水泡發,入沸水鍋內,汆水斷生撈出。②將八種蜜制果脯剁細,加入半熟的糯米內,再加入白糖,拌勻,裝碗。③上籠蒸45分鐘至熟出籠。④取圓盤一只,將八寶飯扣入,輕拍碗底,再將碗輕微抖動一下,取開。⑤用鮮果切片裝飾,頂部撒少許白糖即可。
提示:糯米汆水不要過火,以糯米斷生為宜。
特點:熟軟糯甜,滋潤爽口。
六、攢絲雜燴注釋:
相傳清末李鴻章訪美,因吃西餐而味口不佳。隨行的官員便自己動手,把一些中菜的調味料和中菜類混合一烹制,誰知李鴻章吃得津津有味。美國的廚師和官員連忙問李這道菜名是什么,李鴻章順口答道“雜燴”,于是“雜燴”一菜名便流傳開來。
“攢絲雜燴”是四川傳統風味名肴。因有取材方便,用料靈活,豐盛大方,葷素并重,味道醇正,湯菜合一的特點,城鄉之間普遍喜愛。成菜湯鮮味美,口感多樣,鮮、香、酥、脆、嫩、軟兼而有之,坯料可葷可素亦是田席上的名菜。
菜名:攢絲雜燴
味型:咸鮮味
主料:奶湯400克
輔料:金銀蛋皮絲35克 廣紅絲35克 青筍60克 胡蘿卜60克 白蘿卜60克 黃瓜60克 香菇20克 水發黃花菜35克
調料:鹽4克 味精2克 雞粉4克 料酒2克 胡椒粉0.2克
制作:①將雞蛋取蛋黃蛋清,分別制作成為蛋皮,切絲待用。②青筍、胡蘿卜、白蘿卜、黃瓜分別切玉佩花形,入清水鍋內汆水撈出定碗,入籠蒸6分鐘取出。③鍋內燒沸奶湯調味,摻入湯盤內即可。
特點:咸鮮香濃,清淡可口。
提示:奶湯摻入湯盤的時候,不要沖爛菜品的鼎制部位。
七、清蒸魚注釋:
至蒸法起源后,日漸形成烹調技法之一。清蒸鮮魚之法在明間逐漸總結提高,一般要求火大,水多,時間短。蒸時要讓籠蓋稍留縫隙,使少量蒸氣溢出,避免出現回籠水而失去原有的風味。也是利用蒸汽傳熱使鮮魚富含水分,比較滋潤或暄軟,適口性好,營養成分保存較好。清蒸鮮魚最能保留魚本身的營養,通過猛火速蒸,去腥味,使之油香潤滑。蒸到恰熟,黏骨淡口時,更顯得魚肉滑嫩,味鮮,魚中呈味物質不會流失。最適合老幼病孕補養身體。
清蒸鯧魚
味型:咸鮮味
主料:白鯧魚1條(約750克)
輔料:豬網油1片(約40克)
調料:姜絲5克 蔥絲15克 紅椒絲15克鹽6克 料酒25克 豉油10克蠔油5克
制法:①白鯧魚宰殺后治凈,均勻地涂抹上鹽、料酒,腌制約20分鐘;②放入盤中,放上豬網油,撒上姜絲、蔥絲和紅椒絲,淋上用豉油、蠔油調好的味汁;③上籠蒸約六分鐘,取出即成。
特點:魚肉鮮美,口感細嫩,造型漂亮。
提示:蒸制時,為避兔一面蒸熟,另一面卻還不熟的現象,可在蒸盤中先墊上兩三條蔥段,再放上鯧魚,蒸制時蒸汽可由下而上流動,有益于將魚底面蒸熟;蒸鯧魚須大火快蒸,但蒸制時間不能過長,以六分左右為宜,否則魚肉會蒸得變老發柴。
八、酥肉注釋:
酥肉可清蒸,可趁熱調味干食,它始于清代中葉,最初是秋后農民為慶豐收宴請鄉鄰親友舉辦的。以后發展為婚娶、祝壽、迎春以及辦喪事時聚宴應用的筵席菜肴,酥肉選豬的上半身肉,因為這里的肉比較嫩,肥瘦相煎。顯的豐盛而樸素實惠的,以清蒸為主,深受廣大百姓喜好。酥肉炸過后不但很香,而且也可以將肉里的豬油炸一些出來,吃起來就不太會膩口。又因用大火配合蒸籠,去掉油膩感,增加清香味。使得清蒸酥肉香酥、嫩滑、爽口、肥而不膩,不喜歡吃辣椒的朋友一定會喜歡的。
