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首頁
好書
留言交流
下載APP
聯系客服
[轉載]關于入音字、拗救和孤平的問題
安然360圖書館
>《七律詩歌寫作教程》
2017.03.01
關注
關于入音字、拗救和孤平的問題給大家詳細的講一下
針對上次的
作業
要求將自己寫的律詩標明是新韻還是
平水韻
這個問題,所以我覺得應該讓大家對新韻和平水韻有個清楚的概念
現講一講孤平
關于犯孤平就我個人認為,簡單的總結了一下,可能是有幾個原因引起的:
第一、由于沒有嚴格按照律詩的平仄規律去寫;
第二、也許是
詩詞
講解說道了一三五不論,松懈了這些朋友的格律要求;
第三、是有的人根本對怎么叫犯孤平就不知道,只管自己寫得詩句比較順口;
第四、還有的總覺得寫律詩好像很受約束,不愿意遵守格律詩的寫作規范。
如果你存在以上這幾個原因而引起的犯孤平,那你就不必把你的詩詞命名為什么律詩,就干脆叫打油詩,但打油詩也是要有一定的規范的,不講究平仄對仗,粘句等等,最起碼韻角是要遵守的。所謂詩詞,就必須要按規范押韻,才叫詩詞。
所以我這里就詩詞孤平的問題給大家詳細講解一下,可能會有些冗長和重復,你們如果覺得很簡單,其實這個孤平也不是很簡單的,拗救那就更不簡單了,關于拗救和股評在詩詞創作中算是高難度的課程,要想弄得很明白,還得虛心學習,就包括我們現代的每一位詩詞愛好者都是應該再深造,再研討,在琢磨的,如果有的同學有更雄厚的文學功底和具備扎實的詩詞寫作基礎,也可以提出好的建議,或許來參與我們的教學講義修正,我們共同研討吧!
“孤平”這個詞組作為律詩的專用術語和禁忌,由于歷代對其的解釋都是“就事論事”式的照搬句例,沒有從它為何是“律詩大忌”和適用范圍上解說清楚,因而造成了襲用詩律的聯律對其認識上的分歧。就連王力大師在其《詩詞格律》中,也不知是沒有深入研究還是覺的沒詳細解說的必要,也僅僅是“就事論事”式的照搬歷代句例解釋“孤平”。
(提前聲明,我可沒有將王力大師看作是剽竊古人的意思,以預防啥么歪刀或道人的曲解和維護版權)現抄錄王力大師《詩詞格律》和《詩詞曲詞典》中對“孤平”解釋如下,以利綜合對比分析:
《詩詞格律》:孤平的避忌
孤平是律詩(包括長律、律絕)的大忌,所以詩人們在寫律詩的時候,注意避免孤平。在詞曲中用到同類句子的時候,也注意避免孤平。
在五言“平平仄仄平”這個句型中,第一字必須用平聲;如果用了仄聲字,就是犯了孤平。因為除了韻腳之外,只剩一個平聲字了。七言是五言的擴展,所以在“仄仄平平仄仄平”這個句型中,第三字如果用了仄聲,也叫犯孤平。在唐人的律詩中,絕對沒有孤平的句子。毛主席的詩詞也從來沒有孤平的句子。試看《長征》第二句的“千”字,第六句的“橋”字都是平聲字,可為例證。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五言第一字、七言第三字必須用仄聲,另有一種補救辦法,詳見下文。
“下文”即指:在該用“平平仄仄平”的地方,第一字用了仄聲,第三字補償一個平聲,以免犯孤平。這樣就變成了“仄平平仄平”。七言則是由“仄仄平平仄仄平”換成“仄仄仄平平仄平”。這是本句自救。
《詩詞曲詞典》:“孤平”,詩律術語。律詩大忌。五律中“平平仄仄平”句型的第一字、
七律
中“仄仄平平仄平”句型的第三字,必須是平聲,否則就是“犯孤平”,也就是說,除了韻腳之外,只余一個平聲,是不許可的。倘若用了仄聲字,則要采取“拗救”的辦法。
由上,在詩律中可分析出“孤平”的以下幾個概念:
一、“孤平”是“律詩大忌”,所謂“大忌”即不允許出現,不允許出現就不存在對句再去救“孤平”。
二、“孤平”是特指五言“平平仄仄平”和七言“仄仄平平仄仄平”而言的,也即說明“一、三、五不論”的說法在這兩種句形中不適用。
所以說,我前面提到的由于一三五不論而引起的犯孤平
