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痔 瘡------程宇宏整理

痔瘡奇效秘方——勝刀散---付濟華

痔瘡勝刀散

組方:烏梅30g 黃連10g 側(cè)柏葉10g 生大黃10g 苦參10g 石榴皮15g 槐角10g 五倍子15g 皂角刺10g 冰片5g (后下)枯礬15g(后下)

用法:將本處方所得藥材,水煎二十分鐘后,倒出藥液,加入冰片、枯礬熏熏蒸坐浴患處一天兩次,每次30分鐘。

主治:痔瘡(內(nèi)痔、外痔、混合痔均可)

王幸福---特病專方---治療痔瘡簡易方

生大黃100g 川黃連100g 穿山甲100g 上等血竭30g將上述中藥打粉裝膠囊。

用法:每次5粒,每日3次。

功效:專治各種中輕型內(nèi)外痔瘡,一個月一療程。療效簡便可靠。

【驗證病案】:男,45歲,因經(jīng)常吃辛辣燒烤,肥甘厚味,烈性白酒,而導(dǎo)致肛門內(nèi)l厘米處長了兩個小痔瘡,便血疼痛。配了二個月的藥,服了一個月痔瘡就好了,經(jīng)檢查肛門內(nèi)一圈光滑無恙,病人甚為高興。還把未吃完的一半藥又轉(zhuǎn)賣給了別人,連自己的藥費都省了。

十幾年我用此法治療一二期痔瘡不下百十例,即方便有保險。故把這個方子寫出來,請諸位不妨一用。

老人痔瘡32年一日斷根--喇叭花酒

痔瘡疼痛難忍偏方===一兩丑牛子(牽牛花)嗎,用火焙干,打成粉狀,然后買一兩白酒,裝進不銹鋼杯(搪瓷、陶瓷懷也可)放在火上燒開,將丑牛子粉倒進去攪拌均勻,待冷卻后就喝,一次或幾次喝完即可。就這樣只吃了一次,就藥到病除,至今32個年頭,老伴沒再發(fā)痔瘡減痛。

柴葛槐花湯內(nèi)服坐浴治療痔瘡效果非常好

柴胡10克,葛根10克,升麻8克,紅花10克,地榆15克,枳殼10克,黃連10克,川芎8克,桔梗5克,槐花20克,大黃10克。

加減:疼痛重者加制乳香10克,制沒藥10克;脫肛嚴(yán)重者加生黃芪30克,防風(fēng)15克。

將藥物加水2000毫升,煎煮取汁1000毫升,口服200毫升/次,2次/d;余液加冰片15克,芒硝100克,加水200毫升后加熱到皮膚能耐受的溫度,患者坐于藥液內(nèi)浸泡約30分鐘,1次/天,7天為1個療程。

總有效率為100%,治愈率為72%

肛周長一癤腫,發(fā)熱疼痛難忍:大黃,芒硝,冰片,消炎痛,青黛,貼前利多卡因侵潤

痔瘡===利多卡因3ml,棉球潤后至肛門處,消腫止痛貼,濕貼貼敷,15-30分鐘見效、止痛,3-5天癥狀緩解。手術(shù)前后皆可。

血痔---黃連.冰片.痔速寧片.云南白藥膠囊濕貼。

痔瘡

內(nèi)痔、外痔水腫發(fā)作期==苦參50g 黃連20g 黃芩20g 黃柏20g 紫花地丁10g芒硝15g 五倍子30g 明礬25g 上藥加水1000ml,文火煮沸1小時后,濾取藥液,倒入備好的盆中先熏后洗。每日熏洗2~3次,每次15~20分鐘。

痔瘡便血

大便下血,色紅,先血后便,大便不暢,口干口苦,時有腹痛,舌苔黃膩,脈滑數(shù)者,我常用槐花炭25g 側(cè)柏炭25g 黑荊芥穗10g 炒枳殼10g 炒雙花25g 地榆炭15g水煎服,每日一劑,兩煎分2次溫服,效果較好,如因便血較多出現(xiàn)頭暈?zāi)垦#杉赢?dāng)歸、阿膠補血養(yǎng)血;如有風(fēng)熱灼傷腸絡(luò),血色鮮紅,血下如濺者,可加防風(fēng)、生地祛風(fēng)涼血治療。

3.痔瘡發(fā)炎 大黃、地榆各30克,芒硝50克,煎水坐浴。然后用化痔膏擠入肛內(nèi)。

4.無花果樹葉50克,加水煮成濃湯,先洗滌肛門,后坐浴,每日2次。治痔瘡腫痛出血。

5.南瓜子1000克。加水煎煮,趁熱熏肛門,每日最少2次,連熏數(shù)天即愈。用治內(nèi)痔。

6.鮮艾葉適量,洗凈搗爛如泥狀,貼敷于痔瘡表面,用膠布固定,每日換藥1次,可用于各期內(nèi)、外痔,一般10天左右痔核會萎縮消失。

7.鮮菖蒲根300克,加水煮沸趁熱熏洗患處,每日2次。

9.活田螺1個,黃連2克(也可用5~10片黃連素片代之),冰片0.2克。先將黃連、冰片研細(xì)末,然后把田螺洗凈,再將上述藥粉放入田螺內(nèi),靜置片刻,待田螺內(nèi)流出液汁,備用。使用時先將肛門處用溫水洗凈擦干,再用棉簽蘸上述流出的田螺汁涂抹患處,每日2~3次。

10.氫化可的松藥膏1支。將肛門用溫水洗凈,擦干,如內(nèi)痔者,將氫化可的松軟膏注入肛門內(nèi),外痔者則將氫化可的松涂于肛門處,每日3~5次皆可。或可用金霉素眼藥膏也可,但僅適合外痔。

11.藿香正氣水20毫升,加開水450毫升,混勻后先熏蒸后洗。內(nèi)痔每日1次,連用7天,外痔及混合痔蒸洗后擦干,涂醋酸氟氫松軟膏,每日1次,連用7天。

痔瘡--—中醫(yī)驗方筆記

癥狀:排便出血、疼痛,痔核脫出。

原因:便秘、肥胖、妊娠、腹瀉、緊張、長期站立或端坐,均會影響肛門與直腸下端擴張的靜脈叢,靜脈受壓迫曲張形成痔核。

內(nèi)治︰

便血--腸風(fēng)下血,血色鮮紅,日三四次。風(fēng)熱客于腸間,血為風(fēng)鼓而出也。晚蠶砂10g、烏梅炭2、白頭翁10、地榆炭10、當(dāng)歸10、炒僵蠶6、槐花炭10、丹皮6、炒防風(fēng)6、炙甘草1.5。蠶砂、僵蠶、防風(fēng)能去腸中之風(fēng),為腸風(fēng)之特效藥。

痔瘡--生地榆30、白芍15、穿山甲6、茯苓30、薏仁30、淮山藥30。本方先生稱為痔瘡六味,為治療痔瘡下血的一張經(jīng)驗方。

痔瘡--用健脾升提,佐化濕熱,因苦寒藥下降而消伐,更易促成外痔。

血虛久痔--夜尿數(shù)次腰痛、乏力、無法久站、性功能下降、長期失眠、胃脹氣、舌紅、無苔、少津、脈無力。黑地黃丸︰五味子18、蒼術(shù)15、生地15、乾姜3。主治︰脾腎不足、房室虛損、形瘦無力、面色青黃、亦治血虛久痔。

腸風(fēng)便血:大便時出血如注、血色鮮紅、肛門無痔瘡腫痛,逍遙散去生姜、薄荷、加炒椿白皮、黃芩炭、炒槐花各9。

血箭痔:生熟三黃湯,治血箭痔有奇效,見諸醫(yī)宗金鑒,生地9、熟地、白術(shù)、白芍、阿膠、烏梅、白茅根各6、甘草、附子、黃芩、黨參、歸身各3、酒黃連、炒地榆各2、蜜制雩根白皮9、灶心土一塊為引,水煎服。

敷藥法1----止血消腫

材料:黃連5錢、大黃5錢、黃柏5錢、梔子5錢。

用法:將全部藥材研成末,取適量調(diào)水成糊狀外敷患處,紗布蓋住,以透氣膠帶固定,1日換藥1次。

敷藥法2----止痛

材料:明礬5錢、五倍子5錢、冰片5錢。

用法:將全部藥材研成末,取適量調(diào)水成糊狀外敷患處,紗布蓋住,以透氣膠帶固定,1日換藥1次。

肛漏--肛漏數(shù)十孔,水菖蒲根煎水薰洗。

外痔:榕樹須60~100、蘇木20~30,煎水薰洗患處。

痔核脫出腫痛:五倍子15g、芒硝30g,煎湯薰洗。

內(nèi)外痔:五倍子10g研末、冰片9g,和勻研細(xì),再加適量豬膽汁調(diào)勻(如軟膏狀),涂上紗布作外敷,一日換藥二次。

外痔、混合痔:黃柏15g、赤小豆25g,研細(xì)末,米醋少許調(diào)涂患處。

痔瘡--外洗方;樟腦2、明礬2、芒硝20,以開水600ml沖化后坐浴,亦可用于肛門濕疹。

痔瘡--樸硝、月石、明礬,調(diào)成10%,開水沖化薰洗。

治療痔瘡坐浴藥方如下:大黃、黃柏、芍藥各30克,黃連、三棱、莪術(shù)各15克。水煎后濾出藥渣,待藥液至溫度適當(dāng)時坐浴,每次20~30分鐘,一天三次。

痔瘡熏洗方

取大黃100克,地榆50克 黃柏50克 雙花50克,水煎沸,再入冰片20克趁熱熏洗患處,一日3~5次。一副藥可以用5天。

飲食療法

1.黑木耳5克,柿餅30克,將黑木耳泡發(fā),柿餅切塊,同加水煮爛,每日1~2次,有益氣滋陰、祛瘀止血功效,適用于痔瘡出血。

2.鮮荸薺500克,紅糖90克,加水適量,煮沸1小時,飲湯,吃荸薺,每日一次,有清熱養(yǎng)陰的功效,適用于內(nèi)痔。

3.黃鱔100克,去內(nèi)臟切段,加調(diào)料水煮,食肉飲湯,有補中益氣、清熱解毒、祛風(fēng)除濕之功效,適用于腸風(fēng)下血。

4.蕹菜2000克,蜂蜜250克,將蕹菜洗凈,切碎,搗汁,放鍋內(nèi),先以武火,后以文火加熱煎煮濃縮,至較稠時加入蜂蜜,再煎至稠黏時停火,待冷裝瓶備用,每次以沸水沖化飲用1湯匙,每日兩次,有清熱解毒、利尿、止血功效,適用于外痔。

5.桑耳3克,粳米50克,先煎桑耳,去渣取汁,和米煮粥,空腹服用,有祛風(fēng)活血作用,用于腸風(fēng)痔血。

6.蒼耳子15克,粳米100克,先煎蒼耳子,去渣,后入米煮粥,空腹服用,有祛風(fēng)消腫功效,適用于痔瘡下血,老人目暗不明等。

7.牛脾1具,粳米100克,每次用牛脾150克,細(xì)切,和米煮粥,空腹食之,能健脾消積,適用于脾虛食滯,兼治痔瘡下血。

8.桑仁100克,糯米150克,將桑仁煮取汁,和糯米同煮成粥,每日1~2次,空腹食用,有滋補肝腎、養(yǎng)血功效,適用于痔瘡下血,煩熱消瘦等。

9.無花果(干品)100克,豬瘦肉200克,加水適量,放入沙鍋內(nèi),隔水燉熟,調(diào)味即可,每日服兩次,可養(yǎng)胃理腸、清熱解毒,適用于痔瘡以及慢性腸炎。

10.絲瓜250克,豬瘦肉200克,將絲瓜切塊,豬瘦肉切片,加水適量煲湯,每日2~3次,用食鹽調(diào)味,佐膳,有清熱利腸、解暑除煩功效,適用于內(nèi)痔便血初期。

11.魚肚25~50克,白砂糖50克,加水少量,同放沙鍋內(nèi)隔水燉熟,每日服1次,連續(xù)服用,適用于痔瘡,有補腎益精、止血消腫功效。

12.金針菜100克,紅糖適量,同加水煮熟,去渣,每日早晚空腹服,連服數(shù)天,適用于痔瘡疼痛出血,有清熱、利尿、養(yǎng)血平肝功效。

13.香蕉蔬菜粥

香蕉、綠色蔬菜各100克,粳米70克,食鹽適量。香蕉去皮搗為泥,蔬菜切成絲。粳米煮粥至熟時,加入香蕉泥和蔬菜。煮沸后,加入食鹽。每天早餐服食。

14.涼拌馬齒莧魚腥草

將馬齒莧與魚腥草各250克,分別洗凈,用沸水汆一下。加麻油、醬油、味精和醋等調(diào)料涼拌。分頓服食。

15.三瓜時蔬

取絲瓜、冬瓜、西瓜各250克。絲瓜、冬瓜去皮切片;西瓜去外層綠衣,將中層白皮切成片。將三者放入水中汆一下,瀝出。放入適量食鹽、麻油和味精調(diào)勻,當(dāng)菜食用。