菜名:清蒸酥肉
味型:咸鮮味
主料:去皮五花肉250克
輔料:紅薯淀粉45克 雞蛋2只
調料:鹽8克 花椒粉1克 料酒10克
制法:①將去皮五花肉洗凈,切片;拌入調味料碼勻入味。②將雞蛋、淀粉等拌入肉片內,調勻上漿。③鍋內燒熱油,并且保持4~5成油溫,逐一將裹上雞蛋淀粉的肉片,投入鍋內油炸至淺黃色撈出。④將炸好的酥肉,碼入碗內,加入少許調味汁上籠,蒸至熟軟出籠。⑤凈鍋入蒸酥肉原汁,調味,勾薄芡上桌即可。⑥亦可將炸酥肉,出油鍋后,趁熱調味佐酒干食。
提示:炸酥肉時油溫不宜過高,應注意控制在中油溫即可。
特點:干食酥肉香酥味美,清蒸嫩滑、爽口、肥而不膩。
九、清蒸獅子頭注釋:
隋煬帝楊廣,在揚州飽攬了葵花崗,御廚對景生情,做出葵花獻肉。到了唐代,郇國公宴客,當葵花獻肉一菜端上時,只見用巨大的肉圓做成的葵花心,美侖美奐,真如雄獅之頭。郇國公半生戎馬,戰功彪炳,賓客勸酒道:“公應佩九頭獅子帥印。”郇國公舉杯一飲而盡,說“為紀念今夕之會,葵花肉不如改為‘獅子頭’。”自此又添一道“獅子頭”,紅燒,清蒸,膾炙人口。清蒸獅子頭肥嫩異常,入口即化,清香可口,食后清香滿口,齒頰留香,令人久久不能忘懷。
菜名:清蒸獅子頭
味型:咸鮮味
主料:銀雪魚800克
輔料:百合60克 百靈菌60克
調料:鹽3克 雞粉5克 味精5克 金瓜汁3克 雞油6克
制法:①將魚肉打成魚茸,加百合(做成大丸子);百靈菌煮熟定碗,將圓子蒸熟。②將圓子裝盤擺好后,用金瓜汁、鮮湯調味,再用水豆粉勾薄芡,淋上少許雞油即可。
提示:制作魚茸時,鹽不宜加多。
特點:色澤金黃,百靈菌鮮香,百合有利于肺癆久咳,神志恍惚。
十、清蒸全雞注釋:
蒸法起源于陶器時代,距今已有5千多年的歷史。《世本》謂黃帝創釜甑,“始蒸谷為飯”;《周書》也謂“黃帝烹谷為粥,蒸谷為飯。”此后蒸法不斷發展,在三國西蜀民間就研法了清蒸全雞,是結婚喜筵必有,象完整,也表示筵席格高。
清蒸全雞的營養高,特別是含脂肪較少,肌肉纖維較細,味道特別鮮美,歷來作為漲補食口。菜品形完整富含水分,比較滋潤或肥軟,原湯原汁,不摻其它味道,雞肉軟爛爽滑,湯清汁甘,不油不膩,香醇鮮美。
菜名:清蒸全雞
味型:咸鮮味
主料:仔雞1只(約1500克)
輔料:姜15克(拍破)蔥15克(挽結)原湯1000克
調料:鹽4克 胡椒1克
制作:①將雞清洗干凈,姜拍破,蔥挽結備用。②鍋內加入清水燒沸,入雞汆一水撈出,用清水洗凈。③再將清洗干凈的雞,放入湯鍋內,加入清水少許,調入少許料酒去其腥味,加入姜、蔥,入籠續用中火蒸至雞肉柔軟香濃,撈出姜、蔥不要,調入鹽、胡椒即可。
提示:原料汆水不透血水浮沫未清除,火力過旺未充分溶解可溶性氨基酸。
特點:湯色清澈,味美清鮮。
十一、焦皮肘子注釋:
