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生命在于運動,不過這個運動也要有個“度”,因為對于中年人來說,過量運動可能導致骨關節炎。
中年人運動過量可致骨關節炎
美國的一項研究表明,中年人過量運動可能會損傷膝蓋。研究人員選取200多名年齡在45歲至55歲之間的正常體重者為研究對象,包括先前從未遭遇膝蓋疼痛者,對他們的運動強度和膝蓋健康狀況加以調查。
結果發現,運動強度越大,膝蓋越容易出問題,也越容易患骨關節炎。研究表明,沖擊及負荷較大的運動形式,比如跑步和跳躍,可能對軟骨更為有害;反之,沖擊較小的運動形式,比如游泳和騎自行車,或有助于軟骨保健。不過,一些組織認為,運動的益處大于潛在的風險。
關節炎研究組織一位女發言人說:“多年來我們一直知道,沖擊程度較大的運動和工作與骨關節炎高發病率存在關聯,尤其是膝蓋部位。但對絕大多數人來說,運動益處多多,不僅有利于軟骨保健,也有益全身。”
專家建議,對骨關節炎患者來說,堅持鍛煉,掌握正確的運動方法非常重要,在運動時應以保持現有的關節功能,防止肌肉萎縮以及骨質的鈣離子丟失為目標,掌握不負重或少負重的鍛煉原則,從而防止病情發展。
在生活中,有些活動是無法避免的,例如上下樓、下蹲等,但要避免關節受到反復的沖擊或旋轉,已經發生了骨關節病的人要盡量減少登高運動(如爬山)和快走。上下樓時,要借助扶手,這樣可以減少膝關節和髕骨的受力及摩擦,減輕疼痛。
骨關節炎的預防
1、體重超重的人應當注意減肥,以減輕身體對骨關節的負擔。
2、居住房間應向陽、通風、濕度小、溫度適宜,避免關節受涼。座椅的高矮應合適,以站起坐下不負重為宜。床鋪應以硬木床代替軟床。
3、避免營養過剩,身體肥胖者應少吃含嘌呤量的食物,以免促成痛風性關節炎。
4、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不要讓骨關節炎給自己形成心理負擔,以免加重病情。(責任編輯:曾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