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今天我們繼續(xù)講課。
今天來跟大家講一下人體的經絡穴位。
經絡究竟是什么呢?大家說說看。
落塵雨:通道。
如心:真氣的通道。
天藍藍:真氣走的比較多的通道。
錦明:精氣流動的通道。
謙靈:真氣流通的道路。
綿綿:行精氣的通道。
夕月:人體中阻力低的空間網絡。
歸真老師:對,之前我跟大家講過,經絡呢,是真氣之所行。
人體精化元氣之后,元氣合于相火而為真氣,真氣行于經絡,散于全身。
但是呢,之前我也跟大家講了,人體精氣、血液、津液,只有血液是有專門的管道的,就是血脈,而精氣所行并沒有專門的管道,其猶如大海上的航線,那為什么又會有十二經絡呢?
真氣為什么會按照這樣的路線在人體循行呢?
真氣行于全身又有哪些作用呢?
我們來看人體。
人體外有四肢、頭顱,內有胸腔、腹腔,五臟六腑居胸腔腹腔之內,其外則有皮脈筋骨肉。
人體以骨為干,為支撐,以肉為墻,以脈為營,以筋為動,以皮膚而包裹全身。
真氣行于人身之間,灌于全身,必有路而出,那人身的道路在哪里呢?
這就像一個國家修建鐵路或公路網絡一樣的,其必依山川河流走勢而行,最終形成了聯(lián)絡全國的道路體系。
人體的經絡也是一樣,其所行也是依人體山川河流走勢而成。
其實經絡所行便為人體之龍脈。
什么是龍脈呢?
這是風水學中的一個概念。
我們經常聽到一個詞,叫尋龍點穴。
什么叫尋龍呢?就是勘察山川河流之走勢,找出其龍脈之所在。
什么叫點穴呢?就是在龍脈中找出其藏風納氣之所,氣之結穴所在。
風水既然是察山川河流,為什么不叫山水,而叫風水呢?
郭璞在葬經中有一段話,說氣乘風則散,界水則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謂之風水。風水之法,得水為上,藏風次之。
水勢依山而流,風氣遇山而止,山不動,而風水則動,風水之術,要在求其動也,動則有氣之藏,氣之變。
對人體來說,人體的風水是什么樣的呢?
人體筋骨皮肉相合,共同構成了人體之場勢,而脈則穿行其間,如人體之河流。
而真氣呢,則如風之所行,為人體之氣場。
人體筋骨之間為節(jié)之交會,分肉之間為谿谷之會,大會為谷,小會為谿,脈之行有經脈,有絡脈,絡脈之相交,為絡之會。
真氣則行于節(jié)之交會,谿谷之會,絡之交會之間,相連而成經絡。
這就像海上的航線一樣,大海一望無際,為什么會在有些地方形成了固定的航線呢?
因為大海有些地方有暗礁,有些地方有洋流,而有些地方則有風向之不同,所有這些因素疊加起來,最適合航行的地方慢慢就形成了航線。
航線是海底之地勢,洋流之走勢,天上之風勢,共同作用的結果。
這便是場態(tài)之相搏。
人體也是一樣,經絡所行便是人體之場勢,是皮脈筋骨肉場勢相搏而成。
那真氣是不是只在經絡中運行,而身體其它地方就沒有真氣呢?
