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40)仲景用細辛妙在何處(上)

仲景用細辛妙在何處(上)
時間:2016-02-26 來源:中國中醫藥報 作者:王慶其
   ·辛者能散能行,有開肌腠的作用。細辛并無“利水道”作用,主要是辛有發散能利氣化作用,間接的利水作用,可以開胸中積滯。

   ·細辛有解痙的作用,用細辛不管是神經痛、風濕痛還是其他痛癥,凡是寒邪閉阻,由寒邪引起的都可以用細辛。

   ·細辛辛香走竄,可以通里解表,能夠溝通表寒和里寒,治太陽透入之寒,再由太陽作汗而解,這實際也是因勢利導法。

    《神農本草經》將細辛列為上品:“細辛,味辛,溫。主咳逆,頭痛腦動,百節拘攣,風濕痹痛死肌。久服明目,利九竅,輕身長年。一名小辛,生川谷。”

   仲景用細辛的方劑有14方,分布于18條原文中,其中《傷寒論》6條,《金匱要略》12條。另有《金匱要略》中侯氏黑散一方,后世有注家認為不是張仲景的,是后世補入的。以細辛名方者5方,方名中無細辛者9方。

【細辛的功用】

    辛散祛風解表邪

   《傷寒論》301條有麻黃附子細辛湯,治療“少陰病,始得之,反發熱,脈沉者”。《本草綱目》:“細辛,辛溫能散,故諸風寒風濕頭痛……宜用之。”麻黃附子細辛湯主要治療太陽與少陰合病。《藥品化義》記載:“細辛,若寒邪入里,而在陰經者,以此從內托出。”麻黃附子細辛湯,附子溫在里,麻黃發表之寒,細辛從里出表。

    散寒化飲止咳逆

   細辛功能溫肺化飲,用治肺寒痰飲咳喘諸證。小青龍湯是治療外寒內飲的代表方;《金匱要略》有治療外感風寒內有飲邪郁熱證的小青龍加石膏湯;治療“咳而上氣,喉中有水雞聲”的射干麻黃湯;治療支飲咳而胸滿的苓甘五味姜辛湯;治療支飲上逆嘔吐的桂苓五味甘草去桂加姜辛夏湯;治療“水去嘔止,其人形腫”的苓甘五味加姜辛半夏杏仁湯;治療“面熱如醉”的苓甘五味加姜辛半杏大黃湯。小青龍湯是治療外有風寒內有水飲的代表方,一般表現為老慢支,內有痰飲宿疾的慢性咳喘病;過去筆者曾對百日咳喉中有水雞聲,用射干麻黃湯甚好;治療支飲咳而胸滿的苓甘五味姜辛湯,用于胸膈有痰飲療效較好。如老慢支、胸膜炎、痰飲停于胸膈,用細辛散寒解肌。辛者能散能行,有開肌腠的作用。細辛并無“利水道”作用,主要是辛有發散能利氣化作用,間接的利水作用,可以開胸中積滯。心肺病、胸腔積液,不論是炎癥引起的,結核引起的,或者胸腔積液引起的,胸悶氣滯飲停的都可以用,包括慢性心衰,竇性心律不齊,屬于飲證的都可以用細辛。《名醫別錄》:“溫中下氣,破痰利水道,開胸中結滯。”《長沙藥解》:“細辛,斂降沖逆而止咳,祛寒濕而蕩濁,最清氣道,兼通水源,溫燥開通,利肺胃之壅阻,驅水飲而逐濕寒,潤大腸而行小便,善降沖逆,專止咳嗽。”

    溫經通陽治厥逆痹痛

   《傷寒論》:“手足厥寒,脈細欲絕者,當歸四逆湯主之。若其人內有久寒者,宜當歸四逆加吳茱萸生姜湯。”《傷寒貫珠集》:“夫脈為血之府,而陽為陰之先,故欲續其脈必益其血,欲益其血必溫其經。”《素問·調經論》:“血氣者,喜溫而惡寒,寒則泣不能流,溫則消而去之。”細辛性溫可以助血運,止疼痛之功。《神農本草經·細辛》:“頭痛腦動,百節拘攣,風濕痹痛。”

