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近(楊君偉)書法作品欣賞之八十
詞牌系列之
采桑子
有人對丑奴兒這個詞牌不熟悉,然而它卻有著另一個為人所熟知的名字——采桑子。辛棄疾有一首家喻戶曉的詞作:
“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
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這首詞是辛棄疾罷官之后的人生長嘆,這位醉里挑燈看劍的豪客一生落得凄涼如此,于是有感而發。辛棄疾創新而大膽的將中間四字詞疊成重唱,循環之時,情感陡然遞增。丑奴兒也因此而絕艷百千年不息不止。
唐教坊大曲有《楊下采桑》,是兼有歌舞的大曲。采桑子便是截取其中一段而成的小令。采桑子節奏感極強,朗朗上口,受人喜愛。便是采桑子詞牌三個字便有一種活潑的感覺。歐陽修、馮延巳、柳永、晏殊、呂本中、納蘭容若等相關文學大家先后以采桑子為詞牌作詩詞,其中不乏名作。
晏殊有“時光只解催人老”,馮延巳有“月上云收,一半珠簾掛玉鉤”,歐陽修有“群芳過后西湖好”。雖是同曲,卻不同趣。有無限歡喜,有綿長悲思。
除此之外,還有《羅敷媚》,《羅敷艷歌》等詞牌名,其來歷不詳。也就如古時候的詞作一樣,傳至今日,幾乎已經沒有能唱的曲調了,然而音符雖然磨滅了,不滅的是如《丑奴兒》中那般炙熱而深沉的情感,或喜或悲,感染著任何一個時代的讀者。
“
采桑子
采桑子
馮延巳
笙歌放散人歸去,獨宿江樓。月上云收,一半珠簾掛玉鉤。 起來檢點經游地,處處新愁。憑仗東流,將取離心過橘州。
采桑子
馮延巳
花前失卻游春侶,極目尋芳。滿眼悲涼,縱有笙歌亦斷腸。 林間戲蝶簾間燕,各自雙雙。忍更思量,綠樹青苔半夕陽。
采桑子 · 時光只解催人老
晏殊
時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長恨離亭,淚滴春衫酒易醒。 梧桐昨夜西風急,淡月朧明,好夢頻驚,何處高樓雁一聲?
采桑子 · 群芳過后西湖好
歐陽修
群芳過后西湖好,狼籍殘紅,飛絮濛濛。垂柳闌干盡日風。 笙歌散盡游人去,始覺春空。垂下簾櫳,雙燕歸來細雨中。
采桑子 · 荷花開后西湖好
歐陽修
荷花開后西湖好,載酒來時。不用旌旗,前后紅幢綠蓋隨。 畫船撐入花深處,香泛金卮。煙雨微微,一片笙歌醉里歸。
采桑子 · 恨君不似江樓月
呂本中
恨君不似江樓月,南北東西,南北東西,只有相隨無別離。恨君卻似江樓月,暫滿還虧,暫滿還虧,待得團圓是幾時?
采桑子 · 明月多情應笑我
納蘭性德
明月多情應笑我,笑我如今。辜負春心,獨自閑行獨自吟。近來怕說當時事,結遍蘭襟。月淺燈深,夢里云歸何處尋。
采桑子 ·輕舟短棹西湖好
宋代:歐陽修
輕舟短棹西湖好,綠水逶迤,芳草長堤,隱隱笙歌處處隨。無風水面琉璃滑,不覺船移,微動漣漪,驚起沙禽掠岸飛。
詞牌
詞,長短句,配樂能唱,是為曲子詞。律詩格律不過四種,詞卻有上千詞譜。詞為詩余,數百年間籠罩在唐宋文壇之上,致使詞的格局太過局限。
然而隨著時間發展,越來越多的詞式定格,慢慢成為文學上與曲賦詩文并列文體,其中眾多的詞牌也往往有著精彩故事。
即日起,本欄目將對詞牌進行系列專題解讀,與讀者朋友共同分享詞牌背后的故事。
書法:楊君偉
文:千殤羽
文化丨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