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從姜桂附看扶陽理論的應用
中醫(yī)書友會第1145期
每天一期,陪伴中醫(yī)人成長
I導讀:“火神”精粹在扶陽,而扶陽又離不開姜、桂、附,看看盧老師的臨床案例是怎么體現(xiàn)的。文章末尾有彩蛋,小編就先劇透一下吧~盧老說:“一個中醫(yī)生,不管你是哪一個流派,你宗哪一家,怎么樣來振興中醫(yī)呢?首先就是要提高療效,這是至關(guān)重要的一個問題。”你認不認同這句話呢?(編輯/張亞娟)
從姜桂附的使用看扶陽理論的應用
作者/盧崇漢
要談扶陽理論的運用,當然就離不開姜、桂、附,所以這里就先從姜、桂、附的運用談起。
我曾經(jīng)對1992年全年的20076張?zhí)幏街惺褂媒⒐稹⒏降那闆r作了一個詳細的統(tǒng)計,現(xiàn)在不妨來簡單回顧一下這次統(tǒng)計。在這20076張?zhí)幏嚼锩妫媒奶幏揭还彩?0016張,也就是全年只有60張?zhí)幏經(jīng)]有用生姜。這個姜包括了干姜、煨姜,還包括了筠姜(就是湖北筠縣的一種姜)。在用量上,生姜的用量在30g到200g之間,干姜的用量在25g到90g之間。
在這20076張?zhí)幏嚼锩妫霉鸬奶幏揭还彩?9852張。這個桂包括了肉桂、官桂,這當中還包括了桂枝、官桂同時使用,以及桂枝、肉桂同時使用。桂枝的用量在15g到75g之間。肉桂或者官桂的用量在15g到30g之間。
在這20076張?zhí)幏嚼锩妫酶狡奶幏揭还彩?9423張。在全年的處方里面,它占了96.8%。這個附片包括了天雄片、黃附片、黑附片、熟附塊,都屬于制附片。制附片的用量在60g到250g之間。
為什么要用姜、桂、附?為什么要用這么多姜、桂、附?我從上個世紀70年代開始,就一直反復考慮這個問題。其他的中醫(yī)生為什么沒有這樣用?為什么我會這樣用?像這樣在臨床上廣泛運用姜、桂、附,以及其他辛溫扶陽藥物所組成的方劑來治療疾病,其背后的指導思想是什么呢?根源還是在對中醫(yī)基礎理論的認識上,存在著一些差異。
附子辛溫大熱,有毒,在很多資料上都有記載。有的醫(yī)家談到如果長期使用或大劑量的使用,可能會耗氣,傷血,甚至燥傷腎陰,故告誡后人,只可暫用,不可長服,并提出 “非身涼,四肢厥則不可用”和“非危證不用”等戒律。這實際上就限制了附子的廣泛使用。但是鄭欽安先生、盧鑄之先生、盧永定先生他們這一流派,前后相續(xù)行醫(yī)一百多年來,都是大劑量、長期地使用附子,同時使用姜桂。所以,當時都稱他們?yōu)椤敖较壬保Q其學派為“火神派”。
不過,鄭欽安的《醫(yī)理真?zhèn)鳌贰夺t(yī)法圓通》《傷寒恒論》這三部書,并沒有從中醫(yī)基礎理論上明確地把它說透,為什么要這樣用姜、桂、附?上世紀70年代,我曾提出,在中醫(yī)陰陽學說里面,存在“陽主陰從”的關(guān)系。中醫(yī)認為機體的陰陽之氣是我們生命活動的原動力。先秦的諸子百家也明確談到了這些問題。比如在《周易》里談到:“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tǒng)天。”而在論坤元的時候,卻是“乃順承天”。很顯然,《周易》在這里強調(diào)了“陽”為主導,“陰”為從屬的觀念。在《乾鑿度》里面還提到了“氣者生之充也”,“夫有形者生于無形”,這就說明陽氣是我們機體化生四肢百骸的原動力。如果沒有陽氣,也就不能夠溫煦化育,如果沒有陽氣的溫煦化育,陰也就不能夠獨立存在,更不能夠發(fā)展壯大。再看《內(nèi)經(jīng)》里面,它的重陽思想也是很突出的。《素問·上古天真論》指出了保存真陽之氣,才能夠達到“恬淡虛無,真氣從之”這樣一個生命境界。