宋代大文豪蘇東坡,帶領杭州民眾疏浚西湖,終使西湖重返青春。百姓感激不盡,紛紛抬豬擔酒送到太守府。蘇東坡收下成堆豬肉后,叫府上廚師把肉切成方塊,用自己的家鄉四川眉山燉肘子的方法,用文火燜得香嫩酥爛,然后再按疏浚西湖的民工花名冊將肉分送。后來,“東坡肉”越傳越廣,越做越精,尤其在四川眉山被發揚光大。焦皮肘子外焦內軟,肉質細膩,味道鮮美,色澤紅亮,耙而不爛、肥而不膩,是孝敬老人、養育幼兒、女士美容的佳品。
菜名:焦皮肘子
味型:咸鮮味
主料:豬肘一只
輔料:香菇30克 雞架骨一只 姜15克(拍破)蔥15克(挽結)原湯1000克
調料:鹽4克 胡椒1克 味精8克 糖色汁30克
制法:①將豬肘子,用火燒至表皮焦化,離火入溫熱水內,仔細清洗,并且用小刀刮凈。②整理完畢之后,入沸水鍋內,汆水去血腥浮沫撈出。③用汆水后的雞架骨墊底,續放入姜、蔥,將肘子放入煨壇之內,灌入原湯,調味。④將煨壇,放入微火之內,煨至5~6小時,待肉質軟爛時離火。⑤取出肘子,用煨壇內原汁勾薄芡即可。
提示:煨肘子時火候須控制在微火,不宜大火亦不宜翻動壇內肘子。
特點:鮮香濃郁,入口即化。
十二、粉蒸肉注釋:
清初明末崇禎皇帝微服南巡,在一姓丁的農夫小店,吃到經過加工的扣碗肉。崇禎食后大悅,當丁氏夫婦告訴他這是他們祖傳的粉蒸肉后對丁廚說到:“食之粉肉也,妙哉;來到鄭韓城不來封后嶺是一大遺憾也!不食丁氏粉蒸肉又是一大遺憾也!”隨后,崇禎告訴他們了自己的身份,并奉丁廚為御廚,和他一起進宮,從此丁氏粉蒸肉一直流傳之今。
菜名:粉蒸肉
味型:家常味
主料:帶皮五花肉250克
輔料:米粉40克
調料:腐乳汁10克 料酒6克 生菜籽油6克豆瓣茸8克 姜蔥汁15克 白糖2克 紅醬油4克 椒麻6克味精4克
制法:①將帶皮五花肉洗凈,切片,納入盆內,碼入料酒、姜蔥汁拌勻,碼味10分鐘。②續將入味后的肉片,加入腐乳汁、豆瓣茸、紅醬油、椒麻、味精少許。③最后拌入米粉,生菜籽油,拌勻。④將拌勻后的米粉肉,逐一碼放入碗內成型。⑤入籠蒸至肉質酥軟入味即可。⑥上桌時將米粉肉翻扣入盤即可。
提示:在拌勻粉蒸肉的時候,須檢查味覺的基礎咸味,總味在調味時應感覺略小,否則蒸制成菜后,味覺會大。
特點:粉蒸肉具有三大特點:一香,香得純正;二酥,酥而不爛;三肥,肥而不膩。為家常葷菜,年節宴席,必不可少。
十三、清蒸仔排注釋:
它始于清代中葉,為老川西壩子的傳統烹飪技法之一,相傳是由一位鄉廚發明烹制而成的,因那時物資匱乏,品種不多除了通常的數十種烹制菜品之外,別無新鮮的做法了,一日突發奇想他將豬仔排,宰段后用玉米淀粉或者是紅薯淀粉調以清水,拌勻入油鍋炸制而成,再入碗上籠大火蒸熟軟,感覺吃起來口感特別的細嫩,但在烹制中又經常出現排骨與淀粉之間分離脫衣的情況,故添加入雞蛋與淀粉調和,其蒸制后收到非常好的效果,而且也可以 將排骨更好的包裹住,菜品吃起來嫩滑、爽口、肥而不膩,后又在味型上做了更多的調整,除咸鮮味外,又烹制出酸辣、家常、姜汁等,深受食用者喜歡。
菜名:清蒸仔排
味型:咸鮮味
主料:豬凈仔排骨
輔料:海帶絲100克菜心40克 淀粉30克 蛋清30克
調料:鹽4克 味精6克 胡椒粉1克
