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幾天時局的一位好友寫了一篇《A市,你為何排名下滑了10多位?》,關于城市發展和創城的事情大家討論得不亦樂乎。今天我就來寫一下J城,談談這個城市的城市發展和創城感受。
▼
1、中庸 鈍感 茍且
大概十年前有本知名雜志發表了一篇J城是一座中庸之城的文章,批評它的溫吞、緩慢、內斂、保守,不過中庸算是個中性詞,作為受儒家傳統文化影響深厚的城市,這個標簽也到貼切;幾年后又有媒體把J城稱之為鈍感之城,對比中庸,這個詞匯就明顯的帶有批評的意味了,也透著濃濃的不滿之情;再過幾年J城成了媒體人嘴里的茍且之城,這個稱呼就滿是無奈和失望了。
大家的無奈和失望是有切實的數據可以作證的。J城的GDP在省內只能排第三,后面還有一大堆經濟體量相差無幾的兄弟城市奮起直追;J城的人口規模省內第六,這個數字應該是放眼全國沒有更差的;J城的城市首位度在全國所有省會城市里面倒數第一,和倒數第二還差一大截……如果以上諸多還可以以J城所在省份發展均衡來搪塞,那么接下來的數據就真的讓人崩潰了。J城的交通擁堵情況經常性全國倒數第一,J城的空氣污染霧霾指數常年在全國倒數后十名,表現好的月份也會拿全國倒數第一,J城對外進出口貿易額不如省內兄弟城市的一個區,J城城市建設是出了名的爛,以至于J城市民自我調侃的段子隨口即來。比如:某外國的轟炸機飛臨Q城上空(J城省內兄弟城市,但是各方面遠遠領先省會J城),看到Q城很美,飛行員說炸掉;轟炸機飛臨J城上空,飛行員往下一看,炸過了啊,然后掉轉機頭開走了。
就連J城領導都自我調侃,J城市委書記視察城市建設時說,J城看上去像個縣城,旁邊的市長補刀說,縣城都不如,就像個農村大市場。
▼
2、全力整頓城市交通
J城的交通出了名的差勁,城市里面到處都是斷頭路。以我居住的小區周邊為例,花園路是一條橫貫東西的主干道,結果在奧體西路以東主干道上出現了一排倉庫,馬路中間橫著一排房子,就像一塊牛皮癬,要多別扭又多別扭;再往西走一個路口,雙向八車道變成了兩車道,每天24小時擁堵,就像腸梗塞,這樣的路段,市區里面比比皆是。
J城迄今為止沒有開通地鐵,記得早些年武漢要修地鐵,J城的報紙還嘲諷人家,說人家好大喜功,雖然J城因為城市地貌復雜,地鐵修建需謹慎,但是如此的城市建設眼光真的是讓人不敢茍同。
但是從2015年開始整個城市道路建設全面提速。首先就是打通斷頭路,市政部門公布多條斷頭路,限時打通。上文提到的花園東路堵在路上的倉庫和急速收窄的道路都已經被治理和馬上治理完畢。
J城的地鐵建設在經過了多年的無效討論后,終于開始擼起袖子加油干。規劃了數條地鐵線路并且多條線路同時開建。
J城最受詬病的城市擁堵也以新一屆政府班子的大交通規劃來強力治理。二環西路高架南延、二環南路高架東延、二環東路高架南延、順河高架南延……工業北路高架僅用一年多的時間就拔地而起,即將投入使用。
在積極進行城市快速路修建的同時,更大的城市交通布局也在積極規劃落實,到泰安的高速公路正在落地,將極大地緩解京臺高速的習慣性擁堵,大三還的規劃將分流整個城市過境車輛。
新規劃的高速公路二環十二射,徹底將J城和周邊城市的交通打通,以J城為核心構建的省內高速公速網將會更加通達。
▼
3、打響霧霾治理攻堅戰
J城的空氣污染在高手如云的華北地區也不落下風,前十名是必須的,還經常性殺入前三甲,當然這個和J城的地理條件和經濟結構關系密切。
我是2005年來的J城,從那時候起就沒有在J城看過有星星的夜晚,當然早些年也沒有霧霾這個概念。隨著近幾年大家對空氣質量的關注,J城的城市污染才開始備受重視并且把治理提上日事議程。
J城所在省份最大的鋼鐵企業今年七月全線停工,新聞里說J城pm2.5可以整體降低10%,作為以重工業為主導的城市,J城此舉可謂壯士斷腕。
小區周邊很多區域都在拆遷,之前的時候塵土飛揚,現在的施工現場管理明顯的上了一個檔次,霧炮車跑來跑去,裸露場地及時覆蓋,有效的控制了城市揚塵。
