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社會,體力勞動者如農民,工人等普遍為弱勢群體。大部分人甚至覺得體力勞動者是社會的下層人,即使工資很高也低人一等,但是我們會發(fā)現(xiàn)很多體力勞動者所從事的工作也有很高的技術要求和難度,而且工作態(tài)度,工作精神也有比白領層優(yōu)秀的,那為什么人們始終無法在心里正視或者說正確看待從事體力勞動的人?
還有一種薪水的算法,不是按貢獻算的,是按破壞力算的。 就是你賺多少錢不取決于你的貢獻,而是取決于你如果不好好干可能造成多大的損失。
一個清潔工搬運工如果不認真干活,甚至干脆曠工能有多大損失呢? 但是如果一個外科醫(yī)生做手術不認真,一個律師上庭遲到,那么損失是多少呢?
這就解釋了為什么很多非常輕松的工作也有很高的工資,很多需要很高技術很苦很累的工作薪水也不高。
比如同樣是寫程序,給中小企業(yè)寫信息管理系統(tǒng)薪水就不高,但是給銀行證券寫交易系統(tǒng)薪水就高好多倍。因為他們同樣寫出一個bug損失是差幾百上千倍的。可是成為這兩種工程師難度差別并沒那么大,甚至他們的實際水平正相反,這是選擇職業(yè)方向造成的差異。
回到題主的問題,因為腦力勞動者能惹的禍能捅的婁子更大啊。
最近發(fā)生的多起不幸事件證明,隨著科技的進步、教育的普及,底層從事體力勞動的弱勢群體完全有能力搞出大事件了,是應該重新考慮下分配問題了
腦力勞動也是體力勞動,兩者沒區(qū)別。人們看不起的不是體力勞動,而是可以被機器取代的重複性勞動。但近年有很多例子證明,哪些勞動可以被機器取代,往往和人們之前的預想不符。例如駕駛交通工具這種工作(「體力勞動」)就比想像中難取代,Google 的無人駕駛車直到今天還處在很初級的狀態(tài)。另一方面,辦公室白領每天在電腦上做的工作裡(「腦力勞動」),有不少是寫一個程序就能自動化的,但他們也不太願意開動腦力去寫一個
有很多原因。 1.普遍認為腦力的提升難度要低于體力,或者說,腦力的提升是一個看不見的過程,會讓人有難度較小的錯覺,在這種情況下,就會不自覺地避免走提升體力優(yōu)勢的方向,然后基于自己的利益,就會歌頌腦力勞動者的偉大,從而逃避自己的責任。
2.一定程度上來說,腦力勞動者確實比體力勞動者要偉大,因為腦力勞動者的門檻相對較高,要擁有政因為腦力勞動者是強者,掌握并分配社會資源 ,他們有名有利,豪車,美女,名牌,大多數(shù)人一輩子可望而不可及的東西。而體力勞動者有什么呢?只有起早貪黑的做著重復活動,況且工資低,基本不掌握資源與權力,就算是技術工,也要聽從于管理者。而人類普遍具有崇拜權力的天然屬性。 這就像"窮人學技術,富人學管理"嘛。華爾街的華人大多是技術工。 社會應該各盡其能,只要按照自己的能力去工作就好,沒有高低貴賤。 對于那些牛逼的運動員來說,因為他們有超人的天賦,也可以讓他們得到很多資源。
所謂體力勞動者,是指直接從事體力勞動的工人和有些不直接創(chuàng)造物質財富,但通過體力消耗提供服務的人員。在社會主義條件下,工人階級是國家的領導階級,體力勞動者是國家財富的直接創(chuàng)造者。同樣,這部分勞動者在工人階級隊伍中占大多數(shù),且結構復雜,是本階級的基本成員,在本階級政黨領導下?lián)撝鐣髁x現(xiàn)代化建設事業(yè)的重任。工會組織應盡可能地把這部分勞動者吸引到工會中來,在不損害全國人民總體利益的情況下,應大張旗鼓地、行之有效地維護他們的具體利益。
所謂腦力勞動者,是指掌握一定的科學文化知識并從事以消耗腦力為主的活動的勞動者。例如:企業(yè)的管理者、工程師、經濟師、教師、醫(yī)生以及文學藝術工作者等。腦力勞動者最早產生于原始社會向奴隸社會過渡時期,它本身不是一個獨立的階級,而是分屬并依附于不同的階級。在私有制社會中,剝削階級掌握國家”機器”并壟斷科學文化和技術知識,腦力勞動者大都為剝削階級服務,因而處于與體力勞動者根本對立的地位。在社會主義社會中,生產資料公有制的建立使得全體勞動者,包括腦力勞動者,成為國家和社會的主人。腦力勞動者和體力勞動者之間不再體現(xiàn)為階級對立關系,而是共同成為無產階級勞動者的成員,因而腦力勞動者也是工會會員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我國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中,腦力勞動者發(fā)揮著巨大作用,是進行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絕對必需的因素,對此,工會要尊重知識,珍惜他們的勞動,維護好腦力勞動者的合法權益,調動其工作積極性,從而,促進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的發(fā)展。
孟子曰:“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于 人”;《左傳襄公九年》:“君子勞心,小人勞力,先王之制也。” 中國輕視體力勞動,自古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