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高血脂患者,可能對膽固醇這個名詞很熟悉。但是真正了解膽固醇含量的人士,肯定不多。大家也不要著急解釋,今天就給大家好好講講關于膽固醇的故事。
膽固醇對大家而言,是又愛又恨。我們身體是需要一定量的膽固醇來維持機能健康。但是過多膽固醇又會嚴重影響健康,甚至危害生命。
控制身體膽固醇含量,關鍵在于控制它的數量和質量。而生活中攝取食物也就成了膽固醇大量來源之一,怎么認識它們和減少就顯得尤為關鍵。高血脂“根源”被發現,減少和控制,血管通暢,血栓或能不發生。
高膽固醇之首:豬腦。豬腦中含有膽固醇最多,堪稱冠軍。每100克豬腦含有膽固醇2571毫克,牛腦是2447毫克,羊腦是2004毫克。值得慶幸的是,豬腦并不是大家生活中常吃食物。
膽固醇亞軍動物內臟:內臟,很多人都喜歡吃的食物。生活中常見比如豬腰,豬肝,豬肺,豬大腸等,牛,羊,雞,鴨等動物內臟也一樣很受大家歡迎。
它們都含有一定量的膽固醇,大致含量是每100克內臟含200毫克到400毫克膽固醇。對于動物內臟,如果你真的喜歡吃,那最好一個月不要超過兩次。
高膽固醇:各種蛋黃。雞蛋,鴨蛋,鵝蛋,鵪鶉蛋等都含有大量膽固醇。而且這些膽固醇主要集中在蛋黃中,且膽固醇含量高。即使是加工后的各類蛋,膽固醇含量也不會改變。
不同動物的蛋膽固醇含量也不相同。一只50克雞蛋,蛋黃中膽固醇含量大約為290毫克。而一只11克左右的鵪鶉蛋,膽固醇含量也能達到74毫克。同樣是50克鴨蛋,膽固醇含量就比雞蛋高得多,達到600毫克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蛋黃中膽固醇含量高,但并不表示不應該吃雞蛋。因為蛋黃中也含有非常豐富的卵磷脂,卵磷脂可以讓血液中膽固醇和脂肪粒變小。并妨礙膽固醇和脂肪在血管壁沉積。
高膽固醇:魷魚和墨魚等。海洋中的無脊椎動物,都是以脂肪含量少著稱的健康食材。其實是非常適合高血脂患者食用,但是這類食物晾曬以后就不要食用最好。
因為這一類食材膽固醇,主要存在于內臟中。一般情況下,我們很少會食用它們的內臟,可是干制海產品中就可能沒有去掉內臟。并且肝臟中膽固醇,可能會因為日照和高溫而發生氧化。
膽固醇被氧化后,會產生有害物質。這樣不僅是膽固醇攝入過高問題,還有危害身體健康因素存在。建議大家如果要吃魚干的話,每周最好不要超過2次,這對身體來說更加有利。
奶制品中膽固醇:奶油,黃油,巧克力奶,雪糕等奶制品中含有較多膽固醇。其實牛奶本身并不屬于高膽固醇類食物,100克牛奶中膽固醇含量僅為45毫克。但為什么奶制品有這么高膽固醇?
主要原因是富含飽和脂肪酸的食物,可以讓肝臟造出大量膽固醇。同時使人體排出膽固醇效率降低,這樣血液中膽固醇含量就會增多。而奶油和雪糕就是因為這種原因,所以屬于高膽固醇食材。
在日常生活中,100克奶油的膽固醇含量是100克牛奶的3倍多。同等質量雪糕更是牛奶膽固醇含量5倍多。所以對于要降脂的人群來說,減少奶制品是一定要做到。
膽固醇在骨湯里面有:骨湯是用一些動物骨架,比如豬骨,雞架等熬制而成。比如患有骨質疏松的人群,他們聽說喝骨頭湯,能夠吸食骨髓中的鈣,就每天喝大骨湯或者是吸大棒骨。
其實骨頭里面沒有多少鈣,你吸進去的全是膽固醇。骨頭里的鈣,是以磷酸鹽的形式存在,很難溶于水。不管你用多少骨頭燉湯或者燉多長時間,都不能增加骨頭湯里面的鈣。
反而可能讓自己身體,攝入大量膽固醇。并且長期食用,很容易造成身體肥胖,高尿酸甚至是高血脂。不僅沒有達到降脂目的,還會引發身體不適。所以大家做事之前,一定要弄懂為什么。
當然對于血脂高的人專家建議可以補充一些像是黃花磷麻酸類的營養素,里面富含植物甾醇和月見草油,具有雙重降血脂的效果。植物甾醇能顯著減小動脈硬化指數,對高脂血癥和動脈硬化有較好的預防作用。
可以增進血液回圈減少脂肪在血管內壁的滯留,有顯著的降血脂、溶血栓等功效。
當然飲食攝入,并不是血液中膽固醇全部來源。但飲食控制是血脂異常重要措施。除了少吃這些高膽固醇以外,大家還要多吃低膽固醇食材,比如瘦肉,兔肉,黃魚,去皮雞肉,鯉魚,海蜇皮等。
日常飲食中的五谷食材,水果,蔬菜,花生,豆漿,豆腐等豆制品。這些幾乎都不含有膽固醇,都是可以放心食用。也許做到以上飲食,血栓或能不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