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分攝入過多會誘發高血壓,并增加心臟病、腦梗塞風險,因此,世界各國均開展限鹽、減鹽活動。據報道,英國在2003-2004年展開了大規模的減鹽活動,然而,倫敦大學圣喬治校區的NaomiM.Marrero在針對居住于倫敦南部5-17歲青少年展開調查時發現,盡管國家開展了減鹽行動,孩子的鹽攝入量依然有超標傾向。該研究結果于3月10日發表于美國醫學雜志《高血壓》(電子版)上,鹽攝入超標原因與多食面包、加工食品等有密切關系。
隱形鹽無處不在 常吃加工食品鹽攝入超標(供圖)
13-17歲孩子鹽攝入量超過成人推薦量
Marrero從2007年10月到2010年6月針對居住于倫敦南部的兒童共計1807人開展研究,收集他們24小時里的小便樣本,檢測尿液中的鹽分含量,并推測兒童的鹽分攝入量。同時,通過拍攝照片記錄孩子們的飲食內容(包括飲品),通過此分析孩子攝入鹽分的主要食物。該次研究為針對英國兒童開展的最大的鹽分攝取量調查。
研究中收集到340份尿液樣品(女童162人,男童178人)。經過分析發現,按照平均每天的鹽分攝入量來計算,5-6歲兒童鹽分攝入量為3.75克,8-9歲兒童為4.72克,13-17歲為7.55克。由此可見,13-17歲青少年平均每天的攝入量已經超過了英國成年人每天食鹽攝入量最大值(6克),而每個年齡段的鹽攝入量都超過了推薦量70%。另外,男孩比女孩的鹽攝入量更大,尤其是13-17歲及5-6歲兩個年齡區間更加明顯(13-17歲鹽攝入量男女差約2.5克,5-6歲差約1克)。
基本食鹽的飲食來源多為谷物制品如面包、早餐麥片(占全體比例36%,僅面包就占15%),肉類加工食物占19%,牛奶·乳制品等占11%。
限制加工食品中的鹽分很重要
英國食品標準廳(FSA)出臺成年人每日食鹽攝入標準推薦量為每天不超過6克,但實際上成人平均每天食鹽攝入量達到8.6克;而日本厚生勞動省推薦男性每天食鹽攝入量不超過10克,女性不超過8克,而實際的量為11-12克。
根據過去的研究,食鹽攝入量多的孩子比攝入少的孩子患高血壓的風險高40%。Marrero表示,在歐美國家,孩子攝入更多的加工食品,因此,需要更嚴格地限制孩子的加工食品攝入量,另外,針對快餐、加工食品的含鹽量,各國也應當出臺相應政策加以限制。
這些加工食品中藏著大量隱形鹽
說到高鹽食品,多數人想到的是炒菜時加的鹽,或者是咸菜、腌制品。其實,日常生活中,一些食品的生產工藝必須要加入含鈉的輔料,比如餅干就要加鹽,膨松劑泡打粉里的主料是碳酸氫鈉,飲料、切面、肉腸等食品中的三聚磷酸鈉、焦磷酸鈉,用來保護果蔬產品色澤的亞硫酸鈉,用來防腐的苯甲酸鈉,這些含鈉的食品添加劑都會給食物帶來大量的鹽,而這些鹽因為不怎么嘗得出咸味,往往被人們忽視甚至無視。
常見的“藏鹽大戶”:味精、番茄醬、蠔油、醬油、甜面醬、濃湯寶、奶酪、蛋糕、面包、點心、冰激凌、薯條、漢堡、比薩、方便面、香腸、雞腿、午餐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