三、五言“平平仄仄平”和七言“仄仄平平仄仄平”句形在律詩中是“韻腳”句,除五言平起首句入韻和七言仄起首句入韻式在首聯出句用以外,其余都在對句使用。
四、在該用“平平仄仄平”的地方,第一字用了仄聲,第三字需將仄聲字換成平聲,以免犯孤平。這樣就變成了“仄平平仄平”。七言則是由“仄仄平平仄仄平”換成“仄仄仄平平仄平”。這是本句必須自救。
五、在該用“平平仄仄平”的地方,第一字用了仄聲,第三字需將仄聲字換成平聲,以免犯孤平。這樣就變成了“仄平平仄平”。七言則是由“仄仄平平仄仄平”換成“仄仄仄平平仄平”。這是本句必須自救。
為啥么本句必須自救?綜合分析(僅個人分析認定,恐怕還沒有人能找出剽竊或盜版的依據),“孤平”在詩律中的“大忌”是與聲律韻格的“韻格”相悖的。
我們知道,律詩一般是押平聲韻的,所以五言“平平仄仄平”和七言“仄仄平平仄仄平”都是“韻腳”句,律詩在“韻腳”句上的聲律平衡要求相對嚴格,“一、三、五不論”的說法不能在“韻腳”句的“平平仄仄平”或“仄仄平平仄仄平”中適用,因為如果這兩種“韻腳”句若“一、三、五不論”,就等于打破了這兩種“韻腳”句的聲律平衡,本句自救就是為了保持這兩種“韻腳”句的聲律平衡,以達“韻腳”句聲律的流暢和諧。
其實,按聲律的原理要求,孤平句只所以在律詩中犯忌,就是除了韻腳的平聲字外,整句中沒有連續緊連的兩個平聲字在一起,朗誦的起伏過大而不平穩,與其它押韻句不協調而不允許出現。清嘉慶十年進士周濟《介存齋論詞雜著》中說:
“‘上’聲韻,韻上應用仄字者,‘去’為妙?!ァ搿?,則‘上’為妙‘平’聲韻,韻上應用仄字者,‘去’為妙,‘入’次之。疊則聱牙,鄰則無力。”
請注意“‘平’聲韻,韻上應用仄字者,‘去’為妙,‘入’次之。疊則聱牙,鄰則無力”。“平平仄仄平”句若成“仄平仄仄平”,除了第一字的小拗外,韻上兩仄聲的“疊則聱牙,鄰則無力”就顯得尤其突出,無論這兩仄聲是“去去”或“去入”、“入去”,“聱牙”和“無力”都因首字的小拗而更突出。
本句自救成“仄平平仄平”,就沒有了韻上兩仄聲的“疊則聱牙,鄰則無力”感覺,故利弊相抵,平衡保持,韻律流暢。再者,律詩八句中有四或五句是“韻腳”句,押韻是“韻腳”句之間的連貫性四或五句的聲韻關系,不僅僅是兩對句之間的事,保持了“韻腳”句的聲律平衡,就保證了律詩整體的聲律平衡,所以,“韻腳”句的聲律平衡不可打破?!绊嵞_”句的聲律平衡的不可打破,即是律詩整體的二、四、六分明原則的總匯。
六、“對稱平衡”是萬物美學的基本原理,也是對聯誕生的基點和精髓所在。對稱平衡達到了完全,才是至美。律詩的首、尾聯僅求聲律的對稱平衡而詞性不求對稱平衡(對仗),即不完美。
楹聯最始襲承律詩的頸、頷聯格式,就是因為頸、頷聯達到了完全詞性和聲律的對稱平衡,再加上門楹和桃符本身的對稱平衡,才達到了完美的對稱平衡,形成了千多年的相延使用和不斷發展。因此,聯律的基本點是不可破壞的完美的對稱平衡原理。并且還需不斷地發覺找尋其不對稱平衡點,加以改進和完善,才是發展和進步的主流方向,而不可排除聲律的對稱平衡于聯律之外。
孤平句在律詩中是以總體的平衡,二、四、分明的原則,韻腳句的平平仄仄平單一句型而定的,它與對句的平仄沒關系。而對聯中是以兩對句之間的聲律替對平衡為基點的,不能以單句論其合理性和不合理性。對聯雖然襲用了律詩對句末字上仄下平的格式,但對聯不存在押韻的“韻腳”句之說,沒有多句連貫性的聲韻關系,只須保持對句之間的聲律交替和平衡即可,但上下聯之間平仄的交替和平衡相對來說應比律詩嚴格。只要兩對句之間聲律替對平衡即為合理,否則即為不合理,包括孤平句型。
下面我們談談律詩中的拗救和孤平的防止
我最近看了一些朋友發到論壇和群里的詩詞,總覺得犯孤平的現象比較多,但是卻沒有引起很多人的注意,都是粗粗一看,就覺得還可以,也許有人給予鼓掌的贊揚、或許豎起大拇指的夸獎,就是沒人找出問題,當然,應該是現在的詩詞寫作水平上了一定層次的緣故吧!
