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2016的年頭,寒假也越來越近,它的來臨預示著又一批莘莘學子即將步入社會,開始自己的職業生涯。面對大學生涯中的最后一個學期,對于即將畢業的大學生來說這也是對社會的初步測驗,那么在此之前,你知道要做什么了嗎?
為自己的職業生涯做好計劃真的有那么重要嗎?然而職業生涯規劃不是一疊打滿字的紙,而是一個可執行的計劃,是一件有關個人發展的嚴肅的事情,需要為你未來的職業人生制定好方向。
大學生在尋找自己第一份工作的時候,往往會感到迷茫和不知所措,很多人都會選擇哪家職位工作比較輕松,并且待遇還行就立即就職,覺得好的工作以后可以慢慢找,解決自己的生活費用再說,然而這樣的決定總是很容易讓人后悔。做一份好的職業規劃會逐步引導你正確認識自身的個性特質、現有與潛在的資源優勢,幫助你重新對自己的價值進行定位并使其持續增值, 搜索或發現新的或有潛力的職業機會,認清目標后再付諸行動,理論和實踐相結合,這樣的效果也會科學的多。
確定自己你是誰,你適合做什么工作;告訴別人你是誰,你擅長做什么工作。根據自己的愛好、特長、能力以及個性將自己放在一個合適的工作(生活)的崗位上。這需要你從你大學的學習中和社團中去發現自己。例如你在生活中是一個很在乎細節而且很認真的人,也許你適合會計這一類精細的工作,也許你在社團里是一個善于組織活動并且活躍氣氛的人,也許你適合行政這一類的工作等等。如果不找準自己的事業方向,那么即使你再努力,燃料再足,你越航行離陸地越遠,很難到達美麗的陸地。選擇最接近自己的,才能尋找到最適合自己的職位。
在大學這個象牙塔安穩的度過了四年的你在面對自己的職業規劃的時候是否考慮到自身能力與自己職業定位的差距?職場不僅僅考驗的是人的學習能力和創造能力,更多的用人單位是以綜合能力和知識面來作為選擇人才的基礎。也就是說,進入崗位的新人,應重點培養滿足社會需要的決策能力、創造能力、社交能力、實際操作能力、組織管理能力和自我發展的終身學習能力、心理調適能力、隨機應變能力等。剛在大學結束學習生涯的你怎樣去縮減這些差距呢?
通過走訪實訓基地,了解相關職業的基本條件,確立工作有關知識的打磨;然后通過一段時間的實習掌握一定的職業知識,了解社會需求情況,對自我職業的適應性考核、職業意向的科學測定等。其次,學會擺正心態,確立正確的職業道德,工作責任感等等。這些都是為你在職業規劃的時候更加貼合實際,更好的實行你的職業生涯規劃。
在制定規劃的時候,有了近期目標,必須也要有一個遠期目標,這種想法可以使在職業的道路上走的更加明朗,而且有方向。而想要達到的目標都需要激發你內心前進的動力去實現。比如擁有一個好的工作態度,工作態度包括工作的認真度、責任度、努力程度等,良好的態度讓你擁有認真的做事習慣,努力做好工作也能在工作中積累到更多的經驗,有機會得到出色的業績和上級的賞識,使得激發你對工作的熱情,達到目標。
怎么樣才算成功?在你的職業生涯規劃的最長遠的目標中,做到什么程度才是對自己的價值的肯定?成功的概念因人而異,沒有明確的標準,但是至少你自己要明確什么是你的成功底線。這和你的生活期望、價值觀都有一定的關系。不明確自己的成功概念,人就容易迷惘和懶惰。適當的思考自己對自己成功的定義,這是對自己的職業目標的難易的設定,也對自身未來在職場能否得到一定發展相關,更好的掌握住現在,看得見未來,自我定位、自我發展及自我實現。
對每個大學生來說,只有及早對決定自己職業生涯的主客觀因素進行分析、總結和測定,確定自己的職業目標和發展方向,制定相應的學習、教育、培訓和工作行動計劃及措施,才能在競爭激烈的競爭環境中處于不敗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