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張瑩 攝影:折斐翡 各相關單位 發布時間:2016-07-30
紫燕歸來尋舊壘,朱魚洄游思故淵。7月30日上午,我校1986屆700余名校友,帶著濃濃的牽掛與思念重返母校,齊聚長安校區終南音樂廳,參加學校一年一度的“畢業30周年校友返校日” 聯誼活動,重溫大學時光,再敘師生情誼,共話母校發展。學校黨政領導,時任校領導、系領導和任課教師代表,各地校友會會長、秘書長出席了大會;政治經濟學院、文學院、歷史文化學院等10個學院的院長、黨委書記,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部分在校師生代表參加了大會。紀念大會由校黨委書記甘暉主持。
校長程光旭致辭。他首先代表全校師生員工,對回到母校團聚的校友們表達了最熱烈的歡迎。程校長指出,在座的各位校友,都曾在師大學習過或工作過。回想當年,校友們以師大為家,度過了人生中最難忘的青春年華。美麗的師大校園里,留下了他們刻苦學習奮斗拼搏的足跡,校友們身上也深深地烙上了師大的印記。30年前,1986屆校友們也正是從這里走向全國,走向世界,在各個領域揮灑青春、磨練成長、貢獻力量。程校長說,30年來,校友們已經從同學少年成為了國家和社會的中流砥柱,涌現出了一批遍布海內外、在社會各界有著重要影響的知名校友。其中,既有成就卓越的專家學者,也有出類拔萃的黨政機關領導、高校和企業管理精英,還有更多默默奉獻在教育戰線的人民教師。他們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業績,為母校贏得了贊譽,母校為校友們感到由衷的驕傲和自豪。
程校長從人才培養、學科建設、師資隊伍、科學研究、社會服務、國際交流與合作、校園建設等全面介紹了學校30年來的發展情況。他表示,學校能取得這些成績,得益于幾代師大人的共同努力,也離不開在座的各位校友和老師們的關心、支持和無私奉獻。
程校長表示,當前,我國高等教育正處于國家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方案實施的關鍵時期,面對新形勢,母校的發展既面臨挑戰,更迎來機遇。學校搶抓高等教育發展的戰略機遇,緊緊圍繞“以教師教育為主要特色的綜合性研究型大學”的建設目標,實施戰略轉型,各項事業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和嶄新氣象,辦學特色、綜合實力、社會聲譽顯著提升。母校的發展,凝聚著校友們的心血和深情厚誼,希望廣大校友一如既往地關心、支持和幫助母校的發展,共同續寫母校新的輝煌。
時任學校領導、我校原副校長李鐘善教授飽含深情地講述了在師大學習、工作的所感所悟。他表示,作為一位60多年前畢業的老校友,在學校工作了40多年的教育工作人員和一直關注學校建設和發展的高等教育管理科學的研究者,面對在座的各位領導、同事朋友和校友同學,心情非常激動。他希望學校以“兒行千里母擔憂”的心態,了解、關愛、支持校友,成為校友的精神家園和避風港灣;希望校友們也要常回家看看,了解、分享學校在新形勢下的改革、建設和發展成果,激勵自己不斷上進,給予自己繼續拼搏的信心和力量。
時任教師代表、原教育系王淑蘭教授以“感謝、感慨、感激”表達了自己的激動、幸福和滿足之情。她說,30年,11000個日夜已在彈指間過去。同學們成長了、成熟了,并步入人生的中年,自己也由一位中年教師變成了年近八旬的老太太。王淑蘭老師動情地對1986屆校友說道,“你們已經成為了國家和社會的棟梁之材,在祖國各地,在不同的崗位上承擔著歷史使命,奉獻著自己的智慧和才華。作為老師,我從心底為你們驕傲,為你們自豪。在教書育人的生涯中,我結識了眾多的師大學子,共建了難忘的師生情誼,在這一過程中,令我終身受益的是教學相長,給我帶來的是持續性地自我發展和成長。謝謝你們!”