當然不是的。
我們之前講了,真氣是散于全身的。這就像我之前跟大家舉的例子一樣,地面上有河流,大的河流有長江、黃河,還有很多小的河流,河流還有支流,水系布于地面每個地方,即使是沒有河流的地方,空氣中依然彌漫著水汽,可以說整個地球上的水都是連在一起的。
人體的真氣也是一樣,散于全身,連在一起。
十二經只是相當于比較大的河流。
真氣散于全身,維持著人體的功能。
我們之前講過營衛(wèi),營要化衛(wèi),以維持人體之防御、運動,而營之化衛(wèi)便要有真氣的參與。
我們講過,精氣系統(tǒng)是人體的電力系統(tǒng),精氣的燃燒決定著人體的各項功能。在人體內部是如此,在四肢百骸也是一樣,真氣便調動著營之化衛(wèi)。
因為精氣系統(tǒng)可以說是人體的一個底層系統(tǒng),經絡所行又為人體龍脈之所在,所以整個人體便可以以經絡而劃分,骨則有十二骨度,筋則有十二經筋,肉則有十二分肉,脈則有十二經脈,皮則有十二皮部。
這就和把中國劃分為九州是一樣的道理,是按照經絡來分皮脈筋骨肉。
在皮脈筋骨肉中,因為筋骨皮肉是不動的,而唯有脈是流動的,所以在場勢相合中,脈流的變動也會影響經氣的流動,所以經和脈相連最為密切,也經常合在一起,稱為經脈。
筋骨皮肉如山谷丘陵,脈流其間,另有經氣布于其中,如此便構成了整個人身的風水環(huán)境。
而穴位呢,便是經絡上藏風納氣之所,是經氣結聚之所在。
我們中醫(yī)呢,大家經常聽到兩句話。一句是說,不識五運六氣,檢遍方書何濟。另一句是說,不明十二經絡,開口動手便錯。
為什么會有這兩句話呢?
五運六氣講的是天地之風水,是天地之間氣之交變,氣之流行。而十二經絡呢,則是講的人身之風水,是人身之氣場。這兩句話,一個說的是天,一個說的是人。
明白經絡穴位之后,我們再來看微針治病的原理。
微針為什么可以治病呢?
我之前說過,針者,真也,微針之所引在調動真氣。
真氣所行本無固定管道,是場勢相合而成,以微針引動真氣這就相當于什么呢?就如同天上打雷一樣,為什么雷會往這里劈,往那里劈呢?雷電也需要一條路徑到達地面,我們都知道下雨打雷的時候,不能躲到樹底下避雨,可能會被雷劈到,而有些高的建筑物上面呢,則會安裝避雷針,用于引雷。其實微針治病就和引雷是相似的道理,微針所引,在于引動真氣。
微針可以引動真氣所行,可以施以補瀉,真氣之行又會帶動營之化衛(wèi),改變人體營衛(wèi)的運行,這便是微針治病的基本原理。
在這里呢,還要跟大家講一下所謂針灸得氣的問題。
到底什么是得氣呢?
有人說是酸麻脹為得氣,有人說是肌肉跳動為得氣,還有人說是皮膚泛紅為得氣,其實這些都不是得氣的實質,而只是一種表現(xiàn)。
得氣的實質在于精氣的震動。
這個要怎么理解呢?
我們剛才講到了穴位,人身上有大穴九品,其合于洛書之數(shù),上為百會,下為會陰,前有印堂、膻中、神闕,后有玉枕、夾脊、命門,中有泥丸。
洛書之外,有人體之河圖,上有天門、玉門,下有玉戶、地戶,中為泥丸。
因為我們要講醫(yī)學,要讓大家明白人體,所以有些東西還是要跟大家講。
我們之前講過人體之竅,其中臍為祖竅,女子之陰道、雙乳,則為精竅,精竅者,精氣匯聚之所在。
得氣是精氣的震動,那作為一個普通人,其能感受到的最大的得氣是什么呢?就是在男女交合之時。
有一本書呢,叫素女經,其是講交合之道的。
其強調交合之道,首在動其情。
動其情是什么意思呢?
在黃帝內經中有一段話,帝曰,形弊血盡而功不立者何?岐伯曰,神不使也。帝曰,何謂神不使?岐伯曰,針石,道也。精神不進,志意不治,故病不可愈。
神之不使,則針之不愈。其情不動,則精氣不轉。
男女交合之道,其情不動,則雖行之而亦無得氣。
這其實也是所謂房中術的精義之所在,所謂采陰補陽,采陽補陰,所采者在情,而不在氣,氣在于己身。
氣行震動而有生生之樂。這也是為什么有些修行之人會消除了男女之欲的原因,其體內龍虎交媾之時,其氣已然自行。
針刺之道和交合之道其實是一個道理,都在于運氣之行。
這也是為什么交合之時,會有面色潮紅、肢體震顫等反應的原因。
那大家也可以理解我們之前講過的,刺之道在刺之法,而不在刺之位,同樣的一個穴位,不同的人行針,其效果是不一樣的。
人體的經絡穴位及針刺,其基本原理就是這些。
好了,今天我們就先講這么多。
大家有什么問題沒有?
