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高一上冊地理知識的重點
專題一 宇宙環境
  一、挖掘題目已知條件
  題目一般由文字與圖形共同組成,題目中的文字一般較簡單,只需仔細認真。如遠日點或近日點附近———可判斷極點、極晝或極夜情況;如晝半球與東吻合———可判斷晨昏線與 20°W 、160°E 的關系;如北京時間為 8點———可判中經度等等。但在圖形中的已知條件較隱藏,不易發現,我們可以從以下角發:
  1.圖形類型的判斷及經緯線的確定
  若圖為側視圖,則橫的線(或略帶弧度)為緯線,最長的直徑為赤道,赤道的為北緯,以南的為南緯;從極點出發的線為經線,遞增方向與地球自轉一致的為東經,遞增方向與地球自轉方向相反的為西經。
  若圖為極點俯視圖,則同心圓的線為緯線,是哪個極點,則為哪個半球;由發出的線為經線(注意經線圈關系),東西經判斷同上。
  【說明】(1)北極點自轉方向為逆時針,南極點自轉方向為順時針。
  (2)同為經線圈的兩條經線度數互補,字母不同。
  (3)若圖形為局部圖,則可以先補全圖形再進行判斷。
  2.晨昏線的判斷及地方時的獲得和太陽直射點緯度的獲得
  (1)若與經線重合,則可判斷太陽直射赤道,日期為 3 月 21 日前后或 9 月前后(即節氣為春分或秋分)。
  若與經線斜交,則晨昏線與經線的交角為太陽直射點的緯度;或者跟晨昏切的緯線(極晝的最大范圍)的緯度與太陽直射點的緯度互余。如北極圈極晝,則太陽直射 23°26′N,日期為 6月 22日,北半球為夏至日;如南極圈極晝,則太陽直射 23°26′S,日期為 12月 22日,北半球為冬至日。
  (2)晨線和昏線的判斷:晨線指順地球自轉由夜到晝所經過的線;昏線指順地球自轉由晝到夜所經過的線。
  (3)地方時判斷:①晨線與赤道的交點所在經線為 6 點,昏線與赤道交點所在經線為 18點。②晨昏線與極晝最大范圍的緯線相切的點所在經線為 24點,晨昏線與極夜最大范圍緯線相切的點所在經線為 12點。③緯線上晝弧的中心點為 12點,夜弧的中心點為 24點。
  【說明】晨昏線做法:過地心做太陽光線的垂線。
  3.日界線的判斷及地方時的獲得
  與經線相重合,由 180°和該圖中 24點(即 0 點)的經線構成。順著地球自轉方向由舊的日期到新的日期的線為該圖 24點經線,另一條為 180°。由此即獲得了地方時,又獲得了經度。
  【說明】180°與國際日期變更線不完全吻合,有部分彎曲,所以過 180°日期不一定發生改變,但在一般的題目中,不需要過于復雜。
  二、解題思路
  1.半球的判斷
  (1)以赤道為界,以北部分為北半球,以南部分為南半球。
  (2)20°W 向東至 160°E 為東半球,20°W 向西至 160°E 為西半球。
  2.地方時計算:要求時間 = 已知時間 ± 經度差 × 4 分鐘
  【說明】(1)要求時間的地點在已知時間地點以東用“+ ”,以西用“- ”,最好不過 180°。  
  
  (2)經度差的計算:以 0°經線為參照物,同側相減,異側相加。
  (3)經度差中若有“度”和“分”,則“度”乘 4分鐘,“分”乘 4秒鐘再相加。
  (4)若時間結果大于 24,則時間減 24,日期加一天;若時間結果小于 0,則時間加 24,日期減一天。
  3.日出、日落時間計算,晝夜長短時間計算
  找到該點所在的緯度與晨昏線的交點:與晨線的交點所在經線的時間為日出時間,與昏線的交點所在經線的時間為日落時間。
  晝長時間 = 日落時間 - 日出時間 = (12- 日出時間)× 2
       = (日落時間 -12)×2= 24- 夜長時間
       = (晝弧所跨經度360°)× 24
  【說明】(1)同緯線晝長時間相同,日出、日落時間相同。
  (2)同度數不同半球的兩條緯線的晝與夜正好相反。
  4.太陽高度角的計算
  (1)夜半球的太陽高度一律為負數。
  (2)晨昏線上太陽高度一律為 0°。
  (3)正午太陽高度 = 90°- 該點與太陽直射點的緯度差。
  【說明】緯差計算:以赤道為參照物,同側相減,異側相加。
  5.太陽直射點的判斷(太陽直射的緯度,該圖 12點的經度)
  (1)太陽直射點的續度判斷。
  根據節氣:春秋分直射赤道,夏至日直射 23°26′N,冬至日直射 23°26′S?