展開來看,陽氣對人體生理病理都有其廣泛的影響。比如,心沒有陽,血就不能正常地運行;脾沒有陽,水谷就不化;肝沒有陽,就不能正常地疏泄,不能正常地藏血;肺沒有陽,宣降的功能就會失常;腎沒有陽,就可以導致濁陰凝閉。所以,陰陽的升降之理就是陽升,陰才能正常地降;陽降,陰才能正常地升。如果沒有陽氣的布運,陰陽就不可能正常的升降。反過來講,陽氣的布運是陰陽升降的必備的前提條件。有鑒于此,盧氏醫(yī)學一個重要的觀點就是崇尚“陽氣宜通”,始終保持在“通”的狀態(tài)。盧氏認為,很多疾病的病因病理,都由機體陽氣的虛損、郁結(jié)導致。從治療的角度來看,盧氏強調(diào)扶持和溫通陽氣無疑是一個極端重要的治療原則。
鄭欽安先生對《周易》《內(nèi)經(jīng)》《傷寒論》,以及后世的一些醫(yī)家,都做了比較深刻的研究。在《醫(yī)法圓通》中,他提到:“仲景立四逆,究竟是專為救這點元氣說法……此方不獨專為少陰立法,而上中下三部之法具備。知得此理,便知得姜附之功也。今人不知立極之要,不知姜附之功,故不敢用也。非不敢用也,不明也。”鄭欽安在這里提出來很多醫(yī)者不知道“立極之要”,實際上,就是不知道人生立命在于以火立極這個要害。并不能真正明白為什么要這樣用姜、桂、附。所以他進一步說:“余非愛姜附,惡歸地也,功夫全在陰陽上打算。”如果學者能夠洞達陰陽之理,自然會頭頭是道,就不至于會出現(xiàn)姜、桂、附不敢用、不能用的情況。那么,鄭欽安先生提出來的“立極之要”,“陰陽之理”,談的是什么?它實際上包含了從自然界到人體,都是以陽為主、以陰為從的道理。正如我們對自然界的天文、氣象、歷法的認識,以及萬物的生長存亡的變化,都決定和依賴于太陽,我認為中醫(yī)陰陽學說的實質(zhì),應該包含在這一道理里面。
鄭欽安的弟子盧鑄之,也就是我的祖父,曾經(jīng)談到“人之生存,純在天地之中。陰陽之內(nèi),五行之間。一切動靜都隨陰陽之機而轉(zhuǎn)。業(yè)醫(yī)者,須識得《內(nèi)經(jīng)》說的‘凡陰陽之要,陽秘乃固。’‘陽氣者,若天與日,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故天運當以日光明。’”此言人體陰陽之虛實、盈縮都在五行變化當中,上、下、內(nèi)、外息息相通,陽氣周流,剎那不停。盧鑄之還談到:“隨日月晝出夜入,晝作夜息,為養(yǎng)生治病之一大綱領(lǐng)。”他談到的這個綱領(lǐng),實質(zhì)上是提示我們應該認識到人體陽氣之極端重要性。
