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家長朋友們都經歷過這種苦惱,就是孩子做事總是拖拖拉拉的,太磨蹭了!如果投票評選最讓家長苦惱的孩子教育問題,“孩子太磨蹭”絕對能進入前三名!磨蹭,貌似一大頑癥,從孩子四五歲到青春期,橫掃各個年齡段,很多家長為此頭疼不已,無計可施。
非凡小獅兒童教育
每次談起孩子磨蹭、拖延,很多家長都有話說:
“吃個飯也要催,玩一會吃一口,真是沒耐心等他慢慢吃完。”
“一早上,喊了5遍,才從被子里鉆出來。本來說好的要訓練自己穿衣服的,結果還是忍不住動手幫他穿了?!?/p>
“孩子上大班,每天都是催催催,催完起床催刷牙,催完刷牙還要催穿襪子和鞋子,催著出門走快點,別再遲到了?!?/p>
“早上起床磨磨唧唧,喊一下應一聲,可身體還是不動?!?/p>
“寫作業(yè)能從下午六點寫到晚上12點,寫一會玩一會。”
“催孩子收拾玩具,總是不收拾,催孩子去洗澡喊10遍不去,說還要看動畫片,好不容易去洗澡了,玩水玩得高興,大冬天的,催到水到冷掉了還不肯起?!?/p>
······
非凡小獅兒童教育
哈佛大學曾做過一項研究:一個孩子未來沒有出息的九大根源。其中一條就是磨蹭、拖延。
當孩子進入小學,如果沒有良好的時間管理能力,做事一直磨磨蹭蹭,會給學習和生活帶來十分不利的影響。
對于孩子的磨蹭,大多數(shù)家長的應對策略就是不停地催促,可是卻收效甚微,最后陷入家長越催,孩子越慢的怪圈。國外做過一個關于兒童時間感知力的實驗:用先后兩次響鈴的聲音,向不同年齡組的孩子呈現(xiàn)一段時間的開始和終止;然后要求孩子也用按鈴的方式,重復相同的時間。從結果得出,孩子對于時間長短的估算誤差極大,對于他們而言,1分鐘和5分鐘沒什么差別。所以孩子年齡越小,就真的越對時間沒!概!念!
如果家長總是嫌5歲前的孩子磨蹭,真的有點錯怪他了。孩子的時間觀念是隨著成長逐漸發(fā)展起來的,一般來說,五歲前的孩子,還不知道時間是怎么一回事。而且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對于這個世界的萬事萬物都充滿了好奇,他無時無刻不在探索、發(fā)現(xiàn)全新的事物,并享受著這個過程。因此,孩子的成長節(jié)奏和大人是不一樣的。
比如對于吃飯這件事,他慢悠悠地咀嚼,可能正仔細品嘗著食物在嘴中的變化和滋味,同時小腦袋瓜還在上下左右地晃動,觀察自己身處的這個環(huán)境。
非凡小獅兒童教育
當媽媽不斷催他快點時,他會感到疑惑,不知道為什么要快,也不知道媽媽為什么對于這件事這么生氣,感到茫然和慌張。
這個階段的孩子,主要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對于時間這類抽象的概念還難以理解和記憶,因此可能家長會發(fā)現(xiàn)教了孩子某個時間是多久,他還是會忘記。
所以,對于5歲前的孩子,大部分時間里家長需要尊重他的“磨蹭”,不要總是以成人世界的節(jié)奏去要求孩子。家長催太多,會擾亂孩子的注意力,破壞孩子的獨立思考和做事節(jié)奏。
多一點耐心,等等孩子。給他足夠的時間去探索、成長,讓他能夠充分地感受、認識這個世界。習慣是從小養(yǎng)成的,等孩子稍微大一點,到了5、6歲,認知發(fā)展到了一定程度,就應該從根本上幫助孩子改掉磨蹭的壞習慣,培養(yǎng)好習慣。
其實不同年齡段的孩子磨蹭是有不同應對策略的,必要時,家長們還可以試試下面這些小方法,也許會有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1、試試時序描述法
“快起床,快穿衣服、快穿襪子、快穿褲子,快疊被子……”,一連串的快快快后,發(fā)現(xiàn)孩子還是磨磨蹭蹭、快不起來。
非凡小獅兒童教育
雖說孩子越小對時間的感知越弱,但可以通過一些感官的引導方式,讓孩子通過視、聽覺來感知時間。這也是解決孩子磨蹭這個問題,最直接有效的辦法。
當我們需要孩子做這做那時,就需要用到時序描述法,用更合理的對話方式,幫助孩子理清時間的先后順序。首先就要幫他把要做的事情拆解得很細,讓一系列的活動支持孩子去達到父母的指令,從而讓他獲得成就感。
比如起床,我們可以換一種說法:寶寶,起床先穿這件毛衣,再穿秋褲和襪子,最后穿外套和外褲,衣服都穿好后,就去洗手間刷牙。這樣孩子能清楚地知道要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操作起來會更有條理。對于這類日常事件,媽媽還可以和孩子一起做一張日常慣例表,讓孩子畫下步驟貼在墻上,每天按著步驟做。
非凡小獅兒童教育
2、利用熟知榜樣的力量
別看孩子小,很多時候他們喜歡的“偶像”影響力是巨大的。在孩子做事消極、磨磨蹭蹭的時候,可以搬出他們的“偶像”來激勵,比如孩子吃飯慢吞吞,“我記得你最喜歡的小豬佩奇,它吃飯是不是特別香呀,你要向它學習嗎?”
還可以通過講故事、看繪本等方式給孩子樹立榜樣,例如魯迅刻“早”字等。關鍵時刻,用這些榜樣來影響孩子,會事半功倍。
3、利用孩子的游戲心理,和他比賽
游戲是孩子的天性,小孩子都喜歡從游戲中獲得樂趣。家長可以利用孩子的游戲心理,幫助孩子更積極地做一件事情。比如孩子洗澡,可以和孩子一起洗澡,和他比賽誰先把最后一件件脫掉就是誰贏,這就可以讓孩子從一件事中體會到樂趣,他會更主動快速地去完成。
4、讓孩子認識到磨蹭的后果
很多時候孩子磨蹭是不能認識到磨蹭會帶來什么后果。這就需要家長提前告訴他,比如起床磨磨蹭蹭,會導致遲到;作業(yè)拖拉會導致熬夜、不能睡覺地去完成;或者讓孩子直接體驗遲到了被老師批評、熬夜想睡卻不能睡的困倦,通過親身的經歷,他才能從根本上認識到問題。次數(shù)多了,孩子自己就會積累起經驗,等到家長稍微一提醒他就能明白過來,從而及時加快速度,調整自己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