  根據太陽光線:過地心的太陽光線與赤道的夾角
  根據晨昏線與經線的交角:等于太陽直射點緯度
  極晝最大范圍的緯度:與太陽直射點緯度互余
  (2)該圖 12點經度:一般通過計算,或晝弧的中點所在經度。
  6.物影的判斷
  (1)日出日落前后太陽光的來向。
  赤道上全年:正東升,正西落
  極晝地區 24點太陽光為:北半球為正北,南半球為正南
  {其余緯度 3月 24日至 9月 23日:東北升,西北落
       9月 23日至次年 3月 21日:東南升,西南落
       3月 21日、9月 23日:正東升,正西落
  (2)正午前后太陽光的來向:判斷太陽直射點與該點的方位。
  【說明】物影與太陽光線來的方向相反。
  7.方向的判斷:緯線指示東西,經線指示南北,順線的形狀畫
  【說明】緯線的東西有劣弧限制;經線的南北有極點限制。
  8.最短航線的判斷:走大圓的劣弧
  方法:在大圓的劣弧上找中心點,先判斷中心點在起點的方向,再判斷終點在中心點的方向。
  【說明】大圓有經線圈、晨昏圈、赤道,若無以上大圓,則需自己做,北半球向北突出,南半球向南突出。
  9.規律描述
  (1)某日全球晝夜長短的變化規律:太陽直射哪個半球,則該半球晝長夜短,且緯度越高晝越長直到極晝;另一個半球相反。
  



  (2)地球公轉速度:近日點 1月初角速度、線速度均較快;遠日點 7月初角速度、線速度均較慢(判斷依據:月份與 1月初和 7月初的關系)。
  11.圖形的轉繪
  (1)在已知圖上找信息點:赤道上的 6點和 18點;晨昏線與緯線的切點。
  (2)在要繪制的圖上標可以找到的信息點。
  (3)用圓滑的線連接。
  【說明】(1)標信息點時,有幾個標幾個。
  (2)極晝最大范圍與晨昏線的切點 24點和極夜最大范圍與晨昏線的切點12點互為對跖點。
專題二 等值線
  一、概況
  等值線是指數值相等各點的連線。地理學科中重要的等值線有:等高線、等深線、等溫線、等壓線、等降水量線、等太陽輻射量線、等鹽度線及等壓面等等。
  二、做圖要求
  把數值相等的各點用圓滑的曲線連起來。
  三、判讀的一般方法
  1.讀數值———等值差(每相鄰的兩條線數值差相等或為 0);變化規律(這是做題的基礎)
  2.看疏密狀況———了解影響因素
  3.看走向和形態———了解影響因素
  4.注意等值線的彎曲處———可添加輔助線,變抽象為直觀
  四、重要等值線知識要點歸納
  (一)等高線
  1.知識點{(1)等高線上的數值代表海拔高度,單位:米
      (2)兩條相鄰等高線之間的數值差,稱為等高距
      (3)判讀任何一點的高度:200 m < A < 400 m,B =400 m
      (4)示坡線:垂直等高線的短線,指向下坡向
  2.根據等高線判斷地形
  (1)山脊:等高線由高處向低處凸出,脊線一般為河流分水嶺。
  (2)山谷:等高線由低處向高處凸出,谷線一般可以發育河流,為集水線。
  (3)鞍部:兩相鄰山頂之間呈馬鞍形部位,在局部等高線圖中,表現為對稱的兩側等高線數值同時遞減,而另兩側數值為遞增。
  (4)盆地:較封閉等高線圖上高度值由外向里減小。
  (5)山地:封閉等高線圖上高度值由外向里增加,一般高度低于 500 米,坡徒。
  (6)丘陵:封閉等高線圖上高度值由外向里增加,一般高度低于 500 米,坡緩。
  (7)平原:等高線稀疏,較平直,海拔較低,等高線數值一般低于 200 米。(即相對高度小,絕對高度小)
  (8)高原:四周等高線較密集,而中部等高線稀疏,較平直,但海拔較高,等高線數值 500米以上。(即相對高度小,絕對高度大)
  (9)陡崖:兩條或多條等高線疊加部分。(即若相交等高線條數為 n,等高距為 d,則(n- 1)d≤陡崖高度 < (n+ 1)d)