現在我們就對詩詞的拗救和孤平來再次討論討論吧!現在寫作的詩詞使用拗救句是有的,但是對拗救還是不很明白,有的前者拗了后者沒救,既是有拗句也是無意中弄成拗句的,后者也不明白需要去補救,有的根本就不知道怎么去補救,所以這些現象我們還必須來更深一層地研究和學習。
講師
-煥然一新(363912477) 20:37:25
有的朋友在創作和欣賞近體詩時,對拗救之法和孤平的防止尚存疑惑。前人雖然有關于這方面知識的論述,但有的過于生澀難解。
講師-煥然一新(363912477) 20:37:59
這里我們就律詩中拗句的類型和補救方法稍加歸納,請各位參考并批評指正。 我們以五言律句的一聯為例(七言是五言的擴展,掌握了五言的規律,七言自通矣)。
講師-煥然一新(363912477) 20:39:15
一、律句正格: a. 平起式:(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b. 仄起式:(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二、平起式一聯中拗句的類型: 我們先來看一下平起式的起句可有幾種拗句: a1. 平平仄仄仄 a2. 平平仄平仄 a3. 仄平仄平仄 a4. 仄平仄仄仄 考慮到粘對等規則,對句中第二、四、五字的平仄是不可易的。所以,無論是a1到a4的幾種拗句變化,在對句中均是不可救或不用救的。
講師-煥然一新(363912477) 20:40:48
下面我們以杜詩為例,簡單分析一下此4種拗句句式在前人中使用的概率,然后得出相應結論。 a1. 平平仄仄仄 《奉酬寇十侍御錫見寄四韻,復寄寇》 往別郇瑕地,于今四十年。 來簪御府筆,故泊洞庭船。 詩憶傷心處,春深把臂前。 南瞻按百越,黃帽待君偏。
講師-煥然一新(363912477) 20:42:15
本詩的頷聯和尾聯的出句依律應是“平平平仄仄”,這里均作“平平仄仄仄”,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三仄腳”。本詩出現了兩次。所以,我們可以這樣說,“三仄腳”依律當避,不避亦可。
講師-煥然一新(363912477) 20:42:41
注意,在平起的“三仄腳”的句子中,首字多是平聲。
講師-煥然一新(363912477) 20:43:12
a2. 平平仄平仄 《秦州雜詩二十首(其一)》 滿目悲生事,因人作遠游。 遲回度隴怯,浩蕩及關愁。 水落魚龍夜,山空鳥鼠秋。 西征問烽火,心折此淹留。 此種平仄之法,是將出句的第三、四字的平仄對調一下。
講師-煥然一新(363912477) 20:44:01
我們知道,言及律句時還有一個口訣,“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
講師-煥然一新(363912477) 20:44:20
既然二四分明,則第四字按常規應用仄聲字,這里用了平聲,所以談不上拗而有救了,只可言其拗。然而,因此種句式在唐詩里經常出現,故許多人并不把他當作出律對待了。
講師-煥然一新(363912477) 20:45:15
a3和a4句式,在律詩中極少出現,故應盡量避之(下文引杜詩中有此例)。這里就“仄平仄平仄”再作一下簡單的說明。坊間流傳的《詩律淺說》(方舟子編)中談及“平平仄平仄”句式時,曾經引用杜甫的《詠懷古跡五首(其四)》: 搖落深知宋玉悲,風流儒雅亦吾師。 悵望千秋一灑淚,蕭條異代不同時。 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臺豈夢思。 最是楚宮俱泯滅,舟人指點到今疑。
講師-煥然一新(363912477) 20:45:32
(注意第七句:仄仄仄平平仄仄) 編者說:第七句“泯”可平可仄,如果讀為平,就成了這種句型。 這里,編者犯了一個小錯誤。這一句的平仄為:“仄仄仄平平仄仄”,“俱”字在古音中是平讀的,即使“泯”可平可仄,由于俱是平聲,所以“泯”直可按仄聲讀之。
講師-煥然一新(363912477) 20:47:41
編者誤把“俱”理解為仄聲了。
