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網絡的發展,各類游戲層出不窮,很多青少年因為控制不住自己最終“墜入魔道”,游戲成癮,導致成績大幅度下滑,進而與名牌高中、名牌大學無緣,甚至有的學生因此而輟學。
而所謂通過網絡游戲打出一片天地的學生幾乎沒有。
于是家長們往往“談網色變”,網絡游戲、戀愛問題、損友并列為中學生三大“成績殺手”。每個家長都羨慕別人家努力學習的乖乖娃,那些埋頭讀書的學霸。
在家長們眼中,那些身處在北大、清華等知名高校的學子,似乎都是些埋頭苦讀,兩耳不聞窗外事的群體。
不過,隨著電競的發展,一舉打破了人們的固有想法,《英雄聯盟》官方剛剛公布了最新的全國高校實力排行榜,清華、北大依然遙遙領先其他大學,分別居于排行榜第一、二位。
據官方數據統計顯示,《英雄聯盟》當中共有近600萬高校大學生玩家,高校實力排行榜也正是根據每所學校當中玩家整體戰績水平綜合統計而成的,因此還是具有非常高的可信度和客觀性。
無數中學生因為看到這個數據之后歡呼雀躍,無數家長因為看到這個結果感到懊惱和迷茫。
今天,我就來給大家分析分析。
1、游戲到底可以還是不可以打?
答案是肯定可以的。很多游戲對激發孩子的創造力、統籌能力大有好處,有助于孩子的智力發展。
2、游戲到底能不能打?
為什么有的孩子一玩游戲就成癮呢?首先游戲本身很有吸引力,游戲的情節設計本來就讓人流連忘返,不單單是學生,就算家長也愛游戲。其次很多孩子由于激烈的學業競爭,很難在學校找到成就感,卻容易在游戲中找到江湖地位。于是,孩子被游戲吸引就變得很正常了。
3、正確面對讀書。
首先,讀書肯定是非常重要的,好的高中、好的大學就意味著將來有更多優質的資源和發展的平臺,絕對不是文憑那么簡單的事情。
其次,作為學生,就應該明白自己的主要任務就是讀書,游戲是眼前的事情,讀書卻是一輩子的事情。作為學生,你不讀書干什么?那還不如直接去工地搬磚算了。
再次,必須明白,理想總是顯得那樣的理想化、想當然,學習的過程,本身就是非常艱辛的,哪有那么容易輕輕松松就能混個年級第一?失敗、痛苦是在所難免的,一點打擊都接受不了,就要尋找新的寄托,將來必將事事虎頭蛇尾,最終一事無成。
最后,偶爾在游戲中尋找一點平衡是可以的,但不能用虛擬世界的成就感代替現實世界的努力奮斗。
4、如何游戲不成癮?
是否成為癮的判斷標準就是:行為是否能得到控制,凡是行為能得到控制, 就不叫癮,只要行為得不到控制,就是癮。
首先,家長和學生要約定游戲的時間、時長,時間一到立馬關閉電腦。不能有任何可商量的余地。當然這都要事先約定好。如果超過了,也要提前約定處罰措施。
其次,家長要想辦法幫助孩子在學校、家庭里多找到成就感。比如多在老師面前表揚孩子、讓老師多關心孩子、在家里多征詢一下孩子的意見等等都是有效的措施。
再次,防患于未然。一旦發現孩子有上癮傾向,就要采取必要的干預措施。比如和孩子談話、與孩子約定游戲時間等等。
今天就給家長們講這么多,希望本文對家長們有所啟發。
(以上內容版權所有,請全文轉載)
99%的學生想考名校,但只有1%的學霸知道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