  (10)沙丘:在干旱、半干旱地區,在風力沉積作用下所形成,在等高線圖上,表現為新月形。根據沙丘形態,坡陡處為背風坡,坡緩處為迎風坡。
  3.根據等高線的疏密判斷坡度
  等高線越密,坡度越陡;等高線越疏,坡度越緩。
  4.根據等高線判斷氣溫和氣壓:海拔越高,氣壓和氣溫越低;每升高 100米,氣溫降低 0.6℃ 。氣壓與沸點成正比,山頂氣壓低,沸點低。
  5.在等高線圖上根據風向判斷降水:迎風坡降水多,背風坡降水少。
  6.在等高線圖上根據緯度判斷陽坡與陰坡:注意喜陽植被與喜陰植被的選擇。
  7.根據等高線圖,判斷或做出某地的地形剖面圖
  (1)按 要 求 在 等 高 線 圖 上 做 出 剖 面 線 (可 以 是 題 目,也 可 以 是 圖 給 出要求)。
  (2)建立坐標系統,水平比例尺(一般與原圖一致)和垂直比例尺建立原則是使圖形協調。
  (3)在坐標中作剖面線與各等高線交點的投影。
  (4)用圓滑的曲線連結各點。
  8.應用
  (1)道路選線:要求坡度緩,一般在兩條等高線之間繞行,盡量避免過河,減少工程量,安全系數大(當然具體題目要具體分析)。
  (2)鋪設輸油、氣、水管線:則應注意高度差,利用油氣水的流動性特點自流。
  (3)水庫選址:①判斷河流位置、流向、落差大小、流速,壩址最好在峽谷處,工程量小,投資小,安全系數大;②庫區范圍應是面積較大的山間盆地或寬闊谷地,能提供足夠容水空間;③大壩以上應有一定的集水面積,能為庫區提供較充足水源;④庫區內植被覆蓋率較高,保證庫區有充足的水源補給,減少泥沙淤積,延長使用壽命;⑤盡量避免斷層、破碎帶、喀斯特地形等。
  (4)農業土地利用:①平原、谷地、三角洲等地一般布局種植業,再根據氣候特點具體安排作物;②丘陵若坡緩可開辟為梯田,若坡陡則應布局林業,還可結合南方低山丘陵區布局立體農業;③山地一般為林業;④高原應確定具體位置再布局,我國以畜牧業為主。
  (二)等溫線
  1.根據數值判斷半球:判斷依據是氣溫由低緯向兩極遞減。
  結論:數值向北遞減,為北半球;數值向南遞減,為南半球。
  2.根據等溫線判斷氣溫差異
  判斷依據:(1)同圖幅中:等溫線越密集———氣溫差異越大;等溫線越稀疏———氣溫差異越小。(2)不同圖幅,可計算等距離的溫差。
  結論:(1)冬季密集,夏季稀疏,特別是溫帶地區季節變化明顯。
  (2)一般南半球較北半球稀疏且平直,海洋較陸地稀疏且平直。
  3.根據等溫線的走向判斷影響因素
 {等溫線與緯線大致平行———影響因素:緯度因素導致太陽輻射的差異
  等溫線與海岸大致平行———影響因素:海陸因素導致受海洋影響程度不同
  等溫線與山脈走向(等高線)平行———受地形因素影響
  等溫線為閉合———受地形垂直影響(溫度與高度反相關)
  4.根據等溫線彎曲判斷海陸季節(月份)
  判斷依據:海洋與大陸熱容量不同,海洋升溫慢,降溫也慢;陸地升溫快,降溫也快。
  結論:(“高高低低”規則)
  {夏季:陸地等溫線向高緯彎曲,海洋等溫線向低緯彎曲
  冬季:陸地等溫線向低緯彎曲,海洋等溫線向高緯彎曲
  {7月:全球陸地等溫線向北凸,海洋等溫線向南凸
  1月:全球陸地等溫線向南凸,海洋等溫線向北凸
  5.根據等溫線彎曲判斷洋流性質
  在海洋中,等溫線彎曲的方向與洋流方向一致,再根據等溫線數值遞減方向判斷半球及洋流性質,還可以根據大洋名稱判斷洋流名稱。
  {等溫線向低值(或高緯)彎曲的舌部頂端———暖流
  等溫線向高值(或低緯)彎曲的舌部頂端———寒流
  6.根據等溫線判斷氣壓和地勢:氣溫越高,地勢越低;同高度則氣壓越低。
  (三)等壓面
  1.知識點
  氣壓是指從觀測高度以上到大氣上界的空氣柱重量。對于同一地點而言,氣壓總是隨著高度的增加而降低。空間氣壓值相等的各點所組成的面就是等壓面,氣壓單位一般用百帕或毫米汞柱。
  2.根據等壓面彎曲判斷近地面氣溫及熱力環境
  {等壓面向高凸———高壓區———近地面氣溫低
