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語與梵文是印度的古典語言,也是印歐語系中最古老的語言之一。梵文與梵語被佛教界視為是守護神梵天所造,因此稱其為梵文或梵語,它對于漢藏語系也有著較大影響。
圖為宣德御窯廠生產的青花梵文出戟罐。[北京故宮藏]此罐造型別致、莊重;蓋為平頂,蓋上書有一梵文字,蓋邊繪有海水紋作輔飾;其肩部的海水紋下貼有對稱的出戟;罐腹上用青花書寫有梵文,并間飾以花卉紋構成裝飾主題。整個圖案簡潔明快,梵文書寫工整,青花發色濃艷,是少見的宣德青花名品。
梵文與梵語是隨著雅利安人于公元前十四世紀進入印度并開始傳播的,作為印度法定的22種語言之一,當今已不再是日常生活語言與文字。梵文到了公元4一8世紀,演化出笈多文,直到11一12世紀才被天城文所取代,從那時起梵文才被定格。笈多文對漢傳佛教影響很大,東晉時期翻譯的大量佛經、以及法顯法師赴印度求法時,都是使用這種文字,足見其對漢傳佛教影響之大。
藏傳佛教是中國佛教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明代宣德皇帝信奉佛教,為了與長期以來以政教合一的邊疆地區少數民族政權加強聯系,穩定邊疆地區安全,宣德御窯廠曾經專門燒制了一批精美的瓷器賞賜給西藏統治者,除本圖例器物之外,還有宣德朝首創的斗彩高足杯、碗等貴重物品。由此可見看出,宣德皇朝對于維護國家統一和邊界地區的長治久安是何等的重視。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