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jié) 尖銳濕疣 本病多由房事不潔,陰部感受穢濁毒邪之氣,或下陰不潔,濕熱穢濁之氣侵染陰部而致。
現(xiàn)代醫(yī)學認為,本病主要通過不性交傳染,但也有一些患者的發(fā)病與衛(wèi)生習慣差,局部潮濕不潔,患有慢性淋病或白帶有關(guān)。本病病原體是人類乳頭瘤病毒Ⅰ型、Ⅱ型、Ⅵ型。主要感染上皮細胞,只有人是它的宿主。病損的發(fā)生部以外陰部與肛周為主,不僅侵犯皮膚,亦可累及粘膜。
【辯證施治】
「主證」 大小陰唇、陰蒂纟帶、宮頸、陰道口、會陰部、肛周發(fā)生單個散在或集簇的灰白色或淡紅色的呈乳頭狀、菜花狀或雞冠狀的疣瘤贅生物,其體部寬大,基部窄小,形成有蒂的外觀,表面濕潤,柔軟脆嫩,容易破潰出血,表面常因糜爛而有膿性分泌物,其氣臭穢。
「病機」 濕濁毒氣,浸漬陰部。
「治法」 清熱解毒,除濕化瘀。
「方藥」 神犀丹(《溫熱經(jīng)緯》引葉天士方)加減。
石菖蒲 黃芩 生地 銀花 連翹 板蘭根 玄參 花粉 紫草 大青葉 桃仁 紅花 丹皮 赤芍 苡仁
本方為神犀丹去犀角、金汁、香豉,加大青葉、桃仁、紅花、丹皮、赤芍、苡仁。
方中黃芩、紫草燥濕解毒;銀花、連翹、玄參、板蘭根、大青葉、花粉清熱解毒;菖蒲祛痰化濁;苡仁滲濕化濁;生地清熱涼血;桃仁、紅花、丹皮、赤芍活血化瘀。
【外治治】
㈠ 板蘭根、木賊、香附各30克。煎湯熏洗患外。
㈡ 鴉膽子搗爛貼患外,用膠布固定。三天換藥一次。
【西醫(yī)療法】
㈠ 20%足葉草脂酊,外搽患部,每周一次,直至痊愈。
㈡ 5%氟脲嘧啶軟膏,外搽患部。
㈢ 干擾素注射,每日肌注3×106單位,60天一療程。或干擾素于濕疣內(nèi)局部注射。
【預防】
㈠ 避免不潔性交。
㈡ 性伴侶有尖銳濕疣者,應(yīng)及時治療。
㈢ 白帶過多者,當予及時治療,保持局部干燥清潔。
一、內(nèi)治法濕毒下注外生殖器或肛門等處出現(xiàn)疣狀贅生物,色灰或褐或淡紅,質(zhì)軟,表面穢濁潮濕,觸之易出血,惡臭;伴小便黃或不暢;苔黃膩,脈滑或弦數(shù)。
辨證分析:感受穢濁之毒,毒邪蘊聚,釀生濕熱,濕熱下注皮膚粘膜,故見外生殖器、肛門等處出現(xiàn)疣狀贅生物,色灰或褐或淡紅,質(zhì)軟,表面穢濁濕潤,惡臭;濕毒蘊伏血絡(luò),則觸之易出血;濕毒下注,擾及膀胱,則小便黃或不暢;苔黃膩、脈滑或弦數(shù)為濕毒下注之象。
治法:利濕化濁,清熱解毒。
二、外治法
(一)熏洗法
板藍根、山豆根、木賊草、香附各30g;或白礬、皂礬各120g,側(cè)柏葉250g,生苡仁50g,孩兒茶15G。煎水先熏后洗,每天1—2次。
(二)點涂法
1.五妙水仙膏點涂疣體,適用于疣體小而少者。
2.鴉膽子仁搗爛涂敷或鴉膽子油點涂患處包扎,3—5天換藥1次,應(yīng)注意保護周圍正常皮膚。適用于疣體小而少者。
[其他療法]
一、局部注射選用干擾素或爭光霉素注入疣體基底部。
二、藥物外涂根據(jù)病情選用10%~25%足葉草酯、1%~5%氟尿嘧啶、30%~50%三氯醋酸、3%~5%酞丁胺等疣體表面涂敷。注意保護正常皮膚粘膜。
(三)消疣方組成:生黃芪60克,白術(shù)9克,生甘草6克,莪術(shù)30克,馬齒莧30g,大青葉30克,白花蛇舌草30克,板藍根30克。
