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摘要】初中生的英語聽力訓練,是初中英語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在實際的教學中,很多老師把聽力課上成了聽力測試課,即學生聽錄音——回答問題——核對答案,因此學生在答題的壓力下上聽力課,就會對聽力失去興趣。要注意根據初中生的生理心理特點和認知水平,設計多種方法,通過多種途徑對學生進行聽力培養。在此,根據教學實踐過程的一些具體做法,闡述了自己的一些思考。
【關鍵詞】初中英語,聽力訓練,語言環境
【正文】在英語學習的聽、說、讀、寫這四種基本技能中,聽是獲得語言信息和感受的最主要的途徑。里費斯(Rivers)的研究表明,聽占整個言語交際活動總和的45%。近幾年來,全面加強學生聽力訓練,提高學生聽力理解水平,已逐步受到廣大教師的重視。尤其是隨著新課程標準的全面實施,對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能根據語調和重音理解對話的涵義;能聽懂日常情景對話,并能從中提取信息和觀點;能借助語境克服生詞障礙,理清事件因果關系;能在聽的過程中用適當的方式進行記憶。由此帶來了教學的行為方式發生了較大的變化,語言教學加強實際應用,已越來越成為全體英語教師的共識。如何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以提高學生聽力理解能力,成為擺在廣大英語教師面前的一個新課題。有針對性地解決這些問題,對增強學生聽力信心,大幅度提高聽力水平大有好處。
一、利用周邊環境,培養學生良好的聽力習慣
由于學生沒有養成用英語思維的習慣,習慣于心譯,從而影響反應速度,聽是人們在交際中獲取信息的主要手段;聽是形成英語語言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語言教學應由聽著手,而聽,需要有一個語言環境。為了培養學生良好的聽的習慣,教師首先要給學生創造一個英語會話的語言環境,盡量用英語組織課堂教學。此外,需要學生利用平時瑣碎的時間,自覺增設語言環境。無意學習是一種重要的學習方式,是一種創新型學習。要開發學生的無意學習資源,充分重視無意注意,無意記憶、無意想象等動力功能,把有意學習和無意學習結合起來,充分挖掘學生的學習潛能。因此,聽力訓練也可運用無意學習這種學習方式。
1.利用早上20分鐘。可以一邊干其它的事,一邊聽。如果學生能充分利用每天早晨的時間,一起床就打開錄音機,如此無意識地聽,無意識的接受語言信息,在平時生活中創造了額外的英語語言環境,使學生在無意識中接觸英文環境、接受英語知識。學生聽輕松自由,沒有負擔,也就不會反感。久而久之,聽的能力也會在不知不覺中有得到提高。這樣很容易加深學生對課本內容的了解,大大地縮短教師的授課時間。如:牛津英語 8A Unit 6 Natural disasters 一課,只用了20分鐘就完成了課程的學習。聽多了,學生的語音、語調就自然而然地靠近錄音的朗讀效果,對口語表達和聽力都有幫助。
2.利用中午用餐20分鐘。在中午學生用餐時,我經常選一些英語小故事,如讓學生聽聽《如此故事》(WHATA STORY)這一類的錄音磁帶。它的好處是在錄制故事時,有意地安排了幾個的插話、提問,以中斷敘述人的講述,進行一些意見交流,這樣做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注意,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進入情景之中。在無意識狀態下接受語言知識的學習方法能營造良好的語言環境,幫學生取得不錯的學習效果。
二、強化課堂教學的聽力訓練,用多種方法提高聽力
有些學生對一些易混淆的隱私,特別是音近的詞不能正確地辨識,從而影響對句子內容的理解,因此聽力訓練宜與口語訓練同步進行,幫助他們做到能根據音標準確地讀生詞,并了解有關單詞重音、同化、省略、重音轉移等,還要掌握英語美語讀音的差異。建議可以進行朗讀訓練。同時,除課堂教學之外,還應組織利用各種非課堂教學形式和方法,在課內與課外鼓勵學生多聽英語,多說英語,營造一個良好的課堂語言環境,提供更多的聽說機會,從而提高學生對英語的聽覺感知能力。
1.首先在課堂上應盡量用英語組織課堂教學。
我們要盡量地多說英語,盡量用學生已經學過的英語詞匯來解釋新的語言現象,由淺入深地反復練習,在有限的時間內,盡可能地讓學生多聽英語,感受語言信息的刺激。
2.在新課開始前開展聽力訓練活動。
先讓學生聽幾遍聽力材料,推測The best title and the main idea of the passage, 一旦主題確定,立即提出與時間、地點、人物、活動等相關問題。明確聽的任務后,再帶著問題去聽。
3.重視聽力技巧的傳授
聽力技巧包括語言技巧和理解技巧。語言技巧包括連續、弱化、失去爆破、句子重音、意群劃分等;理解技巧是指所聽內容的檢索、預測、聯合等。要求學生在聽的過程中利用對語境的理解去克服生詞障礙,同時要求學生忘掉母語,直接用英語進行思維。具體操作方法有:
①根據標題進行預測。要求學生用自己已有的背景知識猜測聽力材料的大概內容,然后讓學生說出他們的猜測內容。
②根據練題目進行猜測。通過快速瀏覽材料后的練習,讓學生從中掌握一些有關聽力材料的線索,然后對猜測所獲得線索進行綜合,使他們對將要聽的部分內容未聽先知,例如:
A: She has a headache.
