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頭城是城墻嗎?
除了明城墻之外,其他朝代南京就沒有城墻了嗎?
建造城墻,需要多少精力成本?
安德門和中華門挨那么近,難道城墻還會折疊?
南京哪段城墻最美最震撼?
帶著這些疑問,繼《江蘇的前世今生》、《南京的前世今生》、《江蘇鐵路進化史》后,讓我們一起走進本期大型歷史探索節(jié)目第四集——
南京城墻的前世今生。
不可否認(rèn)的是,在以中原為主的上古時期,南京的存在感并不強。
比如黃河流域的燕趙秦,它們在造萬里長城的時候,南京還在玩泥巴。
是真的在玩泥巴——用夯土建造了冶城、越城、金陵三個小城。
其中最大的越城,城周不過1公里。按照圓周率算一下,差不多是珠江路地鐵站到丹鳳街的距離為直徑,畫個圓。
六百多年后,東漢末年分三國。
諸葛·大忽悠·亮順江而下,忽悠孫權(quán)道:你看看啊,這地方鐘山龍盤,石頭虎踞,你不在這稱帝爺看不起你。
「鐘山龍盤」自不必說,「石頭虎踞」則指的是孫權(quán)在金陵小城的遺址上,重修的石頭城。
清涼山畔的石頭城,可以說是南京在公元后留存下的古跡里,年齡最大的。
彼時石頭城下邊不是秦淮河,而是比現(xiàn)在還寬的長江。
巨浪沖擊之下,山崖刷成了峭壁。石頭城就矗立在峭壁上——曹操怎么可能打得進來?
所以孫權(quán)心就大了。
不僅孫權(quán)心大了,后面緊跟著在南京定都的東晉、宋、齊、梁、陳心都大了。
南京(當(dāng)時叫建業(yè),后來叫建康)只有宮城,外郭卻是一圈竹籬,起到意思意思的作用。
△鼓樓地鐵站的藝術(shù)墻
雕鑿了六朝:東吳、東晉、宋、齊、梁、陳
除了地處城東的皇城、宮城之外,就是常說的南京城,以及更為廣闊的外郭。
你坐地鐵路過的仙鶴門、上元門,換乘時的安德門,狹義上來說只是外門。
和里門一樣,外門的確是用磚頭砌的??赏夤某菈?,卻是夯土堆的。春泥在時光中消融,外郭大部分便泯滅在了風(fēng)霜里。
而內(nèi)十三門,則與南京展開了一場跨越600年的對話。
正是留下的城墻和城門,塑造了我們這幾代的南京人。
中華門
城門城門幾丈高?三十六丈高。騎花馬,帶大刀,城門底下走一遭。
南京的城門多如牛毛。但城門之最,非中華門莫屬。
龐大,精巧,嚴(yán)密,保存完好,最大的甕城……在城墻城堡這個圈子,中華門甕城早已一舉拿下我國以及世界之最。
即便不遠處的大報恩寺,也成為了華夏留給許多老外的精神象征。
如果你沒有游園卡,大可花上50塊錢登上中華門。
城,河,山,林組成了南京最美的詩行。古都舊事如秦淮河般逝去,石磚也早已生出了青苔,枯榮了六百年的歲月。
南京有時候就像中華門。輝煌燦爛也好,遍體彈孔也罷,它還是杵在這兒,安之若素。
以城門代表居住位置,逐漸成為了老南京人的習(xí)慣。
比起現(xiàn)在常說的河西江浦等板塊,老南京人更愛說「我中華門的哎,你哪塊噠」、「我興中門的你阿曉得啊」。
所以即便走出中華門地鐵站,你也離中華門有點距離。
如若你在老門東,只需抬頭望眼,便可驚嘆一聲老城的邊際線。
但除了門東,還有門西的老巷,飲馬巷的慢節(jié)奏,釣魚臺舊時光。以及賀記肉夾饃、小龍大肉面、黑皮砂鍋、江南春、順心拉面、柴火餛飩……
走一趟老城南,就能感受到時光在嘴角流淌。
神策門
內(nèi)十三,外十八,一個門栓朝外插。這個朝外插的「門栓」就是神策門了。
神策門又叫和平門,地處玄武湖西北畔,南京站出來不多時刻便能走到。
如此偌大一個城墻公園,卻是相當(dāng)小眾的寶藏景點。由于離馬路有段距離,整個景區(qū)幽靜而蕭瑟。
斑駁的墻磚筑成了筋骨,藤蔓早已爬滿了半座城郭。青松挺立,清風(fēng)徐來,吹了滿臉的厚重與滄桑。
神策門公園占地不大,但也絕對不小。在城墻上走走停停,便是一個下午的光陰。
舉目遠眺,甕城內(nèi)部的藏兵洞、券門、城樓、石階威嚴(yán)肅殺;而城墻外圍那側(cè),紫峰帶領(lǐng)著山林構(gòu)成了絕佳的城市天際線。
扒在城墻上瞅一眼玄武湖,有一種東臨碣石以觀滄海的感覺。
漢中(西)門
經(jīng)過時間長河的洗刷刷,內(nèi)十三門如今還4座:中華門、神策門、清涼門、漢中門。
其實漢中門也被拆了,剩下的這個堡壘叫漢西門。而且不在主干道上通車,就是一個公園。
雖說過了漢中門就是河西,但秦淮河的另一邊,依舊是鑊氣十足的煙火人間。
所以對岸鳳凰西街、南湖的老桿子們,也會和城門里的大媽一樣,來漢西門度過整個夏天。
漢西門城堡上,郁郁蔥蔥的爬山虎就像《毒液》里一樣,覆蓋了它的每一寸肌膚。盛大如傘的樹蔭,也為人們扯來了難得的清涼。
不止是漢西門的門洞。南京各大城門啊,都是市民夏日夜晚乘涼的好地方。
窸窣的蟬鳴,閃耀的星星,掰開冰棒的脆響,剛從井里提上來的西瓜。
然后,聽大人說著大人們的故事。
玄武門/解放門
中山門/標(biāo)營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