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的1999年距今已經有20多年,在這期間四川城市的GDP位次也發生了變化。這其中,哪些城市進步最大,而哪些城市下降得又最明顯呢?
為此,筆者整理了1999年到2019年,四川各城市GDP上升與下降的情況,就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首先,看下哪些城市的位次沒有變。它們分別是頂部的成都和綿陽、頭部的瀘州市,還有尾部雅安、巴中和阿壩州與甘孜州。
成都和綿陽無需多言,瀘州的表現也算穩定,而雅安、巴中與阿壩和甘孜,都屬于四川的東西兩翼的山區地帶,人口規模小,經濟發展都面臨著不少的困難。
接著我們再來看上升和下降的情況,首先是宜賓取代了德陽,坐上了四川的第三把交椅。雖然對于宜賓來說,只是上升了一個位次,但意義重大,這意味著隨著川南的崛起,已經打破了成德綿“壟斷”四川經濟前三甲的現狀。
在川東北,南充超越了達州,進入了全省前五強。除此之外,樂山、涼山、內江、眉山、遂寧等城市,都實現了名次的提升,只是因為這些城市平常都處于中部和尾部的位置,變化幅度較小,讓人感覺不明顯而已。
而要說退步最明顯的兩座城市,當屬自貢和資陽。
在1999年的時候,自貢的GDP總量還能排到全省第10位,和南充只有幾十億的差距。而到了2019年,自貢和南充的差距已經拉大了近1000億元。
這可能是因為自貢人口少,面積小,而南充在完成全面脫貧后,依靠人口和面積優勢,迅速發力的緣故。
而資陽的下降最讓人唏噓不已,1999年,是資陽與內江分家的頭一年。當時,資陽的GDP還領先了內江幾億元。而到了2019年,因為簡陽劃歸成都,資陽的GDP幾乎被腰斬,一下掉到了全省19名的位置。成為了全省退步最多的地級市。
當然,這種情況不能怪資陽不夠努力,只能說運氣太差了,你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