人體生命活動始終存在著陽主陰從的關(guān)系,陰平陽秘乃言以陽為主導的陰陽動態(tài)平衡。如果我們明確了陰陽在生理活動中的主從關(guān)系,就能把握復雜的病理變化,并作出正確的診斷及治療。從生理上而言,維持生命的正常生存,依靠的是陽氣。因為人體各個臟腑,各個組織器官的一切生理活動,以及精、氣、血、津液的化生、運行都離不開陽氣的溫煦、推動、氣化、固攝。所以,陽氣的盛衰關(guān)系到機體生命的強弱與存亡。我覺得李念莪在他的《內(nèi)經(jīng)知要》里面有一段話很直截了當:“天之運行,惟日為本,天無此日,則晝夜不分,四時失序,晦冥幽暗,萬物不彰矣。在于人者,亦唯此陽氣為要,茍無陽氣,孰分清濁?孰布三焦?孰為呼吸?孰為運行?血何由生?食何由化?與天無日等矣。”
在病變的過程中,矛盾的主要方面仍然在于陽氣,亦即陽主陰從的關(guān)系遭到破壞,是疾病發(fā)生的關(guān)鍵。在臨證上,陰虛的本質(zhì)仍然是陽的不足,這是由于陽氣化生陰精的功能受到影響,才會出現(xiàn)陰陽兩者關(guān)系失調(diào)。所以,對于陰虛病人,只要姜、桂、附,配伍適當,不但不禁用,反而還能起到輔助協(xié)同的作用。姜、桂、附不但不會傷津耗液,反而還能夠促進津液回生,從而起到陽生陰長的作用。上面我提到一年的病例統(tǒng)計,涵蓋了很多病種,按照目前教材里中醫(yī)診斷的標準,那里面有很多都屬于陰虛的類型和證型。為什么我也用了姜、桂、附為主進行治療呢?這其實就是盧氏“人身立命,在于以火立極;治病立法,在于以火消陰”的學術(shù)見解在臨床上的具體體現(xiàn)。“病在陽者,用陽化陰;病在陰者,扶陽抑陰。”無論病之在陰在陽,皆不離扶陽這個原則,皆不悖扶陽這個旨歸,此為盧氏在欽安基礎上的發(fā)展,亦乃盧門之精粹所在。正是在這樣一個思想的指導下,姜、桂、附得到了廣泛的運用,成為盧門的一大特色,成就了盧門數(shù)代“火神”之名。
姜、桂、附在臨床上怎么運用呢?下面就結(jié)合幾個臨床案例來具體說明。
“前列腺增生”的辨證治療
前列腺增生是中老年男性的常見病,也是多發(fā)病。當然這是西醫(yī)的病名,中醫(yī)叫“癃閉”。臨床常以小便次數(shù)多、量少、小便細、排尿等待、尿不凈、甚至小便閉塞不通為特征。現(xiàn)在很多中醫(yī)常常簡單地把這個病歸到膀胱濕熱的范疇里,因為上述諸癥確實很像教科書上所描述的膀胱濕熱,治療常用八正散、導赤散等一類清利濕熱方劑,但是效果往往不理想、不持久。這亦反過來說明了這個病并非那么簡單,并非都是濕熱所致。
朱丹溪在《丹溪心法》里對此病進行了闡述,認為其或與氣虛有關(guān),與血虛有關(guān),或與痰、與濕熱都有很大的關(guān)系。并且提出了氣虛用參、芪、升麻;血虛用四物湯;痰多用二陳湯等具體的治療方法。到了明代張景岳把小便不通亦即癃閉的病因歸結(jié)為四:一為火邪結(jié)聚小腸膀胱;一為敗精、槁血阻塞水道;一為真陽下涸,氣虛不化;一為肝強氣逆,膀胱閉阻。并云:“膀胱為藏水之府。而水之入也,由氣以化水。故有氣斯有水,水之出也,由水以達氣,故有水始有尿。”這里強調(diào)了氣水之間的密切關(guān)系,體現(xiàn)了《靈蘭秘典論》“氣化則能出”的思想。制定了左歸、右歸、六味、八味等方劑以治療癃閉證。后世,也有醫(yī)家在不斷地總結(jié)這方面的經(jīng)驗,但效果還是不盡如人意。那么,鄭氏一派又是怎么看待這個問題呢?在《傷寒恒論》第21條里,鄭欽安有一段話往往被忽略,這段話是:“少陰腹痛,小便不利者,寒結(jié)于下,不能化下焦之陰也。”給出的方是真武湯。用真武湯的目的是什么呢?是為寒水阻滯而設的。所以他提出告誡說:“學者不可固執(zhí),總在扶陽驅(qū)陰為要。”
