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枚核彈能夠毀滅世界?1000顆嗎?這個答案是NO。1000顆核彈,連美國都毀滅不了。在1945到1992年期間,美國就在本土進行了1032次核試驗。其實核爆炸的沖擊波對生態的破壞是有限的,但是輻射卻影響到了很多人。
美國西部沙漠中部的內華達試驗場,承載了美國的699次核爆炸試驗,是被核彈炸過最多的地方。包含地上和后來建在底下的核裝置。這些核測試的當量相當于8600噸TNT。這是一個多么夸張的數據啊。內華達試驗場65英里外的拉斯維加斯,每次都會看到核武器爆炸試驗所產生的黑色云朵。時至今日,從衛星地圖成像中我們都可以看到當面測試留下的深坑,如果月球表面。其余的幾百次核爆炸試驗就發生在太平洋比基尼島,埃尼威塔克島以及約翰遜到和圣誕島。太平洋地區的測試也導致了很多太平洋島民被強制搬遷。其中留下的核輻射也危害他人。其中一次美國在城堡布拉沃進行的核爆試驗,碰巧一艘日本漁船經過,結果爆炸產生的核輻射污染導致一人死亡,多名船員不適。
1952年11月,在這個平平無奇的日子,發生里人類史上最大的一次核試驗。這是美國在埃內韋塔克島進行的一次熱核聚變炸彈試驗。起外號叫做春藤邁克。該核彈的當量為1000萬噸TNT,是廣島核彈爆炸當量的近550倍。該核彈爆炸時的火焰半徑達到了1.8英里,并且產生了一個升至135000英尺的巨大蘑菇云。接下來的十幾年中美國也不斷地做著核武器的試驗,高空系列,外太空系列。過度頻繁的核爆試驗也給美國帶來了災難,據報道從1952年開始,幾乎所有美國人都遭受過核輻射的影響。之后美國也意識到核武器的毀滅性,在1992年停止了核試驗。
核彈最初的研制是各國打算用在軍事上的一種武器。但介于核輻射的巨大危害和人道主義考慮。全世界都提出了禁核言論和行為。人類追求先進的科學知識是可貴的,但是不能盲目的為了戰爭而去研究科學。而是更應該為了和平去研究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