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哲學誕生之日開始,歷經1400年,哲學迎來了教父哲學,但人們對世界的思考才剛剛開始。
公元前600年左右,有一群人吃飽撐著沒事做,于是開始思考世界為何物。以此開頭,從口頭闡述到著書立說,人類徹底蘇醒,并為后來的文明發展和技術發展奠定了理論基礎。
泰勒斯說:萬物皆生于水,有水就有物。
阿那克西曼德卻說:世界的本原肯定是“無定形”的,至于是什么東西我也不知道。
他的學生阿那克西美尼說:氣是本原,氣既是個東西,它又是無定形的,氣的聚合成為了水、土,氣的驅散成為了火,然后生萬物。
赫拉克利特說:既然火比氣更加疏散,那么火更加應該有資格成為本原,因為火比氣更具備“無定形”的性質。
熱衷于數學研究的畢達哥拉斯說:數才是萬物的本原,因為世間萬物無一不具備數。
恩培多克勒說:水、火、土、氣都是萬物的本原,是萬物的“四個根本”,人之所以能看見火,是因為人的眼睛就是一團火,只有火才能認識火。
德謨克利特說:萬物的本原是原子,原子在虛空中進行旋轉生成了萬物。
巴門尼德提出“存在論”,聲稱是某個女神告訴他的,并向人們提出了“真理之路”與“意見之路”。
普羅泰戈拉說:人是萬物的尺度,人說物質是什么它就是什么。
蘇格拉底說:大家都醒醒吧!你們一直在探究自然物,然而自然的廣漠,人是不可能完全認識的。認識你們自己吧!真理就是美德!
柏拉圖說:老師,你說的不對!“理念”才是最高的善,才是最高的真理,萬物的變化一直是無限接近于“善”這個理念的;而君王作為最高統治者,必須擁有過人的智慧,所以只有學哲學的人才能成為君王,同時他也是“哲學王”。
亞里士多德說:形式和質料都是萬物的本原,是質料發揮自己的潛能所以達成了形式的實現,追溯到終極,有一個“第一推動者”推動著質料進行運動。
伊壁鳩魯說:你們想這么多有什么用,我都不知道你們在說些什么鬼,人生最重要的是要開心!
斐洛說:猶太神學的啟示是最高的真理,而哲學,就來自于猶太神學,柏拉圖他們這些哲學家提出了的理論是受猶太神的指引,只是他們自己不知道原來最高真理是神,即上帝、基督神。
普羅提諾說:世界的終極是“太一”,萬物皆有靈魂,靈魂生于“太一”,“太一”是最高精神實體,既是“善”也是“神”。
奧里根說:上帝是完滿的“一”,“一”包含著圣父,圣子和圣靈,圣父生出圣子即logos,圣子的肉身即為耶穌基督,三者都屬于上帝同一個神體。
奧古斯丁說:亞當和夏娃吃了禁果,就帶上了“罪”,他們的后代,也就是我們人類生來就有“原罪”,這是代代相傳的,逃脫不掉的。但是上帝他是至善的,所以他給了我們贖罪的機會,我們只有秉承“善”的信仰,死后才能讓我們的靈魂回到極樂天國。
愛留根納說:我們的信仰要服從于理性,《圣經》中的圣父是哲學上的實體,圣子是哲學上的理智,圣靈是哲學上的生命,三者合一。真哲學就是真宗教,真宗教就是真哲學。
此時已是公元800年。
歷經1400年,人類充滿著好奇心地探索世界,試圖找到一個終極的本原,先從自然開始探索,再到探索人的自身,發現都有其矛盾的一面;此時,人們似乎從猶太人的史書里找到了一個大家都認同的且合乎邏輯的答案,就是上帝。同時,為了宗教的壯大,教徒們極力利用哲學,以合乎情理的簡單邏輯加以修飾,把宗教與哲學結合在一起;不得不說,哲學當中確實具有宗教的某些東西。這個時期,猶太教發展為基督教并開始向全世界輻射開來,時至今日,基督教仍然是全球最大的宗教,基督教徒超過30億人。人類探索世界的成果加一本猶太人的史書,和幾位護教學者,共同創造了宗教。由于“世界本原”問題所產生的邏輯學,倫理學,自然科學等學科逐漸進步發展,為人類的技術爆發提供了歷史可能性。
回到21世紀的今天,人類所取得的科學技術仍然建立在100多年前的科學理論之上,下一次技術爆發初現端倪,面對量子力學等發現,人類還未能將其轉化為技術,人腦和電腦的相互識別(人機對接)處于實驗階段。我相信,若干世紀后的技術爆發,勢必會對今天的哲學體系發生撞擊,不知道那時是否還會有“神”這一概念,不知道那時的“物質”是否會與“精神”相結合,不知道那時的社會體系更加專制還是民主還是消失不見,但是人類文明會如同公元元年,開始新的文明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