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周艷,女,江蘇省海州高級中學校長,教授級高級教師,省333工程培養對象,市高中語文名師工作室主持人。
“上車,老師,我送你!”
1991年,工作的第一年。
大學畢業,我分配回我的母校海州高級中學做班主任,班級里有61名學生。開學一周后,略微熟悉了班級的情況,我就開始利用周日時間去家訪。那時我不會騎自行車,每次都會有學生自告奮勇地說:“老師,我騎車送你去家訪吧!”約定好時間,學生在校門口支好車,微笑著等我走到跟前,“上車,老師,我送你!” 坐在學生自行車后座上,一路上,呼朋引伴,談笑風生,和學生聊學習、聊生活、聊他們的青春感悟。到家訪的學生家,我從來不告孩子狀,在家長面前都是表揚,或交流,或研究,所以學生都非常盼望我去家訪。那時一到周六,學生就會問:“老師,你明天去誰家家訪啊?上我家吧!”立刻有學生主動說:“老師,明天你去家訪,我騎車帶你啊!”有了學生的支持和愛心,一個學期下來,班上61個孩子每家我都去家訪過,有的特別的孩子家,我一個學期去了好多次。
坐著學生的自行車家訪,讓我和學生、家長的心緊緊相連,彼此的情緣、牽掛與祝福隨歲月彌堅。
自行車與家訪,刻錄、見證并延續著我們永遠的師生情。
騎車帶你的是你哥哥嗎?
1992年,工作的第二年。
為了縮小學生兩級分化的趨勢,我家訪的頻率更高。除了每個星期天家訪,每周都要有兩三個晚上去家訪。
每次晚上去家訪,都是當時的男朋友、現在的丈夫騎車帶著我。坐在車上,一路上,我們歡聲笑語,談工作,談人生,談生活,也談我們的美好愛情。每次都是不知不覺就騎到了學生家門口,他總是遠遠地看著我敲門,我總是回頭望著推著車站在昏暗的路燈下的他,看著春、夏、秋、冬的風以各種姿態吹起他的頭發,我又總是微笑著、溫暖地回轉身,進了學生家。家長都知道我不會騎車,見我一個人進門,家長每次都問:“周老師,天這么黑,你怎么來的?” 我靦腆地說:“我哥哥送我來的。”“叫你哥哥進來坐坐吧!”“不用不用,他等會再來接我!”
家訪結束的時候,家長總會把我送到門外的路上,遠遠地看到路燈下的他,家長總會說:“你哥哥真好!你和你哥哥長得很像哦!” 我總是羞澀地以點頭來回答家長的話。
學生畢業后,每年春節,來給我拜年,總會對我先生說:“我們永遠記得你騎車送周老師來我們家家訪!”還有的學生會說:“你站在那里等周老師,那么辛苦,我們不忍心再讓周老師多操心。”
春夏秋冬,風花雪月,我們的戀愛,很多就是在他騎車接送我去家訪的路上;我對他的依戀,就是我知道,在路燈下,他總會一直等著我從學生家里出來,無論嚴寒,無論酷暑。
自行車與家訪,成為我、我的學生、學生家長、我的家人漫漫人生路上永不褪色的光陰故事。
2017.6.7下午寫于海州高級中學
周艷校長為考生們送上真摯祝福:愿大家金榜題名,夢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