16.荸薺獼猴桃汁

荸薺10~15個,獼猴桃4個,去皮,切成小塊,加水1000毫升,放入冰糖,打成汁。每天喝1000毫升。提示:痔瘡患者飲食宜清淡,可常食用有清熱解毒作用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暢。

17.菠菜粥

用料:鮮菠菜100克,粳米100克。

制法:先將菠菜洗凈放滾水中燙半熟,取出切碎。粳米煮成粥后,放入菠菜,煮沸食用。1日2次。

18.豬血湯

用料:豬血250克,鮮菠菜500克

制法:將豬血切成厚塊,菠菜切碎,放入調(diào)料少許,制成湯食用,每日或隔日1次

槐角丸】槐角子30克 枳殼(麩炒) 當(dāng)歸尾 黃芩 黃柏 側(cè)柏葉(各酒洗) 黃連 荊芥穗 防風(fēng) 地榆各15克

【用法】上為末,酒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70丸,空腹時用米湯送下。

【主治】腸風(fēng)下血。

槐角丸】槐角1斤(麩炒令焦,熟揀凈),黃耆(銼)4兩,枳殼(麩炒,去瓤)4兩,熟干地黃4兩,當(dāng)歸4兩,防風(fēng)4兩,木香1兩。

【主治】腸風(fēng)痔疾,大便澀滯,氣結(jié)不通,飲食衰少,面黃肌瘦,或下血不止,或在便前,或在便后者。

【方法】上為細(xì)末,水煮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用法】每服60-70丸,溫米飲送下,不拘時候。

治痔瘡方

大黃2錢 地榆3錢 生地4錢 連翹3錢 黃芩2錢 槐花3錢 苦參3錢 黃連1錢 紫花地丁3錢 荊芥3錢 花粉2錢 甘草2錢 水煎服。

治痔瘡方

石決明5錢 刺猬皮1兩 甲珠5錢 僵蠶3錢 麝香2分 槐花3錢 胡黃連4錢 乳香3錢 甘草3錢 土蟲3錢,共為細(xì)面,蜜丸2錢重,每服一丸。

刺血療法:

(1)齪交穴,(嘴里面)找到白粒點,1—3次即愈.

(2)對肛門紅腫潰爛者刺血委中,其痛即減.

中藥治療方

方藥:槐花20g 穿山甲(土炒)10g 僵蠶(炒)10g 石決明(煅)10g 胡黃連10g 熟大黃10g 金銀花10g 蒲公英10g

效果:一副藥后部分病人可有大便時肛門墜脹疼痛,可隔一日在服,第二付藥一般腫消痛止.

缺點:病人需長期禁食辛辣食品.對肛瘺,肛裂效果差些.

熏洗方:白芷,川芎,青黛,紅花.(各20克)煎水坐浴外洗,內(nèi)外痔均可治,屢用屢效.

外痔洗方馬齒莧30g 魚腥草30g 枯礬9g 五倍子9g .

外痔腫痛熏洗方:荊芥9克 防風(fēng)9克 馬錢子6克 土茯苓9克 皮硝120克

功能: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用法:將上藥置沙鍋內(nèi)加水煮沸,后將藥汁倒入盆中先熏局部,待溫外洗患處,每晚一次

療效:治療100 余例經(jīng)25次熏洗后均獲痊愈。

R:大黃100克,地榆50克黃柏50克雙花50克,水煎沸,入冰片20克再泡.

祖?zhèn)髦委熤摊徝胤?/p>

處方:柴胡9g 升麻6g 當(dāng)歸12g 大黃5g 黃芩9g 甘草6g 金銀花15g 丹皮12g 有血加地榆炭9g.

此方對內(nèi)外混合痔都有效,用此方治療痔瘡500多例,有效在95%以上。

這個方子是補中益氣湯熱化的變方,用前三味把下陷的中氣提升,痔瘡多少濕熱下注,氣往下沉,用后三味止血清熱解毒生肌,用大黃活血化瘀,甘草補中氣周旋中氣,如果精神萎靡者加附子30克,如果再加僵蠶和蟬衣可能更好,如果很熱加芒硝。

第十一批藥方---專 門 治 療 痔 瘡

二、治療痔瘡藥方:

(1)每天晚上、便后,坐加點鹽的熱水盆燙痔瘡,再涂上痔瘡膏或消炎軟膏,堅持燙15—30天即愈。還能兼治尿頻癥。

(2)用大黃50克、雞蛋2個。先把大黃放入200毫升開水中煮1分鐘,即可放入雞蛋再煮20分鐘,早晚各吃一個,煮過雞蛋的大黃水,晚上用來洗痔瘡,過幾天,就能使外痔痊愈。

(4)治內(nèi)外痔瘡方。青鹽,皮硝,明礬,透骨草。各25克,用水燉開,趁熱倒入痰盂里,上用紙殼蓋好,留個小孔對著肛門熏10分鐘,重者三次即愈。

(5)治痔瘡方。芒硝250克。放入罎內(nèi),以開水沖之,趁熱坐罎子上,熏10--15分鐘,連熏二次即愈。

(6)治痔外用方。白礬500克,紅尖辣椒三個(切成段),用開水沖開,用筷子纏上紗布,趁熱涂擦,至難忍為止;剩水次日燒熱再用,不得超過三次,如有信心用此方,定能收到好效果。

(7)治痔瘡?fù)庥梅健0岩粋€新鮮豬苦膽汁倒入搪瓷缸里加入等量紅糖,攪勻后置火上,邊熬邊攪成糊狀拿下來,片刻,在患處內(nèi)外抹上,每天抹2-3次。

(8)治痔瘡方。花椒120克,豬直腸一條(不加鹽)。將腸洗凈放入花椒,用線將腸頭扎緊,煮熟。倒掉花椒,吃腸。兩次可愈。

(9)痔瘡根治方。每次大便后,用冷水清洗肛門一次,如果便秘導(dǎo)致痔核疼,冷水清洗后,搽上點消炎軟膏即可。

(10)治痔瘡?fù)练āP?克,僵蠶6克,雞蛋一個。蝎子,僵蠶放瓦上焙干研末,每次取1/15放入打孔的雞蛋中蒸熟,每天一次,15天一療程。

(11)治痔保守療法。每次便后,坐熱水盆(能忍受即可)燙10分鐘,將消炎軟膏涂于患處,15--20天即愈。發(fā)病期間,多吃含纖維多的粗糧,蔬菜,水果,防止便秘加重病情;忌食辣椒,飲烈酒;禁坐涼地,潮地;禁絕房事。

(12) 治痔瘡驗方:取韭菜500克,切成段,放入盆中用開水沖泡,先趁熱用熱氣熏肛門,待稍涼即坐浴,十余次即可痊愈。

(13) 治痔瘡驗方:山蕎粉1050克、椿角仁630克、槐角粉210克、魚腥草粉210克。上藥分別炒脆,去殼加工成粉,混合而成。每次取260克左右,開水沖服,可適量加點糖(味稍苦)一日二次。可吃15天,一個療程。

中醫(yī)大師韓玉森教授痔瘡100%治愈的神奇秘方

方藥:槐花20g穿山甲(土炒)10g僵蠶(炒)10g石決明(煅)10g胡黃連10g熟大黃10g金銀花10g蒲公英10g效果:一副藥后部分病人可有大便時肛門墜脹疼痛,可隔一日在服,第二付藥一般腫消痛止。 按:痔瘡雖有內(nèi)外輕重之分,總不外濕熱傷血,熱淤血滯,郁久化毒所致。本方槐花味苦性涼,如大腸血分驅(qū)風(fēng)止癢,為治痔要藥;山甲活血通經(jīng),消腫排膿;僵蠶祛風(fēng)止痛,解毒散結(jié);石決明平肝潛陽;胡黃連清下焦?jié)駸幔皇齑簏S從血分引血下行;加雙花,公英以消退毒火;綜合各藥效專力宏。缺點:病人需長期禁食辛辣食品。對肛瘺,肛裂效果差些。

王業(yè)龍:痔瘡內(nèi)治六法

燥熱型 便血鮮紅,量較多,肛門腫痛,大便秘結(jié),口干舌紅,脈數(shù)有力。

治宜涼血通便,方用涼血通便湯,藥用生地黃、牡丹皮、玄參、黃芩、梔子、生大黃(后下)、芒硝(沖)、槐角、甘草等。癥狀較輕者,用腸風(fēng)瀉熱散以清熱瀉火、祛風(fēng)止血,藥用金銀花、連翹、地榆。荊芥炭、甘草。

濕熱型 便血血色晦暗,量較多,肛門腫脹,糜爛滋水,疼痛,可伴發(fā)熱,頭痛,大便黏滯,舌質(zhì)紅,苔黃膩,脈滑數(shù)。

治宜清熱利濕,方用清熱利濕湯,藥用金銀花、當(dāng)歸、蒲公英、槐花、陳皮、茯苓、車前子、甘草。惡寒發(fā)熱者加荊芥、薄荷;熱甚、腫痛者加柴胡、黃芩、黃柏;濕盛者加赤小豆、白茅根。

熱毒型 肛門劇痛腫脹,痔核紫暗壞死,腐肉不脫,膿血腥臭,排便不利,肛門脫出,伴壯熱頭痛,汗出口渴,舌質(zhì)紅黃膩,脈洪數(shù)、弦數(shù)。

治宜清熱解毒,方用解毒消腫湯,藥用金銀花、蒲公英、連翹、茯苓、車前子、枳殼、當(dāng)歸、黃柏、赤芍、柴胡、陳皮、甘草。熱毒盛者加板藍根、蚤休、龍膽草;發(fā)熱口渴加石膏、天花粉、知母;痛甚加乳香、沒藥、元胡、木香;瘀結(jié)腫脹加紅花、丹參、五靈脂、蒲黃。

瘀結(jié)型 便血或有或無,血色或紅或暗,肛門墜脹,腫塊紫暗或發(fā)黑,排便不利,舌質(zhì)紫暗,脈有力見澀。

治宜化瘀散結(jié),方用活血散瘀湯,藥用金銀花、當(dāng)歸、紅花、陳皮、甘草。腫痛甚者重用金銀花,加乳香、沒藥,便秘者加槐角、炒萊菔子;腫塊不消加三棱、文術(shù)。

氣虛型 便血血色淡,肛門潮濕有黏液,便后腫物脫出,伴身困乏力,瘦弱,脈無力,舌淡少苔。

治宜益氣固脫,方用補氣升舉湯,藥用黃芪、黨參、升麻、柴胡、枳殼、熟地黃、當(dāng)歸、白術(shù)、茯苓。氣虛重者加重用參、芪、術(shù)、草;血虛者重用黃芪、熟地黃、雞血藤;腹脹喜按者加肉桂、附子、干姜;肛門潮濕者加薏苡仁、龍骨、牡蠣。

血虛型 便血血色淡,量較多,肛門墜脹或脫出,面色萎黃,頭暈心悸,手足發(fā)麻,舌質(zhì)淡白,少苔,脈細(xì)軟而數(shù)。

治宜補血養(yǎng)血,方用五味補血湯,藥用黃芪、熟地黃、阿膠、蜂乳、當(dāng)歸、黨參等。便秘者加肉蓯蓉、柏子仁、火麻仁、知母。

神效痔瘡膏

藥物:黃連15克,兒茶10克,冰片5克,木鱉子仁5克,撲爾敏、強的松各8片。一般藥店均有售,八九元錢 共為細(xì)末,凡士林為膏。

用法:先用熱鹽水洗患處,再上自制的神效痔瘡膏。每天晚上上藥一次,一般4——5天痊愈。

大黃治痔瘡出血

治痔瘡出血 大黃50克,雞蛋2個。先將大黃放入鍋中,加水750毫升,開后小火熬10分鐘,再放入雞蛋(洗凈外殼)煮6分鐘,撈出雞蛋去殼后,再放入藥汁中煮3分鐘即可。早晚各吃1個雞蛋,晚上可用藥水熏洗患處。

治習(xí)慣性便秘大黃10克,蜂蜜100克。把大黃研成細(xì)末,兌入蜂蜜調(diào)勻后,分2次用溫開水沖服。該方主要功效是潤燥滋腸,尤適宜于老年人習(xí)慣性便秘,大便通暢后,可再服4-6天以鞏固。

鮮無花果治療痔瘡

鮮無花果10枚,加水2000毫升文火煎煮。煎煮藥液至1500毫升左右時,倒入干凈盆內(nèi),撈起熟果盛于碗里備用。

治法 上藥為1日量,分2次用脫脂棉簽蘸藥液洗敷患處,每次20分鐘,同時食煮熟之無花果5枚,一般連用3—4劑見效,治療期間禁忌辛辣刺激食物。

病例一 男48歲。患血栓外痔已2年,用本法治療3天痊愈,經(jīng)追訪3年未見復(fù)發(fā)。

病例二 男,36歲。患內(nèi)痔已7年余,近來常反復(fù)脫出,治療4天后痊愈,觀察2年,未再復(fù)發(fā)。

療效 共治27例,均治愈。治療次數(shù)最多者(12次)最少者(5次)。

無花果】甘,涼。歸肺、胃、大腸經(jīng)。

【功用主治】清熱生津,健脾開胃,解毒消腫。主治咽喉腫痛,燥咳聲嘶,乳汁稀少,腸熱便秘,食欲不振,消化不良,泄瀉,痢疾,癰腫,癬疾。《生草藥性備要》謂其“洗痔瘡”,《本草綱目》謂其“治五痔,咽喉痛”。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9—15克,大劑量可用至30—60克;或生食鮮果1—2枚。外用,煎水洗,研末調(diào)敷或吹喉。