  等壓面向低凹———低壓區———近地面氣溫高
  (四)等壓線
  1.知識點
  在同一水平上氣壓相等的各點的連線就是等壓線,可見,等壓線實際上是等壓面和等高面的交線。所以等壓線分布圖是表示在同一海拔高度上氣壓水平分布的狀況。“高壓”和“低壓”是針對同一水平面上的氣壓差異而言的。
  2.根據等壓線判斷風向
  (1)做水平氣壓梯度力:垂直等壓線,由高壓指向低壓。
  (2)根據半球確定偏轉方向: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
  (3)根據高度確定受力情況:①高空(1 500米以上)———風向與等壓線平行(風受兩個力,無摩擦力)。②近地面———風向與等壓線余半(風受三個力,且摩擦力越大,斜交夾角越大)。
  3.根據等壓線判斷風力大小
  原理:計算水平氣壓梯度力,該力越大,風力越大;反之風越小。①同一圖中:等壓線密集處———氣壓差大———水平氣壓梯度力大———風力大。②不同圖中:可計算水平氣壓梯度 = 兩點氣壓差(兩點圖上距離 ÷ 比例尺)。
  結論:風力大小與氣壓差成正比;風力大小與比例尺成正比。
  4.根據海陸氣壓中心判斷南北半球的季節(月份)
  北半球 7月,南北球 1月(夏季)大陸內部有低壓中心,海洋中有高壓中心(切割副高)。
  南半球 7月,北半球 1月(冬季)大陸內部有高壓中心,海洋中有低壓中心。
  5.根據近地面等壓線判斷天氣系統
  (1)封閉等壓線:高壓中心———反氣旋———四周氣流由內向外,中心氣流下沉———明朗天氣。
  ①北半球順時針,東部吹偏北風,西部吹偏南風;南半球反之。②等壓線向外凸出部分為高壓脊。③實例:我國秋季秋高氣爽;冬季我國位于亞洲高壓的東部吹偏北風。
  (2)封閉等壓線:低壓中心———氣旋———四周氣流由外向內,中心氣流上升———陰雨天氣。
  ①北半球逆時針,東部吹偏南風,西部吹偏北風;南半球反之。②等壓線向外凸出部分為低壓槽,在中緯度帶(溫帶)地區可形成鋒面,即稱為鋒面氣旋。③實例:夏秋季節的臺風為熱帶氣旋。
  (3)鋒面處等壓線密集
  冷鋒:鋒后有雨,大風;暖鋒:鋒前有雨。實例:我國雨帶、冬季寒潮、北方夏季暴雨。
  6.全球氣壓帶和風帶
  (1)成因 勢力成因:赤道低氣壓帶和極地高氣壓
        動力成因:副熱帶高氣壓帶和副極地低氣壓
  (2)全球氣壓帶和風帶是形成全球氣候的重要原因,特別是氣壓帶和風帶的移動產生部分地區季節降水的差異如地中海氣候、熱帶草原氣候、熱帶季風夏季風的形成。
  (五)等降水量線
  1.知識點
  從空中降落到地面的雨、雪、雹等叫做降水。降水量用毫米表示,為累加值。在地理上,常用月降水量、年降水量、年降水量的季節分配等來說明一個地方氣候的特征。在地圖上,把降水量相等的地點連接成的線,叫等降水量線。
  2.判斷降水的地區分布差異大小
  等降水量線密集———降水的地區分布差異大  
  等降水量線稀疏———降水的地區分布差異小
  3.根據等降水量線的走向判斷影響因素
  等降水量線與海岸線大致平行———降水自沿海向內陸減少
  等降水量線與山脈走向平行———多雨一側為迎風坡,少雨的一側為背風坡
  等降水量線呈封閉曲線———地形或城市“雨島”影響
  (六)等鹽度線
  1.全球鹽度分布規律:由副高向南北兩側遞減。紅海最高,波羅的海最低分析思路:
  (1)降水量與蒸發量的關系(不同緯度比較)———降水量 > 蒸發量,鹽度低。
  (2)有無地表徑流補給(同緯度比較)———有地表徑流鹽度低。
  (3)有無寒暖流經過(同緯度大洋東西部比較)———暖流鹽度高,寒流鹽度低。
  2.根據鹽度高低變化判斷季節
  思路:氣候類型———雨季分布———河流汛期枯水期———入海口鹽度變化
  氣候類型———氣溫高低———海水結冰融冰———鹽度變化
  3.根據鹽度判斷船只深淺:鹽度越高,海水浮力越大,則船只吃水越淺
