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時期的生長發育對日后的健康發展至關重要。如何保證孩子吃得營養、安全、健康,每個家長都關注。那么怎樣做才能更好地守護孩子的身體健康呢?建議家長們首先要做到以下四點:
1、不將飲料、零食作為獎勵
很多家長會把飲料、零食等作為孩子考試成績高的獎勵,殊不知,這樣的做法不僅不是獎勵,反而會對孩子的身體健康造成一定的危害。
因此,當孩子下次再需要獎勵時,不妨換一種更加健康的獎勵方式!
2、用鮮榨果汁代替“含糖飲料”
雖然鮮榨果汁的含糖量也不低,但相比于軟飲料來說,鮮榨果汁相對健康、安全一些。因此,當孩子非常想喝飲料時,不妨用現榨果蔬汁代替市面上的軟飲料,盡可能地降低“含糖飲料”的副作用。
3、堅持帶孩子鍛煉身體
除了飲食上要控制之外,日常的鍛煉也必不可少,作為家長,應當在孩子小的時候,就建立起按時運動的好習慣,只有這樣,才能增強抵抗力,使身體素質變得更好!
4、均衡飲食、少食多餐,吃肉也要吃蔬菜
孩子的飲食習慣很少是天生的,多半取決于后天。如果告訴孩子某樣食物既營養又美味,而自己每回都躲得遠遠的,反而會讓孩子對它更加反感,從而引起孩子的偏食。因此,父母在設法讓孩子多吃蔬菜的時候,自己也要做好榜樣。
在家里,家長也應該注意,不要看到孩子喜歡吃什么就無限量地讓孩子吃,以免把孩子的胃撐大了,這樣會使孩子吃得更多。一般兩頓飯的間隔可以讓孩子吃些水果,免得到了吃飯時,孩子由于饑餓吃得過多。
今年夏天,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健康所、中國營養學會共同編制的《中國兒童青少年零食指南(2018)》根據年齡段,給出了不同年齡孩子的飲食健康指導。讓我們一起來看下:
2—5歲學齡前期是兒童生長發育的關鍵階段
這一階段三頓豐富的正餐與兩次適量的加餐是學齡前兒童獲得全面營養的保障。如果需要添加零食,應該少量,且要選擇健康零食。因此,針對2-5歲學齡前兒童的核心推薦包括:
6—12歲學齡兒童飲食為過渡模式
6-12歲學齡兒童飲食模式逐漸從學齡前期的三頓正餐、兩次加餐向相對固定的一日三餐過渡,正餐食物攝入量有所增加,但由于飲食間隔時間較長,容易產生饑餓感,且由于學齡前飲食習慣的延續,容易產生零食消費需求。因此,針對6-12歲學齡兒童的核心推薦包括:
13—17歲青少年時期發育階段
13-17歲青少年正經歷著生長發育的第二個高峰期——青春期發育階段。這一時期的青少年對能量和營養素的需要量大,對食物選擇的自主性和獨立性更強,容易產生沖動性食物消費,甚至對某些零食產生依賴。因此,針對13-17歲青少年的核心推薦包括:
飲食健康,孩子才有可能健康,家長不妨對照著指南,好好調整下家里尤其是孩子的飲食結構!對不健康的飲食習慣說“不”,一起迎來更健康的生活方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