講師-煥然一新(363912477) 20:48:02
因此,本句是
合格
的律句,并非是“(仄仄)仄平仄平仄”,請讀者詳察。也就是說,如果五言平起出句的后三字為“仄平仄”,則第一字多為平。宋·黃公度《乙亥歲除漁梁村》尾聯“想得在家小兒女,地爐相對說行人”方合“仄平仄平仄”之例,這在古詩中也是不多見的例子。
講師-煥然一新(363912477) 20:49:32
三、仄起式一聯中拗句的類型: 我們再來看一下仄起式的起句可有幾種拗句: 1. 仄仄仄平仄 2. 平仄仄平仄 3. 仄仄平仄仄 4. 平仄平仄仄 5. 平仄仄仄仄 6. 仄仄仄仄仄 由于出句為非押韻句,除必須注意與上一聯的粘外,對平仄的要求靈活了許多,所以,我們可以將上述六種拗格簡化為三種,
講師-煥然一新(363912477) 20:50:02
即: b1. (仄)仄仄平仄 b2. (仄)仄平仄仄 b3. (仄)仄仄仄仄 我們同樣以杜詩為例,簡單分析一下此3種拗句句式在律詩中是如何處理的,然后得出相應結論。 b1. (仄)仄仄平仄 《天末懷李白》 涼風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鴻雁幾時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達,魑魅喜人過。 應共冤魂語,投詩贈汨羅。 本詩頷聯的平仄格式為“平仄仄平仄,平平平仄平?!薄皫住碧幰缆蓱剑瑒t于對句中的可平可仄處(“秋”)以平聲救之。
講師-煥然一新(363912477) 20:52:19
本句中首字已經用“鴻”字補救了“幾”處之拗,所以,對句中的“秋”處用仄聲字也無妨。 《自京金光門出……有悲往事》 此道昔歸順,西郊胡正頻。 至今猶破膽,應有未招魂。 近侍歸京邑,移官豈至尊? 無才日衰老,駐馬望千門。 本詩首聯的平仄格式為“仄仄仄平仄,平平平仄平?!薄拔簟碧幰缆蓱?,則于對句中的可平可仄處(“胡”)以平聲救之。
講師-煥然一新(363912477) 20:53:59
歸納一下,如果仄起出句第三字當平用仄,則可于對句中的第三字以平聲救之,即: (平)仄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又,如果出句中本身已自救,即出句為“平仄仄平仄”,則對句既可用標準律句“平平仄仄平”,也可以用“(平)平平仄平”作一下補救。 b2. (仄)仄平仄仄 《暮春題瀼西新賃草屋五首(其五)》 欲陳濟世策,已老尚書郎。 未息豺虎斗,空慚鴛鷺行。 時危人事急,風逆羽毛傷。 落日悲江漢,中宵淚滿床。
H02-月夜(1577804078) 20:54:25
D07-緣跡(871773804) 20:54:59
講師-煥然一新(363912477) 20:55:32
本詩頷聯的平仄為“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出句第四字“虎”應平用仄,則對句的第三字選擇了“鴛”這個平聲字作為補救。同時,首聯出句平仄為“仄平仄仄仄”,既是“三仄腳”,且首字為仄聲。只是唐詩中“三仄腳”的大多數為“平平仄仄仄”,少有如此拗句罷了。
講師-煥然一新(363912477) 20:56:27
同樣地,如果仄起出句第四字當平用仄,也是于對句中的第三字以平聲救之,即: (平)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 b3. (仄)仄仄仄仄 《病馬》 乘爾亦已久,天寒關塞深。 塵中老盡力,歲晚病傷心。
講師-煥然一新(363912477) 20:57:28
毛骨豈殊眾?馴良猶至今。 物微意不淺,感動一沉吟。 本詩首聯出句為“平仄仄仄仄”,對句則為“平平平仄平”,頸聯的拗救在前面的b1格式已經談過,也是于對句的第三字以平聲救之。
講師-煥然一新(363912477) 20:58:18
《送遠》 帶甲滿天地,胡為君遠行! 親朋盡一哭,鞍馬去孤城。 草木歲月晚,關河霜雪清。 別離已昨日,因見古人情。 這一首中,既有我們前面提到的“仄仄仄平仄”,又有“仄仄仄仄仄”,兩種拗句的救法均為把對句的平仄調為“平平平仄平。”