秘方熏洗治療痔瘡病

【組成】冰片、樟腦各2克

【用法】將上藥放入尿罐或痰盂內(nèi),沖入適量沸水(約大半容器),患者趁熱坐于容器上,每次約30分鐘,每天2-3次。

【療效】一般用上法治療4-6次即可減輕癥狀,3-6天基本痊愈。

【按】據(jù)本草記載,冰片與樟腦有清熱散火、消腫止痛、防腐止癢之功,故用之獲效。凡痔瘡伴出血者,口服龍眼肉包鴉膽子,每次5粒,每天3次。

治療痔瘡的秘方——蚯蚓治痔瘡。地龍五十克,研成粉末,裝入膠囊,每次服用六顆,早晚各一次。還可以將地龍磨粉,跟兩倍于藥物體積的瘦豬肉餡兒攪拌,不要放佐料,包成餃子,蒸熟,每次吃七至十個,一日兩次。可以蘸佐料吃,味道雖然怪些,但是效果不錯。連吃四五天,就可以達到收縮痔瘡的效果。

《益世經(jīng)驗良方》治痔瘡奇方:大蚯蚓七條,搗爛,將雞蛋二個,同蚯蚓打勻,麻油煎熱,空肚,酒送下。服三次即愈。

《太醫(yī)院秘藏膏丹丸散方劑》“治痔瘡神方”:用地龍,用用陰陽瓦焙黃干,研細(xì)末,每用三錢,用黃酒下。

地龍外用治療脫肛:

男,20歲,7天前過量吃辣椒引起脫肛,檢查所見肛腸脫出約6cm,高度水腫,疼痛難忍。經(jīng)地龍鮮液(取活地龍50克,清水洗凈,并在清水中浸泡20分鐘,讓其吐出腹中殘物,沖洗后放入玻璃杯中,加入白糖50克,待地龍溶解,20分鐘后用鑷子取出地龍殘體,鮮液即成。用溫水清洗脫出的肛腸及其周圍組織,用棉球蘸地龍鮮液輕輕涂抹1—3分鐘,可見脫出的肛腸自行緩緩復(fù)納。這時病人肛腸內(nèi)外有灼熱和疼痛感,1小時后自然緩解。第2—3天排便前,在肛門四周再涂抹地龍鮮液各1次,即不復(fù)發(fā)。)涂抹后僅3分鐘脫肛復(fù)納。又連續(xù)涂藥2天,肛門紅腫完全消失,至今未見復(fù)發(fā)。《山東中醫(yī)雜志》

活用桂枝茯苓丸治痔瘡

案一:混合痔瘡 男,58歲。肛門疼痛墜脹不適兩天。患者有混合痔病史20余年,18年前已行手術(shù)治療,后來仍時有反復(fù)。兩天前過度勞累后出現(xiàn)肛門疼痛墜脹不適,便后有少量暗紅色血液;時有頭暈頭痛,夜間咳喘,胃納好,睡眠尚可,小便黃,大便一直干結(jié)。患者有高血壓病史5年,每年冬天血壓升高,目前在服卡托普利片控制,平素血壓未監(jiān)測。有嗜煙史,查:患者體格壯實,面色暗紅,肌肉堅緊有力,聲音洪亮;唇色暗紅,舌質(zhì)偏紅,苔薄白,脈弦有力;大腹便便,腹診下腹堅滿有力;測量血壓134/96mmHg;肛周外觀可見贅生物突出,未指檢。中醫(yī)診斷:內(nèi)外痔;西醫(yī)診斷:混合痔。證屬瘀熱互結(jié)下焦,擬桃核承氣湯去芒硝合桂枝茯苓丸治療,處方:桃仁10g 大黃(生)10g 桂枝10g 茯苓15g 赤芍10g 丹皮10g 生甘草6g。3服,水煎服。

患者服上方至第二服大便即軟,痔瘡疼痛大減,外觀贅生物縮小一半,三服后肛門基本不疼,頭暈頭痛基本好轉(zhuǎn),夜間咳喘減半,一周后贅生物消失。隨訪至今未復(fù)發(fā)。

痔瘡證治《孔少華臨證經(jīng)驗》

基本方:

生地榆15g 炒槐花15g 橘子絡(luò)核各15g 炒知柏各10g

法半夏10g 云茯苓30g 炒枳殼10g 川牛膝15g

全瓜蔞30g 香附米10g 大腹皮10g 滑石塊15g

霍石斛30g 蒲公英30g 炒丹皮10g 赤小豆30g

加減法:

便血甚者可加大小薊20g、鮮茅根30g、荷葉10g等涼血止血之品;

大便秘結(jié)者加酒軍5g、元明粉5g;

痔核大者可加活血化瘀之品如桃仁5g、赤芍10g,嚴(yán)重者可加制乳沒各5g 。

孔老尚有一外用方外洗治療痔瘡療效甚佳,即是一味蛤蟆草30g,或加蒲公英30g,水煎外洗療效頗佳。

人體痔瘡出血

乙字湯,大黃15克,黃芩15克,柴胡5克,升麻5克,當(dāng)歸尾15克,生甘草10克。病人喝完藥后,痔瘡出血止,肛門爍熱消失。病人回來說,這個方子真管用。

枯痔散--蝕瘡消腫==痔瘡腫痛。白礬60克 蟾酥6克 輕粉12克 白砒30克 天靈蓋12克 上藥共研細(xì)末,入小鐵鍋,瓷碗覆蓋,炭火煅,俟冷再研。每用適量,搽痔上。 (1)子宮脫垂 本方加雄黃、赤石脂、朱砂、血竭等。制成注射液局部注射,治療687例。隨訪復(fù)查結(jié)果;以I、Ⅱ度效果較好,2年后治愈鞏固率在95%以上,夏度脫垂者療效鞏固較差,復(fù)發(fā)率為35%(《赤腳醫(yī)生雜志》1977年第1期)。 (2)腋臭 本方加減,制成注射液局部注射,治療424例共848 側(cè)。經(jīng)3個月一5年隨訪觀察,腋臭完全消失者402例,共803側(cè)。 枯痔散,由白砒、輕粉、明礬、朱砂組成;功效、主治與本方同。 枯痔散 由紅砒、枯礬、烏梅肉、朱砂組成,功效、主治與本方同。 枯痔散,由砒石、硼砂、硫黃、 雄黃、白礬 ;功效、主治與本方同。

消 痔 飲:朱砂蓮15克,草決明20克,煅牡蠣15克,馬勃15克,黃柏15克,甘草6克。

主治:1、期內(nèi)痔,2、期血管型內(nèi)痔。

銀 花 連 翹 湯

組成:銀花15克、連翹10克、槐花炭10克、地榆炭10克、公英20克、椿根皮10克、仙鶴草30克、黃芩10克、當(dāng)歸10克、全瓜萎30克。

功能:潤燥消腫、涼血止血。

主治:痔焮腫疼痛、滴血射血、大便秘結(jié)。

加減運用:大便干燥甚者加大黃、玄明粉;便血嚴(yán)重者加三七粉;便血日久面色白光白者加白芍、阿膠、生熟地、生芪;便稀者加黃連、伏苓;局部水腫加豬苓、澤瀉;疼痛重者加元胡;發(fā)熱明顯者加生石膏、薄荷;痔核紫暗有血栓者加桃仁、紅花。

臟連丸清熱涼血,化痔止血。主治大便下血、曰久不止,痔瘡下血,肛門墜痛 黃連(研末)240克 豬大腸40厘米。 將黃連末灌入大腸內(nèi),兩端扎緊,用酒1250毫升煮干,搗爛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6—9克,空腹溫酒送下。 (1)痔瘡 本品與其他藥物配伍服用。如氣虛者,配補中益氣丸;陰虛者,配瓊玉膏;陽虛者,配半硫丸;大便干結(jié)者,配大黃片、當(dāng)歸龍薈丸;便血量多者,配云南白藥。 (2)慢性結(jié)腸炎 。大便溏薄者,配參苓白術(shù)丸;腹脹腸 鳴者,配木香導(dǎo)滯丸,肛門灼熱、里急后重者,配葛根芩連湯、白頭翁湯。 氣虛者,加補中益氣湯,血虛者,加四物湯,陰虛者,加二至丸;陽虛者,加右歸丸;脾虛者,加參苓白術(shù)丸,腎虛者,加六味地黃丸。 本方苦寒,脾胃虛寒者慎用。

臟連丸 涼血止血,清熱化痔;臟毒下血、日久不止、肛門墜痛、痔瘡掀腫 黃連、黃芩、赤芍藥、當(dāng)歸、阿膠珠、荊芥穗、槐花、地榆、地黃、槐角、豬大腸組成;療效確切效方

31、痔瘡:嫩槐角2-5克泡茶飲,一日量。治療初期痔瘡38例,皆獲顯著療效。

32、痔瘡:茯苓30克,白芍30克,地榆9克,山藥30克,薏米仁30克,穿山甲片(土炒研末)1片

水煎服,日一劑,連服10劑;治療47例,痊愈42例,顯效4例,有效1例。欲求根治者,本方加10倍量,做蜜丸,每日晨起白開水送服15克。治療11例,其中9例已跟蹤3年以上未見復(fù)發(fā)。

33、痔瘡:黃連9克(服三劑后減去) 茯苓15克 白芍15克 葛根6克 白芷1克 槐花9克 地榆9克 人參9克 穿山甲土炒為末3克白術(shù)15克 車前子6克 三七末9克 煎水調(diào)末服,日一劑,三劑后,去黃連,再三劑,終生忌酒,并忌女色三月。(此治因酒過度者)治療9例,愈6例,顯著療效1例,有效1例,無效1例。治愈的6例中,一年后復(fù)發(fā)2例,繼續(xù)用藥,仍獲療效。

1 .馬齒覽豬大腸治內(nèi)痔

[方 劑] 馬齒覽100克,豬大腸1截(15厘米長)。

[制用法] 先將兩物洗凈,然后將馬齒覽切碎裝入大腸內(nèi),兩頭扎好,放鍋內(nèi)蒸熟。每日晚飯前一次吃完,連續(xù)服用。

[功 效] 清熱解毒,潤腸止血。

[驗 證] 經(jīng)治療9O例,80 例治愈。10 好轉(zhuǎn)。

2 .烏藥、大黃等治痔瘡

[方 劑] 烏藥、大黃、當(dāng)歸、血竭、地榆各150克,黃柏、菖蒲、紅花各75克,黃連15克,冰片、枯礬各50克。

[制用法] 上藥共研極細(xì)末,過120目篩,加凡士林1500克調(diào)勻成膏,貯瓶備用(高壓消毒)。先用1:5000以刃高錳酸鉀液坐浴后,再將藥膏涂敷患處,每日換藥2次。

[功 效] 消熱解毒,散血消腫。

[驗 證] 治療60例,總有效率為96.67%。

3 .蟬冰膏治痔瘡

[方 劑] 蟬蛻15克,冰片12克,麻油30毫升。

[制用法] 先將蟬蛻用微火焙焦存性、研末,入冰片同研成極細(xì)末,用麻油調(diào)勻即成。每晚臨睡前,先用金銀花20克,大鱉子12克(搗碎),甘草12克,煎湯趁熱熏洗患處,然后用棉簽蘸油膏涂敷痔核上,連用5-7天。

[功 效] 消炎、散結(jié)、止痛。

[驗 證] 治療53例,全部痛除血止核消。

4 .硝冰膏治痔瘡

[方 劑] 芒硝30克,冰片10克,豬膽汁適量。

[制用法] 先將前2味藥共研細(xì)末,再用豬膽汁調(diào)勻成糊狀(如痔瘡表面有潰湯或分泌物多者加白礬10克),備用。外敷于痔瘡?fù)猓儆眉啿济迚|覆蓋,膠布固定。每日早、晚各數(shù)l次。

[功 效] 消腫止痛。

[驗 證] 試治數(shù)例,均愈。

5 .麝冰散治痔瘡

[方 劑] 麝香、熊膽、冰片、猬皮各0.3克。

[制用法] 上藥共研極細(xì)末,備用(貯瓶勿泄氣)。外痔:每日敷藥3 次。內(nèi)痔:將藥棉纏在如火柴桿粗的小棍上,浸濕蘸藥末插入肛門內(nèi),隨即將小棍抽出,任藥棉留在肛門內(nèi)。