前列腺肥大、增生之所以多出現(xiàn)在男性中老年人,說明了這個病是因為人到中老年以后,體內(nèi)的陽氣衰減而氣化不及所致。由于氣化不及,導致水濕停滯,水濁潴留和凝聚便可以循少陽三焦下注前陰,最終導致前列腺的增生、腫大,堵塞尿路,這就造成了小便困難,嚴重的可以閉塞不通,導致癃閉。對于這個病,從標與本來看,腎陽虛衰,氣化不足為其本;尿路受壓,阻塞不通為其標。所以,對于此病的治療,理應抓住根本,以溫陽化氣,利水泄?jié)釣榇蠓āU嫖錅侵倬盀樯訇庩柼摚疂駜?nèi)停而設,故用于中老年之前列腺肥大,效果往往很理想。臨床上,我常師真武湯之意,以辛熱之附子,溫壯腎陽、沸騰腎水,以使真陽之氣旺盛,只有真陽之氣旺盛,腎與三焦之氣化才能正常,濁陰才會消散。以生姜溫胃散水、開宣肺氣,以啟水之上源;用白術(shù)運脾除濕,使水液得到正常制約;用茯苓淡滲利水、通調(diào)三焦,以導濕濁外出。同時去掉寒涼的白芍,加入仙靈脾以引陽入陰、啟陰交陽、通利血脈,解除筋束之攣急,以達暢通水道之目的。這樣一種新的組合,使五臟的功能都得到重新的調(diào)整,并且又重在壯氣化之陽,啟氣化之機。由于壯陽之力更專,所以泌濁之效就更宏。用藥并不多,但很專,很直接,所以效果往往很好。
對于前列腺增生,如果我們僅僅是以排尿困難的這種征象來辨證,來思考,對其在病性上的診斷價值往往不大。如何才能判定其屬于少陰陽虛所致呢?可以從舌、苔、脈這三者來確定。如果舌體胖、舌質(zhì)淡、有齒痕、舌苔滑、舌苔膩、舌苔白、或者是白苔為底,面罩黃苔;脈象上現(xiàn)沉遲、沉緩、沉弱,都可以判定為少陰陽虛,陰寒阻滯。以上述這個方法來進行判定,應該是極其可靠的辨證依據(jù)。因為人體的氣血精津是流動不息的,如果氣血充足,舌、苔、脈就應該正常。如果水液、濁陰沒能得到很好的化解,從而潴留體內(nèi),在舌上就容易表現(xiàn)出來。一旦舌有齒痕,就是水濕壅滯的一個鐵證。而苔的白滑,可以說是由于陽虛失于溫化的一個表現(xiàn)。苔的白膩,是陽虛寒濕阻滯所致。舌苔罩黃,就是苔底為白苔,而苔的表面罩一層黃膩苔,往往提示這是由于陽郁日久所導致的化熱。此須注意,雖然化熱,但其本質(zhì)仍是陽虛不足,臨證務當謹慎,不可輕用苦寒。至于脈沉,這很好分辨,是由于陽虛所致。如果上述諸端具足,少陰陽虛、寒濕阻滯的病機就能成立。
病案舉例:患者江藤,58歲,日本人。1988年7月診。患前列腺增生肥大,小便排泄困難6年,近3年加重。尿頻數(shù)急,晚間需解十五六次,基本無法正常睡眠。小腹膨脹,小便細小,沒有沖擊力。小便困難,每次小解至少數(shù)分鐘。于日本、美國、北京等地用西醫(yī)治療,證漸加重,于是動員其行手術(shù)治療。因患者疑手術(shù)治療可能影響其性功能,故改用中醫(yī)。曾在日本、北京、上海延請中醫(yī),前后服用了100多劑中藥,觀其方,大抵皆茯苓、澤瀉、車前子、木通一類,初服之,似有效,久之則效罔然。患者十分痛苦,遂由成都美國領(lǐng)事館之友人介紹來診。初觀其外,似無大病,然其舌體胖大,舌質(zhì)淡,舌邊明顯齒痕,舌苔白滑而膩,脈象沉緩,重取無力。據(jù)此,斷其為腎陽虛衰,水濕留滯。治以溫陽行水、利水,方用真武湯化裁。藥用:制附片75g,生白術(shù)15g,茯苓25g,淫羊藿20g,生姜60g。