講師-煥然一新(363912477) 20:59:11
如果仄起式出句的第三、四字皆出律,便形成了大拗,即所謂的四連仄或五連仄,我們同樣也是于對句的第三字以平聲救之。 由此,我們把b種出句各式的拗救之法歸納總結一下,便可得出結論: 無論出句為“(仄)仄(平)仄仄”或“(仄)仄仄平仄”,均可以“平平平仄平”實現拗救。
D07-緣跡(871773804) 20:59:31
我的呱號怎么老是掉線
D15-月冷長空(350876192) 20:59:41
D15-月冷長空(350876192) 20:59:53
講師-煥然一新
講師-煥然一新(363912477) 21:00:41
講課中怒不回復
講師-煥然一新(363912477) 21:01:01
請各位理解
D07-緣跡(871773804) 21:02:04
不好意思 打擾里 請老師繼續
講師-煥然一新(363912477) 21:02:18
一個極端的例子,出現在陸游的一首七律中: “一身報國有萬死,雙鬢向人無再青?!?出句中“報國有萬死”為五連仄,對句“向人無再青”的“無”字既救了出句之拗,又避免了本句的孤平。
講師-煥然一新(363912477) 21:03:33
是說,無論出句為“(仄)仄(平)仄仄”或“(仄)仄仄平仄”,對句以“(平)平平仄平”相救即可。 四、關于孤平。 前面我們所說的拗句,均出現在非韻句中,也就是一聯的出句。
講師-煥然一新(363912477) 21:04:27
如果一聯的對句出現了拗句,那就是我們所說的“孤平”了。這是為什么呢?我們來看一下五言律句的對句的兩種格式: A1. 平平仄仄平 A2. 仄仄仄平平 我們對節奏點上的要求明顯要嚴于非節奏點上的要求。所以,第一字基本上是可平可仄的,這就是我們常說的“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span>
講師-煥然一新(363912477) 21:04:46
然而,如果我們把A1的首字換成了仄聲字,它的平仄格式就成了“仄平仄仄平?!边@就是所謂的“孤平”了。
講師-煥然一新(363912477) 21:06:09
在唐代的律詩中,是沒有孤平的句子的,所以應力避。避孤平的方法也很簡單,如果A1的首字用了仄聲字,則在本句的第三字以平聲補救一下,即: A1’. 仄平平仄平 《搗衣》 亦知戍不遠,秋至拭清砧。 已近苦寒月,況經長別心。 寧辭搗熨倦,一寄塞垣深。 用盡閨中力,君聽空外音。 像前面所提及的陸游的句子“雙鬢向人無再青”也合此例。
講師-煥然一新(363912477) 21:07:25
像A2這種格式,如果按照坊間所謂“孤平”的定義,也好像是孤平,但是對于出句的“平平平仄仄”,難道還要以“平仄仄平平”補救嗎?所以,A2格式的句子是標準的律句,不存在孤平的問題。所謂孤平,僅“仄平仄仄平”一格,只要把它調成“仄平平仄平”就可以了。
講師-煥然一新(363912477) 21:09:21
至于有的孤平定義為“兩仄夾一平”,從我們上面對出句幾種拗句格式的分析,是沒有道理的。為什么呢?因為在仄起的出句中,甚至五連仄都可以用拗救之法使之合律,還怕它多一個平聲字嗎?如最后一個杜詩例中的頷聯“已近苦寒月,況經長別心?!背鼍渲小翱嗪隆奔礊閮韶茒A一平,在唐詩中這樣的例子太多了,所以要談“避孤平”對于它們毫無意義。而對句中的平仄為“仄平平仄平”,才是避孤平成功的例子。所以,我們才會把“仄平仄仄平”作為孤平看待,其他非韻句中即使只有一個平聲字,也只言拗以及或救或不救。這也是非常有可操作性的。
講師-煥然一新(363912477) 21:11:17
另,在七律的押韻句中,后五字出現孤平的情況,是不能用首字施救的,因為七言是五言的擴展,本身首字皆可平可仄,從大家的共識來看,“平仄仄平仄仄平”仍然犯了孤平,如第三字不可易,則必須于第五字以平聲救之,使之變為“(仄)仄仄平平仄平”方合律。
講師-煥然一新(363912477) 21:12:50
這里要注意看看清楚,如何避之“孤平”
講師-煥然一新(363912477) 21:13:25
首先要知道什么叫孤平?
