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Glass 就是一個好例子。Google Glass的目的是借由一副看似稀松平常的眼鏡將人們從個人電腦的交互系統中解放出來,這種計算范式是對人類自然機能的補充,也是隱形計算的一種示例。隱形計算的出現意味著硬件終將流于無形,因為計算技術會和諧地與人類的生活中發生的自然機能整合在一起。 適應性計算和機器學習則會聰明地識別和解讀人們的行為范式,并基于情境給出相應的反饋。而這會使得我們像半機械人一樣么?
對那些從未接觸過臺式電腦的人來說,學習用電腦確實是個讓他們茫然不知所措的挑戰。
臺式計算機的交互方式既不符合人類的直覺認知,也非與本能一致——為了理解這種計算范式(既指與電腦的物理交互方式,也指概念上虛擬的計算場景),人們得從小就接受大量且深度的后天訓練。
自從 20 世紀 80 年代臺式 PC 問世以來,讓電腦的交互體驗自然化的努力就只局限于要人類主動適應這個計算環境。不可思議的是自 80 年代初以來,我們竟最終習得了這種“坐在電腦前一動不動”的交互范式——直到今天我們還在跟顯示器、鍵盤和鼠標這堆東西糾纏不清。
50 多歲的人初學電腦的學習曲線最能解釋這種老舊的交互體驗有多么不人性了。它可以說跟自然人的動作機制風馬牛不相及。
我們正處在一個迷人的時代——直到近年,我們才最終打破了 80 年代形成的人機交互界面。便攜的新式計算機設備終于無處不在:多點觸控的界面、高速計算能力和正在崛起的可穿戴設備市場。我們正在突破物理和虛擬環境的限制進入一個激動人心的世界。
是時候回歸自然世界了。
用戶交互界面歷史快速回顧
直到 70 年代中期,電腦還只是威風的大型計算器而已。到了 70 年代晚期和 80 年代初,PC 獲得了長足的進步,從指令鍵入交互界面(command line interfaces)進化到了圖像交互界面 (GUI),后者相比之下是一種更加自然、具有感性吸引力的方式。這也讓更多的普通人得以接觸電腦,在計算機的虛擬世界里體驗到實時的圖像化反饋,我們離人性的計算環境又近了一步。
但頗為奇怪的一點是,自第一臺 PCApple Lisa(GUI)問世后的 30 里,人機交互方式就沒怎么變過。沒錯,我們發明了互聯網,超文本標記語言也已從HTML 迭代到了 HTML 5, 移動端的適配同步也不是問題。但我們還是跟老舊的顯示器 / 鍵盤 / 鼠標糾纏不清。
另一個能夠證明我們長期以來背離自然交互方式的事實是——人類工程學的興起,它試圖將我們的身體從我們所依賴的非自然環境中解救出來。
將來的UI:回歸自然
讓我們閃回到 2010 年——也即蘋果所說的“后 PC 時代”。多點觸控和移動計算技術的普及標志著人機交互前進了一大步。移動設備設計風格輕巧、便攜,而且與日常生活無縫對接。我們突然就趕上了這場無比重要的科技革命,一個計算設備開始適應人類自然機能的時代。
首先不得不說是智能手機技術,它讓查日程安排就如抽出一張紙潦草寫下計劃一樣自然。查找地圖路線(且不說你方向感有多差)也如抽出一張寫明方向的紙張一樣。知識就出現在你掏出手機來的那一刻。
我們正在探索設備適應自然人類行為的可能性,也正向“人類適應計算機 " 的時代揮手告別。將來,技術延伸的是人的自然機能。
什么樣的交互界面是自然的?
在下一波的科技革命中,硬件終將流于無形。
Google Glass 就是一個好例子。Google Glass 的目的是借由一副看似稀松平常的眼鏡將人們從個人電腦的交互系統中解放出來,這種計算范式是對人類自然機能的補充,也是隱形計算的一種示例。
隱形計算 隱形計算的出現意味著硬件終將流于無形,因為計算技術會和諧地與人類的生活中發生的自然機能整合在一起。
補充性計算 補充性計算是指對人體自然機能的補充、延伸,而非要人去適應設備的計算功能。
適應性計算 適應性計算和機器學習聰明地識別和解讀人們的行為范式,并基于情境給出相應的反饋。
一種日漸成熟的技術范例發生光學和驗光領域里。就拿隱形眼鏡來說,我們會直接在眼角膜上放置一個薄膜,以此改變光線將物象聚合在視網膜上,于是模糊的視野就變得清晰了。
我們往往會察覺不到隱形眼鏡這種物件跟我們的生日常生活中的機能運轉是多么吻合。不過想像對比下你就恍然大悟了:假如為了矯正視力,每次聚焦時你得需要一副鍵盤和鼠標才行。
當成熟的科技應用與我們的生活無縫整合時,它就會流于無形。
這樣的交互模式對UX/UI設計師意味著什么呢?
隨著計算能力的進步,在逐步適應變化的同時 UX/UI 設計師們也做好了變革的準備。但每個 UX/UI 設計師都會說,為了成為行業的領導者,我們必須討論和評估科技的發展趨勢,以推動行業指數級的增長和變革。
結合具體的情境討論:過去幾年當中 UX/UI 作為一個行業已經顯現出了前所未有的進步。這是設計師適應科技發展的結果——我們面臨新挑戰時,便會思考如何才能突破日常屏幕實現自然的人類體驗。
也許將來某一天屏幕會變得無關緊要。也許哪天我們會擁抱以人為中心的交互界面,一種 Photoshop 中不能模擬的界面。但當這天終于來臨時,我們還要迎接新的挑戰——展望和設計未來的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