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 閱讀 成績
共1372字,建議閱讀時長4分鐘
你的孩子人生中收到的第一份禮物是什么?全球首富排行前十名的馬克·扎克伯克的女兒收到的第一份禮物,是一本書。
書,是你一生最珍貴的伴侶,而閱讀就像吃飯和呼吸,總也離不開。
雖然十分重要,但卻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那些陪伴孩子閱讀的父母是最愛孩子的,因為他們給了孩子最好的禮物。
好奇心,是孩子的天性,愛聽故事,是孩子最初的美好。父母要做的,是每天花些時間陪著孩子閱讀、講故事。
按照常理,每天給孩子講故事,這應該已經是所有父母的共識。但是,我認識的一位媽媽,她女兒今年上一年級,她和丈夫從來沒給女兒講過任何故事,女兒也沒看過什么書。
她也不覺得這樣會有什么不好,她還告訴我,她女兒班里有近90%的父母,沒有每天和孩子一起閱讀的習慣。
我聽了,很不理解。孩子0—6歲,是閱讀的黃金時期,是培養孩子愛上讀書的最佳階段。為什么父母有精力把孩子送到藝術培訓班,卻沒有精力給孩子講故事,陪孩子閱讀?要知道,閱讀比學才藝要重要一萬倍,好嗎!
閱讀的好處可以說上三天三夜,但是有一條,很關鍵,那就是99%的父母都知道孩子學習重要,但是他們卻不知道愛閱讀的孩子,學習一定不會差,相反,一個不愛閱讀的孩子就是學習上潛在的差生。
舉個例子說,很多家長反映孩子在小學時學習成績還不錯,為什么到了初中就成績平平,而且再怎么努力,學習成績也很難提高,慢慢地對學習也失去了興趣,這是為什么呢?
事實上,這其中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孩子不會閱讀。小學階段,知識的邏輯性和思維性還比較簡單,憑借聰明和努力也能拿到高分。
但是對于一個不閱讀的孩子來說,他本身的認知基礎非常薄弱,智力構成也很單一,到了初中,面對復雜一點的學習任務,就會感到力不從心。
與此相反的是那些從小就愛好閱讀的孩子,即使小學成績不是很拔尖,但由于基礎牢固,就會容易后積薄發,一旦他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成績就會直線上升。
有一位我認識的女孩,家庭條件比較差,家里還有一位哥哥和兩個弟弟。她和哥哥小學畢業后就沒在繼續上學,而是選擇去城里打工,補貼家用。
她很喜歡讀書,只要有空,她就去書店借書看。時間長了,讀的書多了,她就慢慢地開始嘗試寫作。有一次,她寫的文章竟然被發表在了當地的一家報紙上,那是她人生中的第一筆稿費。
后來,她越寫越多,越寫越好,完全可以靠寫作來養活自己,就這樣閱讀成就了她的夢想。
所以說,小學和初中沒有真正的學業落后,也不存在絕對的成績優秀,一切都是可逆的,而使情況發生逆轉的神奇力量,就是課外閱讀。
閱讀之所以能讓孩子學習好,背后的原理其實非常簡單。
大家都知道,人是用語言進行思維的動物,思維的清晰度和語言的清晰度成正比,語言越清晰,思維就越清晰,而閱讀恰好可以幫助語言增速發育。
當我們在接受學習新知識時,對新知識的理解程度很多時候依賴于我們已有的知識儲備,而那些喜愛大量閱讀的人,他們在分析問題、陳述問題和學習知識的時候,往往比從不讀書的人快得多。
事實上,孩子大量閱讀的效果大約在初、高中才能明顯體現出來。孩子讀書越多,知識和知識之間就能形成連接,發揮更大的效用。
看到這里,好多家長可能已經要迫不及待地陪著孩子一起閱讀了。這很好,閱讀就是要趁早。
最后,我還是要想提醒一下各位家長,再好的事情也不可強迫,只有在快樂的情緒中閱讀,孩子才不會厭倦。所以,讓孩子堅持每天閱讀,他會一生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