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在手機行業有一種叫做“機海戰術”的產品方式,同一款手機型號通過不同的配置、價位、定位分為不同的幾款產品,現在已經屢見不鮮。其中內存的搭配方式是區分手機價格的主要配置因素,在處理器和相機配置相同的情況下,內存和儲存空間的選擇成為用戶可以自主選擇的一項參數。但很多用戶會很迷茫,如果是4GB+128GB和6GB+64GB該選誰呢?
透過現象看本質,其實這個問題的本質是內存重要還是儲存空間比較重要,畢竟4GB+128GB和6GB+64GB很有可能是同價位的產品。首先就要區分內存和儲存空間的區別,內存也被稱為運存,是在程序運行的時候臨時使用的儲存空間,打開APP就會占用這個臨時的儲存空間,關閉APP就會離開這個空間,所以這個空間越大,能同時運行的APP就越多。
而儲存空間就像是倉庫,手機中的照片、視頻、緩存文件等所有東西都會放在里面,每一次手機需要調用文件時,都會在這個空間里面查找對應的文件,所以也是越大越好。那么內存和儲存空間究竟誰更重要呢?當然正常情況下自然是內存更重要,儲存空間固然重要但不是必要因素,內存如果不夠APP運行起來都很困難,直接影響使用體驗。
特別是對于安卓系統的手機,現在安卓9.0系統開機就會自動占用一半左右的內存,但是不用擔心,這屬于正常現象,內存本就是拿來運行的。安卓系統會自動將常用的部分APP預運行,先占用一半內存資源,如果你打開的剛好是預運行的APP則可以快速啟動,不用等待太久。就好像windows系統下,把軟件打開縮小到狀態欄一樣,雖然看不見但其實在后臺準備運行著。
如果是4GB的內存,安卓系統可能會占用2.5GB左右,剩下一部分作為不常用APP的運行內存。如果把內存加到6GB,就會占用3.5GB左右的內存,預加載的APP更多,打開軟件的速度更快,也更流暢。顯然對比儲存空間,再大也不會影響到APP的運行速度和運行數量,選擇大內存的手機體驗要大于大空間的手機。
未來手機APP占用的儲存空間和內存資源是越來越大的,部分手機也支持儲存空間的拓展卡,可以把照片、視頻等文件放入拓展卡中,APP依然會安裝在手機空間里。但內存可不支持拓展卡,所以一旦手機APP需要用到的資源超過了內存大小,就無法再正常使用了。所以綜合看來在4GB+128GB和6GB+64GB的組合下,自然選擇內存更大的后者比較實用。
去年大部分千元機已經普及了4GB的內存大小,旗艦機則主要為6GB和8GB。安裝內存發展的趨勢在2019年8GB的旗艦手機可能會成為標準配備,10GB甚至12GB內存的手機也將不斷涌現,為未來5GAPP應用打下堅實的內存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