講師-煥然一新(363912477) 21:13:50
五言詩中,一句當中只有一個平聲字,而且這個字正好是末了一個字,這就叫孤平了。
講師-煥然一新(363912477) 21:14:40
古詩人把“孤平”看做律詩之大忌,極力為之避免。下邊我們就做一下探討:
講師-煥然一新(363912477) 21:15:10
我們知道,律詩五言的平仄,有四種句式:
仄仄平平仄……..仄腳
平平仄仄平……..平腳
平平平仄仄……..仄腳
仄仄仄平平……..平腳
講師-煥然一新(363912477) 21:15:35
同樣,七言律也有四句形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腳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腳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腳
平平仄仄仄平平…………平腳
講師-煥然一新(363912477) 21:15:57
在五、七律的各四種句式中,平腳仄腳各占兩個。仄腳的句子沒有“孤平”。平腳的句子五言如“仄仄仄平平”;七言如“平平仄仄仄平平”也不會出現孤平,因為除韻腳不可改外,五言第四字,七言第六字正好處于節奏點上,也是不能改用仄聲字的。至于七言的第一字,則靈活性較大,平仄可以自由,第二字也處于節奏點上,當然不能改用仄聲
講師-煥然一新(363912477) 21:17:12
如此看來,四種句式中有三句排除了出現“孤平”的可能性,問題就在于第二種句式。在五言律的“平平仄仄平”這一句式中,第一字必須用平聲;不能變動,若改用了仄聲那么此句便成了“仄平仄仄平”,即除去韻腳外,只剩下一個平聲字,犯了“孤平”之病。同樣此理。七言律的“仄仄平平仄仄平”句式中,第三字也必須用平聲字,不能改動,若改成仄聲字,也犯了除韻腳外的孤平之病?,F在可以總結一下:還是“青衿”說得對,既除韻腳外只有一個平聲字的句子,就叫作“孤平”。
講師-煥然一新(363912477) 21:19:47
下面舉幾個非常簡單的例子
講師-煥然一新(363912477) 21:20:01
比方說,我是你大媽,仄仄仄仄平,這就是孤平。
講師-煥然一新(363912477) 21:20:24
只要那個媽字不在最后,比方,你大媽是我,是你大媽我,等等,雖然一句當中只有一個平聲字,但不在最后,就不叫孤平了。
講師-煥然一新(363912477) 21:20:51
孤平是五言詩中的大忌,連救都沒法救,是一定要避免的。
大家就這樣學一點記一點,別著急。
講師-煥然一新(363912477) 21:21:28
有人會說,好呀,我不犯孤平,我干脆來個無平,你怎么著?
比方,
男人何須狂?平平平平平
女子不要浪。仄仄仄仄仄
“關于“孤平”,本身就沒有一個相對的準確定義標準。
講師-煥然一新(363912477) 21:22:37
關于“拗救”,本身就是一本可有可無的糊涂賬。
二四六交替是律句,二四六不交替也是律句,標準何在?”
