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我到一朋友家做客,朋友的母親是一位退休老中醫,她告訴我一個治療頸椎病的“土辦法”:每天堅持學做兩到三次“鴨頸操”。
具體做法是把脖子向前方盡量伸展,伸展后回縮再伸展,如此30到50下。做完后再把脖子適當地左右轉動一下。老人一邊說著,一邊給我做著示范,那一伸一縮的動作就像鴨子行走時的姿態,看上去有些滑稽。
這以后,我開始做“鴨頸操”。除了每天上下午各做一次外,晚上散步或者看電視時,我也會把頸項變成“鴨頸”。
“鴨頸”治療法實施不久,我就感覺到了明顯的效果,脖子沒有原來那么僵硬了,眩暈、頭疼也比過去少得多了。每當寫東西覺得頸椎有些發酸發脹時,我會趕快放下手里的活兒,做做“鴨頸操”,那酸脹感頓時就會緩解許多。半年多堅持下來,我的頸椎病大為好轉,到醫院檢查,醫生說我的頸椎骨間隙明顯增寬,問我是不是做了牽引。我笑著回答:我沒做牽引,在學鴨頸。
應對妙招:學鴨子“伸脖瞪眼”----盡力向前伸展脖頸--回縮--再伸脖--再回縮,這套被稱為“鴨頸操”的動作,在循環往復中讓頸部肌肉得到徹底伸展,拉伸韌帶,放松痙攣的肌肉,有助于加快頸椎區域血液循環,增強頸部肌肉對疲勞的耐受能力。
這是轉貼的文章,我相信有此病的人堅持做疏緩而足量的頸部運動,一定能夠緩解痛苦。送上我誠摯的祝福!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