B: .She has a backache
C: She has a fever.
③聽短文時,要聽完完整的篇段,切忌聽單個詞或單個句子后急于下筆,因為有些文章的主題或線索在材料的最后。例如:
M:Excuse me. Which is the way to the nearest supermarket?
W: Go down the street, then turn left at the second turning. At the end of the road, you will find it.
M: Is it far from here?
M: Yes, a little.
W: Can I get there by bus?
M: Certainly. You can take the No. 7 bus.
Question: Which bus can take the woman there?
④要求學生邊聽講邊作簡要的記錄:尤其是數字、人名和比較詞。例如:
I’m sixteen. My birthday is on the twenty-second of May. My friend Lilei was born on the same day as me.
Question: How old is Lilei now.
⑤抓住關鍵詞。根據說話人所談的內容,抓住關鍵詞,推斷日常交際中隱含的場所、身份。例如:
W: I’d like to see that green dress you have in the window please.
M: What size do you wear madam?
根據關鍵詞dress和window可以推斷說話人的身份:
The man is a salesman, and it’s in a clothes shop.
三、豐富學生的英語文化背景知識由于學生對英美文化背景知識缺乏了解,有的詞句雖然聽懂了,但不理解其具體含義。如在“He was driving to work when it was raining cats and dogs.” 這個句子中,學生不理解“rain cats and dogs” 的真正意義。其實是源自于古代北歐日耳曼民族的傳說。傳說貓和狗都是風雨神的侍從,他們一出洞常引起狂風暴雨,這樣,貓狗就成了狂風暴雨的象征。所以“rain cats and dogs”相當于“rain heavily”。要解決以上問題教師應多給學生介紹英語國家的背景文化知識,而學生要多做課外閱讀,擴大知識面。
總而言之,英語聽力理解能力不是單項能力,是一種由多項能力共同參與的復雜活動,由辨音能力,確定背景、預測信息范圍的能力,認定各信息之間語法和邏輯關系的能力,概括、歸納、綜合分析能力構成。必須靠自身努力和后天環境的培養才能夠獲得,客觀的英語環境、有組織的聽說訓練、語感的培養、學習方法的運用,都對英語教學起著重要的作用。聽力教學是一項系統工程,在多種教學方法的運用過程中應十分注意這多種方法的協同效應,以起到事半功倍之教學效果,學生必須具備良好的語言基礎作前提,輔以聽力技巧、技能及豐富的背景知識,再依賴判斷理解過程,才能有效的完成聽力理解的過程。只要我們在日常教學中多加強練習,使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學生聽力水平一定能達到理想的水平。
依據《英語課程標準》,筆者認為,初中英語教學的目的,是在小學英語教學的基礎上進一步通過聽、說、讀、寫的訓練,使學生獲得英語基礎知識和為交際運用英語的能力。根據學習語言的“聽說領先,讀寫跟上”的規律,聽說教學應是初中英語教學初始階段的重要手段。加強聽說訓練的教學實踐對切實做好小學英語教學到初中英語教學的過渡,提高初中英語教學質量起著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
通過長期的教學實踐,筆者認為,在初中起始階段堅持聽說領先,強化聽說訓練,增強學生的聽說能力,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主要應抓以下幾個環節。