[功 效] 消腫止痛。

[驗 證] 屢用屢驗、效佳。

(l)祖?zhèn)髅胤津灧郊?=治痔漏,取蛇膽,陰干即成膽條,塞入瘺管內(nèi)。塞入時有涼的感覺。五、六日瘺管隨膽條脫出。治愈人數(shù)不可勝舉。

6 .無花果治痔瘡

[方 劑] 無花果10-20顆(如無果,用根葉亦可)。

[制用法] 將上藥加水2000ml放在砂鍋內(nèi)煎湯。于晚上睡前30分鐘,熏洗肛門1 次,連續(xù)7次為1個療程。無愈,可再繼續(xù)1個療程即愈。

[驗 證] 用本藥治療痔瘡患者77例,均獲痊愈。一般無不良反應(yīng)。無1例復(fù)發(fā)。

[備 注] 用本法時,須禁用酒類、酸、辣等刺激物,以免減低藥效。

7 .荊芥防風(fēng)等治痔瘡

[方 劑] 荊芥、防風(fēng)、土茯苓、使君子各9克,芒硝120克,馬錢子6克。

[制用法] 將上藥放砂鍋內(nèi)加水煮沸。然后,倒人罐內(nèi),令患者蹲在罐上先熏后洗,每晚1次。

[驗 證] 用上藥治療外痔患者100余例,一般熏洗1次后疼痛即可減輕,經(jīng)2-5 次后可以獲得痊愈。

8 .五倍子治痔瘡

[方 劑]五倍子500 克。

[制用法] 取五倍子清洗并搗碎,浸泡于52.5%已醇1000ml中,密封放1-2個月,然后過濾后煮沸消毒備用。用時,( l)器械裝備:消毒包內(nèi)備有5ml 注射器工具,6 、7號針頭各l個,中號彎血管鉗2把,組織紛、手術(shù)剪各l把,中號圓針1根,10號絲線2尺,紗布數(shù)塊。(2)操作方法:患者側(cè)屈膝,充分暴露肛門,用1‰ 新潔爾滅液常規(guī)消毒肛門及件部,用2%普魯卡因局部麻醉,血管鉗固定痔核根部,再注入五倍子酒精液適量于痔瘡內(nèi),使之成為紫色為度。然后用彎血管鉗反復(fù)擠壓痔核,直至變?yōu)楸”〉慕拱V。最后,在痔核根部行“8”字縮縫扎.并松開根部血管鉗。如有多個痔核,再用同樣方法處理。術(shù)畢將部分殘痔剪去,剩余痔核根部送人肛門。并涂九華膏后,外加紗布覆蓋,膠布固定。便后高錳酸鉀溶液坐浴,用九華膏或黃連膏換藥至痔核脫落,傷口痊愈。

[驗 證] 80例,均獲治愈。其中,10-2 天治愈者21例;21-30 天治愈者54例;30天以上治愈者5例。

9 .五倍子、樸硝治痔瘡

[方 劑] 五倍子、樸硝、荊芥、防風(fēng)、明礬、烏梅、穿心蓮各30克。

[制用法] 將上藥加人清水1200ml,濃煎至600ml時備用。用時取液200ml放人盆內(nèi)兌開水或溫?zé)崴?00ml攪勻,用熱氣熏蒸,水溫后坐浴15分鐘左右。按上法每日早、中、晚各熏1次。血栓外痔較大者要圓利針刺破。方法是患者取截石位或側(cè)位,充分暴露痔核,用1%。新潔爾滅液消毒患處后。再用點刺的方法迅速地刺人血栓內(nèi),用瀉法使痛感消失后出針,放出瘀血為度,隨后用新潔爾滅棉球消毒揉按數(shù)下,此法隔日l次,1-3 次為l個療程。

[驗 證]200例,痊愈l64例,好轉(zhuǎn)36例,總有效率為100%。其中炎性外痔100例,痊愈92例,好轉(zhuǎn)8例;血栓外痔42例,痊愈38 例,好轉(zhuǎn)4例;肛門濕疹2例痊愈;混合痔58例,痊愈8例,好轉(zhuǎn)48例。

10 .爐甘石、女真葉等治痔瘡

[方 劑] 爐甘石、女貞葉、艾葉各30克,冰片3克,.芝麻油50ml。

[制用法] 將前四味藥分別為極細(xì)末,混合均勻,徐徐加人芝麻油中攪勻,貯瓶備用。用時,根據(jù)痔瘡大小,取藥膏l(xiāng)-2克,涂搽患處,用藥前應(yīng)排凈大便,不需包扎。每晚用藥1次。3次為1個療程。

[驗 證] 用本方治療外痔患者125例,均于用藥l-4個療程,均獲治愈。

11.蒲公英土茯苓治混合痔

[方 劑] 蒲公英、土茯苓、苦參、芒硝、馬齒覽各30克,生大黃、生甘草各10克。

[加 減] 若術(shù)后肛門水腫,加重芒硝至50克;若分泌物比較多,加重蒲公英、苦參、土茯苓、馬齒覓至50克;若傷面有衡肉,加丹參、烏梅各15克。

[制用法]將上藥加水適量,濃煎至600ml,自術(shù)后第1次大便后立即坐浴,坐浴時將肛門放松,清除糞便,一般坐浴時間以20-0分鐘為宜,每日坐浴l-2次,浴后揩干患處,用無菌敷料覆蓋膠布固定。

[驗 證] 用本方治療混合痔術(shù)后并發(fā)癥患者133例,經(jīng)用藥2-10天,均獲治愈。

12 .南瓜子煎熏治內(nèi)痔

[方 劑] 南瓜子l000克。

[制用法] 加水煎煮。趁熱熏肛門,每日最少2次,連熏數(shù)天即愈。熏藥期間禁食魚類發(fā)物。

[功 效] 用治內(nèi)痔。

13 .茄子末治內(nèi)痔

[方 劑] 茄子。

[制用法] 茄子切片,燒成炭,研成細(xì)末。每日服3次,每次10克,連服10天。

[功 效] 清熱止血:用治內(nèi)痔。

[驗 證] 屢用效佳。

14 .鯽魚治內(nèi)外痔瘡

[方 劑] 鯽魚1條(重200克),韭菜適量,醬油、鹽各少許。

[制用法] 將魚開膛去雜物留鱗,魚腹內(nèi)洗凈,納滿韭菜,放人蓋碗內(nèi),加醬油、鹽,蓋上蓋,蒸半小時即成。食魚肉飲湯,每日1次。

[功 效] 治療痔漏、內(nèi)外痔瘡。

[驗 證] 楊、,女,35歲,患痔瘡久治不愈,經(jīng)服上方3劑好轉(zhuǎn),堅持服用后逐漸痊愈。

15.蝎蠶蛋治痔瘡

[方 劑] 全蝎6克,僵蠶6克,雞蛋適量。

[制用法] 全蝎、僵蠶(中藥店有售)研成細(xì)末,共分為15份。每日早晨取新鮮雞蛋1枚,在蛋殼上打一個小孔,將l份全蝎僵蠶粉從小孔內(nèi)裝人雞蛋,攪勻后用面粉將雞蛋上的小孔糊上 ,放人鍋內(nèi)蒸熟。服用時將雞蛋去皮整個吃下,每日1個,連吃15天為一療程。如一療程未能痊愈,可再吃一兩療程,以鞏固療效。

[功 效] 理氣血,除熱毒。

[ 驗證] 據(jù)《老年報》介紹,本方療效良好。

16 .豬湯綠豆清熱潤腸

[方 劑] 綠豆200克,豬大腸1截,醋少許。

[制用法] 先將豬大腸翻開用醋洗凈(連續(xù)洗3次),把綠豆填人豬腸內(nèi),再用線繩將腸兩端扎緊,放人水鍋中煮約1個半小時即成。食時切成段,一次吃完,每日l次。

[功 效] 清熱解毒,潤腸通便。用治內(nèi)外痔便血。

17 .豬肉槐花湯治痔瘡

[方 劑] 瘦豬肉100克,槐花50克。

[制用法] 加水共煎湯。日食l次。

[功 效] 涼血,止血。

18 .紅糖金針菜湯消痔

[方 劑] 紅糖120克,金針菜120克。

[制用法] 將金針菜用水2碗煎至1碗,和人紅糖。溫服,每日l次。

[功 效] 活血消腫。對痔瘡初起可以消散,對較重癥有減輕痛苦之功。

[驗 證] 上述3方經(jīng)臨床驗證,療效確切。。

治痔瘡驗方;家槐豆角,曬干后用籠蒸半個小時,變成黑色放在通風(fēng)地方晾干備用。

豬大腸頭30厘米。把槐角放入豬大腸頭內(nèi),兩頭用線扎緊,放鍋內(nèi)加水煮熟,在兩天內(nèi)分2--3次吃完。若能再吃1--2次。鞏固一下療效會更好。

痔核腫痛、肛癰、肛瘺奇效方

乳香、沒藥、兒茶、制馬錢子、五倍子各20克,輕粉10克,冰片、麝香各3克。將上藥研為極細(xì)粉面,裝瓶密封。取適量藥粉,以醋調(diào)成糊狀,涂于患處,每日3次。痔核腫痛者,每次涂藥后最好局部熱敷30分鐘至1小時,以助藥力

療效:筆者多年來以自擬痔瘡奇效方治療痔核腫痛,肛癰、肛瘺百余例,屢見奇效。

治痔瘡,肛瘺秘方

麝香0.15克,炙馬錢子7.5克,冰片,銅綠,白礬--各1.5克,研成細(xì)末備用。

用法;取少量藥面撒于痔瘡上。

療效;這是一位鄉(xiāng)醫(yī)之秘方,療效百分之百。

【痔瘺秘方】;瓦松50克,樸硝30克,黃藥子30克

用法;將上藥放入容器內(nèi),加水適量,然后煎煮半小時倒入痰盂,熏洗患部,待藥稍溫時,倒入盆內(nèi)坐浴患部。每次15分鐘,每日兩次。一劑藥克連用三天。

療效;幾十年來用此方治療肛瘺50例,痊愈44例。

七肛腸科---沈紹功 肛腸是人體排毒的通道,細(xì)菌病毒特別猖獗,所以肛腸也是以毒為患,離不開一個“毒”字,所以解毒潤腸扶正是肛腸科的三個要害。

(一)肛腸解毒為主。

解毒為主,就是用清熱解毒法來配合,但是也是要化,不要一味用解毒藥傷了腸胃,最好用解毒健胃的藥。如:公英、白花蛇舌草、梔子、黃連、黃芩、黃柏、知母、野菊花。這第一個解毒不傷胃,即解毒又健胃的藥要多用重用,而對于解毒又傷胃的龍膽草、敗醬草、地榆、槐角、苦參則要少用短服。

(二)肛腸潤便為先。

肛腸要潤便,大便秘結(jié)對肛腸的威脅很大,所以潤便也是肛腸科的主要手段。用什么藥呢?制軍、桃仁、大腹皮、萊菔子、生梔子、全瓜蔞、草決明、白菊花配當(dāng)歸、肉蓯蓉、何首烏,也可用麻仁丸,特別是番瀉葉,番瀉葉1-2g,泡茶,它通便的力量非常有效,副作用瀉的很厲害,千萬不要多用,中病即止。第二個成癮,服一個禮拜就成癮,當(dāng)然要掌握量,不能久服。

(三)扶正才能祛邪。

肛腸病不能就想到毒,一味追求排毒效果不好,尤其中老年人患肛腸病,痔瘡、痔漏、脫肛,那更不能一味的排毒,一定要注意扶正,就選一兩味扶正藥,很快的增加療效,但是不能重用,不能多用,多用后把毒就排不出去了。最好的藥就是生黃芪,又扶正又托毒,用量可以到30g;炒白術(shù)、白扁豆、仙鶴草和山藥都可以用。所以肛腸病的要害解毒、潤腸和扶正。當(dāng)然還有一個辦法就是內(nèi)服外敷,什么辦法呢?把組成的藥跟有效的藥,有效的方子,煮兩回,分兩次服,早上九點下午三點,第三回藥渣子別扔掉,加薄荷和野菊花,煎第三回,煎的水多,涼的時候坐浴,坐20分鐘,坐在里面,這樣這個效果會更好,這是肛腸科。。

3.臨床研究:劉寄奴在臨床上用于治療痔瘡、急性傳染性肝炎、前列腺肥大等有一定療效。三、痔瘡挑治療法

:內(nèi)痔,外痔,混合痔,肛裂,肛門搔癢,輕度脫肛等.