制法:①將排骨宰段,用水沖去血污,碼味10分鐘。②用蛋清、干淀粉拌勻排骨,入低溫油鍋內,拉油,以排骨表面薄薄的包裹住蛋淀粉為宜,撈出。③將拉油后的排骨,逐一定入蒸碗內,墊入海帶絲,加入調味后的原湯入籠,蒸制至排骨熟軟出籠。④排骨翻扣于盤內,菜心汆水,碼放于盤四周,勾薄芡即可。
提示:排骨拉油溫度不宜過高,表面呈現出淺黃色即可,入籠蒸制時間以2小時為宜。
特點:嫩滑、爽口、肥而不膩。
十四、魚香肘子注釋:
魚香味,是川菜常用的特色味型,最早起源于明末清初年代,為四川地區家常烹制魚類菜肴時,使用最多的烹制調味手法之一,后改良為不同原料烹制時的常用味型,據說用豬肘子烹制此味,源于老成都過去的公館菜,概得以享受到魚香味覺家常酸、甜、香辣的鮮美,又免除了吃魚時吐魚刺的麻煩,又可大快朵頤的飽享肘子的肥美,且由此味覺烹制出來的肘子,肥而不膩食后令人回味。
菜名:魚香肘子
味型:魚香味
主料:豬肘子一只
輔料:姜粒30克 蒜粒20克 蔥花30克 香菜10克
調料:郫縣豆瓣茸30克 料酒10克 白糖15克 紅醬油6克香醋10克 味精10克 醪糟汁8克 胡椒粉1克
制作:①將豬肘子,取出棒骨,用火燒除殘毛,入溫水中洗凈。②肘子入鍋汆水,撈出,入籠旱蒸軟爛出籠。③凈鍋上火入油,將豆瓣調味料等炒香出味,烹入少許原湯汁,燒1分鐘調味勾芡。④起鍋時再加入部分姜粒、蒜粒、少許香油,淋于盤中肘子上即可。
提示:起鍋再加入少許姜、蒜粒是為增加其濃郁的香味,蔥花須最后放入滋汁內,淋入肘子上,以聞到濃烈的蔥香為宜。
特點:魚香味濃,肥而不膩。
十五、鼎果扣肉注釋: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提起這首詞,人們都會想到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三國演義》寫了三個國家的興衰史,從桃園三結義至三國歸晉共經歷了五大時期,便是黃巾之亂,董卓之亂,群雄割據(官渡之戰,赤壁之戰),三分天下和天下歸晉。相傳此菜起源于劉、關、張桃園三結義之時,為時軍中伙頭軍師傅特制的一道菜品,以示結義之心一言九鼎,起初為一方整體的正方形肉塊,后流傳至今為取食方便,多改為小塊烹制,其烹制手法,在四川和重慶等鄉村地區, 婚、壽喜慶等宴席之中較為常用。
鼎果扣肉
味型:咸鮮味
主料:中五花肉500克
輔料:自制鹽菜100克
制法:①中五花肉制皮,洗凈,煮熟,撈起上色切成5厘米大的鼎果子形肉塊,定碗。②裝上炒制調味的,農家自制鹽菜,蒸至鼎果扣肉肉糯香軟,出籠裝盤即可。
提示:選擇肉質部分以正五花肉為佳,蒸制火候須4小時以肉質軟爛為度。
特點:滋潤爽口,肥而不膩。
菜名:四川白肉
味型:百味
主料:上好的五花肉500克
輔料:姜50克 蔥30克 蒜10克 花椒 大料5克 花椒30克
調料:鹽 醬油 醋 雞精 辣椒油 蒜末
制作:
1.用清水洗干凈,用刀子刮去肉皮上的油膩,然后放入鍋中;
2.將切好的蔥、姜、蒜以及花椒、大料、花椒面放入鍋中,加入清水,水量以沒過肉為宜;
3.大火燉,等水開之后改為小火,燉大約1個小時,讓調料充分入味;
4.關火,取出五花肉,放涼,切片兒。注意:燉肉的湯千萬不能扔掉!
