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種:股權架構上的“合伙”關系。比較典型的案例是功夫熊。據悉,功夫熊是把現成的模式、系統、經驗和資源都毫無保留提供出去,并設計合理的機制均分回報及資本收益。這套“城市合伙人”計劃在股權結構上有“合伙”關系,同時這關系也符合《公司法》中有限合伙人與普通合伙人公司的設置基礎條件。
第二種:“無任何成本式”城市合伙人。該類合伙人并不用與品牌正式簽署《勞動合同》,屬于非正式編制用人,并不是該公司或者品牌的員工;是借助與整合“貨品資源、品牌資源、渠道資源、物流資源等資源”來為自己創業。合伙人不需要支付任何費用,收入以“無底薪+傭金”的形式。典型的例子,就是阿里巴巴的城市合伙人。
第三種:“保證金式”城市合伙人。這個類型的合伙人關系,基本上與第二種類似。唯一的不同在于在成為城市合伙人之前,需要支付一筆加盟保證金。
“城市合伙人”這個新詞匯出來之前,公司想要擴展業務,一般有兩種做法:加盟和直營。直營的模式是純粹的公司分身術,能保證服務和產品的質量,公司也能保證團隊的管理。但是這種模式需要公司親力親為,無論是資金還是人員方面,公司都承擔著巨大的壓力。加盟則不同,既省錢又省人還可能省事,實為公司異地擴張的妙方。
傳統加盟一般分為自愿加盟和委托加盟。
自愿加盟是:加盟方出加盟費,資源(資金、店面),公司輸出標準化流程(裝修、管理、產品),完成加盟后,雙方盡管是同一品牌陣營,但是每個店面獨立經營,自負盈虧。
委托加盟是:加盟方加入時只需要支付一定費用,經營店面設備器材與經營技術皆由總部提供,因此店鋪的所有權屬于總部,加盟商只擁有經營管理權利,利潤必須與總部共享,也必須百分百聽從總部指揮。
而城市合伙人模式中,城市合伙人要交入伙費、品牌保證金(可退)、每年的平臺管理費用(可退),資源(團隊、資金),公司輸出標準化流程(管理、產品),雙方建立關系后,共同經營品牌,公司與合伙人按協議進行收益分紅。
綜上所述,城市合伙人模式相當于兩種加盟方式的“結晶”。既不會把加盟者推到自負盈虧的極端,也不會讓加盟者賺得越多被“剝削”的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