用具:粗針一根,碘酒 酒精,膠布。

凡患有痔瘡的人,背部必有痔點。痔點出現(xiàn)的部位,上起七頸椎,下到第4~5腰椎,兩側(cè)至腋后線,在此范圍內(nèi),均系痔點出現(xiàn)的部位,但多見于中下部。

痔點的特點:似丘疹樣,稍突起皮表,小米粒大小,略帶色素,多為灰白、暗紅、棕褐、淺紅色不等,壓之不退色,有的點上還長有一根毛。

尋找痔點的方法:首先必須與痣、毛囊炎、色素斑等區(qū)別開來,然后再去尋找。找痔點困難時,可用兩手在患者背部磨擦,注意痔點的出現(xiàn)。在背部可能同時出現(xiàn)兩個痔點,選其明顯者一個,每次只能挑一個。如果背部找不到痔點,就選其最特殊的一個點,那便是痔點。痔點越靠近脊柱,越靠下,效果越好。

痔點確定后,用碘酒或酒精消毒皮膚,用針尖挑破痔點表皮,然后向內(nèi)深入再挑起,可挑出白色纖維樣物數(shù)十條。此時病人微痛,不易出血。挑盡后,用碘酒消毒貼以膠布即可。

治痔瘡。

雞蛋留白,以青礬2l克、明礬9克灌入,用枸杞蔸90克、五倍子3個,煎滾數(shù)沸,入蛋同煎,置桶內(nèi)熏之。

田螺水,治痔瘡堅硬作痛,及脫肛腫泛不收者并用之。

以大田螺1枚,用大冰片0.15克研末,用尖刀挑起螺蓋,將冰片入內(nèi),平放片時,待螺滲出漿水,用雞翎蘸搽患上,勤勤掃之,其腫痛自然消散。

用大蝸牛1個(去殼),生銀杏肉l枚,同研爛,入冰片0.15克,研勻,點上即收。

立驗膏,治痔漏正發(fā),忽腸頭不止血者,貼之永除其根。

用活黃膳魚1條,以切斷其首,瀝熱血于掌中,急以大活蜘蛛1枚,以手指只就掌中研,蜘蛛化為度,去蜘蛛皮,刮于瓷器內(nèi)收,于發(fā)時涂敷。

痔瘡坐袋,坐21日,無不愈。

乳香 沒藥 龍骨 赤石脂 海螵蛸 輕粉 木鱉仁各9克,共為末,以絹袋盛之,每日坐,不必洗。

[辨證方]

1、寒 證

洗痔極效方。

蔥白10根 瓦松30克 馬齒莧15克 皮硝15克 五倍子(去蟲)15克 槐花15克 花椒15克 茄根5個,絹制盛藥煮水,每日熏洗,7~8次即愈。

2、熱 證

洗痔腫痛方。

魚腥草 苦楝根 樸硝 馬齒莧 瓦楞花各30克,水10碗,煎7~8碗,先熏后洗,諸痔腫痛可消。

治痔瘡腫痛。

白鵝膽二三個取汁,入熊膽0.6克,冰片少許,研勻,入瓷器密封。臨用以手蘸藥搽之,腫痛立消,神效異常。

槐花散加味方,治痔實熱型,口渴喜飲,唇燥咽干,小便赤短,大便秘結(jié),便時疼痛出血,或肛門局部焮紅灼熱,結(jié)腫高突拒按,疼痛劇烈,坐臥不寧,納呆難寢。

槐花12克 側(cè)柏葉l0克 炒荊芥9克 枳殼9克 生地15克 丹皮10克 地榆10克 仙鶴草15克 麻仁9克 生甘草10克

五神湯加味,治痔濕熱瘀滯型,腹脹納少,肛門墜重,便秘溲赤,甚或身熱,肛門凸突紅腫,旁生腫塊,宿滯不散,疼痛難安。血栓外痔、靜脈曲張性混合痔、痔嵌頓多屬此型。

茯苓10克 銀花20克 牛膝10克 車前子10克 地丁15克 黃芩l0克 歸尾10克 赤芍10克 甘草l0克

3、虛 證

神治遠(yuǎn)年內(nèi)外痔。

雄豬大腸l米(去肛門2l厘米) 刺猬皮3張(新瓦煅存性) 明礬 槐米各120克,上3味,為末,入大腸內(nèi),兩頭扎住,銅鍋煮爛,搗勻成丸。每日清晨開水下12~15克,藥完不拘內(nèi)外痔即愈。如油膩難丸,可加炒米粉和之。

活龜丸,大能扶衰益弱,補陰壯陽,又治腸風(fēng)痔漏。

江湖大烏龜1個,先用柴火燒熱地,以罩蓋龜,地?zé)岜瞥龀羝ǎūM,以稈繩周身包縛,外用黃泥封固,灰火中煨熟撈起,剝凈取肉,研如泥,其殼用牛骨髓涂炙5~7次,沁透酥干為末,又用黃連30克,九蒸九曬,歸尾9.9克,為末,和前龜肉搗丸梧子大。每40~50丸,白湯下。

4、實 證

黃連閉管丸。

胡黃連(凈末)30克 穿山甲(麻油內(nèi)煮黃色) 石決明(煅) 槐花(微炒,各末)15克,煉蜜丸,如麻子大。每服3克,空心清米湯送下,早晚日進2服,至重者40日而愈。此方不用針刀、掛線,不受苦楚,誠起痼疾之良方也。如漏之四邊有硬肉突起者,加蠶繭20個,炒末和入藥中,此及遍身諸漏皆效。

隔礬灸法,治痔漏神效。

皂礬500克(用瓦一片,兩頭用泥作壩,再用香油制瓦上焙干,再著皂礬瓦上假枯,去砂為末) 穿山甲3克(入紫粉罐煅存性,取出為末) 木鱉子(去殼火煅,凈為末)7.5克 乳香沒藥各4.5克(為末,臨灸時加服),上藥和勻一處,以冷水調(diào),量瘡大小作餅子貼瘡上,將艾炷灸三四壯。灸畢,就用熏洗藥先熏后洗,日6度,三五日如前法灸妙,以瘦為度。

[食療方]

茯苓面。茯苓、麻子各去皮和勻,九蒸九曬,入蜜少許食之,能斷酒肉及鹽、酪、醬菜,可治久痔。

鰻鱺月霍,能補虛勞,殺蟲,治肛門腫痛,痔久不愈。

用鰻鱺細(xì)切煮作月霍,入鹽、鼓、姜、椒,空心漸食;多食令人作泄。

治痔漏。(熱證)

槐花 皮硝 風(fēng)眼草仁(捶碎)各30克,入豬大腸內(nèi)蒸爛。每日空心服,好黃酒壓之。

【外痔】血瘀型:患者局部血瘀較重,常表現(xiàn)為肛門墜脹、瘙癢不適、肛門有異物感,或輕微便血、瘀阻作痛。治宜活血散瘀,給予逐瘀痔瘡湯:地榆30克,五倍子20克,穿山甲10克,皂刺10克,水蛭10克,地龍20克,枯礬10克,雞血藤30克,紅花10克,丹參30克。水煎外洗,每日兩次,每次15分鐘。

濕熱型:患者體內(nèi)濕氣、熱邪較重,常表現(xiàn)為肛門墜脹灼痛、便血,大便干結(jié),小便短赤,口苦咽干,舌邊尖紅,舌苔黃厚膩、脈弦數(shù)。治宜清熱燥濕,給予濕熱痔瘡湯:槐角20克,黃柏15克,蒲公英30克,菊花15克,紫花地丁30克,連翹30克,苦參15克,蛇床子30克,澤瀉20克,土茯苓20克。水煎外洗,每日兩次,每次15分鐘。

腸熱型:患者腸道熱毒較重,常有便血、色澤鮮紅,伴有口渴喜飲、唇燥咽干,大便干結(jié),小便短赤,痔核脫出、灼熱疼痛。治宜清熱解毒燥濕,給予清熱痔瘡湯:黃柏20克,胡黃連10克,大黃6克,紫花地丁30克,蒲公英30克,地榆30克,槐角20克,五倍子15克,虎杖20克,苦參30克,蛇床子20克,地龍30克。水煎外洗,每日兩次,每次15分鐘。

一、刺血療法

(1)齪交穴,(嘴里面)找到白粒點,1—3次治愈。

(2)對肛門紅腫潰爛者刺血委中,其痛即減。

【內(nèi)痔或者外痔、混合痔――羅大倫秘方】地龍五十克,讓藥店給研成粉末,裝入膠囊,每次服用六顆,早晚各一次。

還可以將地龍磨粉,跟兩倍于藥物體積的瘦豬肉餡兒攪拌,不要放佐料,包成餃子,蒸熟,每次吃七至十個,一日兩次。可以蘸佐料吃,雖然怪些,但是效果不錯。連吃四五天,就可以達到收縮痔瘡的效果。大家不必驚訝,地龍在國外某些地區(qū)就是食物,做菜常用。

我曾在博客上公布過蚯蚓治痔瘡的秘方,很多網(wǎng)友用過之后得到了解脫,這令我非常欣慰

1、治瘺方法:

A、取適量旱煙桿剪碎,用水浸泡3小時后,再上火爐熬,熬開后撈出煙桿再繼續(xù)熬,一直熬成膏狀,敷于患處,3次即好。注:肇原宮女士說:“女兒小時耳旁長了一個瘺,直往外流膿水,用此法,幾次就好了。

B、將生肥豬肉切成薄片,貼于患處,一天貼1—2次,連貼幾天就好了。

2、治肛瘺方:

A、取頭胎出生的小男孩的臍帶屎,趁熱糊在患處,一次就好。

B、將鮮馬齒莧搗爛,分別于午休前和晚睡前敷于患處,連敷幾天即可治愈。

3、治痔瘡妙方:

A、兒茶 5克、黃連5克、冰片0.5克、撲爾敏和強的松各一片,放在一起研末,用金霉素眼膏調(diào)勻備用。每次大便后,用淡鹽水清洗患處,再涂上藥膏。一般連用四五天,內(nèi)外痣都可治愈。

D、取蝸牛8—10個,洗凈、搗碎,放入容器內(nèi),加入冰片2克,攪拌一會兒,待滲出清水后,用經(jīng)過消毒的棉棒蘸此水涂于患處,能立即止血、止痛。如再連續(xù)涂2—3天,每天一次,便能治愈。

E、金針草100克,紅糖適量,加水煮熟,去渣,每早空腹服。連用數(shù)日,可治療痔瘡疼痛、出血。

40.乳沒膏治肛裂

[方 劑] 乳香、沒藥各20克,丹參10克,冰片5克,蜂蜜30克。

[制用法] 先將前4味藥共研細(xì)末,用75%乙醇適量,浸泡5天左右,加入蜂蜜調(diào)勻,即行煎熬加工成油膏狀,貯瓶備用。用藥前囑病人排盡大便,以1:5000高錳酸鉀溶液坐浴10分鐘左右,再用雙氧水溶液清洗創(chuàng)面裂日,再經(jīng)干棉球拭干泡沫,再取藥膏外敷創(chuàng)面處,然后覆蓋無菌紗布,膠布固定。每日換藥l次,直至裂口愈合。

[功 效] 活血止血,止痛生肌。

[驗 證 治療32 例,效果頗佳。止血效果:32例中敷藥后全部止血,大多數(shù)患者3-4天便血停止;止痛效果:敷藥后有23例患者在3-5天疼痛消失;裂口愈合效果:經(jīng)治療后,除1例因伴有大哨兵痔瘡面未愈合,一般愈合時間為7天左右。

[備 注] 引自《百病中醫(yī)青散療法》。

41 .潤膚膏治肛裂

[方 劑] 當(dāng)歸、生地各15克,麻油150克,黃蠟30克。

[制用法] 先將當(dāng)歸、生地人油內(nèi)煎熬,藥枯后去渣,投人黃醋,即成半、液狀油膏,備用。每天大便后,清洗瘡面,然后取藥膏適量涂敷于患處。每日換藥1 次。

[功 效] 潤膚生肌。

[驗 證] 用治上癥,效果頗佳。

[備 注] 引自《瘍科妙方》 。

42.生肌膏治肛裂

[方 劑] 冰片、煅龍骨粉各6克,朱砂7.5克,煅爐甘石64克,煅石膏143克,凡士林264克,麻油適量。

[制用法] 先取冰片及少許煅爐甘石共研成細(xì)末。再人煅龍骨粉,朱砂及余下的煅爐甘石,混合均勻,摻人煅石膏,拌勻后傾倒凡士林內(nèi)充分?jǐn)嚢瑁詈蠹舆m量麻油調(diào)成軟膏,備用。肛門局部用紅汞消毒后,據(jù)肛裂范圍,涂滿此膏,用紗布蓋好,膠布固定。

[療 效] 止血斂瘡,封口止痛。

[驗 證] 治療74例,效果滿意。肛裂愈合,無不良后應(yīng)。

[備 注] 引自1963年《中醫(yī)雜志》(6)。

43、治瘺方法:

A、取適量旱煙桿剪碎,用水浸泡3小時后,再上火爐熬,熬開后撈出煙桿再繼續(xù)熬,一直熬成膏狀,敷于患處,3次即好。注:肇原宮女士說:“女兒小時耳旁長了一個瘺,直往外流膿水,用此法,幾次就好了。

B、將生肥豬肉切成薄片,貼于患處,一天貼1—2次,連貼幾天就好了。

44、治肛瘺方:

A、取頭胎出生的小男孩的臍帶屎,趁熱糊在患處,一次就好。

B、將鮮馬齒莧搗爛,分別于午休前和晚睡前敷于患處,連敷幾天即可治愈。

消痔飲

彭顯光

【組成】朱砂蓮15克,草決明20克,煅牡蠣,馬勃(布包)、黃柏各15克,甘草6克。

【用法】每日1劑,方中馬勃布包與它藥同煎30分鐘,水煎3次,總?cè)≈?00毫升,日服3次,每次服160毫升。

【功用】清熱解毒,活血止血,軟堅收斂,消腫止痛。

【主治】痔瘡(內(nèi)痔)。

【加減】如便血嚴(yán)重者,可加槐角24克,地榆30克;紅腫痛劇加黃芩,黃連各10克,黃柏15克;小便不利加茯苓15克,木通6克,車前草15克;虛證便秘加火麻仁30克,生地15克,杏仁10克,郁李仁5克;實證便秘加熟大黃15克,枳實9克;伴氣虛痔核脫出者,可加黃芪30克,潞黨參,升麻,柴胡各15克;血虛加熟地15克,當(dāng)歸,白芍各12克,阿膠10克。