一,聽說領先,激發學習興趣。愛因斯坦曾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在推動學生出色完成學習任務中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牛津英語教材特別注重昕說能力的訓練,不僅形式多樣,而且肉容豐富,趣味性極強。由于絕大部分學生都具備的一定的英語知識和能力,所以堅持聽說領先,用英語授課,充分培養學生學習昀興趣,發揮其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在實踐中讓學生學會運用英語,既形象生動,又切實可行。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創造語言環境,在不增加學生負擔的前提下讓學生盡可能地多聽,反復模仿、大膽敘說,直至聽得準確,說得標準、流利。這樣,學生就會在聽說中發現并掌握拼讀規則、發音方法,語調、詞句的意義及交際功能的用法。如教生詞時,先放錄音讓學生反復聽;接著讓學生跟讀;同時利用實物、圖片、簡筆畫、手勢、表情、多媒體課件等引導學生聽說,在口語中運用。
再如教交際用語時,先運用多媒體課件示范表演(或課前與指定的學生編排好),再反復操練需新教的交際用語,同時要求學生認真聽,反復模仿,輔之以動作演示;接下來引導學生操練(操練可先在教者與全班之間進行,逐漸過渡到在組隊之間,同桌鄰座之閱進行),最后安排學生示范表演。這樣從聽說開始不斷變教為導,讓學生在聽說中培養起興趣;通過聽說,接受知識、運用知識,促進課堂效益的提高。
二、形式豐富,培養表達能力。運用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能活躍課堂氣氛,更能培養表達能力,提高課堂效益。教學中首先要重視日常用語,特別是課堂用語的教學,引導學生用英語思維。日常用語,特別是課堂用語,切合教學和生活實際,便于學生經常聽說,為學生學習英語創造了良好的情景。學生在情景中學習能較好地進入學習狀態,有利于知識的接受。其次要建立值日生報告制度。學生按學號輪流值日,用英語簡單匯報班級的情況。值日生匯報時,其他學生要認真聽。這樣既訓練了疆語的表達能力又提高了聽力能力。第三、開辟課堂論壇。在每節課開始時,利用幾分鐘時問,結合教材和班級實際;引導學生進行情景.對話,激發學生學習的內在潛力。第四、設置情景,寓教于樂。在教學中根據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結合課堂教學的需要,盡可能多地設置情景并組織學生參與會話表演,做游戲、唱英文歌等形式豐富的教學活動,讓學生在歡娛的氣氛中接受知識。第五,滿足學生的成功欲在學生參與集體聽說訓練的同時,有意識安排學生示范表演,在滿足學生成功欲的同時,檢測他們的聽說能力和口語表達效果。
三、加強復述,鞏固聽說能力。復述是一種腦、心、眼、耳、口等綜合運用的聽說活動,是英語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綜合訓練。復述對提高聽說效果,鞏固聽說能力,強化教學效果極為重要。首先,進行多種形式的聽說復述訓練。初練時,可從復述單詞、詞組、句子開始,逐漸過渡到復述對話、課文。復述時,可先要求學生根據提示復述(提示可以是關鍵詞語,也可以是簡圖或表格);然后讓學生離開提示邊聽邊復述;最后讓學生整體聽、整體復述。這樣,通過反復聽說訓練,學生就能聽得充分,說得準確、流利。其次。堅持進行聽寫訓練。聽寫能將聽說訓練與讀寫訓練結合在一起,促進聽、說、讀、寫“四會"能力的協調發展。第三、模擬交際,鞏固聽說能力。教科書中有許多交際功能的內容,如談論天氣、購物、邀請等。根據教學需要,運用這些交際功能,提供情景讓學生在模擬交際中充分聽說。通過實踐,既培養了學生口語能力,又復習鞏固了所學知識,提高了交際能力,鞏固了教學效果。
當然.在聽說訓練中還要注意及時評點,正確引導。對訓練中學生表現出的優點要及時經予充分肯定;對不足之處也要婉轉地指出,督促改進。‘評點時,應以表揚鼓勵為主,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勵學生不斷進取。
實踐表明,聽說領先,培養口語能力優化小初銜接從而有利于提高教學質量。由于在教學過程中注重了聽說訓練,培養了口語能力,學生學習的興趣得以持續.能力不斷提高。不少學生不但能在課內踴躍聽說,而且能在課外積極主動運用英語聽說,表達自己的一些生活經驗。這樣不但豐富了學生的課內外生活,而且促進了聽說能力的提高,形成了教學的良性循環,對提高教學質量起了促進作用。
筆者認為,聽說訓練是新教材教學中的一個不可忽視的環節,準確把握這一環節,對優化小初銜接,提高英語質量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