初診僅疏3劑,第1劑后,尿量增加,小便次數(shù)減少,解尿較前通暢。3劑過后,小便通利,夜尿減為兩次,僅遺排尿欠力。二診,于原方加用桂枝25g,排尿力度明顯增加。三診,于上方再增砂仁15g,以納五臟之氣歸腎。整個治療,用藥不到30劑,患者情況得到完全改善。精力增加,排尿正常,每晚僅1次夜尿。隨訪2年,諸情安然。
麻黃細辛附子湯的臨床運用
接下來再討論麻黃細辛附子湯。這個方劑很簡單,就三味藥。我在臨床上稱其為麻黃細辛附子法,將其化裁后來運用。此方出于《傷寒論》少陰病篇301條“少陰病,始得之,反發(fā)熱,脈沉者,麻黃細辛附子湯主之”。用以治療陽虛受寒之發(fā)熱。方中麻黃辛溫發(fā)汗,表散風寒,開宣肺氣;附子壯元陽,補命火,搜逐深陷之寒邪;細辛走經(jīng)竄絡,入髓透骨,啟閉開竅,既助麻黃表散風寒,開通上焦清竅,又助附子溫暖命門,撥動腎中機竅。甚具宣肺散寒,溫通腎陽,開竅啟閉之功。于寒邪困阻腎陽,窒塞清竅所致諸病,療效極佳。
病案舉例
1、暴啞
患者男性,56歲,教師,阿壩藏族自治州人。1988年12月7日診。一月前因突降大雪,少衣受寒,出現(xiàn)頭痛、項強、惡寒,即服3片解熱鎮(zhèn)痛片,服后大汗出,頭痛遂輕。然至次日,突然暴啞,聲音俱無。病者驚慌,即到當?shù)蒯t(yī)院就診,經(jīng)治一月未見好轉(zhuǎn),遂經(jīng)介紹來診。初診因患者無法出聲,僅以文字交談,其書:頭痛、項強、身痛、微微惡寒、咽痛。診其舌淡紅,苔白潤,脈沉緊。遂斷該病乃寒中太少兩經(jīng)所致之暴啞。治以宣肺、溫腎、暖脾,疏麻黃細辛附子湯加生姜。處方:制附片75g(先煎兩小時),麻黃15g,遼細辛15g,生姜60g。方用1劑,病人汗出,隨之頭痛、項強、身痛、惡寒顯減,聲音微出。2劑后,頭痛、項強、身痛、惡寒罷,聲音復常,僅遺乏力未除。遂于原方去麻黃、細辛,加桂枝30g、淫羊藿20g、砂仁15g。2劑后,體力恢復正常而愈。
綜觀此案,患者身體雖似強盛,然終是七八之軀,陽氣漸衰,由于突受冽寒,致寒邪由太陽直達少陰,加之過服發(fā)汗西藥,陽氣更損,終致肺竅閉塞,聲音暴啞。故此病之標象雖然在肺,然其病機核心卻為少陰經(jīng)脈凝閉。所以用麻黃細辛附子湯加生姜而獲捷效。
2、暴聾(突發(fā)性耳聾)
患者王姓,女,36歲,成都人。因雙耳聽力突然障礙1周,于1995年1月14號來診。病緣作前,在洗衣的過程中,因停電而改用手洗,于冷水中浸泡近3小時。由于時值隆冬,天氣寒冷,病人當日下午便出現(xiàn)惡寒、發(fā)熱、耳鳴,劇時耳鳴如哨音,移時耳鳴突停,聽力漸減。次日晨,聽力全失。遂至西醫(yī)院耳鼻喉科、神經(jīng)科就診,經(jīng)治1周,仍無音訊。診時見病人身體瘦弱,精神較差,目光黯淡,面色青灰,聽力基本沒有,仍靠書寫表述病情。時癥微微惡寒、身痛、嘴唇略紫、舌質(zhì)略絳、苔薄白膩,脈沉緊。觀其脈癥仍屬寒邪直中太少兩經(jīng),治宗上法,溫腎、宣肺、暖脾,用麻黃細辛附子湯加生姜。處方:制附片90g(先煎兩小時),麻黃15g,遼細辛15g,生姜75g。藥用1劑,病人開始出汗,據(jù)述,于出汗的過程中,自覺耳內(nèi)突然“嘣”響,旋即能夠聽得到聲音。2劑后,惡寒、身痛完全消失,唯仍神疲乏力。斯時肺氣已宣,腎氣已通,脾陽尚弱,故改用附子理中湯3劑調(diào)攝而愈。
