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自認投資失敗170余投資客不知被坑
楚天金報訊圖為:570萬元現金被全部返還給受害人
采用公司化運作,在互聯網上搭建虛假的大宗商品、貴金屬、合約指數交易平臺(克隆TMX集團交易平臺網站),虛構商品交易,當投資者注入資金后,團伙通過后臺操控,制造和發(fā)布受害人虧損假象,致全國25個省市170多人被騙。有許多人被騙后認為是自己投資失敗而自認倒霉、沒有報案。警方經過7個多月的縝密偵查,在襄陽搗毀該團伙,抓獲18名嫌疑人。
8月12日,宜昌市公安局在遠安縣召開新聞通氣會,通報偵破“11·24”網絡詐騙案件,在通氣會上,遠安警方將繳獲的570萬元現金全部返還給來自全國18個省市的30多名受害人。
從一夜暴富到被強制平倉出局
31歲的山東人李先生是名受害者。他稱工作之余,愛投資理財,也加入一些金融行業(yè)的QQ聊天群。
去年11月,QQ群里有一名自稱“晴兒”的女子主動加他好友,“晴兒”時不時在QQ空間和微信朋友圈曬自己的動態(tài),不是開著豪車,就是在吃著美食,過著奢華的生活。
相識一個多月后,“晴兒”告訴李先生,自己在一個國際金融網絡交易平臺投資鉆石等貴金屬,不到一個月賺了13萬美金。為了取信李先生,“晴兒”還將自己投資的賬戶截圖發(fā)給李先生。根據“晴兒”提供的某投資平臺名字,李先生經過查詢,發(fā)現這是全球四大交易平臺之一。抱著試試看的心情,李先生在該平臺注冊,當天分兩次共注入資金8900美金,沒想到,第二天,賬戶上已經變成17000多美金。
一晚上就賺了這么多錢,李先生開心不已,通過微信給“晴兒”發(fā)了個大紅包表示感謝。“晴兒”繼續(xù)說:“投資少,便賺得少,要想賺更多的錢,一定要多投入。”
李先生的這筆錢,到了第三天,變成了42000美金。然而,沒等李先生高興太久,到了當晚,賬戶被強制平倉,分文不剩。李先生認為是投資失利。隨即,又陸續(xù)投入大量資金,李先生先后損失22萬多元。“這個平臺的操作模式與其他正規(guī)平臺一樣,但倍率更大賺錢更快,前期讓你嘗到甜頭后加倍投入。”李先生說。
然而,即使損失了20多萬元,李先生卻沒有意識到,這個所謂的全球四大金融交易平臺實際上是克隆的虛假平臺,他只單純地將損失當作一個教訓。直到案發(fā)后,接到民警的電話通知,李先生才如夢初醒。
民警聯系受害人被認為是騙子
這起特大詐騙案的偵破,緣于一名遠安居民的報警。
2015年11月24日,宜昌市遠安縣公安局接到一居民的報案,稱他在2015年10月20日到11月24日期間,被一名QQ網民引誘投資貴金屬現貨交易,損失了23萬元。
接到報案后,遠安縣公安局順線追查,發(fā)現報案人資金并未流入托管銀行,而是通過第三方支付“國付寶”平臺流入私人賬戶。隨著偵查的深入,辦案民警還發(fā)現所謂網上貴金屬交易,實際是被一個職業(yè)詐騙團伙所操縱。該團伙窩點位于襄陽市,其“國付寶”賬戶流入資金已達數百萬元。
2015年底和2016年初,專案組在襄陽市先后抓獲涉案人員18人,收繳作案電腦20臺,銀行卡45張。專案組在抓獲嫌疑人的同時,組織民警奔赴全國多地,及時追回并扣押涉案資金570萬元。
專案組民警通過偵查發(fā)現,全國25個省市170多名群眾先后在該詐騙團伙制作的網站注冊,除少數群眾注冊后沒有注資外,大部分群眾均因在該網站投資而最終被騙。
由于該團伙打著合法公司的招牌,許多受害人都誤認為是自己投資失敗沒有報案,甚至很多受害人在專案組民警與其電話聯系時反而認為民警是騙子。
克隆知名交易網站狂施詐
29歲的主犯方某,化名“蘇三”,與30歲的劉某同為西北某省人,兩人是同學。高中畢業(yè)的他們曾在上海的金融公司打工,接觸到不少金融理財知識。離開上海后,他們進入了襄陽一家公司做業(yè)務員,利用虛假的交易平臺詐騙錢財,隨后兩人出來“單干”,他們請人做了克隆全球知名交易平臺之一的TMX集團金融交易網站,并租賃虛假交易軟件,招聘業(yè)務員。
為表達感激之情,來自全國18個省市的38位受害人提前一天來到遠安,定制了八面錦旗,邀請了遠安當地腰鼓隊,在遠安鳴鳳城區(qū)敲鑼打鼓感謝遠安公安。(除民警外,文中人物均為化名、化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