【尖銳濕疣】:將40~50粒六神丸磨粉,加食醋10~20毫升調(diào)勻后搽患部。首次搽藥用消毒針頭將疣體劃破,之后根據(jù)疣體完整程度分次劃破疣體,每日涂藥4~5次,連涂4~15天;或?qū)囿w刺破以后,用利多卡因注射液涂抹,把用氟脲嘧啶泡成糊狀的六神丸再加一點兒食醋,涂抹在破損表面,第二天破損的尖銳濕疣縮小干癟,待第三天破損表面?zhèn)趶驮笤俅翁羝疲俅斡盟帯? 【外陰尖銳濕疣】:蛇床子40克,硼砂、川椒、蜈蚣各30克,黃柏60克,雄黃、枯礬各20克,冰片15克。上藥研細過篩,高溫消毒。用適量藥粉與醋調(diào)成糊狀,涂敷患處。每日1~2次,以一個月為一療程。 【尖銳濕疣愈人無數(shù)特效方】天葵子50克、蛇舌草60克、藜蘆20克、五倍子40克,穿山甲15克、桃枝20克、萱草10克、茄根30克、枸骨葉20克、西瓜霜15克、兩面針30、貫眾50、熊膽木10 打粉布包,煮水外用,特效方。輕的一、二周可斷根,重者三、四個月可痊愈
【軟膏配制】:1、鴉膽子、八角蓮各100克研末后浸泡于75%酒精中2周。2、取10毫升酒精藥液、50粒六神丸研粉、青黛適量、硫軟膏2支,調(diào)勻后涂搽疣體,每日搽藥3次,連搽4~6天,疣體會自行脫落。如果防止復發(fā)可以配合口服大敗毒膠囊。 (一) 水晶膏 石灰水、糯米各適量。將糯米放于石灰水中浸泡24—36小時,取糯米搗爛成膏備用,使用時將膏直接涂在疣體上,每天1次,直至疣體脫落。 要注意保護好周圍正常皮膚。 (二)鴉膽子制劑 常用單味鴉膽子或鴉膽子的復方制成油劑、糊劑、軟膏直接點涂疣體使之枯萎脫落。有一定的刺激性,要注意掌握鴉膽子的分量和使用方法。 (三)火針 局麻下用火針從疣體頂部直刺至疣體基底部,視疣體大小每個疣體1—3次,直至脫落。 (四)濕疣外洗方 虎杖30g,龍膽草30g,大黃30g,赤芍20g,石榴皮30g,枯礬20g,莪術(shù)30g,紫草30g,水煎成2000ml微濕擦洗疣體15—20分鐘,每天2次。 (五)灸法 局麻后,將艾炷放在疣體上點燃任其燒盡,視疣體大小每次1—3炷,每天1次,至疣體脫落。 【尖銳濕疣處方】:薏苡仁60克,敗醬草30克,制附子9克,土茯苓30克,竹葉12克,車前草15克,板藍根20克,黃柏12克,香附9克,木通6克,膽草10克。水煎服,日1劑。7劑為一療程。2~3個療程治愈達94.2%。 【治尖銳濕疣治愈率達100%】八角蓮10克,鴉膽子1克,苦參1克,黃柏1克,蛇舌草1克與65%乙醇適量混合制劑涂疣上。每日三次以上。另外每日用八角蓮15克,黃柏15克,苦參20克,白蘚皮20克,紫草15克,川黃連10克,白礬30克(上藥熬成濾出后乘熱入其中溶解)外洗。如患部有滲出性分泌物,在每次用藥后將枯礬(研極細)撒上。 【中藥內(nèi)服外洗治療復發(fā)性尖銳濕疣】外洗方:白花蛇舌草50克,百部、黃柏、板藍根、木賊草、白鮮皮各20克,白蘞、苦參、土茯苓、地膚子各30克,香附10克。加水煎至300毫升,候溫,藥液浸泡或坐浴患處15~20分鐘,每日2次,7天為一療程。內(nèi)服方:板藍根、白花蛇舌草各15克,連翹、黃柏、紅花、牛膝、丹皮、當歸、地膚子、生甘草各10克,加水煎煮成200毫升,每日2次服,7劑為1療程。為鞏固療效,外洗,內(nèi)服最好使用2~3個療程。患者在治療中禁止性生活,要求患者配偶同時以本法治療。 