此案發(fā)于隆冬觸冷,致大寒襲虛,直中太少兩經(jīng),傷伐脾、肺、腎三臟之陽,寒邪凝閉經(jīng)隧,發(fā)為暴聾。就耳本身而言,耳為腎竅,腎氣不能上通于耳,就會導致耳聰頓失。此病的核心病機仍然是寒凝竅閉,經(jīng)氣阻滯,所以在治法上仍宗溫通為法,用麻黃細辛附子湯加生姜。
3、暴盲
患者周姓,男,43歲。1975年的1月25號診。病者于1975年元旦到公園游玩,巧遇兒童落水,遂見義勇為,涉水救童。當時氣溫已零下七八度,上岸以后,雖然即刻更衣,但是病者仍覺寒冷浸骨。回家后馬上擁被而臥,但一直難以溫暖,次晨起來,便覺雙眼視物不清,僅存光感,并見惡寒、頭痛及全身疼痛。當時即到醫(yī)院眼科做檢查,結(jié)果雙眼及眼底都沒有發(fā)現(xiàn)異常,顱內(nèi)檢查也沒有問題。住院治療周余,毫無改善。后又請中醫(yī)眼科治療,用補腎填精之法,仍無效果。拖延20多天后,經(jīng)人介紹來診。時見病人精神較差,面色青白相間,全身緊束欠靈活,雙目僅有光感,連手指都看不見。診得舌淡而潤,苔白膩,脈沉細略緊。遂斷為寒邪直中少陰所致之暴盲證。治療仍以宣肺溫腎為法,用麻黃細辛附子湯加生姜。處方:制附片90g(先煎兩小時),麻黃15g,遼細辛15g,生姜95g。藥用1劑,身有汗出,汗雖不多,然隨汗之出,一身緊束不靈之感頓除,身痛亦罷,雙眼光感有所增強。2劑后,眼前手指已能數(shù)清,能夠辨清1米內(nèi)之人。上方服用5劑,雙眼視力恢復正常。
此案緣由嚴冬入水,暴受峻寒,遂致寒邪直中,傷伐腎陽,閉阻腎氣。因腎為元氣之根,藏五臟六腑之精。腎氣閉阻,導致元氣不能正常通行,五臟六腑之精不能上輸于目而為之精,故而視力嚴重障礙,出現(xiàn)目盲而無所見的情況。這個病證的病機核心同樣是寒凝竅閉。在這種情況下絕不應該考慮是精血虧少所致,絕不宜用滋膩填塞之藥。仍應以溫通為法,如果濫用滋膩,反使真氣閉阻,病情遷延。
以上3例,均非先天性的失音、失聰、失明,也不是由于精虧血少,竅失所養(yǎng)而生,而是邪阻氣逆竅閉所致。邪阻氣逆竅閉應該屬實,精虧血少,竅失所養(yǎng)應該屬虛,虛證發(fā)病往往比較緩慢,實證發(fā)病往往比較急劇。所以暴聾、暴盲、暴啞從發(fā)病的角度來說,應該屬實。
一般而言,手太陰肺經(jīng)循喉部,音聲之氣也在于喉,而喉又為肺之門戶,肺主氣,故為音聲之源。所以暴啞多責之于六淫犯肺,肺失宣發(fā)。那么采用的方法呢?可以是開宣肺氣。足少陽膽經(jīng),循耳后,入耳中,出耳前,所以暴聾一般也責之于六淫邪氣的閉阻,也就是膽經(jīng)氣機的滯塞所致。在臨床上往往多用清利、疏通少陽的法來治療。肝開竅于目,足厥陰肝經(jīng),上連目系,所以暴盲多責之于肝經(jīng)火郁、氣逆、血閉、血瘀,這種情況大多數(shù)也都采用疏肝、清肝的法則。用這些方法來治療上述諸病,對于一般的清竅閉阻,是應該有效的,但是對于傷寒重證來講,往往就難以取效了。
