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次的主題是“成長”,雷軍在演講過程中分享了自己三十多年來的成長經歷與感悟,帶給大家不少思考,小編從中整理提煉了普通人可以借鑒的4大成長思維,一起來看看吧!
#01
堅持夢想,拆解目標
“我幸運的是,我真的把這個夢想當回事,想辦法拆解成一個又一個可實現的目標,然后竭盡全力去實現。”
夢想的力量極其強大,雷軍在求學時期就燃起了“要創辦一家偉大的公司”的夢想,然后為了這個看似遙不可及的目標不懈努力,他是如何實現自己夢想的呢?
答案很簡單:拆解目標。
作為學生,想要創辦一家偉大的公司,首先需要先把書讀好。明確這個基本路徑之后,雷軍開始將自己的大夢想拆解成一個個學習目標:
兩年修完四年課程;
成為優秀的程序員;
在一級學報上發表論文。
實現小目標的過程中一定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雷軍列舉了可能會出現的干擾,并逐一去思考解決辦法,用實踐證明可行性:
“99%的問題,都有標準答案,找個懂的人問問。”


時代在變化,雷軍的具體學習方式可能不再適用,但是他的思維方法依然值得普通人借鑒:學會拆解目標,培養終身學習的習慣,不可能的事也可以成為可能。
拆解目標三步法:
①樹立夢想,確定目標
——自己最想實現的夢想是什么?
②拆分目標,羅列問題
——要實現最終目標,基本路徑是什么?過程中可能會遇到什么問題?
③思考解決方案
——有問題就會有答案,以上問題有哪些具體的解決方法?

學會目標拆解,我們的人生道路會更加清晰,夢想也會有更多的可行性。
#02
多維學習,掌握方法
雷軍強調自學能力很重要,
“今天的社會,瞬息萬變,光靠學校里學的知識肯定不夠;只有養成終身學習的習慣,才能應對未來所有挑戰。終身學習就是要靠自學能力。”
自學需要掌握各種各樣的學習方法,比如雷軍談到的跳讀法,構建知識網絡,從宏觀上把握知識體系:
“知識不全是線性的,大部分是網狀的,知識點之間不一定有絕對的先后關系;前面內容看不懂,跳過去,并不影響學后面的;后面的學會了,有時候更容易看懂前面的。”


認識到學習并非簡單的線性積累,再輔以邏輯清晰的思考方式進行總結和擴展性思考,才有可能成體系的自學,構建學習的金字塔。


#03
突破認知,深度探索
小米的高端探索之路,走了三年多的時間,耗費了上百億的投入,包含了幾萬人的共同努力,歷經跌宕起伏,終于迎來了階段性的突破。為了獲得用戶認可,雷軍帶領團隊不斷討論和探索,不斷推翻和重建,最終收獲了小米13的成功。在這場高端戰役中,哪怕任何一點微小的成功,都非常不容易,背后都是認知的改變和突破。
“只有認知突破,才能帶來真正的成長。”
我們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也不能原地踏步,需要具備探索精神,突破固有認知,推動自我成長。這里給大家梳理了一個突破固有認知的方法——5Why分析法 ↓


#04
及時復盤,調整方向
為什么在小米12和小米12S連續兩代不達預期、虧損嚴重的情況下,小米13還能頂住壓力做得出色成為“十三香”呢?
除了上面談到的突破認知的嘗試以外,團隊及時復盤調整方向的做法也功不可沒。
一味的追趕星光全力奔跑而忽視了腳下以及來時的路,最終結果可能也是事倍功半。
雷軍帶領團隊不斷探索方向復盤反思,不斷迭代產品推陳出新,這不僅可以給團隊以啟示,也可以對個人的成長提供借鑒。
在追逐夢想的過程中,我們應該如何進行復盤呢?下面給大家提供一個完整的復盤思路:


以上就是雷軍本次年度演講給我們提供的4種成長思維,大家可以嘗試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運用,從而促進自我成長,實現個人夢想。
最后用雷軍演講的語錄來結束我們今天的內容吧:
最近幾年,不少人都感到非常焦慮,非常迷茫。
在時代變遷的洪流中,如何獲得內心的平靜呢?
我的答案是:成長。
只有腳踏實地的成長,才有足夠的自信、勇氣與決心,去迎接所有未知的挑戰;
也只有腳踏實地的成長,才能讓自己內心充實,眼里有光,時時刻刻充滿力量!
人生是一場馬拉松,一時一刻的成敗得失,都不那么重要。
所有的人生難題,你都將在成長中找到答案。
人因夢想而偉大,又因堅持夢想而成長。
朋友們,愿你歷經歲月洗禮,夢想依舊熠熠生輝。
朋友們,不管你今天的夢想是什么,我都真誠地祝福你,祝你夢想成真,祝你擁有一個快樂而充實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