    通利九竅

   仲景無此記載,《神農本草經·細辛》:“久服明目,利九竅。”筆者曾治療一位比較嚴重的鼻竇炎患者,晨起頭痛嚴重,因為一晚上膿液積在鼻竇部,所以早上前額疼痛,在看耳鼻喉科效果不理想,筆者重用細辛、蒼耳子、金銀花這一類,細辛用12克,幾診后鼻竅就通了。細辛治療頭痛效果良好,有解痙的作用,寒邪凝滯,寒主收引,受寒引起的關節拘攣,氣血閉阻,用細辛不管是神經痛、風濕痛還是其他痛癥,凡是寒邪閉阻,由寒邪引起的都可以用細辛。五官科中還有牙痛,過去用細辛和白芷磨成粉放于牙上,止痛效果很好。現在多發性口腔潰瘍用細辛也是很好的。《本草正義》記載細辛:“芳香最烈,故善開結氣,宣泄郁滯,而能上達巔頂,通利耳目,旁達百骸,無微不至,內之宣絡脈而疏通百節,外之行孔竅而直達肌膚。”現代臨床常常用細辛治療慢性鼻炎、反復發作性口腔潰瘍、牙齒痛等等。細辛是溫藥,一般不用于眼科疾病,其實后世在《本草經》中用于眼科疾病是非常普遍的,在最早的眼科書里用細辛的方子幾十個,在《千金要方》里面用細辛治療各種眼科疾病,也有很好的療效。

   從中藥藥理學分析:細辛有鎮靜、鎮痛、解熱的作用,藥理學證明麻黃附子細辛湯就是解熱的;細辛能祛風解表,類似于抗變態反應性炎癥的作用;細辛有強心、擴張血管、松弛平滑肌的作用,還可以增強脂質代謝和升高血糖等作用;細辛有平喘、祛痰、強心、抗心肌缺血、升高血壓以及局部麻醉等作用。

【細辛的配伍】

    細辛加麻黃、附子

   功能溫陽發汗解表,代表方麻黃附子細辛湯。張錫純:“用附子以解里寒,用麻黃以解外寒,而復佐以辛溫香竄之細辛,既能助附子以解里寒,更能助麻黃以解外寒,俾其自太陽透入之寒,仍由太陽作汗而解,此麻黃附子細辛湯之妙用也。”細辛辛香走竄,可以通里解表,能夠溝通表寒和里寒,治太陽透入之寒,再由太陽作汗而解,這實際也是因勢利導法。“其在皮者,汗而發之”,在表證階段用發熱解表的方法,通過發汗而解。

   病案1:麻黃附子細辛湯治陽虛感冒頭痛。張某,男,51歲。天氣暴冷,不慎受寒感冒,畏寒、頭痛頭脹,鼻塞流涕,渾身骨節疼痛,咽微癢咳嗽,無痰,食欲不振,舌苔白,脈緊。此屬麻黃附子細辛湯證。處方:麻黃12克,附子6克,細辛6克,荊芥12克,防風12克,羌活12克,川芎12克,炒白術,制半夏12克,蟬衣6克,款冬花9克,3劑。二診:藥后畏寒、頭痛頭脹明顯好轉,咳嗽加重,咽癢有少許痰,食欲不振,舌苔白好轉,脈稍緩。上方去附子、羌活,加前胡12克,炙紫菀12克,象貝母12克,5劑,諸證平。

