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樂居訊: 2002年,寧鎮揚同城化首次被提出。
2014年8月22日,《寧鎮揚同城化發展規劃》正式發布。
2016年6月2日,《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發展規劃》再次提出南京都市圈同城化。
這樣一而再再而三的強調,假如有一天南京、鎮江、揚州真的合體了會怎樣?
1、從市域面積上秒殺上海超過北京
從市域面積來看,南京是個超級大市,6597平方公里的面積直接就秒殺上海了。如果鎮江和揚州一起并入,市域面積將達到17074平方公里,能抵2.5個上海,大過帝都。
面積大并不意味著強,呼倫貝爾市域面積達262062平方公里,比江蘇+山東還大。未來的寧鎮揚市不僅大,人也多。
2、寧鎮揚市 城市等級再上一個臺階
“特大城市”這名頭真不算什么,只不過比杭州、蘇州高一級而已。真正的一線城市可都是“超大城市”,常住人口超過一千萬的那種。寧鎮揚一體化之后,常住人口將達到1590萬,雖遠低于北京、上海,但城市規模再上了一個臺階。從此以后誰敢拿杭州跟寧鎮揚市比?
3、人均GDP比上海、北京還高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5年南京、鎮江、揚州三市的GDP總額是17240億元。上海和北京分別是24965億元和22969億元。總量拼不過北上,但人均GDP達到108456元,上海北京分別是103141元、106284元。
為什么呢?因為南京的人均GDP是個逆天的存在,2015年人均GDP達到118171元,而鎮江的人均GDP也非常高,達到110351元,都高過北京和上海。但人均GDP高不一定代表富裕,接下來的消息有點不好了。
4、人均GDP高,收入卻不高
GDP高,不代表人民一定幸福,幸福得看到手的鈔票。南京已經被其它蘇南城市“嫌棄”太窮,2015年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46104元,遠低于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也低于部分蘇南城市。鎮江、揚州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南京還低一些,所以三市合體之后,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40906元。在GDP含金量上還得加點油。
5、硬傷:城市化率和產業結構
人均GDP高而收入不高的原因就在這,產業結構不如北京、上海合理。同時這也意味著寧鎮揚市將有更大的進步空間。等到產業結構優化以后,寧鎮揚市的人均GDP將進一步超過北上,而人均可支配收入也將得到提高。北京、上海的城市化幾乎已經要走到盡頭了,南京的城市化率也達到81.4%,但與鎮江、揚州合并之后,城鎮化率只有73%,還有巨大的發展空間。
總之,如果寧鎮揚成功一體化,它將成為長三角地區除上海以外的另一個“超大城市”。綜合實力也將提高一個等級,可與上海比肩,想想是不是很棒?
以上內容純屬意淫,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