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網3月20電(車景軍) 3月19日上午,好人網愛心人士與老濁酒家釀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書臣一起,來到杜橋鄉坡莊子村慰問百歲老人曹煥銀,給老人送上祝福,祝老人幸福安康,談起老人的長壽秘訣,老人不加思索的說:這要感謝共產黨,兒女孝順,生活條件好了我才能活這么大年紀。
這個老壽星是如何走過漫長的一個世紀,她有著怎樣與眾不同的人生歷練,她的養生之道中隱藏著什么樣的奧密呢?圍坐在百歲老人曹煥銀家的小炕桌旁,曹煥銀的兒子郭德華打開了話匣子,他對記者說:我娘生于1912年,有7個兒女,雖年過百歲,仍耳聰目明。我們家五世同堂,家里人的屬相、生日她都記得很清楚。此外,我娘穿針引線、讀書看報樣樣都行,雖然我娘沒上過學,但是她愛看報紙,碰到不認識的字也會翻字典,光字典就用壞了好幾本了,看到說到這里,老人隨機拿出了百家姓給大家念起來。并當場念出了記者寫在紙上愛心人士的名字、勵印龍、李書臣......。說起老人的長壽秘訣,郭德華介紹說,老人最主要的特點就是心寬,性格樂觀豁達開朗幽默,最愛和兒孫們相處,對待鄰里,也是慈眉善目,親切有加。在郭德華的印象中,老人從來沒有和別人起過爭執,她自己也從不給別人添麻煩,心胸寬廣,為人厚道,從不背后議論別人的不是,寧愿自己吃虧也不愿傷了和氣。
俗話說,笑一笑,十年少。看來,性格樂觀、溫和是曹老太太長壽的首要原因。在與郭德華交談的過程中,記者注意到,曹煥銀老人耳聰目明,精神特別好,面帶微笑,眉宇間流露著一種慈祥而淡定的神情。除此之外,良好的生活習慣為老人長壽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據老人的女兒郭淑貞講,老人一生不吸煙、每天喝點酒,粗茶淡飯,清淡為主,不吃鹽多味重的食物。老人最大的優點是不挑食,有什么吃什么,喜好米飯、面條,至今仍堅持早晚各一個雞蛋、半個饅頭、一碗稀飯的飯量,一日三餐從不落下。老人的生活很有規律,特別是起居方面,每天堅持晚上7點后便開始睡覺,早上6點起床,而且睡眠質量高。
老人的兒媳周秀英告訴我們,老人不但會讀書看報,做針線活兒那也是一絕。她的炕上堆放著好幾條色彩鮮艷的褥子,這都是由許多塊兒小布頭拼接而成的。“這都是俺娘最近做的,還有這些座椅墊也是老太太做的。你們別看她101歲了,可是眼睛一點兒也不花,穿針引線從來不用戴眼鏡。”周秀英還說:自打過門起,就發現老人特別愛喝酒,“以前是中午一頓酒、晚上一頓酒,現在她上歲數了,就在晚飯時喝上一小杯,都是純糧釀造。她每次喝完酒都特別開心。”得知這些,老濁酒家釀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書臣,當即送給老人一箱老濁酒,并表示以后會繼續供給老人健康長壽的酒。
沒有經歷過的人沒有發言權。老人經歷過吃不飽的年代,所以她特別滿足現在的生活,“我活了100多歲,上有國家好政策,政府每月給100元長壽錢,不愁吃,不愁穿,下有孝順的好兒女,對我照顧得細心周到,還圖什么呢?”老人對眼前的一切都感到滿足。陪老人吃過午飯,大家離開時,老人還一直說:謝謝共產黨,謝謝你們。。。。。
沒有經歷過的人沒有發言權。老人經歷過吃不飽的年代,所以他特別滿足現在的生活,“我活了100多歲,上有國家好政策,政府每月給300元長壽錢,不愁吃,不愁穿,下有孝順的好兒女,對我照顧得細心周到,還圖什么呢?”老人對眼前的一切都感到滿足。“這人啊,得盡到自己的本分,作為子女,就是要孝順,老人前半生吃苦受累,現在生活好了,兒女也成家了,我的任務就是和哥哥照顧好老爹。你說,這人要是不孝順,能行嗎?”老人的女兒付春暖意味深長地說。探訪完付歧老人,記者感慨頗多,豁達開朗的性格、良好的生活習慣、適當的運動、和睦的家庭、孝順的子女,這一切促成了付歧老人雖已104高齡,仍精神矍鑠,活的幸福精彩。
郭德華還特意讓老人給我們隨機念一段,雖然老人念起報來有些不連貫,但長長的一句話,老人沒有念錯一個字,這讓坐在一邊的郭德華很是自豪。念著念著,老人眉頭突然緊鎖,她指著“棍”字問:“兒啊,這個字兒念什么?怎么沒見過呢?冰‘昆’?”老人試探道。兒子郭德華笑著告訴老人,這是冰棍的“棍”。老人眉頭這才舒展開:“原來這就是冰棍啊。”她認真的樣子引得在場的人禁不住樂起來。“俺娘是從苦日子一步步過來的,所以對共產黨,對老戰士特別有感情,平時看到報紙上刊登的老模范、老戰士的文章,她都會小心翼翼地剪下來留著。”老人的大女兒郭淑貞說。聽女兒說起這些,曹煥銀老人又給我們哼起了革命歌謠:“山南海北一家人,跟著共產黨向前進……”
飛針走線秀絕活
老人不但會讀書看報,做針線活兒那也是一絕。她的床上堆放著好幾條色彩鮮艷的褥子,這都是由許多塊兒小布頭拼接而成的。“這都是俺娘最近做的,還有這些座椅墊也是老太太做的。你們別看她100歲了,可是眼睛一點兒也不花,穿針引線從來不用戴眼鏡。”老人的兒媳周秀英告訴我們。聽到我們聊天,老人又興致勃勃地秀起了手藝。只見她拿出線團,剪去線頭上的毛絮,眨眼工夫就把線穿過了小小的針眼(如圖),老人麻利的動作讓在場的人贊嘆不已。曹煥銀老人不但耳聰目明,記性也很好,家人的屬相、生日都記得很清楚。“娘,俺二姐今年多少歲了?俺大哥家的閨女是哪天出生的呀?”郭德華考起了老母親,這可難不住曹煥銀,她胸有成竹一一答出。平常村里哪家生孩子、哪家結婚,只要跟她提過她都會記得清清楚楚。
心態平和福壽長
說起母親長壽的秘訣,郭德華說,這都歸功于母親良好的心態:“俺娘心地非常善良,平和,從來不發脾氣,沒有想不開的事。”而老人則告訴我們,她之所以活這么大歲數,全仗著兒女們孝順。
老人的日常生活,孩子們照顧得很周到,一天三頓飯先讓老人趁熱吃,給老人加強營養,老人想吃啥就做啥。老人說:“這些年多虧了孩子們照顧得好,吃雞蛋有給剝皮兒的,吃魚有給擇刺的,天氣一涼早早燒好熱炕,天一熱,早早準備好干凈的單衣……”“都說家有老人是個寶,俺娘就是俺家的寶。老人歲數大了,97歲時摔傷腿腳下不了床,俺弟弟就給俺娘在床上安了電視、電扇、燈的開關。”郭淑貞告訴我們,“沒事兒的時候俺就陪她在床上打打麻將、聽聽戲。現在全家人都圍著她轉,只要俺娘在,俺們心里就踏實。村里人都羨慕俺家有個老壽星,俺們全家也感到無比榮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