以上3例,我是使用麻黃細辛附子法進行治療,這是從腎的角度來看的,腎藏五臟六腑之精,而五臟六腑之精都上注于目而為之精;腎又開竅于耳;腎的經(jīng)脈又貫膈、入肺、循喉嚨、到舌根,與發(fā)音,與聽力,與視力,實際上都有密切的關(guān)系。加之這三個病例,都有一個前因,就是都為寒邪所傷。寒為陰邪,最能損傷人體的陽氣,重寒、大寒這樣侵襲人體,往往能夠長驅(qū)直入,直中三陰。一旦傷及太陰,就會出現(xiàn)吐、瀉;傷及厥陰,就能導致攣痹、寒疝;傷及少陰,就能出現(xiàn)失音、耳聾、目盲。從這三個病例來看,都是因為寒邪中人,導致經(jīng)氣收引凝固,閉阻了人的關(guān)竅而發(fā)病,都屬于寒邪直中少陰,上滯竅道,下閉腎元,所以往往傷伐腎陽的病機是最常見的。我提出用麻黃細辛附子湯來進行治療,實際上也涉及姜、桂、附,也是在“陽主陰從”的思想指導下進行使用。此外,麻黃細辛附子湯如果是用小量,比如附片用15g,細辛用3g、5g,麻黃用10g,臨床上會不會有這種立竿見影的效果,我想會有一定的困難。
最后我想說,在我看來,一個中醫(yī)生,不管你是哪一個流派,你宗哪一家,怎么樣來振興中醫(yī)呢?首先就是要提高療效,這是至關(guān)重要的一個問題。這就涉及了醫(yī)者的水平。中醫(yī)的療效如果很好,如果能夠治療很多的疑難病,而不光是一般的常見病,甚至就是再嚴重的疾病,經(jīng)中醫(yī)治療,十天半月、一個月后,就有明顯的改善,這樣的中醫(yī)就能得到病人的信賴。我衷心地希望每一個醫(yī)生都能達到這個境界。這實際也是振興中醫(yī)的唯一路子,離開這條路子,要想振興中醫(yī),我看是很容易落入空談的。
I
I 版權(quán)聲明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對中醫(yī)火神派醫(yī)理的思考
從姜附桂的使用看扶陽理論的應用
盧崇漢先生在廣西中醫(yī)學院 講座《業(yè)醫(yī)感悟》(文字版)
中醫(yī)火神派
(4)扶陽派盧崇漢鄭欽安吳佩衡祝味菊醫(yī)論
陰陽辨證用藥總綱領(lǐng) 鐵桿中醫(yī)論壇——聯(lián)合網(wǎng)絡與現(xiàn)實,團結(jié)一切可以團結(jié)的力量,探索“精準中醫(yī)...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guān)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quán)!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全州县| 长泰县| 临西县| 阿坝| 彩票| 滕州市| 安福县| 固安县| 贵定县| 玉林市| 苍溪县| 偏关县| 东乌珠穆沁旗| 石林| 什邡市| 万全县| 郯城县| 水富县| 宁城县| 隆回县| 渭源县| 肇州县| 巴里| 永德县| 碌曲县| 延吉市| 札达县| 陈巴尔虎旗| 襄垣县| 邵武市| 宝应县| 宁乡县| 靖西县| 大关县| 宕昌县| 姚安县| 绥德县| 剑阁县| 鄱阳县| 永胜县| 常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