講師-煥然一新(363912477) 21:23:37
所以我們還是應該把這個問題弄得明報一些好
講師-煥然一新(363912477) 21:23:41
----近體詩詩律要求,不得犯孤平。但發現近來有些人在理論上制造了一些混亂。故將王力有關論述摘錄于此,以期共同學習,統一標準和口徑。
講師-煥然一新(363912477) 21:24:35
拗救應該有點印象了吧
講師-煥然一新(363912477) 21:24:50
下面我們再講一講孤平的問題
講師-煥然一新(363912477) 21:24:55
王力《詩詞格律》:
“孤平是律詩(包括長律、律絕)的大忌,所以詩人們在寫律詩的時候,注意避免孤平。在詞曲中用到同類句子的時候,也注意避免孤平。
講師-煥然一新(363912477) 21:25:29
在五言“平平仄仄平”這個句型中,第一字必須用平聲;如果用了仄聲字,就是犯了孤平。因為除了韻腳之外,只剩一個平聲字了。七言是五言的擴展,所以在“仄仄平平仄仄平”這個句型中,第三字如果用了仄聲,也叫犯孤平[21]。”
王力《古代
漢語
》:
講師-煥然一新(363912477) 21:25:45
“孤平是就B型句(“平平仄仄平”句型)說的。B型句七律第三字,五律第一字必須是平聲,否則叫做犯孤平。具體說來,仄仄平平仄仄平不能變為仄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不能變為仄平仄仄平,“其”所以稱為孤平,是因為除了韻腳之外只“?!币粋€平聲字?!?/span>
由上可見:
“犯孤平”有嚴格的界定,不能濫用:
1,限于律句(因對聯不必是律句,故無孤平之忌)。
2,限于五律和七律(含律絕和排律)中平聲結尾(押韻)的句子。
3,限于以“仄平”結尾的句子(即王力所謂“B型句”)。
講師-煥然一新(363912477) 21:26:44
因此,犯孤平只有以下3個句式:
1,仄平仄仄平;
2,仄仄仄平仄仄平;
3,平仄仄平仄仄平。
一言以蔽之:
講師-煥然一新(363912477) 21:26:57
格律詩中“孤平”是指平起平收的五言句和仄起平收的七言句中除了韻腳字,句中只有一個平聲字的現象。
講師-煥然一新(363912477) 21:27:12
(注意所謂“平起”和“仄起”,是指句子第一個音節,即第二個字的平仄,所以七言句的第一個字的平仄不計入內。)
講師-煥然一新(363912477) 21:28:56
現在我把關于拗救和孤平如何識別和避免的問題就講到這里,還有半小時酒吧入音字講一下
A04-
陽光
(943685355) 21:29:29
B17-海藍藍(694850181) 21:30:06
(來自手機QQ:
http://mobile.qq.com/v/
)
講師-煥然一新(363912477) 21:31:00
那么有人會問為什么把拗救和孤平練起來講呢,因為不懂拗救,有拗沒救,都是犯孤平的由來。
講師-煥然一新(363912477) 21:32:40
有的人在寫律詩時不知道入音字也會犯錯誤,是無意中犯了錯誤的。
J05-樂儀(973689353) 21:33:04
講師-煥然一新(363912477) 21:33:18
什么是入聲?
入聲是古代漢語的一種聲調,屬仄聲,指一個音節以破音/p/、/t/、/k/作結,發出短而急促的子音。入聲已經在現代標準漢語(即普通話)不復存在。在漢語的一些其他方言以及漢藏語系的一些其他語言則仍能找到入聲的蹤跡。 入聲這個聲調是一個短促的調子?,F代江浙、福建、廣東、廣西、江西等處都還保存著入聲。北方也有不少地方(如山西、內蒙古)保存著入聲。 平仄及入聲字簡單的辯別方法 現在很多人都搞不清楚怎么樣區別平仄,有的網友也提到這個問。因為現代漢語沒有入聲,把入聲字分別轉變成了一、二、三、四各個聲調去了。大致說來,漢語的第一、二聲,相當于平聲,第三、四聲,相當于仄聲。但是,第一、二聲當中,仍雜有不少的入聲字,作詩的時候,仍舊要歸到仄聲里去的。所以我們只要把這部份入聲字識別出來就可以了。
講師-煥然一新(363912477) 21:35:09
(一)凡b、d、g、j、zh、z六母的第二聲字(陽平),都是古入聲字。例如:
b:拔跋白帛薄荸別蹩脖舶伯百勃渤博駁。 d:答達得德笛敵嫡覿翟跌迭疊碟牒獨讀牘瀆毒奪鐸掇。 g:格閣蛤胳革隔葛國虢。 j:及級極吉急擊棘即脊疾集籍夾夾嚼潔結劫杰杰竭截局菊掬橘決訣掘角厥橛腳镢覺爵絕。 zh:札扎扎鍘宅擇翟著折折蜇軸竹妯竺燭筑逐濁鐲琢濯啄拙直值殖質執侄職。 z:雜鑿則擇責賊足卒族昨。