   病案2:麻黃附子細辛湯治高年陽虛腳攣急。陳某,年屆九十高齡,身體素來健康。近值隆冬,寒氣凜冽,一個月來經常夜半出現小腿抽筋攣急,每每在半夜起坐,或用熱水袋外敷,或以手按摩半小時,方能緩解。雖屬小恙,對于年邁之人言,頗以為苦。此高年元陽不足,無以溫煦筋脈,加之冬令陰氣偏盛,夜半又為陰中之陰,陽氣潛藏,陰盛陽虛。處方:麻黃12克,附子9克,細辛6克,懷牛膝12克,葫蘆巴15克,菟絲子12克,肉蓯蓉15,當歸12克,川芎12克,丹參15克,白芍15克,甘草6克。7劑后證情緩解,再7劑小腿抽搐未再復發。

    細辛加干姜、五味子

   功能散寒化飲止咳逆,代表方小青龍湯,主治太陽傷寒表實證兼有痰飲內停。陳修園:“《金匱》治痰飲咳嗽不外小青龍湯加減,方中諸味皆可去取,唯細辛、干姜、五味不肯輕去……學者不可不深思其故也。”尤在涇:“麻黃、桂枝,散外入之寒邪;半夏、細辛、干姜,消內積之寒飲;芍藥、五味,監麻、桂之性,且使表里之藥,相就而不相格爾。”國醫大師裘沛然非常贊同陳氏的話,他認為小青龍湯的主要組成不是麻黃、桂枝,而是細辛、干姜、五味子,小青龍湯有五六個加減方,而細辛、干姜、五味子這三味藥不會去掉,如果去掉這三味藥就不是小青龍湯了。

   病案1:小青龍湯加減治療慢支急性發作。單某,男,41歲。患者畏寒,咳嗽月余,經西藥治療半月多未見好轉。來診時咳嗽氣稍促,夜能平臥,咳痰清稀量多,一晝夜半杯余,納少,大便不暢,精神疲乏無力,舌苔白膩,脈弦滑。患者過去有吸煙史,時有咳恙。此外邪尚未全解,內有飲邪膠結。擬小青龍湯化裁。處方:麻黃12克,桂枝9克,細辛9克,干姜9克,制半夏12克,陳皮9克,白胡12克,前胡12克,桑葉皮(各)12克,五味子12克,葶藶子12克,桃杏仁(各)12克,枳實12克,7劑。二診:藥后證無進退,原方細辛改12克,蛤殼30克,黃芩15克,魚腥草30克,甘草12克,14劑。三診:21劑后證情大減,咳稀痰少,食欲好轉,舌膩明顯改善。原方14劑,咳止喘平。

   病案2:小青龍湯治療喘息型支氣管炎。林某,女,42歲。主訴:咳喘30余年,近又發作,加重一周。現病史:幼年3歲時即患咳嗽氣喘。迄今已30多年,發作大多在秋季,近3年來,發作越發頻繁。一周來咳喘氣促加重,夜間不能平臥,咯痰呈泡沫狀,色白,口干欲飲,大便偏干,無明顯發熱。面色少華,兩肺呼吸音偏低,兩肺底聞及干啰音;下肢無浮腫,頸靜脈不怒張。舌稍胖,苔薄白,脈細。診斷:喘息型支氣管炎。辨證為痰飲內停,肺氣壅滯,寒熱兼夾。治擬辛開苦降、寒熱并調、補瀉兼施。擬小青龍湯加減。處方:凈麻黃15克,桂枝15克,干姜15克,細辛12克,黃芩30克,龍膽草12克,生地黃30克,生甘草20克,黃芪30克,桃杏仁(各)15克,訶子肉12克,7劑。上方加減治療2月,發作平息。(國醫大師裘沛然醫案)