【尖銳濕疣】用復方5-FU軟膏(5-FU 12.5g,莪術(shù)、板藍根、苦參、地膚子、香附各50g,將中藥混合后加水加熱,提取3次濃縮為50g稠膏,加入1%紅霉素軟膏450g制成)治療尖銳濕疣,方法是將上述藥膏涂在疣體上,每日1次(對疣體周圍皮膚無需保護),2周后判斷療效。結(jié)果260例全部治愈,每例用藥次數(shù)為3—13次,其中5次內(nèi)治愈84例,6-7次治愈38例,8-10次治愈37例。多數(shù)患者在用藥1周左右疣體干燥壞死,枯萎脫落。 【尖銳濕疣治療的偏方】(1)胡椒30g,薄荷水5g,五倍子20g,共研細末,過100目篩備用。用時取少許藥粉敷患處,用手揉搓片刻,局部有麻涼、蟄痛等感覺,其程度因人而異,一般持續(xù)15~ 60分鐘,每日用藥數(shù)次。治療組:在對照組用藥的基礎(chǔ)上辨證分型加服中藥。①肝經(jīng)濕熱型:藥用:黃柏l29,土茯苓、滑石各30g,澤瀉、苦參、虎杖、萆薜、蒲公英各15g,白鮮皮、地膚子、白花蛇舌草各20g,馬齒莧60g。②瘀血阻滯型:藥用:當歸、白芍、夏枯草、茜草、何首烏、代赭石、珍珠母各l5g,川芎、蜂房、柴胡、香附、浙貝母各12g,桃仁、紅花各l0g,丹參、磁石各30g,龍骨、牡蠣各20g,莪術(shù)9g,三七6g。日l劑,早晚分服,并用部分煎液外洗患處,療程15天~l個月,治療前、治療結(jié)束時檢查血尿常規(guī)及肝腎功能。愈48例,無效4例,治愈率923%;對照組40例,治愈27例,無效l3例,治愈率675%。
不良反應(yīng)觀察:治療組有3例出現(xiàn)一過性輕度胃部不適,對照組有1例局部皮膚紅腫,經(jīng)熱敷后自然消退,均未影響繼續(xù)治療。
【尖銳濕疣·快速根治中藥奇方--濕疣自然脫落丹】 可以根治尖銳濕疣,一般連續(xù)服用2個月徹底根治 不復發(fā),不用激光,不用手術(shù),不會腐蝕,不會復發(fā),不痛苦,不留疤痕,不知不覺疣體就自然脫落. 處方:穿山甲200克、川黃連100克、敗醬草300克、赤芍200克、鐵膽粉20克、海南沉20
克、黃芪300克、板藍根200克、野菊花150克、生地300克、茵陳200克.處方②(《實用皮膚病性病驗方精選》):黃柏 板藍根 紫草 木賊 香附 薏苡仁 桃仁 紅花 當歸 川芎 牡蠣各10~15克 本方具有清熱解毒,活血散結(jié)作用。每天1劑,水煎后熏洗患處2次,每次15~20分鐘。
處方③(《性病自查自治》):紅花10克 蘇葉15克 大青葉30克 板藍根30克 水煎外洗,每日數(shù)次。
外涂方:處方①(《性病的最新療法》):鴉膽子油(鴉膽子仁1份 花生油1份 浸泡半月即可)
外涂患處。適用于疣體較小、數(shù)目較少的患者。早、晚各1次。
處方②(《實用皮膚病性病驗方精選》):板藍根 苦參 生香附 木賊 露蜂房各250克
水煎濃縮后去渣,加入陳醋500毫升,用棉簽蘸藥液搽患處,每日3~5次。本方具有清熱解毒,除濕散疣的作用。
口服單驗方:處方①(《中醫(yī)皮膚科臨床手冊》):生薏米60克 冰糖少許水煎服。