  4.根據鹽度判斷密度流:表層由鹽度低流向鹽度高
  (七)年太陽總輻射量等值線
  1.分析思路
  (1)緯度因素———緯度低,太陽高度角大,年太陽總輻射量多。
  (2)氣候、天氣因素———降水越少,太陽輻射削弱量少,年太陽總輻射量多。
  (3)地勢、地形因素———地勢越高,空氣稀薄,太陽輻射削弱量少,年太陽總輻射量多。
  2.我國分布:年太陽總輻射量最多的是青藏高原,最少的是四川盆地。
  (八)等震線
  1.知識點:把烈度相同的點連接成線叫等震線。
  2.分析思路:
  (1)同地點,不同地震 震級大小———震級越大,烈度越大
              震源深淺———震源越淺,烈度越大  
  (2)同一次地震,不同地點 震中距———震中距越小,烈度越大
               地質構造———古河道、地質不穩定地區,烈度大
  (九)酸雨的等 pH 值線
  1.知識點:pH 值小于 5.6的為酸雨,小于 4.5的為重酸雨。
  2.分析思路:
  (1)工業、農業及生活大量燃燒煤、石油、天然氣等產生大量酸性氣體或由于大氣環流帶來的。
  (2)大氣有較豐富的降水。
  (3)土壤顆粒:若酸性土壤———加劇;若堿性土壤———可適當中和減弱。


專題三 氣候
  一、氣候類型的判斷
  (一)圖表法
  根據各月平均氣溫曲線圖和降水量柱狀圖(或資料表格),判斷世界主要氣候類型。即以“溫”定“帶”,以“水”定“型”。
  1.確定該地區半球
  具體方法:比較 1 月份和 7 月份氣溫的高低。若 7 月份氣溫高于 1 月份(氣溫曲線呈向上凸出的波峰型)則是北半球,7 月份屬夏季,1 月份屬冬季。若 1月份氣溫高于 7月份(氣溫曲線呈向下彎曲的波谷型)則是南半球,1月份屬夏季,7月份屬冬季。
  2.根據最冷月氣溫判斷該地區氣候類型所屬的氣候帶范圍
  方法:(1)最冷月氣溫在 20℃ (或 18℃ )以上的屬熱帶氣候(熱帶沙漠氣候一般在 15℃ 以上)。
  (2)最冷月氣溫在 0℃ 以上的是亞熱帶氣候以及溫帶海洋氣候的范圍。
  (3)最冷月氣溫在 0℃ 以下的是溫帶氣候(除溫帶海洋性氣候)、極地氣候范圍。
  3.根據降水類型來確定該地區的氣候類型
  具體方法:(1)熱帶氣候范圍內:①終年多雨型是熱帶雨林氣候;②終年少雨型是熱帶沙漠氣候;③夏季多雨型是熱帶季風氣候和熱帶草原氣候(前者年降水量一般在 1 500毫米以上,集中在 6~ 9月,降水量最多月超過 400毫米,最高溫在 5月,而后者年降水量一般在 750~ 1 000毫米,集中在 5~ 10月,最高溫在 4月)。(2)亞熱帶與溫帶海洋性氣候范圍內:①常年溫潤型,氣溫降水年變化不大是溫帶海洋性氣候;②冬季多雨型的是地中海氣候;③夏季多雨型的是亞熱帶季風(性)氣候。(3)溫帶氣候范圍內:①全年少雨型的是溫帶大陸性氣候(夏季稍多些);②夏季多雨型的是溫帶季風氣候(集中在 7,8兩月)。
  (4)若終年嚴寒,降水稀少,則氣候類型為苔原氣候或冰原氣候。
  【說明】若是南半球,則無熱帶(溫帶)季風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中無亞寒帶針葉林氣候。
  (二)模式法(又叫分布規律法)
  主要是根據氣候類型在全球的緯度分布規律來判定。依據某地處所的緯度位置和大陸位置(大陸的東岸、內陸或西岸),就可確定具體的氣候類型。
  方法:據緯度定氣候類型,再根據大陸位置(東岸、內陸或西岸)確定具體氣候類型。
  以亞歐大陸為例:



  三、中國的天氣和氣候
  1.我國的氣候類型
  熱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溫帶季風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高山氣候。
