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總是產生在懂得欣賞的眼光里。
茶,美在愛茶人的眼中,也美在愛茶人的心中……
茶是活物,茶葉的美吸收了水的靈氣,也吸收了茶葉原產地美景的靈氣。它吸收了天地云霧的精華,也吸收了日夜星辰的寄托。茶葉的美是在水中緩緩綻放的美。
《茶經》中記載:“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對煮水的要求,《茶經》中記載:“其沸如魚目,微有聲,為一沸。邊緣如涌泉連珠,為二沸。騰波鼓浪,為三沸。已上,水老,不可食也。”當好水遇見好茶,本身就是一種幸運。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瀝瀝山泉,流淌中帶著草木芬芳,倒映山川多少事。當茶斟于器中,點點湯花,讓人恍然如歸山林之中,跟隨草木之性,由清趣中培養靈性,將茶意入心,回歸自然本真。
茶的美體現在泡茶之器的美
一個普通的直身玻璃杯,一只素雅的瓷質蓋碗,一把古樸雅致的紫砂壺,看似不經意間的相遇,卻是多年以前就已經修下的緣分。茶器美在素雅、安靜、光潤、細膩,美在簡單、真實、素凈、爽氣。人生最大的幸事就是,在某一天,同時遇見好茶、好器、好水和好茶師。如此而得的茶湯,得飲一杯,真是可以成仙了。
茶的美也體現在茶席之中
茶具的布置體現了茶師的獨具匠心,茶師在茶席上布器的時候把每一件茶器放在他最順手的位置上,這樣的細致與安然體現了茶師的細心與認真。茶師在茶席上布器時,除了順手還要兼顧藝術的美感。例如有的茶師在放置品茗杯的時候,會選擇以北斗七星的位置來分布,這就體現了茶師的知識、涵養和匠心。茶師的平淡和寬厚與茶和茶席融為一體。
茶的美更是茶藝之美,茶藝之美,美在茶與人的交融。
茶藝之美,美在品飲的過程。茶與人與器與水的交融過程,也就是茶師倒茶、分茶的過程。一個最簡單的動作,一再重復,就是一種美。把一個最簡單的動作,無數次重復,不厭其煩地,每一次重復都當做第一次做那樣的虔誠和認真,才是最美的。
茶的美,美在茶師待茶和待客的心
不論茶葉優劣都一樣認真對待,不論客人貧富貴賤都一視同仁,不論重復多少次倒茶的動作始終虔誠如一。茶師面對再粗老的茶葉都要以泡優質茶葉的心去對待,來盡可能泡出茶葉最佳的滋味。茶師的不疾不徐,茶師的涵養修為,都在他倒給客人的每一杯茶里。茶師從他倒的每一杯茶里把內心的美好、善良、公平、公正一一傳達出去。
飲茶的人可以精通茶道,也可以對茶一竅不通,但是飲茶的人眼中要懂得茶的美:茶美、水美、器美、茶席的布置美、茶師的動作美、茶師的心靈美、飲茶的人要懂得這一切的美。要懂得飲入口中的并不是單純的茶水,而是融合無意和有意的一切而產生的美感。
“地到無邊天作界,山登絕頂我為峰“。當代企業之間的競爭,歸根結底,是企業家胸懷的競爭,是境界和格局的競爭。“致虛極,守靜篤,萬物并作、吾以觀復”,一個人內心沒有虛靜過,就無法懂得萬物的變化,就不能看到萬物的本真;一個人內心沒有空寂過,也就無法收納萬種境界。
萬丈紅塵三杯酒,千秋大業一壺茶
品茶調心,以茶入道,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