處方②(《中醫(yī)皮膚科臨床手冊》):紫草10克 生薏仁10克 馬齒莧10克, 水煎服。 1. 【清疣散--主治陰莖尖銳濕疣】雄黃、冰片、狼毒、硫磺各15克。治療方法:①上藥共研極細面。裝入瓶中封好備用。⑦將獨頭紫皮大蒜三顆搗成蒜泥,再用少許香油與藥面調(diào)成糊狀,裝入瓶中封好備用。③臨床上將陰莖尖銳濕疣分為3期。1期(濕疣初起,疣體較小),用清疣散抹擦疣體及局部,每日3次,7天為1療程,約1-2個療程,疣體自行脫落痊愈。2期(疣體較大,陰莖龜頭冠狀構(gòu)包皮系帶或包皮上,動膜上皮組織和纖維組織呈如雞冠花或菜花樣);先用75%酒精消毒疣體及局部,針刺疣的根部,輕度捻轉(zhuǎn)1分鐘左右,每日1次,見血最好。然后把清疣散敷于疣體上,每日換藥2次,10天為1療程,約1-2個療程疣體枯萎而自行脫落。3期(疣塊逐漸增大,反復發(fā)作易引起局部惡變);用75%酒精消毒疣體后,針刺疣的根部和體部,每日1次,中度捻轉(zhuǎn)約1-2分鐘。用備好的無菌刀或剪刀割破疣的頭部,以見血為度。然后把清洗散敷于疣體上,每日換藥3次。配合內(nèi)服清疣解毒湯:夏枯草、丹參、土茯苓、蒲公英各30克,赤芍、海藻、昆布、黃柏各15克,苦參、牡蠣(兌煎)各20克。水煎,每日2次分服。10-15天為1療程。功可清疣解毒。。
2.消疣湯I方 馬齒莧30克,敗醬草、芒硝、土茯苓、板藍根、篇蓄各20克。將上藥煎汁500毫升。倒人干凈盆中,擦洗患處,然后再坐浴10分鐘。早晚各1次,1周為1療程。功可清熱利濕,消瘀散結(jié)。主治尖銳濕疣。
3.根葉煎劑--板藍根、大青葉各30克,金錢草、大黃各12克。以上諸藥水浸數(shù)小時后慢火煎熬半小時。取其湯液一半口服。另一半和藥渣用以熏洗或溫熱敷患處,可反復加溫應(yīng)用2-3次。1日1劑。對疣體較大者,為加速治愈可用激光或手術(shù)刀切刮塊疣體,然后用“根葉煎劑”治療。7天為1療程。功可清熱解毒,涼血消腫。主治尖銳濕疣。 【治尖銳濕疣內(nèi)服方】
外洗:板藍根、大青葉、木賊草、苦參、生薏米、艾葉各30克,黃柏、大黃、白蘚皮、白花蛇舌草各20克,連翹、制香附、生甘草各12克。水煎去渣坐浴、熏洗15~30分鐘,每日一次,5日為一療程。一般連用3~5個療程可愈。 1、濕毒聚結(jié)--燥濕解毒除疣方 板藍根20g,土貝母12g,虎杖15g,紫草15g,土茯苓20g,玄參15g,茵陳蒿20g,莪術(shù)15g,赤芍12g,龍膽草10g,薏苡仁20g,甘草5g。每日1劑,水煎服。 加減:外陰瘙癢明顯者去薏苡仁、玄參,加白鮮皮12g,地膚子12g利濕解毒止癢;女性病人白帶色黃而多者去玄參,加蒼術(shù)12g,黃柏12g燥濕止帶。
2、脾虛毒蘊--參芪扶正方 黃芪20g,黨參15g,白術(shù)15g,薏苡仁20g,茯苓12g,板藍根15g,虎杖15g,紫草12g,劉寄權(quán)15g,白花蛇舌草20g,莪術(shù)12g,甘草5g。每日1劑,水煎服。加減:大便溏爛明顯去虎杖、紫草,加山藥20g,炒扁豆20g以加強健脾濕之功效。
【回復摘錄】用青霉素,像用青霉素做皮試一樣,把每個濕疣注上青霉素,雖然痛一點,一次治愈。不再復發(fā)。 【尖銳濕疣處方】馬齒莧90克,板藍根30克,大青葉15克,紫草15克,赤芍30克,紅花10克,桃仁10克,丹皮10克,金銀花30克,連翹15克,皂角刺10克,穿山甲10克,苦參20克,柴胡5克,香附10克,川牛膝10克,生甘草5克。5劑,水煎日二服,一家人共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