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168 技術文章】
一般中小型企業的組織管理層級分為三層,既包括副總和總監在內的高管層、部門經理構成的中間層和項目經理技術主管構成的基層管理者,雖然層級越高壓力越大,但基層管理者是最難做的。他們向上會受到中高層的壓力,同時也受到來自下屬的抵抗,那么如何一個成功的“夾心餅干”?并順利的向上發展?我就談談基層管理者的4大忌諱:
第一大忌諱是團隊忙閑不均。可以用主管的忙閑和員工的忙閑劃分成四個象限,第一象限是主觀和員工都忙,第二象限是員工忙,主管不忙,第三象限是員工不忙,主管也不忙,第四象限是員工不忙,主管忙,任何一個團隊可劃歸到四個象限當中,既不稱職、也無能力的主管帶領的團隊在第三象限,不稱職、有一定能力的主管帶領的團隊處于第四象限,稱職的、有能力的主管帶領的團隊在第一象限,稱職、能力欠缺的主管的團隊處于第四象限,當前企業中最缺乏的是第一象限的團隊其實也就是真正既有能力也稱職的基層管理者。看看你自己,看看你的團隊,對號入座。
第二大忌諱是個人定位錯誤。相信絕大多數的公司,對于基層的管理者都缺相應的崗位職責描述,而對于基層管理者的評價往往是根據其團隊獲得的成果來進行的,比如一個項目的進度和質量情況。所以基層管理者,最重要是干好領導布置的每一件工作。如果整天考慮上司應該考慮的問題,甚至做上司應該做的事,這時你已經越位了,想象足球比賽吧!而如果考慮員工應該考慮的問題,做員工應該做的事,你就錯位了!你花太多的時間做自己不應該做的事,自己分內的事情你還有時間和精力嗎?
第三大忌諱是立場錯誤。盡管是最低層的管理者,但你考慮問題應該更多是在上司的角度、在公司的角度來考慮,因為你的領導自然會考慮員工的利益。有些基層管理者立場向員工傾斜,比如替員工圓謊,甚至替員工撒謊,對于員工的評價也不能公正客觀,領導問起來就說這個也好,那個也棒,惟恐如果團隊內部哪怕有一個不好的,就顯的自己的能力有問題,還為維護自己小團隊的“一團和氣”而自鳴得意,為贏得團隊成員的“愛戴”而神采飛揚。可以想象,這么做可能不能把事情做好,很顯然一個團隊內部肯定是良莠不齊,連通用內部最優秀的團隊都要“末位淘汰”,更何況一般的團隊。這么做只能讓領導反感,肯定不能得到提升的機會,眼看著跟以前跟自己地位一樣的人都提升了,你還自鳴得意嗎?你還能受到團隊成員的“愛戴嗎”?
第四大忌諱是爭功推過。《水煮三國》中“不與領導爭名、不與部下爭功、不與同僚爭利”這段話說的很經典。功勞是讓出來的,越讓越多,過失是爭出來的,越爭越少.如果你跟上司爭功,那么你就離"死"不遠了,如果你跟下屬爭功,下屬一看功勞都是你的,肯定不再賣力工作,跟同僚爭功,肯定會讓他們感到威脅,難保不在上司面前說你的壞話.“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爭功推過者的下場不得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