這個月城鄉建設委又下文件:工程參建各方,根據我市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的嚴竣形勢,確保扭轉我市環境空氣質量的被動局面,按省市領導的要求,從即日起,除能保證揚塵污染防治符合規定要求的煤改氣、煤改電工程外,濟南市區所有房屋建筑工程、軌道交通工程、市政工程和園林工程,一律全部停止施工,復工時間另行通知。
J城今年的目標是退出全國空氣污染排行榜后十位,我們一起拭目以待。
▼
4、全力以赴去創城
J城爭創全國文明城市可謂是歷經坎坷磨難,從2002年J城走上了參選全國文明城市之路,2005年、2009年、2015年濟南三次與“全國文明城市”擦肩而過。這次創城J城真的是拼了,但是創城的效果卻是實實在在的。
首先就是大規模拆違拆臨。在我的理解范疇里,拆違拆臨也就是拆個老百姓在路邊搭個棚子之類的,可是隨著濟南拆違拆臨拉開大幕,才發現拆違拆臨全都是硬骨頭和大老虎。成片的別墅區居然都是擅自建設的、整片的商業街區門頭房存在幾十年了居然都是違建、數十萬平的鋼結構建筑居然沒有任何手續、有的街區幾十年管理混亂、亂搭亂建,城市管理者卻不敢碰硬……
J城不是在拆違拆臨,是在向破壞城市發展和形象的既得利益者動刀。統計的數據向全社會公布,一次性就公布幾萬處違章建筑,真的是讓人震驚,震驚這個城市過去的幾十年城市治理的落后。
強力拆違拆臨的反彈之聲也是此起彼伏,什么吃不上早餐了,趕走了幾十萬人啊,形象工程啊。雖然雜音很多,但是我心里卻是一百個支持,J城歷史欠賬太多,非強力手段不可為。歷時近一年的拆違拆臨,力度之大,規模之大,震撼整個城市,強有力的城市管理把J城拉上了快速發展的新軌道,城市面貌煥然一新。
為本屆政府敢于碰硬點贊。
創城的第二個成效就是市民的不文明行為明顯減少,為了減少行人闖紅燈等交通違法行為,交管部門采用人臉識別系統,這套系統不僅能夠實現抓拍取證,還能識別違法人員的身份信息。誰闖紅燈就會被抓拍,個人的身份信息都會識別,個人的交通違法行為會被公布,個人所在的單位也會在城市的各類文明評選中受到影響。
J城的此舉都上了央視,成了城市文明治理的模范。
▼
5、大建設助推大發展
作為知名的大縣城,J城的城市建設滯后,城市發展也遲遲沒有拉開骨架,經濟結構也亟待優化。
J城所在的省份經濟發展一直較為均衡,作為GDP總量全國前列的省份,居然沒有一座城市能夠排進各類城市競爭力前十名,沒有在全國叫得響的大城市。
隨著經濟發展和競爭環境的變化,之前的省份之間的競爭慢慢的演化成了城市群之間的競爭,而核心城市的競爭力在競爭中起到關鍵性作用。沒有核心城市的省份在此輪經濟較量中開始展現頹勢。
J城和所在的省份都在新一輪的經濟發展中增長乏力。J城北靠京津,南接長三角,周邊的中部省份省會城市這幾年快速崛起或紛紛和J城拉開距離或者快速趕超,再不大發展,J城乃至整個省域經濟有被倒吸成為洼地的危險,為此,J城市委書記在一次省委會議上提出要舉全省之力發展J城。
東拓、西進、北跨全面啟動。
J城的城市新中心CBD建設拉開序幕,舉全市之力打造城市新中心和區域的金融中心、總部基地。
喊了十多年的北跨(跨黃河發展)開始邁出實質性步伐,多條跨黃、穿黃橋隧開始建設,新區規劃進入實質性建設階段。
在大規劃的同時,大招商開始啟動,各類大項目層出不窮,力度之大,歷年罕見。只有強大的實體經濟才是推動城市發展的根本動力,才能為城市發展的大藍圖提供堅實的后盾。
▼
6、成效初見
經過這兩年的大力整頓,J城城市管理能力和行政效率可謂改觀明顯,各項行政事務服務意識明顯增強,各項經濟指標也出現了明顯提升。
2016年,J城城市人口快速增加,增加比例位居全省第一。
2016年,J城進出口增幅全省第一。
2017年,上半年J城GDP增長率高達8.3%,在副省級城市中排名第二,創歷史最好成績。
同時基礎設施建設和投資快速增加,幅度巨大。
中庸之城、鈍感之城、茍且之城,見證了J城過去十余年的城市發展面貌。落后就是動力,差距就是潛力,真心希望J城能夠不辱使命,加速發展,相信在不遠的將來J城能夠崛起。
讓我們一起擼起袖子加油干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