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編制合并資產負債表時,需要進行抵銷處理的內部債權債務項目主要包括:(1)應收賬款與應付賬款;(2)應收票據與應付票據;(3)預付賬款與預收賬款;(4)持有至到期投資(假定該項債券投資,持有方劃歸為持有至到期投資,也可能作為交易性金融資產等,原理相同)與應付債券;(5)應收股利與應付股利;(6)其他應收款與其他應付款。 抵銷分錄為: 借:債務類項目 貸:債權類項目 企業集團內部母公司與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間可能發生持有對方債券等內部交易。編制合并財務報表時,應當在抵銷內部發行的應付債券和持有至到期投資等內部債權債務的同時,將內部應付債券和持有至到期投資相關的利息費用與投資收益(利息收入)相互抵銷。應編制的抵銷分錄為: 借:投資收益 貸:財務費用(在建工程等) 在某些情況下,債券投資企業持有的企業集團內部成員企業的債券并不是從發行債券的企業直接購進,而是在證券市場上從第三方手中購進的。在這種情況下,持有至到期投資中的債券投資與發行債券企業的應付債券抵銷時,可能會出現差額,應當計入合并利潤表的投資收益或財務費用項目。即此種情況下: (1)當應付債券的攤余成本大于持有至到期投資的攤余成本時(內部債權債務的抵銷分錄) 借:應付債券(個別報表的攤余成本) 貸:持有至到期投資(個別報表的攤余成本) 財務費用(差額倒擠) (2)當應付債券的攤余成本小于持有至到期投資的攤余成本時 借:應付債券(個別報表的攤余成本) 投資收益(差額倒擠) 貸:持有至到期投資(個別報表的攤余成本) 在應收賬款采用備抵法核算其壞賬損失的情況下,某一會計期間壞賬準備的數額是以當期應收賬款為基礎計提的。在編制合并財務報表時,隨著內部應收賬款的抵銷,與此相聯系也需將內部應收賬款計提的壞賬準備抵銷。其抵銷程序如下: 首先抵銷壞賬準備的期初數,抵銷分錄為: 借:應收賬款——壞賬準備 貸:未分配利潤——年初 然后將本期計提(或沖回)的壞賬準備數額抵銷,抵銷分錄與計提(或沖回)分錄借貸方向相反。 即:借:應收賬款——壞賬準備 貸:資產減值損失 或:借:資產減值損失 貸:應收賬款——壞賬準備 具體做法是: 先抵期初數,然后抵銷期初數與期末數的差額。 首先抵銷期初壞賬準備對遞延所得稅的影響 借:未分配利潤——年初(期初壞賬準備余額×所得稅稅率) 貸:遞延所得稅資產 然后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期初期末余額的差額,遞延所得稅資產的期末余額=期末壞賬準備余額×所得稅稅率 若壞賬準備期末余額大于期初余額 借:所得稅費用(壞賬準備增加額×所得稅稅率) 貸:遞延所得稅資產 若壞賬準備期末余額小于期初余額 借:遞延所得稅資產 貸:所得稅費用(壞賬準備減少額×所得稅稅率)1內部債權債務項目本身的抵銷
2內部投資收益(利息收入)和利息費用的抵銷
3內部應收賬款計提壞賬準備的抵銷
4內部應收款項相關所得稅會計的合并抵銷處理(內部債權債務的抵銷分錄)
來源:中國會計網,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多練會計轉載該文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立馬與多多聯系,多多會在第一時間協商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