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下冊《因數與倍數》單元教學反思
本單元涉及到的因數、倍數、質數、合數以及第四單元中出現的最大公因數、最小公倍數都屬于初等數論的基本內容。是學生通過四年多數學學習,已經掌握了大量的整數知識,包括整數的認識、整數四則運算的基礎上進一步探索整數的性質。
在教學中,通過教授學生認識“因數和倍數”,并掌握他們的特征:因數和倍數不能單獨存在,并通過觀察比較幾個數的因數(或倍數),知道幾個數公有的因數(或倍數)叫做他們的公因數(或公倍數),且能夠在幾個數的因數(或倍數還)中找出他們的公因數(或公倍數)。
接下來學習“2、5、3的倍數的特征”。發現2、5、3倍數的規律和特點。在此之前還要向學生教學什么是“奇數”什么是“偶數”,只有掌握了奇數與偶數,學習“2、5的倍數”的特征就會簡單容易得多。而“3的倍數”的特征就是引導學生把各個數位上的數相加,的到的數如果是3的倍數的話,說明這個數就是3的倍數。
那么,又如何讓學生學習掌握質數與合數呢?在教學中,我主要是讓學生把1~20的因數分別寫出來,并按照奇數為一列偶數為一列來讓學生進行觀察比較,然后歸類整理:只有1個因數的有哪些數?有兩個因數的有哪些數?有3個以上因數的有哪些數?學生分好之后,教師明確:向這樣只有2個因數的數叫做質數,有2個以上因數個數的數叫合數,1既不是質數也不是合數。那么自然數按因數的個數來分就可以分為“1、質數、合數”三大類。
為了讓學生鞏固質數與合數,再讓學生找出1~100以內的所有質數:先劃掉除了2以外所有2的倍數,再劃掉3的倍數、劃掉5的倍數、最后劃掉7的倍數,所剩下的數就是質數,并且讓學生數出、記住100以內有25個質數。也可以用同樣的方法去判定100以外的數是質數還是合數。
最后,再學生講解介紹“分解質因數”,知道用短除法來分解質因數。然后對整個單元所學的知識進行梳理、歸類,讓學生熟記一些特殊的規律與數字,多做一些練習,加強的后進生的關注和輔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