【療效】臨床屢用,療效顯著。

61消痔液 朱秉宜

【組成】烏梅1克,鹽酸普魯卡因0.5克,加水到100毫升

【用法】治療內(nèi)痔,混合痔,用痔黏膜下層,高低位注射法,適當(dāng)大劑量注射消痔液。治療三期內(nèi)痔,混合痔,同時取用四點注射法。治療肛裂,用四點注射法。即將消痔液與0.5%普魯卡因注射液1∶1稀釋,于截石位2、5、7、10點作四個注射點,從距肛門緣中心約2厘米處,作肛門外皮膚穿刺,以放射方向至肛管直腸環(huán)平面稍下方的內(nèi),外括約肌之間,然后注射經(jīng)稀釋的消痔液,每點4毫升。

【功用】松弛平滑肌,擴張血管,增加血管灌流量,抗血凝。

【方解】消痔液,經(jīng)動物實驗,具有松弛平滑肌,擴張血管,增加血管灌流量,抗血凝等作用。局部注射用藥,有解除肛門內(nèi)括約肌痙攣或異常活動,從而改善痔血管的回流障礙,加之?dāng)U張血管,血管灌流量增加,抗血凝等直接作用,共同改善了局部血循環(huán),血流暢通,使得痔靜脈瘀血消退,達到痔核脫去,便血等癥狀消失,痔瘡平復(fù)的目的。對肛裂由于內(nèi)括約肌痙攣的解除,局部血循環(huán)改善,因而得以止痛,促進潰瘍愈合。本法可避免傳統(tǒng)療法所造成的術(shù)后局部疼痛,大出血肛門狹窄,大便失禁等并發(fā)癥與后遺癥。

【主治】內(nèi)痔、混合痔、肛裂。但痔組織大量纖維性變,血栓形成者;肛裂伴有化膿性炎癥者為非適應(yīng)證。

【療效】經(jīng)臨床實踐觀察,上述各證治愈率達95%以上。

【附記】注意事項:①不可將藥注入血管及后尿道部組織內(nèi);②普魯卡因過敏者禁用。

62消痔湯 王芳林

【組成】槐花,艾葉,荊芥各15克,苦參30克,黃連、薄荷、梔子、枳殼、黃柏、大黃、白芷各15克,地骨皮,蛇床子各30克。

【用法】以上藥物用紗布包好,放入大砂鍋內(nèi),水5碗,煮煎約為0.5小時,取出藥包,趁熱先熏患部,待溫后洗浴約0.5小時,每日熏洗1~2次。每劑可使用3~4次。

【功用】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散風(fēng)止癢。

【主治】痔瘺腫脹疼痛,手術(shù)后創(chuàng)面過大,發(fā)炎、腫痛,傷口愈合遲緩者。

【療效】屢用屢驗,效果甚佳。

【附記】在同一書中,王氏還介紹了幾首秘方,均經(jīng)筆者臨床驗證有效,特轉(zhuǎn)介如下,供臨床選擇使用。

(1)滅膿拔毒散(祖?zhèn)髅胤?;明雄黃60克,輕粉,朱砂各6克,凈乳香15克(祛油),冰片6克。上藥除冰片外,共研細(xì)末,再加入冰片研勻,貯瓶備用,勿泄氣。或配制成軟膏劑,每日大便后,將創(chuàng)面洗凈拭干,搽藥1次,待3~5日創(chuàng)面新鮮肉芽生長時,再換搽生肌散。功能滅膿拔毒,化腐生新止痛。用于瘡瘍潰爛,肛腸病手術(shù)后傷面腐肉不脫,疼痛者。效佳。

(2)蔥葉生肌散(祖?zhèn)髅胤?爐甘石60克,官粉30克,銅綠15克,煅石膏13克,輕粉,紅粉,朱砂,冰片各6克,麝香2克,先將爐甘石燒紅,在童便中激碎,再與其他各藥(除冰片、麝香外)一起研為細(xì)粉,然后裝入蔥葉管內(nèi),放在火旁烤至焦黃色(絕不能燒黑),剝?nèi)ナ[葉后,將制好的藥粉中加入冰片,麝香共研為細(xì)未,裝瓷瓶內(nèi)備用。或配制成軟膏劑。每日大便后,將創(chuàng)面洗凈拭干,搽藥于患處1次。功能生肌收斂,消炎止痛。適宜用于一切創(chuàng)面肉芽生長期,肛門病手術(shù)后創(chuàng)面新鮮者。搽此藥能促進愈合。

(3)痔瘺內(nèi)消丸(祖?zhèn)髅胤?:炒槐角、生地各240克,大黃150克,炒枳殼120克,當(dāng)歸180克,白芷、焦地榆、黃連、黃芩、炒二丑、梔子、甘草各120克。共研為細(xì)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貯瓶備用。每日服1~2次、每次服20~30粒,飯前開水送下,以大便通利為適度,服藥后大便仍干燥者,可增服至50粒,大便稀瀉者,須停服或減量。功能清熱利便,止血止痛。用于痔瘺腫痛,大便干燥,肛門破裂疼痛下血者。效佳。

(4)象牙化管丸(祖?zhèn)髅胤?;蒸槐角120克,焦地榆、黃連各60克,胡黃連,象牙末各120克,茯苓,刺猬皮,當(dāng)歸身各60克,黃芩30克,乳香粉24克。共研為細(xì)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貯瓶備用。每日服2次,每次服40~50粒,飯前開水送下,連服至減輕或治愈。功能清熱解毒,化腐止痛。用于嚴(yán)重復(fù)雜性肛門瘺管,凡不適宜或不愿手術(shù)者,肛門流膿疼痛日久者,用之皆效。

63礬黃消痔液 《名醫(yī)秘方匯萃》

【組成】明礬15克,黃連20克,鞣酸0.7克,普魯卡因5克,甘油1000毫升,注射用水適量制成100毫升。

【用法】先將黃連以蒸餾水蒸煮提取2次(每次沸后繼續(xù)蒸煎1小時),合并兩次藥液濃縮,使每毫升相當(dāng)于2克生藥,加95%乙醇沉淀24小時過濾,留液去醇,再加適量注射用水溶解,加熱近沸,并過濾水沉,然后將上述溶液過濾,加入明礬,鞣酸,普魯卡因及甘油,溶解后再加注射用水,使制成量為1000毫升,加活性炭0.3%,再加熱近沸,稍冷過濾,精濾并分裝于瓶內(nèi),置100℃下滅菌30分鐘,經(jīng)燈檢,菌培養(yǎng)合格后備用,每日1次,用法同上方9.2消痔液。

【功用】使痔核硬化而萎縮消失,并有止血作用。

【主治】各期內(nèi)痔,混合痔的內(nèi)痔部分,以及Ⅰ、Ⅱ度直腸黏膜脫垂。

64槐花消痔湯

【來源】蒲孝仁,《四川中醫(yī)》(5)1985年

【組成】槐花、槐角各15克,生地12克,黃連10克,金銀花12克,黃柏10克,滑石15克(包),當(dāng)歸12克,升麻、柴胡、枳殼各6克,黃芩10克,甘草3克。

【用法】每日1劑,水煎服,日服3次。

【功用】涼血止血,清熱解毒,活血止痛,逐瘀消痔。

【方解】方用槐花,槐角涼血止血,行血散結(jié),消腫療瘡;配當(dāng)歸、生地養(yǎng)陰清熱,活血調(diào)腸;金銀花,黃連、黃芩、黃柏清熱解毒,消腫止痛;升麻、柴胡、枳殼、升提清氣,寬腸導(dǎo)滯;滑石、甘草利濕通便,引藥下行,諸藥合用,共奏涼血止血,清熱解毒,活血止痛,逐瘀消痔之功。

【主治】內(nèi)痔。

【加減】倘能隨證加減,辨證施治,多數(shù)可免手術(shù)之苦。如出血甚者,加荊芥炭10克,地榆,側(cè)柏炭各15克;大便秘結(jié)者,加火麻仁、大黃各10克;小便短少者,加木通12克,車前仁10克;身體衰弱,或痔核脫出者,加黨參、黃芪各15克,熟地12克,重用當(dāng)歸。

輔助治療;痔核脫出肛外嵌頓者,及時采用手術(shù)還納,丁字帶固定,如已發(fā)生絞窄,可用地膚子30克,枳殼20克,五倍子30克,煎水坐浴,水腫嚴(yán)重者,可用前藥液少許,內(nèi)加冰片3克,紗布浸藥液覆蓋,保持痔核濕潤,待水腫感染消退后再助以手法,即能還納,伴息肉,對外痔肛裂者采用外科手術(shù)治療。

【療效】治療400例,其中1期210例,2期117例,3期73例,伴有混合痔110例,肛裂、感染、嵌頓102例。結(jié)果痊愈244例,好轉(zhuǎn)123例,無效33例,總有效率為92%。

【附記】注意事項,多食纖維性食物,忌食辛辣煎炸之品,盡量避免負(fù)重遠(yuǎn)行,久坐久站,并多作收肛運動。

1.馬生菜(馬齒莧)加雞蛋治痔瘡

筆者患痔瘡20多年,經(jīng)中西醫(yī)多次治療都沒治好,前年得一方才治好。

此方很多人用后也都有效。其方:馬生菜尖49個,每個約2厘米長,洗凈切碎,用鍋煮。7只雞蛋(要小雞蛋,大了吃不下),打好倒入煮馬生菜的鍋里,開鍋3分鐘即可,不放佐料。早晨空腹一次吃完,輕者一副,重者二副,內(nèi)痔、外痔、混合痔都有效

13.“六必治”牙膏治痔瘡

我患痔瘡已20多年,可又不想手術(shù),許多方法對我無效。無意看到“六必治”牙膏既止血又消炎,自此每天方便完,把脫出的痔核洗凈后涂上少許“六必治”再推回去。開始會有刺痛感。至今已1個多月,雖未根治,但痔核已明顯萎縮。

痔瘡中藥方劑

【辨證】風(fēng)濕燥熱侵襲臟腑,陰陽失調(diào),氣血縱橫,經(jīng)脈交錯,濁氣瘀血下注。

【治法】清熱解毒,除濕消腫,涼血散瘀。

【方名】治痔湯。

【組成】蒲公英30克,黃柏30克,赤芍30克,丹皮30克,桃仁20克,土茯苓30克,白芷15

克。

【用法】水煎外用,每日1劑,日用2-3次,先加水2500-3500毫升,煮沸后過濾去渣,將藥液

倒入普通搪瓷盆內(nèi),患者趁熱先熏后洗,每次15-30分鐘。

【辨證】濕熱內(nèi)生,氣血運行不暢,經(jīng)絡(luò)阻滯,瘀血濁氣下注肛門。

【治法】清熱解毒,活血祛瘀,潤腸通便,化濕通路,軟堅散結(jié),收澀固脫,止血定痛。

【方名】消痔湯。

【組成】烏梅10克,五倍子10克,苦參15克,射干10克,炮山甲10克,煅牡蠣30克,火麻仁

10克。

【辨證】中焦?jié)駸嵯伦ⅰ?/p>

【治法】清熱利濕,潤腸止血。

【方名】甘旱蜜湯。

【組成】莧菜30克,生甘草10克,旱蓮草30克,蜂蜜10毫升。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服時加蜜糖10毫升。1-2次煎液內(nèi)服,第3次煎液外用

熏洗肛門。

【辨證】血熱毒火內(nèi)盛,瘀血濁氣下注。

【治法】涼血止血,清熱解毒,活血止痛,逐淤消痔。

【方名】槐花消痔湯。

【組成】槐花15克,槐角15克,生地12克,黃連10克,銀花12克,黃柏10克,滑石15克,當(dāng)

歸12克,升麻6克,柴胡6克,枳殼6克,黃芩10克,甘草3克。

【辨證】中焦?jié)駸幔伦逗疂瘛?/p>

【治法】清腸利濕,止血。

【方名】加味槐榆合劑。

【組成】槐花10克,地榆10克,仙鶴草15克,旱蓮草15克,側(cè)柏葉15克,枳殼10克,黃芩5

克,胡麻仁15克,菜莧3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另外可用此藥煎液熏洗肛門。

臨床常用的偏方主要如下。

[方一]

蒲公黃、黃柏、赤芍、丹皮各30克,桃仁20克,土茯苓30克,白芷15克。水煎外用,每日1

劑,日用2-3次,先加水2500-3500毫升,煮沸后過濾去渣,將藥液倒入普通盆內(nèi),患者趁

熱先熏后洗,每次15-30分鐘。

本方為鄒桃生方,功能清熱解毒除濕消腫,涼血散瘀,適用于痔瘡。

[方二]

硫黃、雄黃各10克,樟腦3克,麻油適量。前藥研成細(xì)末,用麻油調(diào)勻,擦患處。

本產(chǎn)適用于濕熱而致痔瘡。

[方三]

烏梅、五倍子各10克,苦參15克,射干、炮山甲各10克,煅牡蠣30克,火麻仁10克。水煎

服,日1劑,日服2次。

本方為凌朝光方,功能清熱解毒,潤腸通便,適用于痔瘡。

[方四]

浮萍適量。水煎,趁熱擦洗患處。

本方適用于痔瘡抓破出血不流水者。

[方五]