5.在燉肉過程中將酸菜從缸中撈出,控出水分,切絲,用清水漂洗大約三遍;
6.在肉湯中放入酸菜和五花肉,加入少許鹽、醬油和醋,喜歡吃粉絲的可以在最后加入龍口粉絲;大約二十分鐘,加入一點雞精即可;
7.最后一步,一個小碗中放入蒜末、醬油和醋,加入少許辣椒油,吃的時候蘸著自制的調料,再喝一口鮮湯, 味道別提多鮮美了。
菜名:風味三絲魚卷
味型:豉香味
主料:凈魚肉300克
輔料:香菇50克 冬筍50克 火腿50克 青紅尖椒30克 元蔥25克 老干媽豆豉15克 面包粉100克 蛋清80克
調料:精鹽6克 味精4克 食用油1000克(耗30克) 生粉20克 姜10克 蔥10克 料酒6克
制作:
①將魚肉,片成薄片碼味。
②香菇、冬筍、火腿切成絲,入沸水氽過拌上味。
③將雞蛋與豆粉拌成蛋豆粉,加入魚片上漿。
④用上漿后的魚片包入三絲成卷,沾上面包粉下油鍋炸成金黃色即可裝盤。
⑤鍋下油少許將切好的青紅椒、元蔥顆粒、老干媽下鍋炒香,再下味精、鹽起鍋淋在魚卷上即成。
提示:掌握好炸制火候,一定要做到皮酥香,肉鮮嫩。
特點:魚卷外酥內嫩,豉椒味濃。
菜名:油浸鯧魚
味型:麻辣香型
主料:鯧魚一尾約600克
輔料:干海椒節35克 青紅椒15克
調料:精鹽6克 味精4克 紅油20克 料酒6克 胡椒粉2克 糖1克 香油4克
制作:
①將魚去鱗洗凈,剖腹取出脊骨,魚腹切成連刀條使整魚成蝴蝶形,碼味。
②將碼好味的魚蒸熟裝盤。
③將干海椒、青花椒用紅油炒香,淋在魚上即成。
提示:蒸魚要火大,時間不能過長。
特點:魚肉鮮嫩,麻辣鮮香,色紅亮。
菜名:魚米之鄉
味型: 荔枝味帶麻香
主料:凈魚肉150克
輔料:嫩玉米40克 青紅甜椒粒20克 鮮花椒6克 蛋清50克
調料:鹽5克 味精4克 豆粉15克 醋精2克 白糖6克 食用油1000克(耗30克)
制作:
①魚肉切成筷子頭丁碼味上漿,青紅椒切同樣大小的丁備用。
②玉米、青紅椒用油滑熟。
③碼好的魚下鍋滑散后,放青花椒滑出香味,再下玉米和青紅椒。
④烹入用醋精、白糖、鹽、味精、豆粉勾成汁和均后起鍋裝盤即成。
提示:滑魚丁時油溫不能太高,火不能太小。
特點:味甜酸、魚肉麻香、嫩滑潔白。
菜品:碧綠椒麻桂魚
味型:椒麻味
主料:桂魚一尾600克
輔料:香蔥葉30克 大蔥絲15克
調料:花椒油8克 鹽6克 味精4克 豆粉1克
制作:
①將桂魚宰殺后洗凈碼味入籠蒸熟裝盤。
②香蔥葉氽水后,打成茸備用。
③鍋內加高湯,放入打好的蔥茸、花椒油、味精、鹽澆開后,勾成二流芡,起鍋加香油淋在蒸好的桂魚上,撒上大蔥絲再淋上熱色拉油即成。
提示:是一道典型的將涼菜味型用于熱菜。
特點:色澤翠綠,椒麻味悠長。
菜品:黃金菊花魚
味型:甜酸味
主料:凈魚肉300克
輔料:鮮擠橙200克調料:精鹽4克 味精2克 料酒6克 色拉油1000克(耗30克) 生粉80克
制作:
①魚肉切成菊花型,改成約18塊。
②用鹽、味精、料酒碼味上粉,下油鍋炸熟裝盤待用。
③鮮臍橙取汁下鍋勾成二流芡,淋在菊花魚上。
④取少許橙肉撒在淋好芡汁的菊花魚上即成。
提示:整個菜一定要體現臍橙酸甜的水果香味。
特點:型美觀,色金黃,味甜酸,魚鮮嫩。
菜品:陳皮雙椒魚柳
味型:陳皮味
主料:魚方400克輔料:陳皮20克 青花椒10克 青紅美人椒20克