   裘沛然先生治慢支主張辛溫蠲飲,苦寒泄肺為大法。“肺欲辛”,辛能散邪結,溫可化痰飲;苦能降上逆之肺氣,亦可清內蘊之痰熱。本案咳喘,自幼而起,釀成慢性,治療非易。歷代醫家治療此疾有許多經驗良方,但最令裘沛然先生心折者首推仲景小青龍湯。本案組方乃小青龍湯變法,方中配伍,獨具匠心。既有麻黃、桂枝之辛散,又用訶子肉之收斂,相反相成;取麻黃、桂枝、干姜、細辛之辛散解表,化飲散結,又伍黃芩、龍膽草以清肺中蘊熱之邪;辛苦相合,自有升清降濁、宣肅肺氣之功。桃仁、杏仁此藥對,乃止咳化痰,以利肺氣之通暢。因久咳耗氣傷陰而以黃芪、地黃相合。這是裘沛然先生慣用的代表方劑,即使他自己感冒咳嗽,他也用這么多,他有時候干姜用30克,麻黃用15克,還是生麻黃,細辛還是12克。

   本案中此類患者往往有肺氣腫,中醫講肺氣虛,發作時喘息,不發作時一動就喘息,所以加訶子肉收斂肺氣,發散收斂并用起到相輔相成的作用。麻黃、桂枝、細辛、干姜都是辛溫的,和黃芩、龍膽草苦寒清熱一起用。辛溫是發散的,苦寒是降逆的,慢性支氣管炎說到底就是肺氣的宣發、肅降失調,肺氣不宣用麻黃、桂枝,肺氣不降用黃芩、龍膽草,辛溫發散和苦降同用,調節其肺失宣降的功能。龍膽草一般不用于清肺熱,認為是清肝膽之熱,瀉肝膽實熱的代表方是龍膽瀉肝湯。裘沛然先生認為龍膽草也可以清肺熱,他經常黃芩和龍膽草一起用,可以清肺中之里熱,外有表寒,入里以后郁而化熱,寒熱交錯,所以一方面用干姜、細辛,一方面用黃芩、龍膽草,寒熱并用。另外,一般認為痰白是寒,痰黃是熱,裘沛然先生認為痰白的也和寒熱有關,這種病人往往喘息以后口干舌燥,所以是寒邪郁而化熱,是寒熱交錯的。這種人往往陰氣虧虛,所以用生地,黃痰怎么能用生地呢,裘沛然先生認為痰飲停于肺部郁而化熱傷陰。另外,桃仁和杏仁也是一個藥對,桃杏仁,特別是對慢阻肺、肺動脈高壓這種病人往往口唇發紫,缺氧,舌也是發紫,中醫認為有瘀血,所以用葶藶子加桃仁能夠治療肺動脈高壓,效果很好,瀉肺氣,兼活血。動物實驗證明對解除肺動脈高壓是有效的,筆者碰到慢阻肺、肺動脈高壓就桃杏仁一起用,加葶藶子12~30克,葶藶子吃多了有時候會嘔吐,劑量可以逐步增加。如果是久咳損傷氣陰的加黃芪、生地。老慢支的病機錯綜復雜,寒熱交錯,表寒加里熱,即有痰還有氣陰兩虛的癥狀,本虛標實,肺的疾病往往影響到心,所以不能用單一的方法治療,以療效、緊扣病機最重要。

(責任編輯:高繼明)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用量不過錢的細辛,到底該怎么用?
慢性支氣管炎,看國醫大師裘沛然如何治!
名方廣用:小青龍湯
小青龍湯 《傷寒論》
『解表劑』辛溫解表>小青龍湯>小青龍湯(傳統醫學)
治療哮喘,該如何控制中藥的劑量?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玛曲县| 法库县| 通道| 新宁县| 嘉荫县| 开封县| 丰都县| 公安县| 南开区| 清远市| 伊吾县| 沭阳县| 成都市| 三原县| 鄂伦春自治旗| 赤水市| 定襄县| 长乐市| 梧州市| 塔城市| 崇文区| 固镇县| 民权县| 甘孜县| 商南县| 通辽市| 庄河市| 富锦市| 繁昌县| 白城市| 赫章县| 蒙山县| 广东省| 庆安县| 习水县| 巩留县| 保亭| 九龙县| 阿城市| 谢通门县| 连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