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很多孩子都對膨化食品情有獨鐘,父母都知道這些食品不健康,但偶爾還是會允許孩子去吃。但據最新的膨化食品檢測報告顯示,多種膨化食品存在問題,這些父母是否關注到了?
國家質檢總局日前發布第二批產品質量抽查結果,22種膨化食品抽檢不合格,膨化食品因人工色素、甜味素添加過量、鉛含量、鋁殘留量超標等原因成為問題產品的重災區。
據營養教研室楊瑞華主任介紹,兒童過多食用膨化食品,可導致發育遲緩、骨軟化癥等,甚至會損害兒童的神經系統,對正在發育的兒童身體健康影響嚴重。那么,膨化食品中都含有哪些有害物質?對兒童又有怎樣的危害呢?
鋁殘留量可致發育遲緩
鋁并非人體需要的微量元素,但食品中含有的鋁超過一定標準就會對人體造成危害。楊瑞華主任介紹,日常食品中鋁元素的來源,部分來自食品中膨松劑之類的添加劑(如明礬和碳酸氫鈉),部分是從包裝材料里溶出,而在一些添加明礬的食品里也會產生鋁。專家指出,人體攝入鋁后僅有10%-15%能排泄到體外,大部分會在體內蓄積,與多種蛋白質、酶等人體重要成分結合,影響體內多種生化反應,長期攝入主要會損害大腦功能,嚴重者可能發生癡呆,尤其對身體抵抗力較弱的兒童影響更大,可導致兒童發育遲緩、骨軟化癥等,智力上也會受到一定的影響。
鉛蓄積易損害神經系統
食品在加工過程當中是通過金屬管道的,金屬管道里面通常會有鉛和錫的合金,在高溫的情況下,這些鉛容易氣化,氣化后的鉛就會污染這些膨化食品。楊瑞華主任表示,鉛是多親和性毒物,積聚在人體內難以排出,主要損害神經系統、造血系統、血管和消化系統。而膨化食品的消費者多數是兒童,他們對于鉛危害的承受能力只是成人劑量的一半,甚至更少。此外,鉛所造成的危害比較明顯,主要的表現就是一些神經系統的行為,比方注意力低下、記憶力差、多動、愛發脾氣等,或者出現呼吸道感染、厭食、貧血、嘔吐等癥狀。
糖精鈉降低小腸吸收能力
楊瑞華主任介紹,糖精鈉俗稱糖精,為一種化學合成物的代糖品,是食品添加劑而不是食品,除了在味覺上引起甜的感覺外,對人體無任何營養價值。相反,當食用較多的糖精時,會影響兒童腸胃消化酶的正常分泌,降低小腸的吸收能力,使食欲減退。如經常食用過量含糖精鈉的商品,也會對兒童肝臟和神經系統造成危害。因此,美國等發達國家的法律規定,在食物中使用糖精時,必須在標簽注明“可能對健康有害”的相關警示。
人工色素影響智力發育
零食是孩子最喜愛的食品,可現在很多零食都添加了大量的人造原料人工色素,這些色素都會對兒童造成危害,影響兒童健康成長。由于兒童正處于生長發育期,體內器官功能比較脆弱,神經系統發育尚不健全,對化學物質比較敏感,需要大量的優質蛋白質和類脂等營養元素補充,但膨化食品中的人工合成色素并不能提供這些營養。相反,人工合成色素自身或其代謝產物具有一定毒性,如果長時間進食含合成色素的食品,會影響神經系統的沖動傳導,刺激大腦神經而出現躁動、情緒不穩、注意力不集中、行為過激等。
此外,由于兒童肝臟解毒功能、腎臟排泄功能不夠健全,進食合成色素,會大量消耗體內解毒物質,干擾體內正常代謝功能,從而導致腹瀉、腹痛、營養不良和皮疹、蕁麻疹、哮喘等多種過敏癥。
小編總結:膨化食品本來就對人的健康無益,存在問題的膨化食品更是危害著孩子的成長發育。所以父母要規范孩子的飲食習慣,向膨化食品說“不”,切勿讓這些不良食品危害孩子的健康。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