  2.我國冬、夏季氣溫分布特點及其成因
  特點:冬季南北溫差大,越往北氣溫越低;夏季全國普遍高溫。

  分析思路:①太陽高度角的南北差異;②晝夜長短南北差異;③冬、夏季風源地的距離及我國地形阻擋。
  3.我國年降水量的分布特點及其成因:由東南沿海向內陸遞減
  分析思路:夏季風的路徑
  雨帶分布規律:5月———南部沿海進入雨季;6月中旬至 7月中旬———長江中下游地區梅雨;7月中旬至 8月中旬———華北、東北進入雨季;9月———雨帶南撤至長江以南;10月雨季結束。
  4.我國極值
  分析思路:氣候和地形
  (1)我國夏季是最熱的地方———吐魯番盆地
  成因:①海拔為 - 155米,是我國地勢最低的地方,周圍地形閉塞,熱量不易散發;②降水稀少、空氣干燥、日照強烈。
  (2)我國“火爐”———如:重慶、武漢、南京
  成因:①梅雨過后,北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北移,長江中下游地區位于該高壓脊線控制之下,空氣以下沉氣流為主,難以成云致雨,形成伏旱,天氣干旱清朗,烈日烘烤土地,氣溫升高;②位于長江沿岸河谷中,海拔較低,地形閉塞,熱量不易散發;③這里河湖密布,烈日照射下水分蒸發旺盛,空氣濕度大,人出汗后不易散發,會有熱而悶之感。
  (3)我國年降水量最多的地方———臺灣火燒寮
  成因:①火燒寮位于臺灣山脈東北端,除西南方海拔較高外,其西、北、東、東南等地勢逐漸向外傾斜,有利于地形雨的形成,每年夏、秋季的臺風,冬季的東北季風、夏季的東南季風都會在這里形成地形雨。②火燒寮是夏季風必經之路,深受夏季風的影響。
  5.我國氣候特點
  大陸性季風氣候顯著(具有夏季盛行偏南風高溫多雨,冬季盛行偏北風寒冷干燥);雨熱同期;氣候類型復雜多樣。
  6.我國主要災害性天氣
  (1)寒潮:①概念:指造成降溫地區廣,降溫幅度大(我國規定 24小時內降溫達 10℃ 以上),持續時間長的強冷空氣。②天氣特點:嚴寒、大風、霜凍等惡劣天氣。③出現時間:主要是每年秋末、冬季和初春。④發源地:西伯利亞和蒙古(亞洲高壓源地)。⑤影響范圍:我國大部分地區都受到寒潮影響,但西藏、云貴地區受寒潮影響小,特別是雅魯藏布江谷地和云南南部谷地。四川盆地、廣東、臺灣、海南一帶寒潮不易侵入。(因地勢高或受山嶺層層阻擋,離源地較遠)。⑥寒潮對農業的影響:不利方面,寒潮最大的危害是在農業生產方面。對農作物而言,秋末易散發的寒潮和初春寒潮帶來的大風和降溫天氣,容易使我國晚秋作物、春播作物倒伏和受凍;在北方草原地區,暴風雪不僅覆蓋草場而斷絕牲畜食物來源,還會導致牲畜受凍死亡。此外,寒潮對電訊、交通等方面也有破壞作用。有利方面,對殺滅農田害蟲、麥苗返青、保墑有利。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高中地理必背考點
高中地理記憶歌訣 - 已解決 - 搜搜問問
高中各科答題套路編成了順口溜,句句都是高分法寶
2015高考高中地理復習專題分類集錦
河南省洛陽市第一高級中學2017屆高三上學期周練(8.14)地理【解析】
等值線圖的圖形語言的解讀和應用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余市| 鹤庆县| 灵台县| 绵竹市| 扬中市| 华坪县| 临江市| 合山市| 武定县| 娱乐| 浦城县| 安阳县| 东方市| 疏勒县| 道真| 清水河县| 南京市| 武胜县| 东乡族自治县| 神木县| 阜新| 通化县| 无极县| 汪清县| 漳浦县| 来安县| 永泰县| 闽清县| 大石桥市| 合肥市| 清流县| 葫芦岛市| 小金县| 开封县| 涡阳县| 承德市| 大埔区| 波密县| 河源市| 芜湖市| 石嘴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