調料:精鹽4克 味精6克 色拉油1000克(耗30克) 紅油20克 料酒8克 香料4克 白糖1克
制作:
①魚方切成五指形碼味,下油鍋炸緊皮待用。
②陳皮、青花椒用小火炒香加青紅美人椒、香料滲高湯,放魚柳和其它調料。
③待鍋內湯汁快收干時加紅油起鍋裝盤即成。
提示:如果用干陳皮一定要用水浸泡使用。
特點:陳皮味中透著花椒的青香,佐酒佳品
菜品:酸辣玉珠湯
味型:酸辣味
主料:魚氽200克輔料:小白菜芯80克
調料:鹽6克 味精4克 胡椒1克 酸菜50克泡椒20克
制作:
①酸菜、泡椒下鍋炒香,摻湯熬出酸辣味后用沙布過濾。
②把過濾后的酸辣湯回到鍋內,燒開加調料調好味,改小火將魚茸氽擠成小丸子下鍋,燒開撿去浮沫。
③氽透好的小白菜芯放湯缽內,把鍋內的魚丸湯倒入缽內即成。
提示:魚氽制作時,水要加夠。
特點:重慶特有的泡椒,酸菜味濃厚,魚丸嫩滑。
菜品:雙椒鳳翅
味型:香辣味
主料:雞中翅400克
輔料:干海椒節15克 花椒6克 蔥節25克 青紅美人椒20克
調料:精鹽6克 料酒10克 紅油20克 菜油1000克(耗40克) 白糖2克 白芝麻6克 味精6克
制作:
①雞翅碼味后下油鍋,皮炸酥起鍋待用。
②干海椒、花椒下鍋炒香后下雞翅,青紅美人椒(切馬耳朵)、白糖、味精、紅油炒勻,隨雞翅入味即可起鍋裝盤,撒上白芝麻即可。
提示:炸雞翅一定要旺火高油溫,使其皮酥肉嫩。
特點:雞翅皮香肉嫩,味麻辣香鮮。
菜品:紫砂鍋三寶
味型:麻辣味
主料:鱔段150克 肉排10 雞塊150克
輔料:豆角200克調料:干海椒節15克 老干媽醬15克 姜片8克 蒜片8克 花椒10克 白糖2克 紅油40克 料酒10克 味精8克 鹽6克 菜油1000克(耗40克)
制作:
①鱔段剞花刀,碼味,下油鍋炸透,肉排、雞塊碼味,入籠蒸熟后下油鍋,把皮炸酥,豆角在油鍋內拉熟。
②鍋內留油放老干媽醬,姜蒜片炒香摻湯,下白糖、味精等調好味。
③把豆角放在紫砂缽的下面,炸香的鱔魚、肉排、雞塊碼在豆角上面,將鍋內調好的老干媽醬汁淋在碼好的三寶上面。
④干海椒、花椒放在淋入味的三寶上,澆上八成熱的熟菜油即可。
提示:主料碼味只能碼三分,不然自然吸汁時,咸偏重。
特點:微辣咸鮮,質地酥嫩,原料自然吸汁。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洪雅鄉村九大碗
各大飯店酒店必有的幾道川菜附帶教程
大廚講堂:傳統蒸菜技術方法六款
“沔陽三蒸”香飄四海 仙桃蒸菜大師部分獲獎菜品展示
名店名菜名廚之重慶“龍廚”菜品回訪十七款
12道比賽菜品詳解,值得你學習嗎?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功县| 修文县| 共和县| 增城市| 金沙县| 涟水县| 柯坪县| 通山县| 五寨县| 十堰市| 绥江县| 三江| 阿尔山市| 沂南县| 儋州市| 岗巴县| 宜兰市| 河西区| 五原县| 绥化市| 鄱阳县| 沾化县| 安庆市| 乐安县| 宣恩县| 明光市| 五台县| 伽师县| 洪雅县| 化州市| 三门峡市| 明光市| 乌拉特前旗| 富川| 梓潼县| 广汉市| 光泽县| 凌源市| 台安县| 昭觉县| 昆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