槐花、地榆各10克,仙鶴草、旱蓮草、側(cè)柏葉各15克,枳殼10克,黃芩5克,胡麻仁15克,勒

萊莧30克。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另外,可用此藥煎液熏洗肛門。

本方為黃洪坤方,功能清腸利濕,止血,適用于痔瘡。

白芷湯一出,痔瘡盡消無形

痔瘡,中醫(yī)認(rèn)為是由于濕熱而成,雖有內(nèi)、外痔之別,理則一也。

用白芷等活血化瘀之藥外洗,內(nèi)外痔同治,痔消無形。

方用:白芷、川芎、青黛、紅花。

白芷,味辛,可外治各瘡癰痔漏,消毒生肌;

川芎,味辛,功專補血。凡吐血、衄血、溺血、便血、崩血,俱能治之。

青黛,味苦,氣寒。能消赤腫疔毒。

紅花,活血。

以上諸藥各20克煎水坐浴外洗,內(nèi)外痔均可治,屢用屢效。

治痔瘡無一例復(fù)發(fā)

兒茶5克、黃蓮5克、冰片0.5克(以上三味中藥店有售),再買西藥撲爾敏1片、強地松1片,把這些中藥、西藥放在一起研成末,用金霉素眼藥膏調(diào)勻備用。在每次大便后,用淡鹽水清洗患處,再涂上藥膏。一般連用3-7天,內(nèi)外痔都可治好。馬老漢講:在用藥期間一定不能多吃辣椒、喝酒、生冷食物莫食!切記。

痔瘡;

方一:蜈蚣2條,裝入洗凈的一段雞腸內(nèi),放舊泥瓦片上焙干,研細(xì)末,分成8份,每日早晚各服一次,黃酒沖服,療效甚佳。

方二:全蝎、僵蠶各10克,生雞蛋15個。將全蝎、僵蠶至瓦上焙干,共研細(xì)末,把雞蛋打一小孔,將藥末均勻裝入15個雞蛋內(nèi),攪勻,封好,蒸熟。每日睡前空腹吃1個藥雞蛋,連用15個為一療程。一般1——2療程即可治愈。

方三:艾20克,水1000毫升,燒開后加入鹽10克,醋5毫升,用藥液熏患處,待水溫合適時再洗患處,早晚各1次。

方四:芒硝30克,硼砂20克,明礬15克,共放入盆內(nèi),倒入熱開水1000毫升,待藥物完全融合后,乘熱先熏蒸患處,待水溫適宜后再坐浴,并以藥棉蘸藥液輕揉患處。每次30分鐘左右,早晚各1次。對痔瘡水腫發(fā)炎、內(nèi)痔脫出嵌頓者,一般3——8天即獲良效。

方五:大黃1克,柴胡5克,升麻1.5克,甘草2克,黃芩3克,當(dāng)歸6克,水煎服。

方六:秋后采摘國槐樹上結(jié)的槐角(即懷豆莢),用鐵鍋炒熟(不要炒煳),每天取20克,沸水沖當(dāng)茶飲,一天大約用5磅開水,半月可愈。

方七:無花果葉子10片,黃豆1把,水煮后洗患處,治肛裂、內(nèi)痔亦有效,沒有無花果樹葉時,樹枝砸爛也可。

方八:馬齒莧100克洗凈切碎裝入16厘米豬大腸內(nèi),兩頭扎好,蒸煮,每日晚飯前一次,連湯服下,連服數(shù)日。

方九:生雞蛋1個,打上一個小洞,將辣椒面(多少均可)塞進洞內(nèi),用稻草或玉米皮包好、捆牢,放在未燃盡的草木灰(或鍋底的慢火)中烤熟(別烤煳蛋清和蛋黃)。將雞蛋、辣椒面一次吃下,每早1個,不管內(nèi)痔、外痔,3——5次即愈。

方十:甲魚頭數(shù)個,焙干研末,加少量冰片,用麻油浸泡數(shù)日備用。用痔瘡者可在晚上臨睡前用溫水洗凈患處拭干,涂上藥物,一般翌日即可見效。1次不愈者可繼續(xù)用藥直至痊愈。

方十一:大黃1克,柴胡5克,升麻1.5克,甘草2克,黃芩3克,當(dāng)歸6克,水煎服。此方治各種痔瘡。輕者3劑,重者10劑便可痊愈。

方十二:堅持做提肛運動,晚上睡前提30多次,早上起床再做30次,平時有機會隨時做提肛運動。

方十三:黑木耳30克,發(fā)漲、淘凈后文火燉2小時以上,用鹽或糖調(diào)味后食之,對內(nèi)外痔均勻療效。

方十四:黃花菜適量,用水2碗煎至1碗時,加入紅糖,溫服,每日一次,對初起痔瘡可以消散,重者可減輕痛苦。

方十五:取200克左右鯽魚1條,剖腹洗凈后,魚腹內(nèi)塞滿韭菜,加鹽或醬油等調(diào)味品,上籠蒸半小時,食肉喝湯,每日一次,可治內(nèi)外痔重癥。

方十六:茄子切片,燒成灰,碾末,每日服3次,每次10克,連服10天,治內(nèi)痔。

方十七:豬大腸1節(jié),洗凈后填入200克左右的綠豆,兩端用線扎緊,入水煮2小時,切段食之,每日1次,1次吃完。治內(nèi)外痔及便后出血,3日即有效。

方十八:蚯蚓40——50條,不論大小,紅色者為好,放清水中養(yǎng)一夜,基本吐清腹內(nèi)泥土,洗凈待用。豬大腸一段(能裝下蚯蚓即可),洗凈后平放在泥地上過一夜,吸清臭味,將洗凈的蚯蚓裝入腸內(nèi),兩端用線扎好,上籠蒸熟,最好在夜間病人入睡時喚醒,趁熱吃下去,繼續(xù)睡覺。

方十九:鮮地骨皮適量,加水煎煮,趁熱先熏后洗。

方二十:忍冬花、甘草各40克。共研細(xì)末,加少許水調(diào)和,制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劑,每次服8克,晚飯前用開水送下。

方二十一:三白草適量。煎湯,用酒送服,同時用藥渣熱敷患處,治愈為止。

方二十二:蒼耳草適量。濃煎,每天趁熱熏洗患處,連洗1個月。用治痔瘡經(jīng)久不愈者。

內(nèi)痔

是一種由于血行不暢,血郁化熱,熱血相搏,經(jīng)脈橫解,結(jié)滯不散而成發(fā)生在肛門處的疾病。初中期宜涼血止血,清熱利濕;后期宜氣血雙補。

處方1:生地、當(dāng)歸、槐角、地榆、黃芩炭、荊芥炭、黃柏、大黃炭、小薊、麻仁、馬齒莧等隨癥加減。水煎服。用于內(nèi)痔初期和中期的治療。

五十五 外痔

本病主要以熏洗或手術(shù)摘除為主。

處方:五倍子、樸硝、蓮房、荊芥、馬齒莧、地丁、黃柏各等份,煎湯熏洗或坐浴。

五十六 混合痔

處方1:胡桃45個,五倍子數(shù)十克。將核桃劈成兩半去仁,五倍子研末分裝在核殼內(nèi),白面包好,火燒面干為黑紅色。去面研為細(xì)末。早晚服2-3克。米湯送服。外用冰片擦患處。耐心使用,久必獲效。治內(nèi)外痔漏。

處方2:去核黑棗10個,陳皮、皂礬各27克。共搗作丸39個。每早嚼食1丸,開水送下。主治痔漏。

處方3:韭菜,生姜。先用韭菜煎湯熏洗后將生姜片置于瘡上艾灸。可治痔漏疼痛。

處方4:嫩柳樹稍代茶飲或煎柳樹皮內(nèi)服。能有效防治痔瘡。

處方5:蝸牛開水燙死曬干研末。加少量麝香、冰片,共研取粉放碗中過1夜涂抹患處。治痔瘡。

處方6:活螃蟹500克泡于1000毫升50度白酒中,15天后飲用。每日2次每次30-40毫升。2劑可使痔瘡痊愈。

處方7:當(dāng)歸、白蠟各60克,白芷15克,輕粉、血竭各12克,甘草36克,紫草6克,麻油50毫升。先將白芷、當(dāng)歸、紫草、甘草四味油浸3日,大勺內(nèi)炸枯濾油取汁,入血竭、白蠟,微火化開。用茶盅4個,預(yù)燉水中,將膏分四處倒入盅內(nèi)。待片刻下研細(xì)的輕粉。每盅3克攪勻。即成生肌玉紅膏。用時凃于紗布條上,塞于患處。每日1次,直到切口愈合。可使痔漏者減輕痛苦,縮短療程。

處方8:去黃豆大小的煙鍋油,手指塞入肛門1寸左右,連用一段時間。可治愈陳年性痔瘡。

處方9:每天取點食鹽和1:5000倍的高錳酸鉀,置于40度的溫水中,坐浴。堅持3-6個月,可助痔瘡者康復(fù)。

處方10:荊芥、防風(fēng)各15克,馬齒莧20克,甘草10克,水腫加蒼術(shù)15克,芒硝10克;血栓者加桃仁、赤芍、紅花各10克;炎癥重者加金銀花、蒲公英各20克,黃柏15克;疼痛重加乳香、沒藥各15克。水煎熏洗或坐浴。本法對外痔最有效。一般4-5劑即愈。

處方11:槐米、地榆各等份,微炒研末,每次取5克,米湯調(diào)服,每日2次,飯前服用;海參研細(xì)粉,每次15克,加阿膠6克,和水半杯燉溶,空腹米湯沖服,日2次;無花果1-2個,水煎或空腹生食,每日2次;泥鰍100克,黃芪30克,米酒一杯,水燉服;鯽魚一條,韭菜200克,煮熟食用;魚腥草代茶飲。任選一方使用,都可治痔瘡。

處方12:清涼油涂肛門處,久必效;柿餅5-6個水煮爛,每日吃2次;每次飲服豬苦膽1-2個;鮮大蔥搗爛外敷患處;胖大海3個,槐角30克,水煎服。任選一方使用,可治痔瘡。

處方13:苦參50克,黃芩、連翹、蒲公英、梔子、赤芍各20克,土茯苓30克,大黃15克,,水煎服;紅小豆500克煮熟曬干,醋浸月余,取出晾干。每日3次,每次3克,溫開水送服;槐角若干,蒸熟蜂蜜攪拌晾干。每次取10個,代茶飲,直至痊愈。上述3方均治痔瘡。

處方14:香蕉1000克,蜂蜜100克香蕉搗爛與蜂蜜拌勻,每天早飯前吃1勺。連吃7天。對除肛瘺外的內(nèi)外痔都有效。

處方15:全蝎、僵蠶各10克,生雞蛋15個。先將兩藥焙干研末。將15個雞蛋打孔,并把藥粉均勻置于蛋內(nèi)攪勻,封口蒸熟。每日睡前空腹吃蛋1個。連用15天。一般1-2個療程痔瘡即愈。

處方16:魚腥草30克,馬齒莧、苦楝皮、芒硝各15克,水煎熏洗患處。治痔瘡。

處方17:黑木耳15克,冰糖30克,水燉服,對痔瘡便血及子宮出血均效;側(cè)柏葉100克,槐花60克,均焙黃研末,每次服6克,米湯送服,每日3次;鮮地錦草100克(干20克),大蒜辮1個,誰煎洗患處;大黃1克,柴胡5克,升麻1.5克,甘草2克,黃芩3克,當(dāng)歸6克,水煎服,輕者3劑,重者10劑;花椒10粒,食鹽一勺,開水沖開,熏洗患處。均治痔瘡。

處方18:麝香1.5克,制馬錢子7.5克,冰片、白礬、銅綠各1.5克。共研細(xì)末。密封存放。用時,先將患處用生理鹽水清洗,再撒藥粉。一般用藥2-4次即愈。不可內(nèi)服。

處方19:大黃50克,雞蛋2個。將大黃置200毫升開水中煮1分鐘,再放雞蛋煮20分鐘。每早晚吃1個雞蛋。水可用于洗滌肛門。對痔瘡有效。

處方20:全艾草10棵,水煎取液加鹽2.5克,趁熱熏洗肛門。每劑用2次。每晚1次。治痔瘡。

處方21:黑木耳10克,文火煎成糊食服。每日3次。對痔瘡有良效。

處方22:麝香0.15克,制馬錢子7.5克,冰片、銅綠、白礬各1.5克,研細(xì)末,撒于患處。治痔瘡。

處方23:棉花籽適量炒黃研末口服;石榴皮30克,明礬15克,水煎洗患處;豬苦膽加等量紅糖熬糊涼后抹患處,每日2-3次;豬苦膽1個,雄黃黃粉25克,混均,紗布蘸藥塞于肛門內(nèi),對內(nèi)痔尤效。

處方24:地榆12克,黃芩10克,黃連10克,梔子10克,槐花10克,茯苓10克,赤小豆15克,當(dāng)歸12克,甘草12克,水煎服,每日2次。對混合痔尤效。

