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維脈:
功能---維絡諸陰,主里。
癥候---胃痛、心痛,胸腹痛等里癥。
陰蹺脈:
功能---主左右之陰。
癥候---嗜睡、癲癇、足內翻
督脈:
功能---總督諸陽,諸陽之海。
癥候---角弓反張、脊柱強直、癲癇、驚風、痔瘡。
任脈:
功能---諸陰之海,主胞胎。
癥候---疝、月經不調、不孕、小便不利、遺精遺尿、陰中痛
小弟弟長大的中藥 用中藥:黃芪20克,當歸15克,黃精20克,鎖陽20克,陽起石20克,鹿角霜15克,淫羊藿15克,巴戟天15克,北杞20克,白芍15克,棗皮15克,甘草6克。
1. 引藥達頭面:菊花、川芎、蔓荊子、蒼耳子、辛夷花、藁本等。引藥達額頭:白芷。引藥達頭兩側:川芎。引藥達目:菊花。引藥達鼻部:蒼耳子、辛夷花。引藥達巔頂:藁本。引藥上行于頭:蔓荊子。
2. 引藥達上肢:桑枝、桂枝。其中引藥達左上肢的為桂枝;引藥達右上肢的為桑枝。
3. 引藥達頸部:葛根。
4. 引藥達背部:姜黃、防風。
5. 引藥達腰背部:杜仲、川斷。
6. 引藥達胸腹部:木香、砂仁。
7. 引藥達少腹部:小茴香、艾葉。
8. 引藥達下肢:木瓜、牛膝、雞血藤、防己 。
9. 引藥走督脈:狗脊。
10. 引藥達皮膚:蟬蛻。
11. 引藥入胃:半夏。
12. 引藥入肺:桑白皮。
13. 引藥入肝:柴胡、當歸。
14. 引藥入心:丹參、黃連、菖蒲。
15. 引藥入脾:蒼術、白術。
16. 引藥入骨:威靈仙、油松節。
17. 引藥上行:柴胡、升麻、桔梗、蔓荊子。
18. 引藥下行:牛膝、代赭石、旋覆花。
正是:用藥如用兵,引經要分清;立方有法度,四兩撥千斤。
金飲子
厚樸去皮姜汁炙
上為粗末,每服三錢,空心,以水一盞,姜錢二片,如茶法煎取八分,余滓重煎兩度服食。溫毒時氣,二毒傷寒,頭痛壯熱,加連須蔥白五枚、豉30粒同煎。服數劑汗出得安。如未得汗,以稀粥投之,厚蓋衣被取汗立愈。五勞七傷,腳手心熱,煩躁不安,肢節痠疼,加柴胡去蘆頭同煎。咳嗽發瘧,加姜制半夏煎。本臟氣痛,加茴香煎。水氣腫滿,加桑白皮煎。婦人赤白帶下,加黃芪煎。酒傷,加丁香。食傷,加高良姜。四時瀉泄,加肉豆蔻。風疾,加荊芥穗。腿膝冷疼,加牛膝。渾身拘急及虛雍,加地骨皮。腿痹,加兔絲子。白痢,加吳茱萸。赤痢,加黃連。頭鳳,加藁本。轉筋霍亂,加楠木皮。以上助使,只加一銖。此藥不問老少、胎前產后,五勞七傷,六極八邪,耳鳴眼昏,夢泄盜汗,四肢沉重,腿膝酸疼,婦人宮臟久冷,月水不調,若能每日空心一付,即出顏容,豐肌體,調三焦,壯筋骨,祛冷氣,快心胸,神效莫數
配料:1、白礬二兩,放入砂鍋或者瓷碗中置爐火上熬干,放冷備用,必須用砂鍋或者瓷碗,絕對不能用金屬器具。(中藥店也有加工過的,名“枯礬”,直接買一兩就行了)
雞屎醴就是用烏骨公雞的大便,然后拿黃酒一炒裝到膠囊里,利水效果奇好。
大部分哮喘病人都是過敏癥,穿山龍加瓠子葉,然后加到經方里就行了,你比如說麻黃射干湯,或者是大青龍、小青龍,根據脈象來定位。
脂肪肝的話就是剛才說的基本方:桂枝柴胡牡蠣湯加這個砂蔻六君湯,脂肪肝加蒼術、絞股藍、山楂,南山楂效果好;酒精肝的話就加個葛根和制首烏。肝血管瘤的話就加膈下逐瘀湯;肝囊腫的話,加個白芥子、海藻,肝臟出現包蟲病,基本方加了三個藥,生硫磺、皂礬、元明粉、雄黃、巴豆霜,就是各用0.1克,效果是特別好。治愈后就拿烏梅丸收工就行了
方組:
生男孩的方法1:用黃芪15克,華粱草10克、肉蓯蓉10克、遠荷子10克。
在女性來月經前5天,每天服用一付,連服3天即可,女性服了這藥對身體無任何副作用,而且還有一定調補能力可以增加兒子的聰明。(本藥水煎服、每天一付。每天飯后服用,服3次,每次一大茶碗。)
生男孩的方法2:淫藿葉15g、復盤子10g、桑椹子15g、紫石英10g、紫河車10g、丹皮10g、桑寄生15g、川斷10g、川弓15g、熟地 15g、茯苓15g、北芪15G、巴戟10g、于肉15g、白芍10g、黨參15g、核桃25g。此方子,在月經干凈后3天開始,每天服用一付,連服3天即可。
==================
本方來源;老中醫的家傳
原文地址:生子(生男)秘方
生男孩的方法1:用黃芪15克,華粱草10克、肉蓯蓉10克、遠荷子10克。
在女性來月經前5天,每天服用一付,連服3天即可,女性服了這藥對身體無任何副作用,而且還有一定調補能力可以增加兒子的聰明。(本藥水煎服、每天一付。每天飯后服用,服3次,每次一大茶碗。)
生男孩的方法2:淫藿葉15g、復盤子10g、桑椹子15g、紫石英10g、紫河車10g、丹皮10g、桑寄生15g、川斷10g、川弓15g、熟地 15g、茯苓15g、北芪15G、巴戟10g、于肉15g、白芍10g、黨參15g、核桃25g。此方子,在月經干凈后3天開始,每天服用一付,連服3天即可。
==================
本方來源;老中醫的家傳
原文地址:生子(生男)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