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苦,是一場修行
作者 | 汗血寶馬 編輯 | 安般蘭若(ID:anbanlr)
古人說: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
十件事有八九件不如意,于是苦,便成為人生路上不可避免的滋味,隨時都可能碰到。難怪每個嬰兒降生之時,都是攥著拳頭哭著來到人間,似乎從一開始就知道,這一生要經歷很多的苦,不管你是生于底層,還是"含著金鑰匙"出生,都一樣。故而,苦便成為人生路上必然的修行,直到人生終點的那一刻,才能知曉結局,是含笑九泉還是遺憾終生,取決于每個人的修煉程度。
人生之苦,無非兩種:身體之苦和精神之苦。累了疼了,身體苦不堪言,但經過一段時間修養也就好了,吃到苦瓜苦菜,嘴巴一咧,趕緊喝口水也就過去了。身體的苦往往是短暫的,比較容易消化,而且聰明人是樂于吃這種苦的,一來能鍛煉身體,增強毅力;二來,他們懂得"良藥苦口利于病"的道理,懂得"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看看那些白手起家的富豪,都是吃過常人難以想象的苦,才擁有了常人難以擁有的財富,而一些連身體之苦都沒吃過的富二代,大都成了敗家子,等待他們的也將是更多的苦了。
有人說:身體之苦能接受,精神之苦最難熬。曾經很長一段時間,我也這樣認為,有時會想,要是只讓我身體受苦精神不苦,該多好啊!可是,十有八九不如意的生活,終不能如你所愿。那些生活中難以避免的被傷害,被利用,被欺騙,被侮辱,使我們感覺傷心,難過,失望,悔恨,苦到極致時,都哭不出眼淚來,甚至會懷疑自己,懷疑人生。精神之苦,無色無味無影無形,卻最讓人難受。
其實,仔細想來,人為什么會覺得苦?苦是來自于外界還是自我?
從哲學上講,世界分為客觀世界和主觀世界。客觀世界是人不能掌控的,而主觀世界則是人的精神意識,是可能由自己掌控的。由此看來,身體之苦來自于外界,并且決定于外界,我們無法控制不得不受,但是精神之苦雖然也來自于外界,卻決定于我們自己的主觀意識,我們完全可以不讓自己忍受精神之苦,不允許任何外界因素主宰你自己的主觀意識,若是自己的頭腦和心,自己都做不了主,那么,精神之苦將會誤你終生,成功快樂也會與你無緣了。
人,最寶貴的就是有主觀能動性,就是一切皆有可能的潛力。只要你想做,就沒有做不到的事,只是過程可能會漫長而艱難,而在這漫長而艱難的過程中所要吃的苦,就是一場修行。
修行的結果,由你來定。
作者簡介:汗血寶馬:一個熱愛文學,希望能用文字溫暖你的普通人。微信號:madefeng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