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狀腺囊腫、甲狀腺腺瘤——軟堅消癭湯(姚培發方)
(組成)柴胡6g,制香附9g,夏枯草15g,黃芪15g,紫丹參15g,當歸9g,赤芍10g,牡蠣30g(先煎),海藻10g,黃藥子10g,茯苓10g。
(功效主治)調氣疏肝,活血通絡,軟堅化痰。主治甲狀腺囊腫、甲狀腺腺瘤。
(方解)本方以柴胡、香附調肝理氣,夏枯草、牡蠣、黃藥子化痰軟堅;當歸、赤芍、丹參活血通絡,配合黃芪益氣,使氣行血暢,癭瘤自消。
(驗案)沈某,女,52歲。初診日期。1994年5月15日。右頸前腫塊2年余,不紅,按之不痛,近來緩慢增大,伴喉中有痰,吐之不出,脅脹,神疲氣弱。舌質淡紅,苔薄膩,脈滑。處方:柴胡6g,制香附9g,夏枯草15g,黃芪15g,丹參15g,當歸9g,赤芍12g,白芍15g,牡蠣30g(先煎),海藻10g,黃藥子10g,昆布10g,郁金10g,制半夏10g,象貝母10g。服藥1個月,塊物縮小,后再調治3個月余,塊消病愈。
按:姚教授認為,此案為癭病之疾。由于患者頸部腫塊皮色不變,屬氣癭范疇,多與長期情志所傷有關。老年人因郁怒難伸,肝失條達,肝氣郁結,若與痰結交阻于頸前,而成癭瘤之癥。故他治此證以疏肝為先,多選柴胡、香附、郁金之屬;復與海藻、昆布、牡蠣、象貝母、夏枯草、制半夏以化痰軟堅散結,則氣調癭消。由于患者病程較長,恐氣滯阻絡,痰瘀互結,參以丹參、當歸、赤白芍、黃芪,以益氣活血通絡,則氣、痰、瘀之邪無可逃遁矣。
(方源)《全國高等中醫院校著名中醫學專家學術集成——上海中醫藥大學中醫學家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