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松大鬧飛云浦是文學著作《水滸傳》中的經典橋段,以《水滸傳》為原型創作的民間藝術作品還有很多。不論在怎樣的藝術作品中,武松都是一個豪邁有義氣的英雄形象。在《水滸傳》中也不例外,作者高超的筆觸,絕妙的描寫,將武松的英雄形象勾勒得栩栩如生,最讓我印象深刻的莫過于武松大鬧飛云浦這一段。
武松畫像
在此之前,因為一些過節和誤會,武松在憤怒之下狠狠打了蔣門神一頓,并把快活林搶奪了過來。不服氣的蔣門神哪里肯善罷甘休,他發誓要好好教訓武松一番,便暗自勾結張團練和張都監設計陷害武松。無辜的武松被誣陷為盜賊,逮捕入獄,脊杖二十,并要被發配恩州。施恩三次出入死囚牢,探望武松,并為他準備了逃跑時需要的盤纏和干糧。
武松由兩個公人押解著出了孟州衙門,誰知蔣忠竟然派人暗中殺掉武松。武松一怒之下,在一個名為飛云浦的橋上將差人全部殺死,然后回到城中蔣忠、張都監等飲酒作樂的鴛鴦樓,把樓里的人全部殺光。
武松是有血有膽的義士,最厭惡小人的陷害,在他面前耍弄手段簡直就是玩火自焚,不自量力。不過,若是沒有施恩冒著危險三入牢獄探望他,并帶給他信息和物資,或許他想要脫身也沒有那么容易。從這點來看,武松還是個人緣不錯的人,危難時刻總有人出手相助。
武松和魯智深誰更加厲害
武松是梁山一百零八將之一,在梁山排行第十四位,因赤手空拳打死猛虎而聞名。他慣用的兵器是雪花鑌鐵戒刀,勇猛威武,人人敬仰。魯智深同樣是梁山一百零八將之一,排名十三,綽號“花和尚”。他曾拳打鎮關西,愛好打抱不平,習慣用重六十二斤的水磨鑌鐵禪杖。
武松劇照
兩個人都是很厲害的角色,若非得論個高低,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他們兩個先后落草梁山,針鋒相對的經歷幾乎沒有,所以沒法完全客觀地評比出誰的武功更勝一籌。
只有一次,弄丟了生辰綱的楊志,欲尋短見短見不成,在曹正的建議下去了二龍山,并在山上分別和武松、魯智深單獨打斗了一場,打得難解難分都沒有分出勝負。照這樣推測的話,那武松和魯智深的功夫或許也不分上下,單打獨斗的話大概也是平手吧。
只不過,魯智深以大力勇猛而聞名江湖,他曾大鬧五臺山、倒拔垂楊柳。兩人合抱那么粗的楊柳樹,豈是誰都能連根拔起的?寺中之人無不佩服得五體投地,直稱他為天上的羅漢。醉酒后,他即興表演的拳術,被稱為魯智深醉拳。而武松雖然也曾赤手打死過猛虎,但終究是借著烈酒的后勁,若是他當時沒有喝酒會怎樣呢,我們無從得知。何況,六十二斤重的禪杖,也不是誰都能隨便拎起來的啊。單比兵器,武松就不如魯智深。
所以,綜合比較下來,魯智深比武松更耐戰,更有持久性。
武松夜走蜈蚣嶺的故事情節
武松是一位敢愛敢恨、快意恩仇的人,也是施耐庵筆下最為有魅力的一個人物,武松夜走蜈蚣嶺是武松一生之中比較重要的一個時刻,在施耐庵筆下的這一章節,武松好像是完全喪失了理智一樣殺了很多的人,這一章節中的武松完全拋棄了那些禁錮自己的教條戒律,是一個任性而為的人。
武松夜走蜈蚣嶺
在這一章節里開篇武松殺死兩名解差和蔣門神的兩個徒弟之后站在橋上義憤難平,就這樣走掉怎么能夠解心頭之恨,于是武松回轉到孟州城內,這個時候天已經黑下來了,于是摸黑進入到張都監的府內,不管是什么人,見人就殺,包括張都監、蔣門神、張團練等人在內的一共殺死了十五口,殺完人之后武松出了孟州城,到一座廟內歇息,但是卻被張青與孫二娘的屬下抓住要殺了做包子,幸好張青與孫二娘及時趕到,見到是武松于是將武松放了下來。
武松說了自己的遭遇,張青與孫二娘建議武松去二龍山入伙,并且為武松寫了推薦信,為了躲避官府的追查將武松打扮成了頭陀的樣子,于是武松就上路了,來到蜈蚣嶺已經天黑了,武松見到一個道長模樣的人在房內與一個婦人調笑,武松看到這樣一個不守清規的老道心頭火氣,于是殺死了老道的徒弟,并且與老道纏斗,最后將老道殺死在蜈蚣嶺。
從這一章節中我們看到了一個率性而為的武松,完全以自己的價值觀判定人的生死,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到武松受到了多么大的刺激,心中的憤怒只有通過這樣的殺戮才能夠平息,可見武松對遭遇到的不幸的極力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