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關節疼痛一直是很多人躲不開的傷心事,成為心中難以言喻的痛。所以我們今天要著重講一下引起膝關節疼痛的“髕骨軟化”。
髕骨位于膝蓋前方,在股骨下方,和股骨構成一個關節面。
1、膝關節伸直時,相對于股骨踝,髕骨會出現上移;
2、膝關節彎曲時,髕骨會下移并擠壓股骨;
這些動作的目的是確保膝關節在任何角度下,髕骨的某個部位和股骨均能保持接觸,共同作用于膝關節的活動。
髕骨幫助將股四頭肌的力量,從不同方向傳送并引導匯合與同一點上,集中各股肌肉的力量,并借此增加杠桿的力量來幫助膝關節伸直。因此在生物力學上,當膝關節內產生靜態與動態力量時,髕骨具有杠桿的功能。
但是,一旦這個杠桿出現問題,膝關節的運作就會受到影響。
髕骨出現最多的問題就是磨損,也就是髕骨軟化。
髕骨軟化又稱髕骨軟骨病或髕骨勞損,多種原因可引起髕骨軟骨及相對應的軟骨磨損且發生病變,導致髕骨軟骨軟化、纖維化、潰瘍、剝脫等情況出現,繼而產生膝關節酸軟、疼痛、活動受限的癥狀。
1、影像學診斷:
(1)X線平片
拍攝標準的膝關節正、側位X線片及髕骨軸位X線片,以判斷髕骨的高度及髕股關節的吻合程度進行判斷;
(2)CT和MRI
CT掃描廣泛用于觀察膝關節最初屈曲20°時髕股關節的情況,MRI適于觀察膝關節從伸直到屈曲20°位時髕股關節吻合情況,并且特別適用于觀察軟骨的病變;
(3)關節鏡檢查
通過關節鏡檢查,軟骨表面纖維化及碎裂的程度均可在直視下探查,通過仔細檢查可確定軟化的范圍。
2、半蹲試驗:
(1)患者保持半蹲姿勢數分鐘,如誘發髕股關節疼痛,即半蹲試驗陽性。當患者取全蹲位時,可坐于雙足跟上,此時股四頭肌得以放松,髕股關節疼痛可以緩解;
(2)髕骨加壓研磨試驗:檢查者用手向上、下、左、右方向推壓髕骨,檢查髕股關節軟骨面是否光滑,有無摩擦音和疼痛。若觸及粗糙捻沙樣摩擦音并伴有疼痛時提示髕股關節退行性變;
(3)髕股擠壓試驗:將患膝放于檢查者大腿上,膝關節屈曲25°(20°-30°),使髕骨進入股骨滑車內,分別將髕骨推向滑車內側與外側。該試驗可成功誘發髕骨關節面病變所致的疼痛,同時避免刺激周圍組織。
(4)股四頭肌牽拉試驗:患者仰臥位伸直膝關節,囑收縮股四頭肌(外側牽拉試驗);髕骨受牽拉后主要向近端移位。正常人可以有輕度向外側移位。如果髕骨顯著向外側移位,則可以認為髕骨軌跡異常,即牽拉試驗陽性。
確診為髕骨軟化后,根據鏡下特征將髕骨軟化分為五級:
膝關節結構復雜,但為什么會出現髕骨軟骨軟化癥呢?主要原因是以下幾個方面:
靠墻靜蹲
箭步蹲
臀橋
激活臀中肌
激活內收肌
股四頭肌放松
拉伸臀肌
拉伸股四頭肌
拉伸腓腸肌
膝關節疼痛嚴重的話,建議及時就醫,以免耽誤最佳治療時間。最后,在運動中注意保護膝關節,運動適量,保證正確的動作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