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對腦小血管病皮城改變的研究非常活躍,其與卒中、認知功能、情感障礙、步態不穩及不自主震顫等運動障礙疾病密切相關,臨床醫生需要用更廣闊的視角認識腦小血管病。
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
北京協和醫院神經科副主任
擅長各種類型及特殊原因腦血管病,尤其專注于腦小血管病的臨床診治。
朱以誠教授
腔隙:3-15mm直徑的,圓形或卵圓形,皮層下,充滿液體的小洞(信號接近腦脊液信號),源于既往的穿動脈分布區急性皮層下小梗死或出血。
腦白質高信號:是指T2上顯示為高信號,并且T1上為等信號和低信號(但并不與腦脊液信號相同)。
血管周圍間隙:一個充滿液體的腔圍繞在穿支血管周圍,與腦脊液信號相同,在平行于血管走行的平面呈現線樣,圖像平面垂直于血管時,呈現圓形或卵圓形,直徑通常小于3mm。
147例CADASIL患者橫斷面研究和278例CADASIL患者-3年隨訪研究結果顯示,腔隙和萎縮可能是對腦小血管病患者神經功能最大的影像改變;在病程早期腔隙對認知日常生活能力的影響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