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希望占據更多的資源,讓自己的一生精彩、生動、絢爛。可是,人生海海,必須付出比常人更多的艱辛和努力,抓住稍縱即逝的機會,才能夠取得成功。
再者,奮斗之路不可能永遠驚心動魄,平淡才是生活的常態。即便叱咤風云的人物,生活也要歸于人情世故的平淡。懂得在平淡中感知幸福,才能把人生點綴得五彩繽紛。
俗話說:“寶劍鋒出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只有在黑暗中堅持摸索,在低谷時不斷精進,在困境中不懈努力,才能找到人生突圍的豁口,抵達夢想的地方。
越王勾踐被吳王夫差打敗,為了保全國家和性命,他只有屈身求和,委曲求全,帶著妻子到吳國給夫差當奴仆。從君王到奴隸,從奢華到樸素,從尊貴到低賤,他的人生陷入了無邊的黑暗。但哪怕再艱難,再殘酷,再落魄,勾踐也沒有放棄復仇雪恥的愿望。
為了磨礪心志,他住陋室,睡柴草,并在房梁上懸掛一個豬苦膽,每日舔嘗,以警醒自己不忘前恥,發奮圖強,熬過黑暗,實現期待。
隱忍二十年后,勾踐終于消滅吳國,一雪恥辱。
蒲松齡這么評價他:“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
《老人與海》說:“人可以被毀滅,不可以被打敗。”
老人圣地亞哥連續好多天都沒有捕到魚,受盡別人的冷眼和嘲笑。他不服輸,暗暗發誓,一定要捕獲一條大魚證明自己。終于,他捕到了一條碩大的馬林魚。雖然被尾隨的鯊魚啃食殆盡,但他的心氣始終不曾減弱,他永遠是心志堅強的硬漢。
每個人都會遇到低谷和困境,關鍵是不要屈服、躺平、頹廢、認命,磨礪心志,積蓄力量,終有破局的那一天。
一個人要想取得大的突破和成功,離不開機會的加持。
缺少時機,縱有再大的本事,也容易懷才不遇。
北宋宰相呂蒙正在《命運賦》里說:“天不得時,日月無光。地不得時,草木不生。人不得時,命運不通。”
等待時機,抓住機會,趁勢全力以赴,才是人生的大智慧。
《三國演義》中,劉備第二次拜訪諸葛亮的時候,見竹簾之內,有一個翩翩少年,正在吟詠。其詞說:“鳳翱翔于千仞兮,非梧不棲。士伏處于一方兮,非主不依。聊琴書以寄傲兮,以待天時。”
意思是,鳳凰要等找到梧桐樹的時候,才去棲息。有志之士要等到適合自己的明主,才去投靠。如果時機不到,就靜靜等待,不忙不躁。
此詞吟于諸葛均之口,卻是諸葛亮所作。諸葛亮懷抱大才,智慧超群,卻要等到三顧茅廬的時機,才走出隆中,輔佐劉備,成就自己。
孔子說:“君子藏器于身,待時而動。”時機不到的時候,要懂得沉淀和精進自己,練本事,提本領,養智慧。一旦機會來臨,就要牢牢抓住,全力以赴,逆風翻盤。
有一句話說:“幸福,就是在平淡生活里的那份執著與堅守。”不管是大部分普通人,還是少部分精英,轟轟烈烈只是一時,或者是人生的一個側面。
任何生活,最后都要歸于柴米油鹽和人情世故。平淡是生活的本質,只有接受平淡并在其中感知幸福的味道,才是生活的高級藝術。
美國前總統奧巴馬,每個周末都要回家做“家庭煮夫”,給家人做上一桌熱氣騰騰的美食,還要陪著女兒打棒球,參加學校的公益勞動。
娛樂圈大腕陳道明,在拍戲現場和影視劇中,是君臨天下的康熙,運籌帷幄的“老大”,經天緯地的東方先生。當然,也是眾星捧月,全民追逐的大明星。可走出拍戲現場,他就一身素衣,隱匿于市井煙火和浩浩人流,過上了平凡人的平淡生活。讀書,逛菜市場,給妻子縫制皮包,灑掃庭除。他說,只有在生活的平淡中,才做回真實的自己。
周國平說,每個人的最后歸宿,都是接受平凡并安于平凡的。磨礪志氣是為了超脫苦難,抓住時機是為了活得更好,但這些并不能顛覆生活平淡的本質。接受平淡,并細心尋找幸福的觸角,才是對生命的最好慰藉。
萬物皆有縫隙,那是光照進來的地方。
如果你身處黑暗,不要做安于黑暗的蝙蝠,要磨礪心志,不屈不撓,為自己尋找光明。
如果你時機不到,不要冒失莽撞,要靜靜等待,沉淀自己,待時而動。
如果生活平淡,不要抱怨不滿,要去發展一個個溫暖人心的小確幸,感知幸福的力量。
愿我們都能實現價值,過好生活,不負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