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聰明的投資者》札記(6)#投資理財# #讀書# 在前面的章節中,作者已經說明了防御型投資者的投資組...
《聰明的投資者》札記(6)
#投資理財# #讀書# 在前面的章節中,作者已經說明了防御型投資者的投資組合策略,就是應當將資金分散投資于高等級的債券和高等級的普通股。第4章介紹了債券之后,第5章主要講防御型投資者與普通股。作者先是總結了普通股投資的優點和投資規則。
普通股的第一個優點是很大程度上使投資者得以免受通貨膨脹的損失,第二個優點在于可為投資者提供較高的多年平均回報。當然,大前提是投資者不要以過高的價格買進股票。
作者給出的四項可資遵循的投資規則是:
1.適當但不要過于分散化,持股數因限制在最少10只,最多30只不同的股票之間。
2.你挑選的每一家公司都應該是大型的、知名的,在財務上是穩健的。【具體說來,“大型”界定為公司目前的資產不低于5000萬美元,或營業額不低于5000萬美元;“知名的”公司其規模應位于所在行業的前1/4或1/3;對一家工業企業來說,其普通股的賬面價值必須不低于其總資本(包括全部的銀行債務)的一半,鐵路或公用事業公司這一界限是不低于30%,才稱得上是財務穩健的。】
3.每家公司都應具有長期連續支付股息的歷史。
4.投資者應將其買入股票的價格限制在一定的市盈率范圍,其參照的每股收益,應取過去7年的平均數(25倍以內)。如果是過去12個月的利潤,則應控制在20倍以內。
投資規則的第4點限制,幾乎把所有的“成長股'都排除在外,作者給出的理由是,成長股投資方面有很大的投機成分,從而使得這種投資操作很難成功,對于防御型投資者來說,成長股的不確定性過高、風險過大。
作者奉勸那些初學者:不要把自己的精力和金錢浪費在試圖戰勝市場上。投資者應買入何種證券以及追求多高的投資回報率,不能以個人的資金多寡為依據,而要看自己在金融方面的能力,其中包括知識、經驗和性格等。
對于人們認為股票是不'安全'的這一流行偏見,作者指出,風險是指證券的實際售出、公司地位的嚴重惡化、或者由于買價相對于債券的內在價值過高而出現的虧損,而周期性的和短暫性的下跌造成的價格波動,并非真正的風險。
回顧整章的內容,知識含量很大,對于我們如何理解普通股的風險,怎樣規避真正的風險,都有很大幫助。只有依據個人情況進行理性投資,才能規避風險,或將風險程度降低。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