處方25:黑木耳30克,砂糖60克,水煎服,可治痔瘡出血。

五十七 肛漏

是由于肛門周圍癰潰或外傷引發(fā)而在肛門周圍形成漏管的一種疾病。患部常流滋水或膿液,瘙癢。在其內(nèi)治上,主要是清熱解毒利濕為大法。

宜用五味消毒飲加味:

金銀花,野菊花,紫花地丁,天葵子,蒲公英。隨癥加減。水煎服。

五十八 肛裂

本病與肛漏相似。治宜清熱潤燥通便為主。

處方1:(脾約麻仁丸)大黃、厚樸、杏仁、白芍、麻仁、枳實組成。可潤腸通便,清熱化濕。用于濕熱燥結(jié)所致的肛裂等。

處方2:(潤腸湯)大黃、歸尾、羌活各15克,去皮尖桃仁、麻仁各50克,水煎服。或除麻仁另研如泥外,其余搗細(xì)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50丸

痔瘡食療方

【人參蓮肉湯】

配方: 白人參10克,蓮子15克,冰糖30克。

制法: 將人參與去心蓮子放碗內(nèi),加水適量浸泡至透,再加入冰糖,蒸1小時左右。

功效: 益氣健脾。

用法: 早晚服食。

【黃芪粥】

配方: 黃芪30克,梗米100克。

制法: 黃芪切成細(xì)片,加水1000毫升,煎成750毫升,去渣,入米煮粥。

功效: 益氣升提。

用法: 空腹分食。

【黑木耳煲紅棗】

配方: 黑木耳15克;紅棗20枚。

制法: 將黑木耳、紅棗放瓦鍋內(nèi),加適量水煎湯。

功效: 養(yǎng)血和血止血。

用法: 每日1次,連服數(shù)日。

【阿膠糯米粥】

配方: 阿膠30克,糯米100克,紅糖50克。

制法: 先煮糯米粥,粥將成時加入阿膠、紅糖,邊煮邊攪,至阿膠融化即可。

功效: 益氣養(yǎng)血止血。

用法: 每天1次,連服5天。

【莧菜頭煲豬大腸】

配方: 鮮莧菜頭100克,豬大腸150克。

制法: 豬大腸洗凈、莧菜頭,分別切段,加清水適量,煎煮2小時,去莧菜頭,加鹽少量調(diào)味。

功效: 清熱涼血,解毒消腫。

用法: 吃大腸飲湯。

【槐花釀大腸】

配方: 豬大腸約30厘米長,槐花20克。

制法: 先洗凈豬大腸,將槐花放入豬大腸內(nèi),兩頭用線扎緊,加水適量煮熟,調(diào)味即可。

功效: 清熱涼血止血。

用法: 食大腸飲湯。

【芹菜粥】

配方: 芹菜連根120克,粳米150克。

制法: 將芹菜洗凈,切成長1厘米的段。粳米加水適量,用武火燒沸,入芹菜,改文火煮至粥成,調(diào)味即成。

功效: 清熱利濕。

用法: 早晚食用。

【苦參雞蛋】

配方: 苦參6克,雞蛋2只,紅糖60克。

制法: 先將苦參加水400毫升,煎煮約30分鐘,去渣取汁,再將雞蛋、紅糖入湯內(nèi)同煮,至蛋熟。

功效: 清熱解毒,燥濕止癢。

用法: 雞蛋趁熱去殼,連蛋帶湯1次服食。每日1次,4日為1個療程。

【痔瘡--強烈推薦的偏方】

槐花 15克、生地 15克、玄參 15克、麥冬 15克、茯苓 15克、金銀花 15克、菊花 12克、天花粉 10克、石斛 10克、甘草 5克

共十種中藥,一般的藥店都有賣,價錢便宜,當(dāng)痔瘡發(fā)作時就撿三副藥回來,每天一副,煲好第一副藥倒出來,繼續(xù)加水煲第二煲藥,煲好后將第一煲藥與第二煲藥混合吃,當(dāng)晚就可以緩解,吃完三副藥就好了,只是不能斷根。但是在飲食上注意的話,一般不會復(fù)發(fā),大家可以試試看。

【白芷湯一出,痔瘡盡消無形】白芷川芎青黛紅花

以上諸藥各20克煎水坐浴外洗,內(nèi)外痔均可治,屢用屢效。

七厘散:取約3000毫升的溫開水,加入一克高錳酸鉀,洗浴肛門半小時左右。然后用磺胺軟膏5支,加入七厘散3克,調(diào)成糊狀,涂于肛門內(nèi)外患處,每晚一次。

云南白藥:內(nèi)服,每日3次,每次0.3~0.4克,同時輔以外敷,以75%的酒精將其調(diào)成糊狀,敷于外痔上,每日換藥一次。

京萬紅油膏:是治療燒傷的特效藥,將其用于各種內(nèi)外痔瘡的治療,也能夠收到非常顯著的治療效果。由于其止痛與止血作用尤為突出,可有效緩解癥狀和促進傷口的愈合。

如意金黃散:取如意金黃散兩袋,生肌散1.5克,冰片粉1.5克,凡士林250克,混合后,調(diào)成軟膏備用。敷藥前先坐浴一刻鐘,然后根據(jù)病變大小將藥膏敷于患處,敷料固定。此法尤適用于炎性外痔、內(nèi)痔嵌頓以及肛門膿腫初起等。(賀軍成)

1.鱉頭骨治療痔瘡

[配 方] 鱉頭骨1個,陳醋適量。

[制用法] 用鱉頭骨磨醋,取汁抹于肛門患處,1—2次即愈。

[功 效] 消腫止痛。用治痔瘡腫痛。

2.馬錢子治療痔瘡

[配 方] 生馬錢子數(shù)枚,醋適量。

[制用法] 將生馬錢子去皮放在瓦上用醋磨成汁,敷于患處,1 日1—3次。

[功 效] 散結(jié)消腫,通絡(luò)止痛。適用于外痔。

3.豬膽汁治療痔瘡

[配 方] 豬膽汁、紅糖各等份。

[制用法] 熬成膏,攤在布上貼患處。

[功 效] 用治肛門腫裂、痔瘡。

4.蚯蚓蝌蚪治療痔瘡

[配 方] 蚯蚓、蝌蚪各等份。

[制用法] 用瓦焙干,共為細(xì)面,每次服l克,1日2次。服藥期間,忌魚、羊肉。

[功 效] 適于內(nèi)痔、痔核。

5.香菜外洗治療痔瘡

[配方] 香菜250克。

[制用法] 洗凈香菜,趁熱水煎熏洗處。

[功 效] 治療痔瘡。

6.生地苦參湯治痔核出血

[配 方] 生地、苦參各30克,生大黃、槐花各9克。

[制用法] 水煎服。

[功 效] 治痔核出血。

7.地榆湯治痔核出血

[配 方] 地榆30克,紅雞冠花30克,生大黃15克。

[制用法] 水煎服。

[功.效] 治痔核出血。

8.大黃湯治外痔

[配 方] 大黃、酒黃芩各適量。 t8,j用法] 水煎服。

[功 效] 治外痔。

22.硝黃桃紅湯治血栓性外痔

[配 方] 大黃、桃仁、黃連、夏枯草各30克,紅花、芒硝各20 克。

[制用法] 將前5味藥煎水去渣。加芒硝20克人煎液中拌勻。先用蒸汽熏洗肛門2~3分鐘,待藥液不燙時,坐人其內(nèi)約20-30 分鐘,每日1—2次。

[功 效] 治療血栓性外痔,一般1—2劑即可見效,2-3天痊 愈。

24.炒槐角治痔瘺腫痛

[配 方] 炒槐角240克,生地240克,大黃150克,炒枳殼 120克,當(dāng)歸180克,白芷120克,焦地榆120克,黃連120克,黃 芩120克,炒二丑120克,梔子120克,甘草120克。

[制用法] 將藥物共碾為細(xì)末,煉蜜后制丸梧桐子大。每日服 1—2次,飯前開水送下,每次20-30粒;以大便通利為適度。服藥 后大便仍干燥者,可增至50粒;大便稀瀉者,須停服或減量。

[功 效] 清熱利便,止血止痛。用治痔疾腫痛,大便干燥,肛 門破裂疼痛下血者。

25.止痛如神湯治痔瘡疼痛腫脹

[配 方] 秦艽6克,核仁6克,皂刺10克,蒼術(shù)10克,防風(fēng)6克,黃柏10克,當(dāng)歸尾10克,澤瀉10克,檳榔10克,制大黃10 克,槐花10克。

[制用法] 水煎服,每日1劑。

[功 效] 清熱祛風(fēng),行氣化濕,活血止痛。用治諸痔疼痛,腫 脹者。

【各種中輕型內(nèi)外痔瘡--王幸福方】生大黃100g川黃連100g穿山甲100g上等血竭30g將上述中藥打粉裝膠囊。用法:每次5粒,每日3次。一個月一療程。療效簡便可靠。

【痔瘡--劉艷華獻方】全蝎,研成末。雞蛋打開一個小孔,把蝎子粉放進雞蛋內(nèi),然后用一小塊紙把雞蛋的小孔封好,放在火上燒,燒熟了吃雞蛋,每天一個,連吃十幾個就去根了。一只蝎子配一個雞蛋。蝎子可以在鍋里或者瓦片上焙干方便研末。

【痔瘡--祖?zhèn)髌健?/p>

兒茶5克、黃蓮5克、冰片0.5克(以上三味中藥店有售),再買西藥撲爾敏1片、強地松1片,把這些中藥、西藥放在一起研成末,用金霉素眼藥膏調(diào)勻備用。在每次大便后,用淡鹽水清洗患處,再涂上藥膏。一般連用3-7天,內(nèi)外痔都可治好。提供方子的好心人講:在用藥期間一定不能多吃辣椒、喝酒、生冷食物莫食!切記!

筆者從事中醫(yī)臨床近20年,以中藥內(nèi)服加熏洗相結(jié)合進行治療,效果滿意

內(nèi)服方:

刺猬皮10克,生地12克,當(dāng)歸12克,赤芍12克,生地榆15克,槐角15克,五倍子6克,大黃6克,桃仁10克,黃芩10克,日1劑,水煎,分早、晚 2次口服。

熏洗方:

荊芥、川椒、薄荷、白花蛇舌草各15克,金銀花、苦參、芒硝、大黃各30克,水煎1000毫升,先熏后洗,每日1~2次或便后熏洗。

凡痔瘡患者,不論內(nèi)痔、外痔、混合痔或肛裂,出現(xiàn)肛門腫痛、便血、腫物脫出、瘙癢、滲液等癥狀,均可應(yīng)用以上方法,每次以7~10天為1個療程。

【木鱉子治痔瘡腫痛】

男,53歲,痔瘡5年,平時嗜愛喝酒,脾氣暴躁,5年來,痔瘡每因醉酒或生氣動怒而間斷發(fā)作,此次因吃烤辣肉喝啤酒引發(fā),肛門脫出不能回納,腫脹疼痛3天,大便即膿血淋漓,不能步行,以往自服龍膽瀉肝丸或槐角丸便好轉(zhuǎn),這次因毫無效果而來求診。診見肛門內(nèi)痔脫落,紅腫發(fā)青,按壓疼痛,舌質(zhì)紅,苔黃膩,脈滑數(shù),診斷為混合痔并脫肛,筆者試采用外治法治療。

處方:木鱉子(去殼)30克,芒硝30克,芙蓉葉30克,白礬10克,硼砂10克,冰片3克。各藥研為細(xì)末,水煎趁熱熏洗肛門20分鐘,之后坐浴20分鐘,每天兩次。藥后效果立見,用藥僅一次,腫痛已消失八九,肛門已還納復(fù)位。用藥3天,諸癥全部消失。由于病人病程較長,建議做手術(shù)根治,術(shù)后恢復(fù)良好,隨訪一年無復(fù)發(fā)。

筆者20年臨床應(yīng)用體會,木鱉子外用治療痔瘡脫肛腫痛,常有立竿之效,臨床應(yīng)用百余例,雖不能根治,但可迅速緩解疼痛和消除腫脹,對于贏得手術(shù)時機,有很大的幫助。

【痔瘡秘方】“大田螺6個(去殼)蔥頭八個,用刀切碎拌爛,晚上坐在藥物上兩小時、幾天治好了。另外,用花生的根煲水飲用可治內(nèi)痔岀血。花生的葉子不用,只要根部,連著那些小花生那種根 。”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痔瘡
治痔瘡經(jīng)典偏方“集中營”!痔瘡偏方大全
老中醫(yī)分享的治痔瘡偏方七則
痔瘡、痔瘺民間偏方秘方
痔瘡良方集錦
治痔瘡我有絕招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wù)
分享 收藏 導(dǎo)長圖 關(guān)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quán)!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清水河县| 通城县| 洛浦县| 和硕县| 准格尔旗| 乐昌市| 兴化市| 剑阁县| 商城县| 四子王旗| 南雄市| 昭平县| 景谷| 肃宁县| 泰兴市| 神农架林区| 永顺县| 吉隆县| 东乡族自治县| 怀宁县| 中牟县| 涞源县| 庄河市| 铁岭市| 天等县| 铜梁县| 镇原县| 台南市| 都兰县| 定西市| 钟祥市| 无棣县| 黄石市| 荥阳市| 客服| 沁水县| 永康市| 汽车| 吴堡县| 天全县| 鹰潭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