講師-煥然一新(363912477) 21:36:13
(二)凡d、t、L、z、c、s等六母跟韻母e拼合時,不論國語讀何聲調,都是古入聲字。例如:
de:得德。 te:特忒慝螣。 Le:勒肋泐樂埒垃。 ze:則擇澤責嘖賾笮迮窄舴賊仄昃。 ce:側測廁策策冊。 se:瑟色塞嗇穡濇澀圾。
講師-煥然一新(363912477) 21:36:55
(三)凡k、zh、ch、sh、R五母與韻母uo拼合時,不論國語讀何聲調,都是古入聲字。例如:
kuo:闊括廓鞹擴。 zhuo:桌捉涿著酌濁鐲琢啄濯擢卓焯倬踔拙斲斫斮鷟浞梲。 chuo:戳綽歠啜輟醊惙齪婼。 shuo:說勺芍妁朔搠槊箾鑠碩率蟀。 ruo:若鄀箬爇蒻。
講師-煥然一新(363912477) 21:37:54
(四)凡b、p、m、d、t、n、L七母跟韻母ie拼時,無論國語讀何聲調,都是古入聲字,只有「爹」die字例外。例如:
bie:鱉憋別蹩癟別。 pie:撇瞥。 mie:滅蔑篾蔑蠛。 die:碟牒喋堞蹀諜鰈跌迭瓞昳垤耋绖咥疊。 tie:帖貼怗鐵餮。 nie:捏隉聶鑷臬闑鎳涅蘗孽嚙嚙。 Lie:列冽烈裂洌獵躐捩劣。
講師-煥然一新(363912477) 21:38:42
(五)凡d、g、h、z、s五母與韻母ei拼合時,不論國語讀何聲調,都是古入聲字。例如:
dei:得。 gei:給。 hei:黑嘿。 zei:賊。 sei:塞。
講師-煥然一新(363912477) 21:38:57
(六)凡聲母f,跟韻母a、o拼合時,都是古入聲字。例如:
fa:法發伐砝乏伐閥罰發。 fo:佛縛。
講師-煥然一新(363912477) 21:39:29
(七)凡讀ue韻母的字,都是古入聲字。只有「嗟」jue,「瘸」queˊ,「靴」xue三字除外。例如:
ue:曰約噦月刖玥悅閱鉞樂藥耀曜躍龠鑰鑰瀹爚禴礿粵岳岳鸑軏。 nue:虐瘧謔。 Lue:略掠。 jue:噘撅決抉鴃訣玦掘桷崛角劂蕨厥橛蹶獗噱臄譎鐍玨孓腳覺爵嚼爝絕蕝矍攫躩屩。 que:缺闕卻怯確榷殼愨埆確闕鵲雀碏。 xue:薛穴學雪血削。
講師-煥然一新(363912477) 21:39:54
(八)一字有兩讀,讀音為開尾韻,語音讀i或u韻尾的,也是古入聲字。例 如:
讀音為e,語音為ai的:色冊摘宅翟窄擇塞。 讀音為o,語音為ai的:白柏伯麥陌脈。 讀音為o,語音為ao的:薄剝摸。 讀音為uo,語音為ou:肉粥軸舳妯熟。 讀音為u,語音為iu:六陸衄。 讀音為ue,語音為ao:藥瘧鑰嚼腳角削學。
講師-煥然一新(363912477) 21:42:16
根據上面的分析,大部分的入聲字,都可從國語的讀音來加以辨識,能如此,則對于詩的格律,自然也不會覺得有什么困難了。但是這些都得記住那是很有難度的,只需要我們對拼音熟練了就不難理解了,前面這八點都說分很清楚。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
。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怎樣寫好詩詞(一)詩部
詩詞格律知識大全
詩詞創作淺談
中國詩詞之基礎概述
(五)關于詞
古詩的用韻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首頁
萬象
文化
人生
生活
健康
教育
職場
理財
娛樂
藝術
上網
留言交流
回頂部
聯系我們
分享
收藏
點擊這里,查看已保存的文章
導長圖
關注
一鍵復制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微信登錄中...
請勿關閉此頁面
先別劃走!
送你5元優惠券,購買VIP限時立減!
5
元
優惠券
優惠券還有
10:00
過期
馬上使用
×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吉安市
|
民乐县
|
临沭县
|
无极县
|
昔阳县
|
颍上县
|
蓬莱市
|
乐清市
|
巴里
|
永修县
|
翁源县
|
安塞县
|
横峰县
|
汶川县
|
永定县
|
平邑县
|
东乡
|
金塔县
|
娄底市
|
平谷区
|
太保市
|
当阳市
|
昂仁县
|
郑州市
|
双流县
|
和林格尔县
|
屯昌县
|
景洪市
|
育儿
|
竹溪县
|
安义县
|
南江县
|
富锦市
|
曲周县
|
临潭县
|
沂水县
|
涡阳县
|
日土县
|
北海市
|
新竹市
|
元氏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