答疑
五角楓:請問老師,那些一套一套的針法是怎么回事呢?鬼門十三針、北斗七星針法、天星十二針……等等,好像都很神秘、高大上的樣子。請老師講解一下。
歸真老師:這些我后面會講。
源寶:老師好:經常聽到“分肉”一詞,請問老師,“分肉”是什么意思?
歸真老師:人的肉不是一整塊的呀,其有肌,有肉,其有條理,故稱分肉。
易初:老師好,氣乘風則散,界水則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謂之風水。風水之法,得水為上,藏風次之。這段話還不是很理解。
歸真老師:這段話不用理解,我只是引用一下,讓大家知道風和水的含義。
五角楓:老師,您以后還會具體講如何調動真氣的吧?
歸真老師:針灸的內容后面還會講的。
夕月:老師好,“氣行震動而有生生之樂。這也是為什么有些修行之人會消除了男女之欲的原因,其體內龍虎交媾之時,其氣已然自行。”體內之龍虎代表的左右升降之交合嗎?
歸真老師:不是。
C醬:老師您好!請問泥丸是啥?
歸真老師:泥丸是泥丸宮。
好好學習:老師辛苦了,請問人體特征何以有數(shù)字特點?如十二經脈等。
歸真老師:因為手足各有三陰三陽,所以是十二。
曉瑩:老師您好,這句話還是不太明白,針灸時候“精氣”是病人自己的,施針人如何“施其情動其氣”呢?施針人氣場如何影響病人的?
歸真老師:因為針扎到病人身上了呀。當然不扎到病人身上也是可以的,那就是氣場之感應了。
歸宗:老師好,人身上有大穴九品,其合于洛書之數(shù),上為百會,下為會陰,前有印堂、膻中、神闕,后有玉枕、夾脊、命門,中有泥丸。能不能講一下怎么合,怎么用?
歸真老師:這不是我們要講的重點。
錦明:老師能否講講針灸的補瀉。
歸真老師:補瀉后面會講。
紫柏:老師有機會可以講講黃帝內經里的“身國同治”嗎?
歸真老師:老子說,治大國,若烹小鮮。何止身國同治呢?
紫柏:還有什么呀,很想聽老師講講,我只有一個模糊的概念,但感覺很關鍵很想學。
歸真老師:你去讀讀莊子就懂了。
如心:老師好!行針得氣時,對醫(yī)者來說,手感能感覺吧?毫針可以得氣,圓針,提針,大針是不是同樣有得氣,我覺得有,但是不確定。請老師解惑。
歸真老師:黃帝有九針,所用不同,我們這里講的是微針。
文源笙:老師,請問:“夾脊”、“玉戶”、“地戶”,這幾個穴位,夾脊是脊中嗎?地戶是地倉嗎?玉戶是俞府嗎?以上三個穴位算是十四經絡的正穴嗎?
歸真老師:不是,這是修行中用的,與我們醫(yī)學關系不大,我只是為了讓大家明白什么是得氣。
一粒粟:老師辛苦了,向您請教,文中提及“微針可以引動真氣所行”,“得氣的實質在于精氣的震動。”請問:這里的“真氣”和“精氣”的所指有區(qū)別嗎?
歸真老師:沒有區(qū)別。
曉瑩:請問老師,修行時候有使用觀想的方法,是為了促進“精氣的顫動”嗎?
曉瑩:老師您好,其實是想了解“虛空生妙有”是什么道理?
歸真老師:你問的這些與醫(yī)學無關了。
我今天只是跟大家講了人體的經絡穴位之構成,具體的針灸手法還沒講呢,這些問題等我們講完針灸的課程,大家自然明白了。
聲明:文章內容歸“歸真醫(yī)學”所有,嚴禁私自轉載、盜用,嚴禁私自翻制音頻、視頻等內容,嚴禁用于商業(yè)用途,轉載需經過授權。文章內容只為普及醫(yī)學知識,不構成任何醫(yī)療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