時任教師代表、物理學與信息技術學院王應宗教授發言。他說,30年前,同學們風華正茂,意氣風發,懷著對母校的依戀,抱著對未來的憧憬,踏上了人生新的旅途;30年后,同學們從四面八方,邁著堅實的步伐,帶著成熟的風采在這里相聚。“母校歡迎同學們回來!老師和學生是人生旅途中的一段同行者,我們在師大相遇,建立了難忘的師生情誼,這是一種緣分。在今天這個特殊日子里,希望同學們敞開心扉,暢所欲言、共訴情懷,共同為學校今后的發展建言獻策。”
歷史文化學院1986屆校友、陜西省特級教師、西安中學教師郭富斌發言。他說,說到感恩母校,首先是想到學校的飯。“三灶的餃子、二灶的面,一灶的炒菜惹人饞。每個月準時發放的19塊5毛的補助,對我們彌足珍貴。”他表示,“母校給了我們改變人生命運的機遇、給與了我們寬松和自由的成長空間、點燃了我們的憧憬和希望之火、賦予給我們堅守和執著的品格。此外,同窗之情也毫無疑義是人生的一種幸運。如果說母校是母親,那同學就是臍帶、胎記,是一輩子也改變不了的文化基因。游子心,學子情,母校在,盼重溫。人生最愜意,莫過再重逢。”
化學化工學院1986屆校友、全國優秀教師、國務院特殊津貼享受專家、青海省特級教師、青海省十杰校長、西寧市第二中學校長鄭頌分享了自己的人生感悟。他說道,“1986年,不到20歲的我懷揣著教育夢,邁出師大校門走進青藏高原,今天又回到了魂牽夢縈的母校,倍感親切和激動,滿懷感恩和祝福,對于母校發生的巨大變化,對母校取得的輝煌成就,由衷感到高興和自豪。作為一名師大人,三十年堅守在教學一線,看到像我一樣為了祖國的下一代還奮斗在教育戰線的校友們尤感欣慰。這種傳承與奉獻,正是母校賦予我們的教育精神。我們要承接教育的火炬,播撒知識的種子和愛心,培養出優秀的祖國接班人,讓我們的民族、我們的國家更加繁榮更加富強。”
甘暉書記作總結講話。他表示,非常高興看到眾多校友返回母校歡聚,與當年的領導、現在的領導,當年的老師、現在的老師們齊聚一堂,共同追尋曾經的青春韶華,共敘師生情誼,共話母校發展,分享相聚時的美好與歡樂。從去年開始,學校決定每年暑假舉辦“畢業30周年校友返校日”活動,邀請畢業30年的校友回母校開展主題聚會聯誼活動,以增進校友與母校、校友與校友間的聯系。
甘書記指出,30年來,母校的事業發展所取得的成就是幾代師大人前赴后繼、奮發圖強的結果,也凝聚著廣大校友的心血和汗水。校友是學校豐富的資源和巨大的財富,是學校靚麗的名片、永遠不老的形象。時間的流逝無法磨滅學子對母校的拳拳之情,空間的距離也不能阻隔母校對校友的殷殷牽掛。當前學校的改革發展正面臨著艱巨的任務和挑戰,處在蓄勢追趕的關鍵時期。時不我待,不進則退,希望所有師大人攜起手來,勵精圖治,攻堅克難,續寫母校新的輝煌。
畢業30年紀念大會結束后,1986屆校友回到所在學院參加了相關聯誼活動;各地校友會代表參加了校友總會2016年年會。
校黨委書記甘暉主持紀念大會
程光旭校長致辭
時任學校領導、我校原副校長李鐘善教授發言
時任教師代表、原教育系王淑蘭教授發言
時任教師代表、物理學與信息技術學院王應宗教授發言
歷史文化學院1986級校友、陜西省特級教師、西安中學教師郭富斌發言
化學化工學院1986屆校友、全國優秀教師、國務院特殊津貼享受專家、青海省特級教師、青海省十杰校長、西寧市第二中學校長鄭頌發言
文學院
歷史文化學院
教育學院
外國語學院
物理學與信息技術學院
化學化工學院
旅游與環境學院
后勤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